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西擦亮「山青水秀生態美」金字招牌 大力發展生態經濟

2020-12-27 中國新聞網

廣西擦亮「山青水秀生態美」金字招牌 大力發展生態經濟

2020-10-22 13:43:54 來源:中國新聞網 作者:蘇亦瑜 責任編輯:蘇亦瑜

    10月22日,廣西推動生態經濟發展新聞發布會在南寧舉行。 黃豔梅 攝

  中新網南寧10月22日電(記者 黃豔梅 楊志雄)廣西壯族自治區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副主任莫前鋒22日介紹,廣西不斷擦亮「山青水秀生態美」的金字招牌,突出發展生態產業,環境質量多項指標位居中國前列,石漠化綜合治理成效居中國首位。

  廣西推動生態經濟發展新聞發布會當天舉行。莫前鋒在會上介紹,廣西深入實施大氣、水、土壤汙染防治行動計劃,打好藍天碧水淨土保衛戰,先後投入24億元(人民幣,下同)開展灕江流域山水林田湖草生態保護修復,投入79.88億元開展左右江流域生態保護修復,實施「藍色海灣」整治行動。

  目前,廣西生態環境質量已多年保持在全國前列,森林覆蓋率達62.45%,居全國第三,空氣品質、地表水質量、沿海近海海域水質都在全國前列,石漠化土地減少率及植被生態質量和植被生態改善程度均居全國第一。全國82個「中國長壽之鄉」中廣西佔29個,名列首位。

  依託優良的生態資源,廣西深入實施生態經濟十大重點工程,打好「綠色牌」,新能源汽車、生物醫藥、節能環保等戰略性新興產業加快發展,生態農業、生態旅遊、健康養生等生態產業發展勢頭良好。

  莫前鋒介紹,目前,廣西成功申報13個國家級特色農產品優勢區,數量排名全國第一。廣西積極打造萬億元林業綠色產業,截至2019年底,全區林業產業總產值由2013年的3020億元增至7042億元,位居全國第二位。

  廣西加速布局輻射東協的大健康產業,積極打造開放合作新高地。桂林國際旅遊勝地、北部灣國際濱海度假勝地、巴馬國際長壽養生旅遊勝地和防城港國際醫學開放試驗區等建設深入推進,成為國際知名的宜居康養勝地和世界文化旅遊重要目的地。

  新能源汽車是未來汽車產業發展的趨勢。廣西發揮毗鄰東協的區位優勢,放眼東協市場,將新能源汽車作為重點發展產業,正在建設南寧新能源汽車城,壯大桂林新能源商用車產業集群等。(完)

