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錫梅村:擦亮「中國二胡之鄉」金字招牌

2021-01-12 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

  6月8日,「中國二胡之鄉」無錫梅村二胡文化展在上海浦東國際機場開幕。在T2航站樓的國際候機廳,蜚聲中外的二胡名曲、技藝精湛的演奏大師和獨具匠心的二胡製作,構成了一座富有江南風韻的「文化小棧」,吸引許多外國旅客駐足欣賞。

 

  浦東國際機場年出入境旅客超過3000萬人次。梅村二胡亮相這一國際交流的窗口,既是魅力使然,也是實力所致。

 

  無錫誕生了劉天華、華彥鈞等著名音樂家,留下了《二泉映月》《良宵》等世界名曲,也還有閔惠芬、鄧建棟等演奏大師。位於無錫東南的梅村街道是全國二胡產業重鎮,年產各類二胡4萬餘把,中高檔二胡市場份額佔全球四分之一。集名家、名曲、名琴於一城,2011年梅村被中國音樂家協會授予「中國二胡之鄉」稱號。

 

  梅村二胡有口皆碑,傳統製作工藝在這裡得到了很好的傳承與發展。走進當地規模最大的二胡企業古月琴坊,20多個工人正在專心致志地工作。在二樓,80歲的主人萬其興向記者展示他親自製作的精品琴。萬大師15歲學藝,幾十年潛心鑽研,先後獲得了「中國民族樂器十大製作師」「國際二胡製作大師」等榮譽。他製作的琴音色豐滿甜美,上下把位通暢,售價都要在數萬元上下,鄧建棟、陳耀星等演奏家的琴都出自他的手,琴坊更有日本、美國等10多個國家的訂單。「看著演奏者把二胡的音色和形態都發揮到極致,這對制琴人是最大的肯定。」萬其興笑著說。

 

  梅村二胡製作人才輩出,萬其興、陸林生、強金波等入圍無錫市非遺項目傳承人名單,梅村二胡製作也上榜了江蘇省非遺名錄。記者了解到,當諸多非遺項目傳承為後繼乏人苦惱時,梅村18家二胡企業大多已完成了新老傳承與轉換。隨著「琴二代」接班,一些製作工序逐漸突破了家庭作坊,分工細化帶來了二胡製作工藝上的升級。新一代企業家經營意識增強,通過網絡銷售極大拓展了海外市場。

 

  「梅村不僅實現了二胡製作的繼承與創新,還注重二胡演奏的推廣和普及。」梅村二胡行業協會會長王國平介紹,目前梅村擁有鴻騰民樂團、東方民樂團等多支民間團隊,社區演奏愛好者有近千人。作為人才苗圃的梅村實驗小學現有近百名學生學習二胡,參加過各種節慶活動的千人、百人二胡表演。

 

  「二胡是梅村最鮮明的文化符號。壯大梅村二胡產業,不僅是當地企業的發展所需,更是梅村豐富文化創意產業的重要舉措。」無錫市梅村街道黨工委書記章曉明說,圍繞培育特色文化產業,梅村將進一步打造二胡文化園和二胡產業園,通過產業提升、載體建設、文旅融合等手段,提升梅村二胡的品質及形象,擴大梅村二胡知名度,擦亮「中國二胡之鄉」金字招牌。

 

  已經落成的二胡文化園面積3000多平方米,是國內一流的集二胡歷史文化展示、二胡生產工藝展示、二胡精品展示、二胡大師工作室、二胡演奏廳、二胡培訓與活動基地等功能於一體的綜合性展館。通過展示,在推介二胡產品的同時,深化梅村二胡的品牌內涵。

 

  將於今年10月建成的二胡產業園,是梅村二胡產業騰飛的「夢想空間」。園區建築面積一期、二期共計1.8萬平方米,將集聚梅村及周邊地區的二胡生產企業、配套企業和流通企業,力爭成為國內產出規模最大的二胡生產基地和二胡交易市場。

 

  為了打響二胡品牌,梅村打出一套「組合拳」。梅村積極參與金鐘獎二胡比賽,每年舉辦「二胡之鄉」新年音樂會,邀請鄧建棟為二胡「公益形象大使」,組織企業參加上海、北京國際樂器展。下一步,梅村將對進入二胡產業園的企業減免租金,引導他們走集聚化、規模化發展之路;制定統一的行業標準,提高二胡製作品質;搭建一條龍的銷售平臺,幫助企業做強做大。今年初,「梅村二胡」註冊商標重新回到梅村。王國平說,「梅村二胡」將是當地所有二胡企業的集體商標證書,能夠形成品牌規模保護。「今後我們內銷產品打『梅村二胡』,外銷產品打『中國無錫』。」

 

