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朝建立後,幫助武王伐紂的神仙都哪去了?

2021-01-17 我有秀芬和三毛

周朝,是我國史上第三個奴隸制王朝,由周武王在原周國的基礎上於公元前1046年建立,共傳了32代37王享國791年。

周分為西周和東周,以周平王遷都洛邑為分界線。東周又分兩段,春秋和戰國,以「三家分晉」為分水嶺。周朝和商朝的祖先是兄弟,都是黃帝的曾孫帝嚳的兒子,一個叫「棄」一個叫「契」。經過多年的發展,到了古公亶父的時候,更是開始鋪橋搭路、建立房舍,國力越發壯大。遷到周原後,周與商有了聯繫,為了保障部族安全,亶父與天下共主商王武乙建立起穩固的同盟關係,在商的保護下悶聲發展、積蓄力量。

後來紂王殘暴,盡失民心,在武王姬發的帶領下,八百諸侯國一路高歌猛進,於牧野大敗紂王的七十萬大軍。當時紂王的軍隊包括:普通士兵、奴隸以及從犬戎等部落抓回來的俘虜,大多都不願意為極端暴虐的紂王賣命,臨陣倒戈的大有所在,否則諸侯國聯軍能不能贏還是個未知數,所謂「得民心者得天下」大概就這意思吧。牧野之戰後,紂王在鹿臺自焚身亡,延續了17代31王的商朝就此滅亡,姬發建立周朝,開啟分封制。至此華夏進入新的時代——「禮」的時代,「周禮」更是影響了後世幾千年,有些東西到現在我們都還在沿用。

我們對於商周的認識,大部分是因為《封神演義》這部小說,但這部小說的作者是誰到如今都沒有定論。小說中,商周兩國各自請神仙助陣,互相較量,最終元始天尊的闡教贏了通天教主的截教,周朝取代了商朝。但周朝建立後,這些神仙們通通沒了蹤跡,那麼他們去哪了呢?真的是因為什麼絕天地通嗎?聽我慢慢來給大家分析。

商朝是中國所有朝代中最信奉仙神的,祭祀與巫術文化在商朝達到了巔峰,鑄造了許多祭祀佔卜用的青銅器具,說明崇鬼尊神在那時極端地狂熱,在這種狂熱意志的影響下,神權是可以動搖國家政權的。而周朝在在與商朝共盟的時候就接受了商朝的文化體系,特別是有關天命的思想。這套天命的觀念後來在周公旦的梳理下,成為了周治立國的政治法理基礎,「奉天承運」、「君權神授」的思想影響了中國後世王朝幾千年。

周朝雖然也拜神,但汲取了商朝的教訓,歷代君王都有意識的減少了神明的數量與祭祀排場,引導著世人向「以人為尊」「以周天子」為尊的思想層次發展。

在小編看來,紂王當時雖然已經眾判親離,但他畢竟還是天下共主,商朝仍然是天下最強大的國家。而奴隸制社會尊卑之別是相當嚴格的,武王想要打破這上千年來根深蒂固的思想,讓人們跟著他造反,跟著他「以下犯上」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所以神仙就出現了,表示受命於天,紂王的殘暴連神仙都看不下去了,以此師出有名。

周朝建立後,周天子害怕別人也像他一樣來個「受命於天」,所以所謂的「神仙」也就不用出現了,根本不是什麼所謂的「絕天地通」。就好像朱元璋靠著紅蓮教和寺院、道觀起家當了皇帝,最後不也大肆清洗這些邪教、亂黨嗎,跟周朝的「神仙」是一個道理嘛。

其實,小編覺得,鬼神之說有也好、無也罷,只有保持本心,方能不惑,什麼魑魅魍魎都得一邊兒玩去!

