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隆兩優華佔」創海南水稻制種單產最高紀錄

2021-01-10 中國網財經

  近日,海南省南繁管理局組織行業專家,對隆平高科湖南亞華種子有限公司在海南省樂東縣九所鎮羅馬村基地的隆兩優華佔制種高產點進行了現場測產驗收,採用聯合收割機實割面積1.58畝,實收毛谷747.8公斤,按12.5%水分含量折淨重523.46公斤,折合畝產331.6公斤。隆兩優華佔制種畝產超過了660斤,創造了海南水稻制種單產的最高紀錄。

  今年,隆平高科湖南亞華公司啟動了隆兩優、晶兩優高產高效制種競賽活動,海南測產與考查是本次活動的第一站。5月底,該公司產業管理部組織由雜交水稻產業公司、亞華科學院等單位的生產技術骨幹共20人組成專業團隊,對各單位推薦的16個高產基地進行了為期2天的觀摩,隆平種業、亞華棉油、四川隆平等子公司都有類似的隆兩優組合制種高產典型。

  據介紹,隆兩優系列組合具有較高的產量潛力,通過不斷地研究與實踐,制種產量在不斷地提高,為隆兩優系列組合的推廣打下了堅實的基礎。楊劍

(責任編輯:羅伯特)

相關焦點

  • 超級稻最新品種「隆兩優華佔」畝產達853.5公斤
    株洲傳媒網10月10日訊(記者潘婷玉 李政明 洪軍)在醴陵大障鎮汪家壠村示範基地,第四期超級稻畝產1000公斤攻關最新品種「隆兩優華佔」已進入成熟期。中國工程院院士袁隆平翻看這裡的麥稈後興奮地表示:這一新品種畝產有望高出同類稻種20%。經過測產,畝產達到853.5公斤。
  • 荃優華佔好稻種橫貫長江一蛟龍
    八月之初盛夏如火,「荃優華佔」果穗金黃。步入湖北荃銀試驗基地,一片誘人景象:最引人注目的是湖北荃銀高科種業有限公司會同安徽荃銀高科種業有限公司、中國水稻研究所聯合選育、新近通過國家審定的「荃優華佔」雜交稻新品種,長江上中下遊流域皆宜種植,被譽為「橫貫長江一蛟龍」。
  • 隆平晶兩優華佔:立足原創研發,打造全國種業最大單品
    隆平晶兩優華佔:立足原創研發,打造全國種業最大單品 2017-07-20 20:41:00來源:央廣網
  • 「隆兩優華佔」千畝連片輕型栽培獲高產 畝產超800公斤
    本報南昌訊 (江西日報記者宋海峰 通訊員方又平)10月20日,來自省農科院、江西農大、省種子管理局、南昌市農科院等單位的專家來到江西朱港農場高產、優質雜交中稻「隆兩優華佔」千畝示範片實地測產。金黃色的稻田裡機聲隆隆,聯合收割機在來回作業,專家們忙著丈量、稱重。
  • 福建三明:打造全國最大雜交水稻制種基地
    中新網福建新聞9月18日電 (林春茵 曾程)位於福建省西北部的三明市,是國家級雜交水稻種子生產第一大市。日前,多位院士專家在三明市建寧縣表示,建議國家予以三明國家級雜交水稻制種基地政策傾斜,保障國家糧食安全。
  • 豐富多樣的水稻品種
    540、140天龍8優177;天豐優85;天優湖99;豐優22、88、207、559;豐源優24、358;豐源優華佔272;豐兩優2、5、6;豐兩優晚3;豐田優553;明優98;明糯優6;益豐優3027、218;隆優4945;隆兩優6、1146、1813、1141、899、3463;錢優2、0724;l優86;ll優1259、28、501、80、084、623、023、009
  • 隆平高科水稻首席專家楊遠柱榮獲「全國創新爭先獎」