  借力「中國二胡之鄉」,梅村把文化特色小鎮作為新的奮鬥目標。據透露,小鎮將弘揚二胡為代表的絲竹文化、戲曲文化、水鄉文化,在保留原汁原味的田園風貌基礎上,結合現代人休閒旅遊需求,因地制宜建設富有江南個性、農耕特色、親近自然的江南文化旅居目的地。(通訊員曹石韻 楊偉新 本報記者 浦敏琦)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並註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繫: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相關焦點

  • 梅村二胡首次組團參加中國(上海)國際樂器展
    今天上午,在上海新國際博覽中心,為期4天的2017中國(上海)國際樂器博覽會拉開帷幕。展覽會上,一支來自「中國二胡之鄉無錫梅村」的展示團隊,一亮相就引起了關注——10多家二胡製作企業參展,在展會E6號中國民樂樂器場館中形成一個規模顯著的組團,大!大!長!臉!啦!
  • 梅村二胡「編隊」亮相2020中國(上海)國際樂器展
    10月28日至31日,深耕海內外樂器產業十九載的中國(上海)國際樂器展覽會再度來襲,江蘇省無錫市新吳區梅村街道十七家二胡製作企業「抱團」齊聚上海國際展覽中心,攜精品、展特色集中登場,「編隊」亮相展會。在充滿古意的半開放式門廳上方,「中國二胡之鄉——無錫梅村」的招牌高大醒目,讓參觀者對整個展區的樂器種類、產地以及國內地位等一目了然。展廳一側的外掛式電視大屏上循環播放著內容豐富的梅村系列宣傳片,不僅綜合展示了梅村的歷史文化,還生動展現了梅村二胡製作大師們的匠人匠心和家族傳承。
  • 小長假"鄉"約無錫!
    5、新吳二胡民樂文化體驗一日遊線路行程:梅裡古鎮→泰伯廟→梅村二胡文化園→二胡文化產業園CS4、惠山田園東方二日遊線路行程:D1:陽山火山地質文化展示廳→大陽山→桃花島景觀公園→田園東方蜜桃村→植物大戰殭屍農場 D2:白蕩→樂野農場→尚林苑→尚田小鎮→農夫市集5、新吳二胡民樂文化體驗一日遊線路行程:梅裡古鎮→泰伯廟→梅村二胡文化園
  • 「民樂之鄉」無錫,有了自己的民族樂團
    經過一年的籌備,無錫市民族樂團完成組建的法定程序,日前在無錫大劇院舉行成立揭牌儀式。誕生了華彥鈞(阿炳)、劉天華、楊蔭瀏等傑出民樂人才的「民樂之鄉」無錫,終於盼來了自己的民族樂團。在中國民樂步入璀璨新時代的當下,無錫市民族樂團的成立,讓無錫民樂再次走向世界成為可能。
  • 梅村,新無錫人起飛的地方.
    梅村一景相傳3000多年前,周太王長子泰伯謙讓大位,率族南遷,輾轉來到長江入口處還是蠻荒之地的無錫,教化鄉民,開疆拓土,營建了一個新的國度「勾吳」。而當初泰伯落腳之地,正是無錫市郊梅村,當地野梅叢生,一片燦爛,故名曰「梅裡」。轉瞬千年,源遠流長的吳文化伴隨著江南的小橋流水綿延至今。
  • 廣西擦亮「山青水秀生態美」金字招牌 大力發展生態經濟
    廣西擦亮「山青水秀生態美」金字招牌 大力發展生態經濟 2020-10-22 13:43:54來源:中國新聞網 作者:蘇亦瑜 責任編輯:蘇亦瑜
  • 2020中國江蘇二胡之鄉民族音樂盛典盛大開幕
    10月14日晚,由中共江蘇省委宣傳部、中國音樂家協會、江蘇省文化和旅遊廳、江蘇省文學藝術界聯合會主辦,江蘇省音樂家協會、劉天華阿炳中國民族音樂基金會、蘇州民族管弦樂團承辦的2020中國江蘇二胡之鄉民族音樂盛典活動在江蘇大劇院隆重開幕。
  • 無錫民族樂團精彩首秀
    前者的創作靈感來源於明代文人李廣文的同名詩作,以民歌《無錫景》的音調為素材,結合江南絲竹的器樂化語彙創作而成;後者以二胡協奏曲的形式描繪太湖的旖旎風光和無錫的風土人情。無錫民樂歷史悠久鄧建棟告訴記者,《太湖風情》因是協奏曲,時間長度為22分鐘,是為無錫民族樂團委約而作的一首大型二胡協奏曲。
  • 第十屆中國音樂金鐘獎全國民樂比賽——「2015中國江蘇二胡之鄉民族音樂節」 10月20日正式開幕!
