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甘肅·甘肅日報記者 薛硯 洪文泉
近年來,我省通過大力發展現代絲路寒旱農業和拉開架勢構建產業體系,特色產業初步走上了良繁、生產、加工、銷售全產業鏈集群化發展的路子,呈現出區域分工明顯、基地集中連片、技術裝備集成、特色優勢突出的良好發展態勢,正加速由傳統農業向現代農業轉變。
為了全面提高我省特色產業核心競爭力和市場佔有率,我省著力爭創一批品質過硬、特色突出、競爭力強的「甘味」農產品品牌,堅定不移地走「寒旱農業-生態循環-綠色有機-『甘味』品牌」發展路子,推動實現現代絲路寒旱農業快速高質量發展,不斷夯實「甘味」品牌綠色、有機底色,使「甘味」品牌影響力和認可度明顯提升,品牌效益逐步顯現。
我省著力爭創一批品質過硬、特色突出、競爭力強的「甘味」農產品品牌。 新甘肅·甘肅日報記者薛硯攝
什麼是「甘味」品牌?「甘味」好在哪裡?
「甘味」品牌內涵豐富。第一,「甘」代表甘肅,「甘味」表明是甘肅的農產品;第二,「甘」有甜和美的意思,「甘味」寓意味道甜美;第三,在中醫上,甘味是百味之王,具有補益、和中、緩急等作用,寓意甘肅農產品品質優秀、安全健康;第四,甘肅晝夜溫差大,農產品乾物質積累多,「甘」同「幹」諧音;第五,「甘味」還是純正實在的代名詞,表明甘肅農產品貨真價實、味道醇厚。
我省發展現代絲路寒旱農業、建設「甘味」省級知名農產品品牌,最突出優勢是特殊的自然稟賦,最堅實基礎是特色的農畜產品,最充足底氣是嚴格的品質保證。
農業是對自然環境依賴性最強的產業,我省獨特的自然稟賦,形成了發展現代特色農業無可比擬的巨大優勢。「甘味」品牌擁有得天獨厚的特殊自然稟賦支撐。
「甘味」品牌擁有得天獨厚的特殊自然稟賦支撐。 新甘肅·甘肅日報記者洪文泉攝
我省大部分地區處於乾旱半乾旱區,氣候乾燥、日照充足,晝夜溫差大,地表水、地下水、冰川、雪水等資源比較豐富且水源潔淨,地形地貌多樣,是自然地理環境多樣性最突出的省份。全省海拔落差超過5000米,垂直分布與水平差異明顯,大致可分為隴南山地、隴東隴中黃土高原、甘南高原、河西走廊、祁連山地等區域,不同區域地理環境、地形地貌、氣候條件迥異,自然隔離條件好,病蟲害少,生產的農畜產品種類豐富、特色鮮明。
我省土地資源豐富,發展現代農業潛力巨大。全省土地總面積42.58萬平方公裡,耕地面積8058萬畝,天然草地面積2.13億畝,僅河西地區就有1500萬畝戈壁荒漠可發展高效節水農業。
「甘味」品牌擁有優質豐富的特色農畜產品支撐。我省發揮自然稟賦優勢,培育壯大了一大批「獨一份」「特別特」「好中優」「錯峰頭」的特色優質農產品,拉開架勢構建起以「牛羊菜果薯藥」六大特色產業為主導、眾多地域品種為補充的現代特色農業產業體系。
我省始終把農產品品質作為「甘味」品牌的生命線,大力推進「無公害農產品、綠色食品、有機農產品、農產品地理標誌」和「農產品品種、品質、品牌、標準化生產」兩個「三品一標」建設,構建起農業生產綠色循環體系,推進農業清潔生產,為「甘味」農產品綠色、有機、生態、安全提供了重要保障。全省現有「三品一標」農產品2520個,國家農產品地理標誌商標124個。
「永昌胡蘿蔔」位列《「甘味」區域公用品牌目錄》。 新甘肅·甘肅日報記者薛硯攝
我省著力構建「『甘味』+市縣區域公用品牌+企業商標品牌」三級融合、協同發展、互為支撐的品牌體系。堅持開放共榮方針,嚴格品質至上要求,實行互認共享、互宣共推機制,把市縣知名區域公用品牌認定為「甘味」子品牌,企業商標品牌經過一定程序認證納入「甘味」品牌體系,使「甘味」成為致力於為優質農產品提供增值服務的共享平臺。
在「甘味」品牌目錄管理上,我省堅持動態管理、定期核查、有進有出,對不符合要求、不履行義務的企業和品牌,及時從「甘味」品牌目錄中清出,確保「甘味」品牌的權威性、公信力和美譽度。
我省將堅定不移地沿著習近平總書記指引的甘肅農業現代化方向奮勇前進,大力發展現代絲路寒旱農業,全力打造「甘味」農產品知名品牌,讓「甘味」農產品底色更亮、銷路更廣、市場更旺,讓消費者買得安心、吃得放心,共享現代絲路寒旱農業發展成果,不斷開創現代農業發展新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