相關焦點

  • 廣西不斷擦亮生態經濟金字招牌
    新聞發布會「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日益深入人心,揭示了生態環境保護和經濟發展的關係,指明了實現發展和保護協同共生的新路徑。為了讓大家更好地了解廣西推動生態經濟發展工作相關情況,10月22日上午,廣西推動生態經濟發展新聞發布會在南寧舉行。
  • 舞動產業「龍頭」擦亮「金字招牌」
    不少企業紛紛表示,企業要主動擔當產業扶貧龍頭,參與到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活水」中,激活創新動力,打造流通橋梁,擦亮四川農業大省這塊「金字招牌」,共同奏響鄉村振興的宏偉樂章。尋找資源「底色」 挖掘振興「特色」  作為中國西部人口大省、資源大省、經濟大省,同時也是脫貧攻堅的主戰場之一,四川各地資源稟賦不同、而產業振興喚醒了各地發展自主產業的主動性,打開了不同的想像空間,尋找「底色」,形成從「輸血」到「造血」的鮮明特色。
  • 大力推動「四化」同步 助推全市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訪安順市發...
    中共安順市委四屆九次全會提出,要大力推動新型工業化、新型城鎮化、農業現代化、旅遊產業化,擦亮軍民融合、康養旅遊「兩張名片」,打造山地特色新型城鎮化示範區和鄉村振興「安順樣板」,堅定不移走出一條具有安順特色的發展新路,助推全市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
  • 廣西羅城:發展壯大綠色經濟 生態富民可持續
    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北京1月14日訊 羅城仫佬族自治縣位於廣西西北部,雲貴高原苗嶺山脈九萬大山南麓,全縣總面積2651平方公裡,總人口38.8萬,其中仫佬族人口佔比34.9%,是全國唯一的仫佬族自治縣。
  • 「十三五」成就巡禮丨擦亮綠色發展底色 做美經濟生態「雙面繡」
    「十三五」期間,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生態環境保護工作,堅持以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為引領,堅定不移實施「生態立市」戰略,深入推進「綠色轉型、綠色跨越」,做美經濟生態「雙面繡」。黃海溼地成功列入《世界遺產名錄》,成功創成國家森林城市,國際溼地城市創建取得階段性成果,鹽城的綠色家底變成了世界的生態焦點。
  • 生態環境更美 綠色底蘊更厚
    原標題:生態環境更美 綠色底蘊更厚 ——「十三五」我區生態環境保護不斷創造全國典型  廣西良好生態的金字招牌內涵豐富,既有自然生態稟賦好的天然之意,又有生態環境保護好的實踐之功。  打贏汙染攻堅  擦亮金字招牌  水,是生命之源、生產之要、生態之基。廣西水資源利用和保護不僅事關全區人民的飲水安全和經濟發展,還關係到下遊的廣東及香港、澳門的用水數量和質量。
  • 山西省進一步擦亮「大同肉」金字招牌
    摘要:12月17日,山西北肉進出口平臺及大同冷鏈食品加工產業園揭牌,擦亮「大同肉」金字招牌,促進全省肉類產品精深加工產業集群,輻射帶動畜牧業高質量發展。
  • 高舉旗幟:開創百姓富、生態美的多彩貴州新未來
    站在新的歷史起點,4000萬貴州兒女感恩總書記、感恩黨中央,把黨中央和總書記的關懷激勵,轉化為奮力推動貴州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的堅定信心和實際行動。貴州大力激發乾部群眾激情幹事創業的精氣神,搶抓重大國家戰略帶來的重大機遇和有利條件,立足近年來發展打下的堅實基礎和獨特優勢,沿著習近平總書記指引的「百姓富、生態美的多彩貴州新未來」闊步向前。
  • 【長城評論】該怎樣擦亮「冀果」這塊金字招牌?
    6月5日,省長許勤主持召開省政府常務會議,研究支持冰雪產業發展的政策措施、推進果品產業高質量發展等工作。會議指出,果品產業是現代農業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促進農民增收的富民產業。要以科技、綠色、品牌、質量農業為著力點,發揮本土特色果品優勢,全面提升質量和效益,努力構建現代果品高質量發展產業體系。
  • 廣東推動山水林田湖草生態保護修復 南嶺地區經濟生態發展共贏
    南嶺生態旅遊公路規劃626公裡,將充分利用既有國省道、縣鄉公路等路產資源,合理運用公路技術標準,配套相應的安全設施和,最大限度保護生態環境,實現南嶺地區公路的交通、景觀和遊憩功能有機結合,有效提高公路的通達性、舒適性和安全性,提升粵北生態發展區交通運輸服務水平,推動南嶺地區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
