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歲小哥哥用時8個月創作的科幻CG短片!幕後製作獨家專訪

2021-02-16 CG世界

點擊上方藍字CG世界關注我們

「 感知CG · 感觸創意 · 感受藝術 · 感悟心靈 」

中國極具影響力CG領域自媒體

 

採訪內容來源/梁志豪

編輯整理/CG世界

凡是和劉慈欣《三體》相關的話題,從來都不缺熱度和關注度。這部神壇巨作受到世人敬仰之餘,其影像化進程背後也有一群行業人辛勤努力著。

▲《水滴-抵達太陽系》「掌控之下」海報

最近「CG世界」就關注到這樣一支改編自《三體》的優秀個人CG短片《水滴-抵達太陽系》,令人驚訝的是,短片作者是一位18歲的高三學生,他的名字叫梁志豪。

▲點擊視頻觀看《水滴-抵達太陽系》正片

小梁同學用1年的時間學習了Blender,又用了8個月的時間來創作這支短片,大部分採用Blender的Eevee實時渲染引擎,個別採用Cycles渲染。短片於2019年11月榮獲水滴獎(國內專注促進科幻電影發展的獎項)科幻電影單元鼓勵獎,15日在線上平臺發布以來,收穫了13萬+的觀看量。「CG世界」專門聯繫到了小梁同學,並進行了獨家專訪,今天來給大家分享一下。

:大家好,我叫梁志豪,來自海南,現在就讀於海南省國興中學,是一名高三學生。CG世界:你現在18歲麼?真的太難以置信了,這麼年輕有為。從什麼時候開始入行的?能聊聊入行的契機和這些年的學習經歷麼?:18歲是真的,但我認為年齡不是學習的門檻,只是有早晚的區別吧。不過說真的,學三維軟體比起學校的文化課我反而覺得容易多了。說到入行,我還不算入行吧,完成了一部短片就當入行了難免也太兒戲了,只能說接觸吧,真正接觸CG是在高一的時候,但是通過各種渠道了解CG已經很久了,初中上學那會就會經常看電影的CG視效解析,總之覺得了解CG幕後是件很酷的事。在小學時我就喜歡攝影(用30萬像素手機),到了初中開始主動幫學校拍攝各種短片,學校還專門給我騰出了一間辦公室作為剪輯間。不久後還在學校附近的影視公司認識了他們的老闆,所以就會經常去串門,接觸到了很多設備,也參與到他們的拍攝中。因為我壓根就沒有錢買相機,所以當時學校和影視公司給了我實操攝影設備的機會,我一有空就練習電影的鏡頭語言,日積月累直到畢業,高中去了另外一個城市,就沒有那麼多機會了。我很喜歡科幻,這是兒時的情懷。小時候我家出租給學生住,於是我就經常被一群哥哥拉去開電視(因為規定只能由我們家人開),開電視他們也只看電影,港片和科幻片是他們的首選,我從小對港片不感冒,但就是特別鍾情於科幻片天馬行空的想像,我想小孩都是這樣吧,對現實世界的人性探討毫不關心,反而對科幻創造的有著無限可能的未來世界情有獨鍾。上了高中以後就想拍一部科幻片,但是考慮到拍真人一沒資源,二沒能力,拍出來準是尬片,我可不願幹這種事,所以我選擇了利用CG動畫呈現,而且在不久之前剛把大劉的《三體》看完,當看到末日戰役的景象時,我不由自主的開始頭腦風暴,直到我決定將其影像化。這部短片就從高一下學期決定進行製作,接下來我就在網上尋找製作軟體,最終選擇了Blender,從此開始了漫長的學習與製作過程。CG世界:短片是完全按照劉慈欣的小說來製作的麼?還是對其中有一些自己想表達的思想?請跟我們談談您創作這個短片的初衷和想法。:基本按照大劉的書面描寫,但不可能完全按照,因為我覺得如果完全照搬就失去了作為一名藝術人的意義了,我感覺只有機器人才會這樣做,看似是對作者的尊重,其實是對自己的不尊重。在自然選擇號的圓盤主艦體上我加入了很多城市的高樓景觀,這個靈感是來自電影《第三類接觸》,只為了突出飛船的大,因為在宇宙中基本是沒有參照物的,而大劉根本沒這麼寫,但必須有幾個前提是圓形艦體與圓柱形引擎大致符合了原著,在大前提下小改動還是可行的。大部分原著內容僅僅只是輕描淡寫,整體景觀還是要靠自己拓展,我認為這就是小說影視化的最大樂趣。至於我想表達的東西很純粹,就是讓沒有看過原著或者已經看過的觀眾去身臨其境的感受大劉創造的世界,無論是人類高度發達的科技與水滴飛躍太陽系時看到的的壯麗奇觀,還是深邃、神秘、令人遐想聯翩又時而寧靜時而沉重並伴隨著星辰的背景音樂,都在給觀眾帶來心靈上的震撼,我希望觀眾走在下班夜路上時也會不由自主的抬起頭仰望浩瀚星空。至於思想,我主觀上是沒有刻意的去傳達,但我這部作品卻被觀眾進行了二次創作,這是我熱愛藝術創作的原因之一。我一開始認為這部片是部爛片,以至於沒有臉發布到網絡平臺上。

