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嚴經》中有言,「若人慾了知,三世一切佛,應觀法界性,一切唯心造」。
你如何看待世界,世界就會如何看待你,信佛的人都知道,佛教主張眾生平等,無論是男人還是女人,都有他存在於世上的意義和價值。
以前的人很多都是重男輕女,這種念頭甚至從老一輩傳到下一輩,其實這種觀念是不可取的。
觀音菩薩顯身是女性,歷史上很多女子也有出色的才華和能力。女人的心比男人的更加細膩,所以心態上會想更多東西,如果你有以下四種心境,那麼你人生的道路會更加舒坦。
1.氣量大度,遇事寵辱不驚,心平氣和
有這麼一句諺語:男戴觀音女戴佛,這說的是如果你是一名男子,那麼你身上的掛飾可以戴觀音,如果你是一名女子,那麼可以戴佛。
這是考慮到女性的心態細膩,遇事常常會多想一下,而大肚彌勒佛是坦蕩蕩的,所以希望女子可以像彌勒佛一樣,有大肚之容。
"昨日種種比如昨日死,今日種種比如今日生」。
這是弘一大師曾經寫下的。這裡說的是希望我們能夠對一些事放的下,放的開,昨天的事已經過去了,明天的事還沒到來,我們最重要的是把握當下,不要給自己留下遺憾。
回顧往日的時光固然美好,但時間是不等人的如果我們過分計較以往的事,那麼不僅抓不住當下,也讓自己的心態崩塌。所以遇事寵辱不驚的人,是有大智慧的。
2.遇事豁達,困境也不必埋怨,做好自己足矣
這和第一句話有相似之處,人生在世,不順心之事十之八九,什麼事都按照你的理想進程下去是不可能的。
這時候,我們難免會失落,甚至是抱怨,覺得誰誰誰做得不對,這不是我自己一個人的錯,嚴重的甚至心態發生扭曲。
這可能是每個人都有過的心態歷程,但要記住,很多福報都是從嘴裡溜走的,如果你對生活感到不滿意,那麼不妨靜下心來,想想自己有哪些做得不對的地方,該如何去改正。
越是成功的女性,在面對困境時越是從容不迫,她們流露出來的那種氣質讓我們敬佩,同時,也能引導著我們向目標前進。所以說,豁達大度是成功的一大準則,你有空去埋怨還不如踏踏實實從頭再來,說不定還有機會更上一層樓呢。
3.舉止端莊優雅,不輕浮,不傲慢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又有誰不喜歡溫文爾雅的女子呢?
其實從一個人的生活習慣,就能看出這是一個怎麼樣的人,一名女子想要受人愛戴,那麼她的行為必須是端莊優雅的。
佛家《楞嚴經》中直言,「淫心不除,塵不可出」。
如果一個女子的行為是輕佻的,那麼別說讓別人尊敬她了,估計她自己也瞧不上自己,無論她到達了何種地步,心裡依舊有顆刺,這無疑是可悲的。
有些事是裝也裝不出來的,我們能通過一個人的走路、談吐就能得知這個人的品行,知道這個人究竟值不值得自己傾心相處。
當然了,路遙知馬力,日久見人心,能夠堅持保持自己的初心,做到端莊優雅,才能真正讓人感到佩服。
4.坦然,寵辱不計掛,海納百川
如今的社會是急躁浮誇的,如果你對外界有所了解,就知道有多少人貪慕虛榮。
譬如某個人看上別人的豪宅和珠寶,就不惜一切代價讓自己也可以享受得到,為此出賣自己的身體和靈魂。
這其實就是被物質生活蒙蔽了雙眼,是你的終究是你的,不是你的也別過分的留念不舍,徒然令人難受。
《金剛經》中說,「云何應住,云何降伏其心」。
如果你的心態都不放好,事事牽腸掛肚,那麼又談何福報呢?金銀珠寶不是從天而降的,人家是付出了很多努力才有如今閃亮的一面?
所以不要抱怨人生不公平,更不要讓自己變成沒有理智的魔獸,而應該要踏踏實實地做好自己。
結語
佛道講求修心養性,學佛之人就是修心明心,讓自己變得透徹。
所以說心態是一個人最重要的,如果你已經有以上四種特質,那麼你的心境已經很好了,福報好運也會接踵而來。當然了,最重要的還是莫忘初心,無論遇到什麼事也好,也要坦然面對,這樣才能方得始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