相關焦點

  • 封神榜之武王伐紂是姬發和紫玉之間的另一個愛情故事嗎?否則
    封神榜之武王伐紂的主線,主線是復興周朝,毀滅周朝,封神大戰,許多神仙在戰爭中死去,幸運地去了封神榜;還有一句話貫穿了姬發和子玉之間的愛情,武王幾次差點毀了大事。有人認為吳王是一朵奇葩,開國其實不應該成就兒女情長。要成為明君、封神大戰一代,不僅要有戰場經驗,更要有高尚患難與共、關愛人民的感情!因此吳王姬需要全方位的訓練。
  • 封神榜的故事家喻戶曉,歷史上真實的武王伐紂是怎樣的?
    02「武王伐紂」的戰爭也被描繪成了「神魔鬥法」,創造出一個絢麗的奇幻世界。一場商朝和周朝的大決戰,被描繪成神仙打架的場景,各路神仙紛紛登場,競相鬥法……03不過,這畢竟是小說裡的世界但是歷史上真實的武王伐紂,規模沒有那麼大。
  • 武王伐紂,帝辛之後,世間再無人皇
    歷史書上記載,武王伐紂,皆因紂王無道,濫殺無辜,寵信奸佞,荒淫無度。周武王上承天意下應民心,興仁義之師,伐無道之君。但是,現在越來越多的人不認同,甚至認為紂王不僅不是無道昏君,還是一代聖君,年輕有為。最經典的當屬《封神演義》,一場人間戰爭,變成了神仙打架,高來高去。商朝沒做錯什麼,一直安享太平盛世六百餘年。到了紂王這一代依然是沒有腐朽敗落的跡象:文足以安邦,武足以定國。國泰民安,四夷拱手,八方賓服。
  • 《封神榜》其實講的不是武王伐紂
    小時候甚愛《封神榜》,也從中知道了武王伐紂的歷史但後來漸漸地嚼出味來了,這書描述的是以武王伐紂這段歷史為背景的故事,從其成書的背景和思路看,這其目的顯然不是像《三國演義》那樣要以演義來講說歷史的方式來講商周之際的歷史,它其實是有很強烈的整合中國神仙譜系和搶奪民間信仰話語權的意圖在裡面的。
  • 《封神榜之武王伐紂》的演員,你知道嗎?
    《封神榜之武王伐紂》的演員,你知道嗎?《封神榜之武王伐紂》該劇主要講述了痛失妲己並慘遭兵敗的紂王,在大周武王姬發拜姜子牙相父,正式起兵伐,紂王大敗臨潼關。最後眾將真靈全部進入封神榜封為真神。《封神榜之武王伐紂》的演員,你知道嗎?
  • 牧野之戰,武王伐紂的決勝戰
    沒關係,它還有另外一個名字,相信大家會熟悉一些,甚至熟悉到不行的熟悉,就是「武王伐紂」,它是武王伐紂的決勝戰。是不是想到了什麼?!對嘛,就是「封神榜」。在這部神魔小說裡,商紂王被描寫成被千年狐狸精附身的蘇妲己所迷惑,從此沉迷女色、荒淫無道、不聽勸諫、斬殺良臣,再加上窮兵黷武、嚴刑峻法,最終自食惡果,導致身死國滅。
  • 周朝後人在千年之後,竟出了一位皇帝,又一次建立周朝!
    然而鮮為人知的是,周朝王族的其中一支後人,千年後竟然又建了周朝,可惜只維持十五年!我們都知道,周人始祖為后稷,是黃帝玄孫、帝嚳嫡長子。根據《史記》記載,后稷母親姜原是帝嚳原配,一次郊外踏青,碰見一個巨人足印,其大小遠勝常人,突然產生踩踏的欲望,結果「踐之而身動如孕者,居期而生子」。
  • 臺上一分鐘,臺下十年功——文王武王父子為伐商準備的五十年
    當然,這誰都知道是假的,人家都已經是長生不老的大羅金仙了,幹嗎還要羨慕小小的人間的富貴呢?但是「武王伐紂」這件事本身對後世的影響力之大卻是「管中窺豹,但見一斑」了。而實際上單純從歷史記錄中看武王伐紂這一戰絕沒有那麼複雜和精彩,完完全全就是一戰而下,連那些普通戰役中常見的「一波三折」都沒有。
  • 周朝建立者:周武王姬發
    約前1050年文王崩逝,姬發繼位,號為武王。 武王繼位後,繼承父志,重用太公望、周公旦、召公奭等人治理國家,周國日益強盛。約前1046年,武王聯合庸、蜀、羌、髳盧、彭、濮等部族,進攻商紂行在朝歌,討伐暴君紂王統治下的商朝,是為牧野之戰。殷商大敗,紂王自焚於鹿臺,殷商滅亡。周王朝建立,定都鎬京(今陝西西安西南)。
  • 封神榜之武王伐紂,又是一部姬發和子魚的愛情史嗎?其實不然!
    淳樸的子魚姑娘作為戰亂時期的平民,時刻都有危險,武王被商軍於先抓去充兵,子魚女扮男裝執意跟隨。商軍於先識破並調戲子魚,武王拼死相救,危難之際,雷震子來救。武王不顧生命危險,執意要求雷震子先救子魚。2.心繫民間,成就大業封神大戰,場場都是苦戰,很多仙聖級別人參與,不光是刀槍,就連法寶也不長眼,凡人在此戰爭中都是炮灰,霎時說沒就沒!武王雖貴為君主,但也是凡人,有了姜子牙總管,武王根本不會上戰場冒險,因此他有自己的考慮:深人民間磨練自己,結識母儀天下的知己,成就偉業。
