河南一個不起眼的小城,曾是商朝末年國都,還有紂王墓

2021-01-18 旅遊風物誌

旅遊風物誌,攬四海勝景,博人間風華。

河南省遍地都是歷史文化痕跡,比如著名的古都洛陽、開封等地,不過,河南境內還有一些地方鮮為人知,比如說淇縣,或許是歷史年代過於久遠,或許「淇縣」這個名字太陌生,很多人不知道這麼一個不起眼的小城,其實淇縣大有來頭,歷史上曾是商朝末年國都,當地還有紂王墓,可謂是歷史文化厚重,不知道你去過嗎?

淇縣

淇縣隸屬於河南省鶴壁市,古稱朝歌城,是我國商朝末年都城,其地位不言而喻,可惜改名「淇縣」後就鮮為人知了,畢竟大家都知道朝歌城,很少有人聽說過淇縣,當然了,這裡是指全國範圍,本地人另當別論了。

朝歌城之所以有名,源於歷史上的「紂王」,以及《封神演義》的傳播,各種演繹、題材的影響足以讓朝歌城家喻戶曉。這裡曾經是商朝四代帝王的首都,當地的旅遊景點大多與商代朝歌文化息息相關。

朝歌城

朝歌城,又稱沫邑,現在是淇縣的縣城,除了作為商末國城之外,還是春秋時期衛國首都,如此看來確實不簡單,怎麼說也算是兩朝古都之地,夠當地人引以為傲。

在朝歌城主要景點有摘心臺公園、淇園、荊軻冢、衛國城牆、三海子淇水關等等,看到這些景點的名字,自然而然會想到商紂王,甚至不時還會在腦海中蹦出來動畫片裡的哪吒和朝歌城的畫面,相信很多人都有印象吧。

所謂摘心臺,原名摘星樓,其名源於紂王的叔父比幹在此掏心。

淇縣的歷史文化景觀,很多都有朝歌文化的痕跡,除了朝歌城,還有鹿臺、紂王墓,鹿臺是商紂王所建的宮苑建築,當然了,現在的鹿臺肯定不是那時所留,畢竟年代太久遠了。

紂王墓

商紂王是我國歷史上有名的人物,之所以有名,主要是因為荒淫無度、殘暴之極,成為了亡國之君,最起碼歷史上是這樣講、這樣傳承的,尤其是《封神演義》的影響很大。

紂王墓位於淇縣的淇河岸邊,是一個高大的墓冢,「紂王灘聲」曾經是明代淇縣八景之一,紂王墓呈長方形,為土冢,長50米,寬15米,高7米。墓前原立一通巨碑,上篆書「殷紂辛之墓」,那麼很多人會問,這個紂王墓是不是真的?有沒有考古發掘?