    隆平高科副總裁、水稻首席專家、種業科學院院長楊遠柱研究員獲此殊榮,他是唯一來自種業企業獲得此屆創新爭先獎的科研人員。隆平高科水稻首席專家楊遠柱榮獲「全國創新爭先獎」。這也是繼2018年「中國種業十大傑出人物」、2019年「百佳中信人」之後,楊遠柱和隆平高科獲得的又一榮譽。
  • 懷化職院水稻新品種通過省級審定
    紅網時刻懷化6月10日訊(通訊員 肖亦然)近日,懷化職院雜交水稻研究再傳捷報。由科研產業處自育的優質三系雜交水稻組合金珍優早絲(贛審稻2020023)、三系不育系金珍A(贛審稻20200059)、兩系不育系宸S(贛審稻2020064)順利通過江西省品種委員會審定。
  • 河南小麥單產創歷史新高
    6月1日下午,在河南省修武縣王屯鄉東黃村小麥超高產攻關示範點,河南農業大學教授、農業農村部小麥專家指導組顧問郭天財大聲宣布,修武冬小麥單產創全國夏糧單產新高!郭天財也欣喜地說:「在今年疫情特殊時期,修武能夠創造這樣一個高產紀錄,充分說明了藏糧於技的重要性。」另據記者了解,此前的冬小麥全國最高畝產紀錄835.2公斤,是2019年6月16日在山東省桓臺縣新城鎮西逯家村附近的3畝小麥高產攻關田裡創造的。品種為山東農業大學李斯深團隊育成的「山農29」。
  • 武漢大學與旁遮普大學紅蓮型雜交水稻聯合研究中心正式揭牌
    40多年來,「院士團隊」的幾代科學家先後培育出珞紅3A、珞紅4A、珞紅5A、珞紅6A、珞紅7A等一大批被國內主要科研院所及種業公司引用的種質科研材料,還研發出紅蓮優6號、珞優8號、珞優9348等雜交稻新品種。相關成果先後獲得國家科技進步特等獎、國家技術發明二等獎和湖北省科技進步特等獎。
  • 高產、穩產、質優,長沙現代種業實現高質量發展
    今年以來,作為長沙新興優勢產業鏈之一的現代種業產業鏈,在深耕水稻糧食種子領域的同時,也在持續強鏈、精準補鏈和努力延鏈上下足了功夫。據了解,在今年國家審定的水稻品種中,來自長沙的水稻品種達178個,佔據國內水稻市場的31%,其中5個品種榮獲「第二屆全國優質稻品種食味品質鑑評(秈稻)金獎」,將全國獎項的三分之一收入囊中。
  • 雜交水稻兩項行業標準發布
    摘要:近日,《雜交水稻機械化制種技術規程》《雜交水稻種子機械乾燥技術規程》兩項農業技術標準正式發布。兩項行業標準的發布實施,標誌著我國雜交水稻機械化制種技術日趨成熟。
  • 江蘇大豐制種基地建設助推種業經濟
    江蘇鹽城大豐區稻麥原種場農戶嚴忠進告訴筆者,「今年,區裡推廣水稻制種全程機械化,鼓勵制種企業給我們技術指導。現在我一個人基本就可以搞定200畝田,一畝田比往年還能多賺個400元左右。」  今年以來,江蘇省鹽城市大豐區主動策應大循環、雙循環的發展新格局,主攻種業經濟,高質量推進農業農村現代化。
  • 四川第六屆「稻香杯」評選結果出爐 宜香優2115等25個品種榜上有名
    食味鑑評得分排名前25位的品種授予「稻香杯」獎,其中,宜香優2115等5個品種獲「稻香杯」優質米特等獎,野香優2998、正優538等10個品種獲「稻香杯」優質米一等獎,秋鄉851等10個品種獲「稻香杯」優質米獎。目前,「稻香杯」已成為業界評論「四川好米」的風向標。
  • 小麥單產紀錄又被打破
    6月5日,在河南省延津縣塔鋪街道辦事處通郭村「豐德存麥20號」千畝豐產方,我國冬小麥又創下平均畝產855.2公斤紀錄。此前的6月1日,河南剛在修武縣創下841.5公斤的小麥單產紀錄。時隔4天,即被打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