    10月20日晚7:30,第十屆中國音樂金鐘獎全國民樂比賽「2015中國江蘇二胡之鄉民族音樂節」開幕音樂會《中國二胡、彈撥樂名家名曲音樂會》將在江蘇紫金大戲院隆重舉行。中國音樂金鐘獎是由中共中央宣傳部批准設立的、全國唯一常設的音樂綜合性大獎,中國音樂金鐘獎每兩年舉行一屆(逢單年舉辦)。
  • 17年來,無錫地產的變革
    今年的春節檔,無疑創下了中國電影春節檔的新紀錄。但有意思的是,大家一邊掏錢進影院捧場春節檔,一邊卻又有大批人,對春節院線上映的幾部新片口誅筆伐。《式神令》宣發陰陽師遊戲改編,陳坤、周迅領銜主演,但實際上,遊戲情節慘遭「魔改」,陳坤、周迅被指戲份不足,讓遊戲粉和陳坤、周迅的CP粉們大呼上當。
  • 抱團擦亮「川字號」金字招牌: 東京五糧液大酒家揭牌,致力讓「四川...
    抱團擦亮「川字號」金字招牌: 東京五糧液大酒家揭牌,致力讓「四川名片」香飄日本!作為四川飲食文化輸出的載體,東京五糧液大酒家立足衣食住行,自下而上地傳播中國白酒文化,迎合日本社會對川菜味道的青睞,對中國白酒神秘感的探索,通過文化浸潤、融入生活,喚起主流消費群體的消費需求,賦予產品更多的品牌故事,使產品有更高的文化屬性,提升真正能讓五糧液在世界上大放異彩的核心競爭力。根據規劃,五糧液將在全球重要國際大都市陸續開設一批五糧液大酒家。
  • 擦亮國家級金字招牌 淮南中國成語典故大會來了
    淮南網訊 淮南是「中國成語典故之城」,為加強成語典故文化建設,進一步形成成語典故傳播熱潮,使這一國家級「金字招牌」更閃亮,12月7日,淮南中國成語典故大會將在淮師附小山南校區舉行,來自淮南大中專院校及中學、小學3個組別的18支隊伍將展開激烈比拼,一決高低。通過大會活動的舉辦,進一步擴大「中國成語典故之城」的影響力和美譽度。
  • 【長城評論】該怎樣擦亮「冀果」這塊金字招牌?
    位於北緯36°01'至42°37'之間的燕趙大地,在果樹種植方面,有著得天獨厚的自然條件,是中國已知最早開始培育和享用良種水果的地方之一,果樹種植面積和水果總產量長期位居全國前列。  深州蜜桃、晉州鴨梨、趙縣雪花梨、牛奶葡萄、滄州金絲小棗、黃驊冬棗……古往今來,一大批久負盛譽、馳名中外的名特優果品,印證著河北大地一直就是「佳果之園」。
  • 舞動產業「龍頭」擦亮「金字招牌」
    2020年11月,隨著全國832個貧困縣實現全部脫貧的消息公布,這則消息,不僅讓中國振奮,也讓世界驚嘆,不僅是中國在脫貧攻堅方面取得的巨大成就,也是對全球解決貧困問題的巨大貢獻。  黨的十九大作出了實施鄉村振興戰略重大決策部署,推動脫貧攻堅與鄉村振興有效銜接,讓農業更強、讓農村更美、讓農民更富。
  • 寧武縣榮獲中國高原莜麥之鄉稱號
    這標誌著「中國高原莜麥之鄉—寧武」申報成功,是繼去年成功爭取到中國糧食行業協會授予忻府區為「中國甘甜紅薯之鄉」之後,爭取到的又一特色之鄉稱號。今年以來,市發改委認真落實《忻州市推進有機旱作農業發展2020年行動計劃》任務分工,主動謀劃,積極作為,紮實推進我市雜糧特色之鄉品牌建設。
  • 擦亮中國玉器之鄉品牌 2020翡翠文化產業發展年會在四會市舉辦
    中國經濟周刊-經濟網訊 12月19日,由四會市人民政府與中國珠寶玉石首飾行業協會聯合舉辦,四會市珠寶玉器產業發展管理中心、四會市珠寶玉石首飾行業協會承辦的2020中國珠寶玉石首飾行業協會翡翠文化產業發展年會在四會市成功舉辦。
  • 「弘揚馮如精神·建設美麗蓮塘昌梅村」攝影徵稿活動開鏡儀式在牛...
    7月11日,「弘揚馮如精神·建設美麗蓮塘昌梅村」攝影徵稿活動在馮如故裡恩平市牛江鎮「馮如文史館」前舉行開鏡儀式。
  • 央媒看河南丨擦亮「雜技之鄉」文化名片——周口挖掘本土技藝拉長...
    擦亮「雜技之鄉」文化名片——河南周口挖掘本土技藝拉長文旅產業鏈  鳳凰蝶舞、死亡之輪、空中飛人……日前,在河南周口雜技文化產業園正式開園儀式上,來自全國各地的雜技藝術界專家和遊客共同欣賞了一臺精彩的雜技盛宴,現場相機燈光閃耀,掌聲喝彩聲不斷。「雜技演出在現場看和電視裡看確實不一樣,太震撼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