據說紂王墓沒有被盜過?現在屬於是河南省文物保護單位,另外紂王墓旁邊有妲己冢,至於其它,可能當地人或專家更清楚吧,歡迎大家討論。

相關焦點

  • 河南:這座帝王墓曾藏在河裡,後河道移動露出,無門票,駕車直達
    淇河這座隱藏在水裡的帝王陵墓就是商朝末代君主紂王帝辛之墓。提起紂王,很多人會想到紂王是一個暴君,貪酒色,殺忠臣,天天酒池肉林,圍著蘇妲己轉。其實,紂王是被文藝作品無限誇大了,真實的紂王是一個很有為的帝王,他主要的歷史功績就是把中國的領土擴張到了江淮一帶,這都是紂王親徵的結果,孔子的弟子子貢、歷史學家郭沫若等都對紂王有過正面客觀的評價。毛澤東同志也說「紂王是一個很有本事的人,能文能武,把中原和東夷的統一鞏固起來,在歷史上是有功的」。
  • 《封神榜》裡的紂王都城「朝歌」,是否現在河南安陽的「殷墟」?
    七年之旱因成湯的寬仁大德而天降大雨,上天示警於成湯,商朝將享國六百四十年,傳到商受而止。成湯在位十三年而崩,壽至百歲。轉眼商朝傳到了帝乙,帝乙有三個兒子:微子啟、微子衍和壽王。有一次帝乙遊園時有一閣塌了一梁,力大無比的壽王託梁換柱救了父親帝乙,於是被立為太子。帝乙在位三十年而崩,壽王繼位。《封神演義》裡說,「名曰紂王,都朝歌。」
  • 背鍋俠「商紂王」,商朝滅亡,難道真的只是紂王的錯嗎
    提到商朝啊,咱們可能首先想到的就是商紂王,小時候看《哪吒傳奇》,長大了看《封神演義》,哪部作品裡都少不了這麼一個暴君形象。商朝滅亡,真的全是他昏庸無道的錯嗎?請各位接著往下看。除此之外,還有炮烙之刑等等,由此可見,《封神演義》中的商紂王確實誤國殃民,是一個聽信讒言的昏君,但歷史中自然不會有妲己這樣的狐妖,那歷史中的紂王是否也這樣昏庸無度,也將打個問號。
  • 蘇妲己之墓在河南被發掘,揭開歷史之謎,專家嘆息:千古奇冤
    相傳她是一個國色天香、妖豔嫵媚的絕代佳人,但卻心如蛇蠍,心狠手辣,蠱惑紂王,使其縱情女色,殘害忠良,民不聊生,斷送了殷商幾百年的基業。《封神演義》中更是將她描寫成了一隻禍國殃民的狐狸精。商紂王墓二十世紀初,考古專家在河南省安陽市發現了一座商朝古墓,經研究發現墓主人是商紂王,而旁邊分別是蘇妲己和姜皇后的墓,由此可以肯定歷史上的蘇妲己是真實存在的,但是由於時間久遠,原來的墓碑早已不知所蹤
  • 中國最「寒酸」的帝王陵墓在河南,當地人戲稱「大土堆」
    有的帝王陵墓已經晉級為國家5A級景區,除了參觀景區外,還有實景演出,民俗表演等,成為當地旅遊業的領頭羊。而紂王陵墓卻是一座很寒酸的帝王陵墓,紂王被葬在淇河邊,沒有地宮,沒有神道,更沒有各種宏偉的建築,雖然當地有關部門已經把紂王墓開發成了旅遊景點,但是很少有人來此參觀遊覽。
  • 鶴壁紂王墓前一小廟,對聯霸氣,一代帝王開疆拓土有貢獻
    紂王墓,目前免費,沒有門票。位於淇縣城東朝歌鎮南淇河西岸。呈長方形,為土冢。墓前立有石碑,碑上有著名歷史學家周谷城先生題寫的「紂王之墓」。石碑的背面寫有「商紂傳」,是中國社會科學院歷史研究所教授孟世凱先生撰寫的。紂王墓前有一小廟,小廟上貼有對聯兩幅。
  • 商朝的滅亡真的是妲己造成的嗎?
    在更多人的認為中,妲己已經是商朝滅亡的罪魁禍首了。在《封神演義》中更是將妲己妖魔化,認為她是女媧娘娘派來特意迷惑紂王毀滅商朝的。但歷史中真的是這樣的嗎?如果我們去真正的了解歷史,真相可能會讓我們大吃一驚的。
  • 河南出土妲己墓,揭開她的真實面目,專家:我們冤枉了她三千多年
    這是神魔小說《封神演義》對妲己的評價,講述了她是女媧特意派來禍亂人間的狐妖,造成了商朝的國祚虧損的故事。雖然這是一本神魔小說,但是其中絕大部分人卻是真實存在於世界之上的,只不過對他們的性格與能力稍微做了些調整。那麼究竟妲己是不是真的如故事中所述那樣,以一個女子之力整壞了整個商朝呢?如果妲己真的是狐狸精轉世的話,那她如今的魂魄定然在叫喊「還我清白」。
  • 「昏君」還是「暴君」,紂王到底是一個怎樣的人
    紂王像商朝經歷了三十一代君主的傳遞,由於史料的有限和記載的模糊,我們對商朝這500餘年的歷史了解並不詳細,所以那些考古而來的甲骨文尤為珍貴。然而商朝的末代君主帝辛卻因為《封神榜》等一些作品成為人們家喻戶曉的人物。
  • 麻城木子店鎮「殷郊太子墓」之謎