  • 《封神榜之武王伐紂》登山東衛視 王力可獲好評
    近日,由黃維德,林心如,呂良偉,王力可等實力明星聯袂出演的大型古裝劇《封神榜之武王伐紂
  • 聞仲被封為九天應元雷聲普化天尊,那雷震子去哪了?
    在《封神演義》中,聞仲是商朝太師,為紂王重臣,他為人剛正不阿、地位顯赫,就連殘暴的商紂王對他都敬畏三分。除了這些,聞仲本身還是截教門人,曾拜在金靈聖母門下,其法力高強,在凡間幾乎少有對手。後來武王伐紂成功,姜子牙歸國封神,因聞仲輔相兩朝、忠心耿耿,再則其貞烈高潔,於是他被封為九天應元雷聲普化天尊,督率雷部二十四正神,興雲布雨。《封神演義》中,闡教第三代弟子中有一人,名為雷震子,他是福德真仙雲中子的弟子,其為天雷將星下世,身份頗為神秘。那聞仲被封為九天應元雷聲普化天尊,為雷部正神,雷震子幹嘛去了呢?
  • 封神榜之武王伐紂:林心如從良版妲己,觀眾並不買帳
    《封神榜之武王伐紂》 是一部改編自《封神演義》的古裝神話劇。該劇由金鰲勳執導,林心如、劉德凱、黃維德、呂良偉、王力可等人主演。該劇主要講述了痛失妲己並慘遭兵敗的紂王,在大周武王姬發拜姜子牙相父,正式起兵伐,紂王大敗臨潼關。最後眾將真靈全部進入封神榜封為真神。
  • 《姜子牙》背後的武王伐紂真不是拯救蒼生這麼簡單
    先商的強權,是建立在徵伐諸夷的基礎上。春秋的攘夷概念,其實在商代就已經有雛形了。光伐紂武王就祭祀了幾百人,包括他自己親自動手的。戰爭勝利後更是祭祀了很多次「乃夾於南門用俘,皆施佩衣衣,先馘(聝)入」、「武王在祀.乃以先馘(聝),燎於周廟。」一次就用鼎煮上百人。
  • 歷史上武王伐紂是真的嗎?西岐和朝歌又是現如今的什麼地方?
    朝歌是殷商後期的首都,對於朝歌的位置歷來是有爭議的,因為河南省鶴壁市淇縣有個朝歌,而且有摘星臺等建築,很多人都認為殷商的朝歌就是現在河南省鶴壁市淇縣的朝歌了。但是河南省鶴壁市淇縣這個朝歌從來沒有挖出來過殷商的文物,反而河南安陽市挖出來了特別多殷商時期的文物,現在都放在殷墟博物館之中,相信對於殷墟博物館大家都是有所耳聞的,所以安陽市也是極有可能就是殷商的首都朝歌的。
  • 品一品《封神演義》與《武王伐紂平話》中妲己的殘忍形象塑造
    《封神演義》與《武王伐討平話》的情節都是圍繞著「武王伐紂」的故事展開的。對於伐紂的原因,兩者也有很多共通的原因,如紂王的暴虐、妲己的殘忍。然而,兩部作品在紂王與妲己的形象上出現了不同的傾向。今天我們主要根據典籍與小說中所塑造的不同的妲己的形象來探討原因。作為中國歷史上名聲最為「顯赫」的禍國妖妃,蘇妲己毫無疑問是教科書一般被牢牢釘在恥辱柱上的存在。
  • 求神問卦,他為周朝求了八百年國祚!這是怎麼做到的?
    就連一國之君,都逃不開尋神問道。直到現在,仍有人心甘情願地為此多費錢財,只為了買個安慰。據《武王伐紂平話》卷下記載:「姜尚因命守時,立鉤釣渭水之魚,不用香餌之食,離水面三尺, 尚自言曰:『負命者上鉤來!』」。意思是說,姜太公站在渭水邊上用直鉤釣魚,所謂「願者上鉤」。在這裡請列位看官仔細想想,姜太公用直鉤釣的,肯定不是真正的魚,不是魚,那他釣的是什麼呢?
  • 武王伐紂封神真相 《遠徵2》劇情完整版曝光
    隨著開放內測的開啟,官方也公布了《遠徵2》完整版劇情,武王伐紂等封神故事真相,將一一呈現。《遠徵2》世界觀以中國古代經典名著《封神演義》為核心基礎,重新演繹了人、仙、魔三界的封神戰爭。究竟《遠徵2》將為我們怎樣重現封神大戰的恢宏壯闊呢?封神真相又是怎樣?現在,就和小編一起走進劇情CG完整版探討一番吧。
  • 封完神後的姜子牙,到底去了哪裡?
    是一位傑出的政治家、軍事家、韜略家,周朝開國元勳,商末周初兵學奠基人。電影《姜子牙》姜子牙真正為人所熟知是在明代古典神魔小說《封神演義》,這裡的姜子牙,乃是崑崙山玉虛宮元始天尊門下的闡教弟子之一,後被派下山輔佐明君周武王姬發反商伐紂
  • 武王伐紂只是一個騙局,掩蓋在歷史下的真相如何呢?
    再來說標榜正義的"武王伐紂",看似順應天道為國為民,其實終究是為了滿足一己私慾。按照輩分排位來說,帝辛是帝乙的小兒子,但他出生前母親被封為王后,所以比其他人的身份都要尊貴得多。在傳統史書當中,關於帝辛的記載多是惡事,比如說寵愛妲己、奢靡浪費、迫害忠臣等等,所以才讓大家覺得帝辛是徹頭徹尾的昏君。那麼,這些記載都是真實的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