🔥廣告【動捕就找liuguagua】

直到有一天我參加了水滴獎,本以獲獎無望,沒曾想竟獲得了一位評委的認可,他在與其它意見相斥評委的以理據爭下為我專門設立了一個鼓勵獎,這位評委是天工異彩的創始人常洪松老師,他對我的短片很是欣賞,還邀請我去天工異彩總部做客,並對我未來的發展提出了許多建議,他就像我的人生導師。自此我才有信心把這部短片發布到網上,沒想到突然火了,觀眾對我的短片開始了自己的解讀,解讀出了許多我完全沒有想到的東西,我想這也是做電影的一番樂趣吧。

CG世界:短片一共製作了8個月,請談談這8個月的創作過程吧。在流程的各個環節上都用了多久?比如模型,動畫,特效等等。哪部分用時最長,遇到什麼挑戰?:因為是獨立製作,所以各種環節安排會隨機應變,沒有統一時間,而且我平時要上學,也是住校生,只有周末才能回家,同時每周還是單休(寶寶心裡苦),這個時間肯定是散亂的。業餘時間是能做多少做多少靈活安排,比如一個下午,我會拿來建模,卻不會用來渲染。耗時最多還是在建模上,因為我是新手,說是學了一年,但我要上學啊,除了寒暑假以外真正學習軟體的時間還是很少的,而且除了一些場景能用資產搭建以外很多還是要自己建模的,特別是在一些比較難的硬表面上還是要花很多時間,包括很多設計都可能推翻重做,在一些需要抓特寫的模型上需要建的較細緻,不然就真的MC畫風了。學習的過程也是很辛苦,因為Blender當時在國內並沒有引起重視,教程少之又少,有那麼幾位良心的頻道主會出教程,但是又經常鬧人口失蹤,加上搬運的機翻教程實在看不下去,所以相較於學習國內常用的C4D、Maya、3Dmax等教程滿天飛的軟體來說實在吃力。電腦配置不高也是限制創作的很大因素,短片開頭的小行星就是因為面數太多已經不知道多少次卡爆電腦了,還有戰艦整齊排列的那一段,為了展現氣勢我只好犧牲了畫面質量,以至於出現鋸齒感。說到動畫,可以看到明顯不複雜,攝影機運動、模型運動都是打幾個關鍵幀就可以解決的,所以在此沒花很多時間。剪輯配樂這些因為我操作比較嫻熟了,所以花的時間是最少的。CG世界:整部短片都是在Blender裡完成的麼?請談談使用Blender的感受。:不完全是,但是大部分流程都是用Blender,雖然Blender可以剪輯,但是因為我當時不太熟悉,所以用了PR,不過我後來的另一部短片《曲速航行》是全流程用Blender製作的。當時我選擇它很重要的原因之一就是渲染引擎,其中的EEVEE引擎是支持實時渲染的,而且對GPU渲染很友好,能節省我很多渲染時間。在實時渲染下,我可以在已經打好光的場景內進行建模,真的就像在玩積木遊戲一樣,或者說就像在玩「我的世界」,而不是死盯著面前毫無生機的白模帶來的視覺疲勞。當然,實時渲染的好處不止這些,我就不細說了,可以自己下來體驗。其次是Blender完全開源,完全免費,雖然我不會編程,但我可以享受Blender社區裡他人編程所帶來的福利插件。Blender的插件網絡很龐大,有些插件可以說是傻瓜操作1秒鐘超你建模半小時,簡直是獨立創作者的福音,所以我選擇Blender沒有錯。CG世界:短片中那些星系的特效,以及太陽中木星環等的特效都很棒,能否詳細的介紹下這部分製作?比如如何參考,紋理,如何模擬等等。:說到這個就好玩了,星系的特效和各種星球特效其實都是來自一款名為《太空引擎(SpaceEngine)》的太空模擬遊戲,它利用程序生成的方法來模擬整個宇宙。在steam只需要168元就可以購買,這款遊戲能高精度模擬星球、自己生成山脈地表,不僅如此還能導出HDIR圖和星球的材質貼圖,所以從這款遊戲中導出的資產配合Blender對我創作幫助很大。遊戲內的攝影機支持最高4K解析度錄像(前提是你的顯示屏解析度能達到那麼高),也支持VR錄製。可以自己製作軌跡,也就是運動關鍵幀,包括HDR、A檔、M檔、鏡頭焦距、曝光、鏡頭光暈、視星等等專業相機操作都可以模擬,基本可以滿足電影級別的創作要求(如果你想用來進行商業創作要和遊戲公司聯繫)CG世界:目前正在從事什麼工作?下一步有製作其他短片作品的打算麼?:我現在還是學生,正在準備藝考。至於下一部,我想拍長片,在明年暑假,劇本已經構思好了,本土化的科幻劇本,是關切老師、家長、學生、社會的科幻現實主義題材。:最大啊,那我就不能謙虛了,要狂妄一點了:做一名世界級的中國科幻導演,為中國,為全人類拍出屬於新時代的科幻電影。CG世界:感謝小梁同學可以接受我們的採訪,也希望你未來能創作出更優秀的科幻作品,早日實現自己的願望,加油~

