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大家有沒有發現,商朝和周朝的歷史記載卻少之又少,一般來說,前朝的歷史多為繼承大統的朝代所繼承,但是不僅僅是商朝,周朝自己的記載也是少之又少,後來人們懷疑,當年周幽王不理朝政昏庸無能,一天天地帶著褒姒小姐姐玩耍,被後來的狄戎攻破都城殺死之後,很多的文獻為狄戎一把火給燒了,留下來的也不過是諸如《周禮》之類的殘存記載。
那麼商朝末的時候,到底是一個什麼的情況?到底和傳說當中的那些神仙有何關係?
帝制的改革
在這裡,我們不得不談一個人,那就是微子,此人是帝乙的大兒子,但是有意思的是,她的母親並非嫡系,充其量就是個庶出,而帝辛,也就是我們的紂王,她的母親就不一樣了,算是皇后正室,所以帝辛為嫡出,但是那時候的商朝的帝制非常有意思,不一定是兒子繼承皇位,兄弟叔伯也是一樣,所以在那個時候,庶子也是有繼承的權力的,嫡庶雖有區別,但是那時候還沒有後世注重,所以微子也打算搶位置,贊同他接任帝位的,有王族的人,諸如箕子、還有比幹,這裡比幹大家估計記憶最深吧,其實比幹也不是什麼好鳥,他們都是圍繞祖甲禮制改革而發生對峙的,紂王帝辛是擁護者,因為改革之後,自己可以順利當上帝位,以微子為首,諸如箕子、還有比乾等等是極力反對,甚至陰謀詭計無所不用其極,說白了就是權力鬥爭。
正如大家所想,這場鬥爭紂王贏了,比幹被紂王殺了,但是商朝500多年的分封制雛形及部落聯盟,已經讓商朝破碎不堪,可以這麼說,此時的商朝強敵環繞,曾經的屬國及聯盟早已成為虎視眈眈的敵人,而帝辛則是面對的一個早期分封制及聯盟下的爛攤子,周邊部落和諸侯大有與其抗衡的能力,
諸如當年帝辛的父親及帝辛的前期,一直對東夷用兵,一直都沒有停過,包括從戰國墓當中出土的《竹書紀年》當中也記載,紂王的父親帝乙,很可能是死在周人之手,而且種種跡象表明其實在紂王的爺爺輩或者更早的時候,商朝已經和周人發生了多次戰爭,這些戰爭當中,也多為周人引起,也就是說,在商末商軍徵討東夷的時候,周人是商朝的最大威脅,但是周人最終還是被鎮壓。
不僅僅如此,紂王實則受國內的諸侯王支持的很少,紂王不僅僅面對的是內憂外患,還有國內的一些自然災害,不過說實話,當時帝辛對國內的治理還井井有條,沒有《封神演義》當中將的怨聲載道的。
至於後來為何說周人被鎮壓後,還奪了商朝的正統,那是因為當時商朝耗費了元氣,滅了東夷,軍隊一時沒有及時馳援商都,而商朝因為元氣耗費太多,只剩下了一個空架子,那時的飛廉、惡來雖有滅東夷之力,但是最終還是敗在了周人的手中,還有《封神演義》當中所謂的奸臣費仲,反倒在相關記載當中是一代名臣,助紂王將國內治理的井井有條,總之商末其實是一段耀眼的時代,絕然不是《封神演義》當中那樣不堪。
【免責聲明】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並不代表本公眾號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在30日內與我們聯繫,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