  • 抱團擦亮「川字號」金字招牌: 東京五糧液大酒家揭牌,致力讓「四川...
    抱團擦亮「川字號」金字招牌: 東京五糧液大酒家揭牌,致力讓「四川名片」香飄日本!從企業層面講,這將有利於五糧液鞏固和發展「海外三大營銷中心」戰略格局,成為五糧液強大的海外終端推廣平臺,對搶佔日本、東亞乃至全球市場具有裡程碑式的意義;從宏觀層面講,這將有利於傳播中國白酒文化獨特魅力、增進民間飲食文化交流合作,助力擦亮川酒川菜等「川字號」金字招牌。揭牌當日,東京五糧液大酒家承辦了第四屆「四川美食節」。
  • ...打造全球最強影視產業基地 金華擦亮民營經濟強市「金」字招牌
    金華大力推廣「義烏經驗」,正著力建設以絲路開放為特色的世界小商品之都,當下,義烏小商品市場、永康五金城這些市場年交易額已經達到了千億級規模。近年來,省委、省政府相繼在金華設立了義烏國際貿易綜合改革試驗區、金義新區、橫店影視文化產業集聚區,今年9月24日,浙江自貿區金義片區掛牌。
  • 中國共產黨廣西壯族自治區委員會關於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
    從機遇看,《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係協定》(RCEP)正式籤署,西部陸海新通道上升為國家戰略,中國(廣西)自由貿易試驗區、面向東協的金融開放門戶等一批國家級重大開放平臺推進建設,為我區深度融入國內國際雙循環、全方位深化開放合作帶來重大機遇;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深入發展,國家加快發展現代產業體系,新經濟新產業新模式加速興起,為我區加快產業轉型升級、培育壯大發展新動能帶來重大機遇;國家大力推進區域協調發展和新型城鎮化
  • 直播|廣西發展向海經濟和推進「藍色海灣」保護行動新聞發布會
    廣西壯族自治區政府新聞辦公室2020年12月17日(星期四)10:00,在廣西新聞發布廳舉行廣西發展向海經濟和推進「藍色海灣」保護行動新聞發布會,邀請自治區自然資源廳副廳長、海洋局局長蔣和生,北海市委常委、副市長宋雲中,自治區林業局副局長黃政康,廣西海事局副局長、新聞發言人呂文偉介紹廣西發展向海經濟及近年來開展「藍色海灣」保護行動取得的成就並答記者問
  • 點石成金:廣西岑溪打造「金字招牌」
    12月8日至10日,以「與石俱進 綠色發展」為主題,由中國石材協會、梧州市人民政府主辦,岑溪市委員會、岑溪市人民政府承辦的第四屆中國(岑溪)石材建材博覽會在岑溪市舉行。組委會提供的資料顯示,前三屆石博會累計籤訂石材產品購銷合同70億元,籤約招商項目64個、合同投資額80多億元。
  • 擦亮「甘味」金字招牌
    新甘肅·甘肅日報記者 薛硯 洪文泉  近年來,我省通過大力發展現代絲路寒旱農業和拉開架勢構建產業體系,特色產業初步走上了良繁、生產、加工、銷售全產業鏈集群化發展的路子,呈現出區域分工明顯、基地集中連片、技術裝備集成、特色優勢突出的良好發展態勢,正加速由傳統農業向現代農業轉變。
  • 綠色發展釋放生態紅利
    生態理念先行,環保實招落地,立足金沙江乾熱河谷氣候優勢,華坪幫助25家煤炭企業和4.6萬餘名煤炭從業人員轉行轉崗,做大做強晚熟芒果產業,打開了適合當地的綠色產業大門。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經濟發展不能以破壞生態為代價,生態本身就是經濟,保護生態就是發展生產力」。
  • 青海發展生態經濟的理論與實踐思考(上)
    這為青海經濟社會發展和生態文明建設指明了方向,也是青海未來之路的根本遵循。基於青海生態環境脆弱且重要,以及青海集西部地區、民族地區、高原地區、欠發達地區的所有特點和困難之現實狀況,生態經濟成為統籌保護與發展重大關係的最優路徑,也是青海在「全面小康」目標達成後開啟現代化新徵程的首選經濟發展模式。
  • 廣西為糖業和農機產業合作做好服務
    第五屆中國—東協糖業博覽會、中國—東協農業機械暨甘蔗機械化博覽會近日在廣西南寧舉辦。本屆展會由中國—東協博覽會秘書處、中國糖業協會、中國農業機械化協會等共同主辦,廣西國際博覽集團有限公司、廣西農業機械化協會承辦。
  • 為何地理位置同樣十分優越的廣西,經濟始終發展不起來呢
    廣西是中國五個少數民族自治區之一,也是中國唯一的沿海自治區,位於華南西部,毗鄰粵湘黔,是西南地區最便捷的海上通道,廣西的地理優勢不言而喻,但現在廣西經濟發展一直不溫不火,那麼是什麼原因呢?相信很多合作夥伴會疑惑,為什麼廣西和廣東這麼多年都沒有融入珠三角,反而一直在關注北部灣和西南海道,事實上,廣西不搞城市群的原因是不符合當地實際情況,如果不解決北部灣的省內投資和淨出口問題,北部灣的社會經濟將難以持續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