🔥廣告【動捕就找liuguagua】

讚賞是最好的鼓勵

相關焦點

  • 虛擬製作:全CG科幻短片《Construct》幕後的技術革命
    讓我們先來欣賞下導演Kevin Margo在2013年冬季製作的這部視效炸裂的科幻短片《Construct》吧! 這部含有大量數字角色動作戲的短片完全是一場虛擬製作的創意探索和試驗。「 《Construct》團隊由Kevin Margo和他的藝術家團隊組成,在沒有傳統製片廠預算及劇組部門資源的情況下,使用了最新的圖形技術來製作這部故事片。下面是他們第一次拍攝籌備的幕後視頻:科幻短片《CONSTRUCT》製作幕後-Part1Kevin Margo是一位電影製作人、導演和視效總監。
  • 全CG科幻短片《Construct》,用炸裂視效告訴你虛擬製作的魅力!
    ,但導演Kevin Margo早在2013年就開始通過拍攝科幻短片探索電影的虛擬製作流程了。「 《Construct》團隊由Kevin Margo和他的藝術家團隊組成,在沒有傳統製片廠預算及劇組部門資源的情況下,使用了最新的圖形技術來製作這部故事片。下面是他們第一次拍攝籌備的幕後視頻:科幻短片《CONSTRUCT》製作幕後-Part1Kevin Margo是一位電影製作人、導演和視效總監。
  • 獨家專訪 | 《英雄聯盟》全新動畫短片《乘風歸》幕後最全解析!!! 原來...
    這一期,wuhu和大家一起來聊一聊這部動畫佳作幕後的精彩故事。wuhu專訪第275期英雄聯盟《乘風歸》幕後全解析熟悉英雄聯盟的玩家想必也還記得去年的動畫短片:星之守護者系列《光與蝕》。這部由拳頭遊戲與騰訊遊戲共同出品,繪夢動畫承制,音樂人澤野弘之擔任音樂製作的動畫短片去年發布後受到了極高的反響。
  • 不懼項目壓力,6人小公司用時6年創作兩部硬核科幻短片
    一說起帶有硬核、霸氣、科幻這類關鍵詞的CG短片,大家最先想到的是哪一部呢?想不出來也沒關係啦,今天要給大家分享的就是一支超震撼的作品《The Host of the Heavens》,它是西班牙Big Lazy Robot工作室2013年製作的科幻CG短片《Keloid》的續集,很早之前我們有介紹過。
  • 獲三個中國科幻最高榮譽銀河獎的小成本科幻短片全案解析
    獲三個中國科幻最高榮譽銀河獎的小成本科幻短片全案解析 時間:2020.06.25 來源:人民日報客戶端 作者:影視工業網 分享到:
  • 那些你以為是CG特效的實拍短片
    當官方公開了這支廣告的幕後製作視頻時,很多人都沒想到:廣告中奇特的空間拉伸效果竟然全部都是用實景拍攝而成,導演spike jonze將現代舞與模擬「故障藝術」的視覺奇觀結合,給觀眾留下了深刻印象。為了捕捉到水滴落下過程的精細畫面,製作組設計了2500個開關,控制它們在2毫秒的時間內完成開關動作。每一幀畫面用閃光燈高速同步拍攝,共達20000多張照片,並精確到毫秒和微秒。
