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村一景
相傳3000多年前,周太王長子泰伯謙讓大位,率族南遷,輾轉來到長江入口處還是蠻荒之地的無錫,教化鄉民,開疆拓土,營建了一個新的國度「勾吳」。而當初泰伯落腳之地,正是無錫市郊梅村,當地野梅叢生,一片燦爛,故名曰「梅裡」。
梅村一景
可以說,在人文資源上,梅村是無錫「獨一份」,以至於後來每每談及吳越文化,都離不開梅村兩個字。在十年前那個城鎮改革剛剛開始的年代,梅村的發展速度始終跟不上年輕人激進的心,因此,雖然梅村每年都有大量的外地人口輸入,可真正留下來的屈指可數。
梅村如今便捷的公交線路
這一現象直到2011年才有所改變,高浪路快速化改造工程讓有車一族率先縮短了梅村人進城的時長。高浪路高架通車後,梅村居民可以從泰伯大道直接進入高浪路高架,10分鐘至長江北路,接駁快速內環20分鐘即可抵達市中心。而隨著無錫城市軌道交通的日益發達,梅村人的交通出行也將再次迎來變革。今年8月,地鐵4號線二期工程做了第三次環評公示,車站增加到了15座。自4號線一期終點站博覽中心站接入2號線映月湖公園站,並將有4個站點途經梅村,無縫對接地鐵3號線又可直通無錫新區站、蘇南碩放國際機場,多維立體交通為梅村打開了通往世界的窗口。地鐵四號線部分站點圖
梅村前進的步伐也從未停止。根據《無錫市新吳區「十三五」城鄉建設規劃(2015-2020)》,梅村板塊定位為無錫市區東部綜合服務中心和先進產業基地,兼具現代氣息與古鎮風貌的產城融合示範區,以「兩心、兩軸、兩廊、四片」為空間結構,將梅村建成為高品質人居功能區、城市綜合功能服務區和古鎮文化風貌區。同時,梅村被譽為「江南第一古鎮」,除了有江南第一人工運河——伯瀆河、泰伯廟、至德宗祠等古蹟,以及現建有古鎮牌樓、梅林、鐘鼓亭、照壁和銅鼎等景觀外,由路勁地產攜手梅村政府,投資10億元打造的梅裡古鎮也將浮出水面。小鎮除了文旅休閒屬性,也兼具了一定的功能性。比如其中的天幕劇場除了可展現主題影視、舞臺特技等內容,還可用於發布會、大型宴會、電子競技賽事等,是一座現代多功能文化場所。梅裡古鎮效果圖
從高浪路高架通車,到五洲國際廣場、嘉禾廣場、百聯奧特萊斯等在內的多個綜合性商業的建成,加上無錫新區實驗小學、新洲小學外,無錫梅裡中學、梅村高級中學等多所院校落位.除了日漸完善的相關配套外,梅村的經濟發展,也可圈可點。
梅村片區規劃圖
持續完善的規劃,讓梅村走在了無錫板塊發展的前列,而對生活在梅村的人來說,也是非常幸運的。除四號線外,梅村同樣還是五號線的利好輻射區域,未來雙地鐵的出行格局,加上便捷的交通路網,梅村的未來,實在值得期待。不是有那麼一句話嗎,梅村,是新無錫人夢想起飛的地方。註:本文部分圖片來源於攝影部落-輕舟、數碼攝影網-森林明月、shaozuming的博客,版權屬於原作者。【錫東會口罩抽選活動第一波進行中】
關注錫東會,對話框回復「口罩」參加
(如圖所示操作)
↓↓↓
錫東會法律顧問:江蘇路泰律師事務所 畢鳴律師
聯繫電話:0510-882610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