    《封神演義》中關於殷郊的故事大體上是這樣的:        殷郊和殷洪是一對親兄弟,是商朝最後一位帝王紂王和姜皇后的兩個兒子。殷郊居長,被立為太子;殷洪小殷郊兩歲,封為郡王。         在他倆一個十四歲、一個十二歲那一年。紂王聽信妲己的讒言,用炮烙、剜眼等酷刑殘害姜皇后,最後將其殺死。
  • 淇縣殷紂王墓是省級文物,毛主席評價他有功也有過
    位於今河南省淇縣城東朝歌鎮淇河西岸的殷紂王帝辛墓,長50米,寬15米,高7米,墓前立有周谷城題寫的「紂王之墓」碑,墓前石碑的東邊,並排立著我國著名歷史學家、曾任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的周谷城寫的「大商帝辛之陵」等石碑。紂王墓是河南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 妲己墓曾在河南出土,真實面目被揭開,我們冤枉她3000多年
    四大妖姬之一的妲己墓,就曾在河南出土,而她的真實面目也被揭開,其實是我們冤枉她3000多年。我們一起來看。商紂王:寡人英明神武,「紂」只是後人的惡意中傷罷了既然要說妲己,就得先說說商紂王,畢竟這兩人是「捆綁」在一起的,如果不是因為商紂王的緣故,妲己或許根本無法被歷史所記載。
  • 考古學家在妲己墓中發現了什麼秘密?為何都為狐狸精喊冤?
    十九世紀末期,考古學家們在河南的安陽地區的淇縣境內發現了古墓,通過對墓主人陪葬品的研究,考古學家判斷這座古墓為商朝的古墓,距今已經有幾千年的歷史了。 從陪葬品銘文記載的信息來看,這座古墓埋葬的正是大名鼎鼎的商紂王,而蘇妲己和姜王后的墓就在紂王墓旁邊。
  • 蘇妲己墓在河南出土,專家進入墓室後:我們冤枉了妲己3000多年
    在中國歷史上,「紅顏禍水」這個詞語是絲毫不陌生的,周朝有烽火戲諸侯的褒姒,《水滸傳》中潘金蓮,《三國演義》中有離間董卓和呂布的貂蟬,而稱得上其中的代表人物的,便只有——商朝紂王的皇妃蘇妲己,相信了解過《封神榜》類似故事的人都知道,蘇妲己差不多算得上是封神故事中的大反派。
  • 紂王曾有一支令西周忌憚的軍隊,可為何至死,紂王都沒徵調?
    商朝也是一個被很多人錯誤認知的王朝,他有著高度發達的文明,就連「紂王」也不是所謂的昏君。對於「紂王」昏聵無道的說法,有學者就嚴格的考察了帝辛(帝辛即為紂王)時的甲骨文資料,認為「紂王時期的製作、田獵、徵伐、祭祀,都整齊嚴肅」。且「紂王」應該是位英明之主,他敗亡的原因,則可能和爭戰過度及他開始衰老有關。
  • 這個女人被黑了幾千年,蘇妲己的墓被找到,才知她可能被誤會了
    一個國家的興盛與衰敗,與統治者的領導脫不開聯繫。要說我國的暴君很是不少,而商紂王絕對是其中的翹楚。縱觀殷商,,國力強盛,地域遼闊,各項技術都有了長足的發展,然而等到商紂王繼位之後,殷商的國力卻急轉直下,最終更是被周武王滅掉了,商紂也是自焚而死,其寵妃妲己也成了武王的刀下之魂。
  • 商朝的滅亡和神仙沒有絲毫關係,反倒是周人使壞?
    那麼商朝末的時候,到底是一個什麼的情況?到底和傳說當中的那些神仙有何關係?正如大家所想,這場鬥爭紂王贏了,比幹被紂王殺了,但是商朝500多年的分封制雛形及部落聯盟,已經讓商朝破碎不堪,可以這麼說,此時的商朝強敵環繞,曾經的屬國及聯盟早已成為虎視眈眈的敵人,而帝辛則是面對的一個早期分封制及聯盟下的爛攤子
  • 紂王為何要寫詩調戲女媧?帶你了解真實的商王帝辛
    而故事的開篇,也是一切事情的起源都是因為紂王在拜訪女媧廟的時候寫了一首詩,正是這首詩揭開了浩浩蕩蕩的封神之戰。話說在商朝末年,帝辛因為託梁換柱救了父親,從而當上了商朝的國王。在當上商王之後,一次參拜女媧廟的時候,因為看到了女媧雕塑的容貌,從而心生愛慕,更是寫了一首褻瀆女媧娘娘的詩,這才惹怒了女媧娘娘,派下三個妖精來敗壞殷商江山。
  • 商紂王的墓很值錢,3000年來卻無人敢盜,原因至今警示後人
    在《封神榜》這部電視裡面,說的就是商周大戰,而商朝就是以紂王為首的,商紂王給我們留下的印象就是好色和殘暴,但是商紂王真是是殘暴的嗎,其實並不是,商紂王雖說是商朝的最後一位皇帝,但是他卻不是一般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