  • 《愛,死亡和機器人》幕後的創作者原來是他們!你想要的驚喜在這!
    要說最近在業內討論最多的就要屬這部《愛,死亡和機器人》這部名為《愛,死亡和機器人》的動畫短片合集由18部分組成,每部分時長5-15分鐘。這些短片涵蓋多種類型,包括科幻、奇幻、恐怖和喜劇;這些短片也將包含多種形式,包括傳統2D和3DCGI短片。
  • 油管300W+播放量科幻短片幕後製作
    ——導演Sergei Vasiliev這樣描述他的短片。俄羅斯2x2電視頻道官方網站與導演Sergei Vasiliev就該短片進行了交流~1.先為大家介紹下自己~為什麼會想到做賽博朋克農場題材的短片呢?
  • 愛死亡與機器人怎麼樣 第一季由18個短片組成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愛死亡與機器人怎麼樣 第一季由18個短片組成 恩山論壇 《愛、死亡和機器人》第一季由18個短片組成,每部分時長5-15分鐘。這些短片涵蓋多種類型和類型之間的重構和融合,包括科幻、奇幻、恐怖和喜劇不同元素之間的嫁接。
  • 獨家專訪《金剛川》主創:這是5000人用時兩個月的合力創作
    8月開拍、10月上映的超短周期讓很多人覺得是揠苗助長,而張譯在影片上映前,信誓旦旦地保證說《金剛川》不會比《八佰》差,又吊足觀眾胃口。如今影片上映,《金剛川》劇組同樣完成了這次不可能的任務,在技術製作層面,影片完成度不算低,打消了觀眾疑慮。但故事層面則褒貶不一,有人為志願軍犧牲奉獻的精神落淚,也有人質疑某些場面邏輯的合理性。
  • 獨家丨第54屆金馬獎提名動畫《啟示錄》幕後大揭秘!
    ,有一部動畫電影鳳凰讓大家著實期待了一番,光從這個電影海報來說,就勾起了很多小夥伴們的興趣!小夥伴們肯定很想了解幕後的動畫團隊,是吧?厲害的wuhu君每次都不會讓大家失望的,今天就和大家介紹一下幕後的創作團隊——魔法動畫。開始介紹前,wuhu君要先和小夥伴們說說魔法動畫團隊在今年第54屆金馬獎提名的動畫作品《啟示錄》。
  • 「王者榮耀」年度CG動畫上線!原來幕後創作團隊是他們!
    王者榮耀至今已擁有幾十上百個英雄故事和皮膚故事,王者大陸也擁有非常不錯的世界觀,很適合製作一部劇情動畫!更刺激的是,《永遠的長安城》CG動畫僅僅只是一個開端,接下來王者榮耀還將推出劇情動畫,以及更多的泛娛樂項目!幕後的創作團隊是?
  • 《超能查派》曝幕後故事 導演玩轉R級科幻童話
    帕特爾主演的科幻巨製——《超能查派》,將於5月8日與中國觀眾見面。近日,片方曝光了影片靈魂角色「查派」的誕生過程,成熟的動作捕捉技術和高格調的科幻題材底下,是導演無拘無束、天馬行空的想像力和創造力。
  • 【幕後智作】-電影《科洛弗悖論》獨家藝術指導專訪
    近期打造「影視工業化」、「國產科幻大年」這些熱詞頻頻出現,各種科幻項目也在火熱開拍中,半年時間也接觸了很多個科幻題材的項目和實際的一些操作項目
  • 獨家花絮 | 《青天降妖錄》幕後特輯,揭秘精品網大製作歷程
    電影《青天降妖錄》在優酷獨家上線僅六日,點擊就破1000萬啦!
  • 《愛,死亡和機器人》幕後大揭秘!神作背後的創作者到底是誰?
    這部動畫短片合集由18部分組成,每部分時長5-15分鐘。短片涵蓋多種類型,包括科幻、奇幻、恐怖和喜劇,同時也包含傳統2D和3DCGI等多種形式。因為由大衛·芬奇和蒂姆·米勒擔任監製,使得這部成人動畫集在尚未播出之時,就已經引起了廣泛關注。
  • 將於2021年1月8日上映!
    新劇場版由《銀魂》動畫第三期之後的導演宮脇千鶴執導/編劇,預計8月20日揭曉由空知英秋繪製的海報。 你一定還感興趣:國家電影局推出「科幻十條」!鼓勵科幻電影發展!獨家專訪 | 《英雄聯盟》全新動畫短片《乘風歸》幕後最全解析!!!原來...
  • ICAF國際CG動畫電影周徵集令暨獎盃&創投計劃正式發布
    同時也正式的開啟了動畫電影周競賽單元的徵集工作,ICAF區別於目前世界上已經存在的動畫藝術節,ICAF將「動畫」的含義定位在「電影」這個概念上,用電影的思維去理解動畫,用動畫的語言去創作電影是ICAF的核心理念,ICAF希望能夠有更多精彩的、工業化的,運用先進技術來完成的高概念的、具有實驗精神的「動畫電影」加入電影周的角逐。
  • 一部由人工智慧參與劇本創作的科幻短片
    在一部新的關於科幻世界的短片中,虛擬實境是主要的娛樂方式。RivetAI參與了這部短片劇本的創作,RivetAI是一個根據好萊塢的電影開發的人工智慧編劇工具。RivetAI主要的功能包括劇本突出顯示、場景映射和電影預算工具等。但是抓人眼球的功能是敏捷故事生成功能,它用了深度學習來適當地創作敘述和對話,然後人類可以在此基礎上進行潤色。
  • 從《扳手少年》到《上海故事》,專訪幕後動畫製作公司——幻馬群英社
    11月21日,B站國創發布會如約而至30+部國創作品的發布堪稱是動畫愛好者的狂歡或科幻奇異或江湖俠義今年的新作類型豐富你總能找到自己喜歡的那一款但你只能在一部作品的評論區裡看到以下這一幕「霸榜預定」「神仙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