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若要說討論度最高的,莫過於春節檔,在經歷了2020年全國影院關門,憋屈了一整年的國人,用7天總票房超78.2億,觀影人次超過1.6億的數據,來直觀表現了對於春節檔回歸的熱烈歡迎。
今年的春節檔,無疑創下了中國電影春節檔的新紀錄。但有意思的是,大家一邊掏錢進影院捧場春節檔,一邊卻又有大批人,對春節院線上映的幾部新片口誅筆伐。《式神令》宣發陰陽師遊戲改編,陳坤、周迅領銜主演,但實際上,遊戲情節慘遭「魔改」,陳坤、周迅被指戲份不足,讓遊戲粉和陳坤、周迅的CP粉們大呼上當。而另外一部,前期預售票房排行第一的《唐人街探案3》,在前期宣傳上,又是「Q的身份」「第14種密室」又是網劇鋪墊和「亞洲偵探聯盟集結」,吊足了觀眾胃口,但最終的結果確是推理線薄弱,元素堆砌過多,讓許多觀影者乘興而來敗興而歸,唐人街探案IP口碑受損。說到底,除了劇本外,宣發也需要負上一定的責任,用眼花繚亂的噱頭,將所謂受眾「騙」入電影院,最後得到的,自然只能是口碑上的反噬。同樣,買房人同樣有面對「宣發」的困擾,暫不提房屋質量不達標、綠化縮水這些大問題,單單那個每隔一段時間,就能在電話那頭聽見的「請問,房子您還考慮嗎?」其效果就堪比腦白金,讓人遲遲無法從其陰霾中走出。實際上,早期的地產營銷並沒有讓人那麼討厭,相反,因為單純停留在項目介紹上,建上一個簡單的銷售中心等待客戶上門講解,網絡上的宣傳,也只有停留在項目名、售樓處位置、周邊配套,這樣簡單的層次上,對於絕大多數購房者來說,都屬於有效信息。但隨著房地產市場的逐步發展,當行業逐漸成為了繼金融之後,另一個高收入行業後,事情卻發生了變化。彼時的房地產行業,門檻極低,這也導致了整個行業內違規行為加劇,讓人厭惡的強行營銷,隨之而來。但即使是在房地產野蠻生長的年代,在無錫,依然有一群開發商,在堅守自己的營銷理念,並逐步感染整個行業,讓無錫房地產市場,不至於在強行營銷的歪路上走的太遠。猶記多年前,有人曾問過這樣一個問題:應該如何評價萬科?當時,第一反應是,萬科是一家在營銷上脫離了低級趣味的開發商。縱觀無錫萬科的17年,在營銷上,萬科一直有著自己獨特的就見解。2004年3月15日,萬科拿下太湖新城二號地塊,開啟了在無錫的徵程。彼時的萬科,用其後《第一財經周刊》的評價,就是:不論是公司治理結構和管理水平,還是它所取得的成就和行業影響力,萬科都可以被視為中國最成熟最市場化的公司。也正因為如此,萬科的入駐,成為無錫房地產市場逐步走向成熟的契機,最明顯的,莫過於隨著萬科首個項目,萬科魅力之城在無錫的空前成功,推動了無錫第一個「產品時代」 的到來,並間接的,讓無錫購房者了解到了品牌在地產行業中的巨大魅力。當年,萬科在無錫,因為其品質,成為了一個擁有絕對「統治」地位的名字,也成為無錫高淨值人群的追逐目標,無錫人有錢人住萬科,住萬科的就是無錫有錢人,幾乎成為了一個定律。而這個定律,直到2007年綠城的到來,才被真正打破。也正是這一年,為地產界津津樂道多年的「綠城集團成熟產品系列複製標準」和「綠城集團精品工程評定標準」先後發布並實施通過。由於產品設計和營造的標準化,讓綠城在品質、規模、效率等方面得到了巨大提升,進而構建出了綠城品牌與品質之間的緊密聯繫。從2004年到2010年,是無錫商品房市場高速發展的年份,在這6年裡,以萬科和綠城為代表的品質導向策略,讓無錫誕生了許多至今讓人念念不忘的優質項目,萬科魅力之城、萬科金域藍灣、山語銀城、玉蘭花園等等,即使是十多年後的今天,以現在的眼光去重新審視,也依然能夠感受到那些關於項目關於品質的高光。
但除去建築,在單純的營銷方面,那個年代卻是萬科要更勝一籌。在綠城進入到無錫的前一年,萬科拿下梁溪河和京杭大運河的交匯處的無錫工具機廠地塊,啟動開發萬科金域藍灣項目,這是奠定萬科在無錫高端定位的一個項目,同時也顯示出了萬科超脫於時代的營銷眼光。在宣傳上,當時的萬科首先將重點放到了城市土地價值的發掘之上,榮氏家族的光輝、無錫工具機廠的情懷,城市漕運文明的起源……這些根植於文化中的自豪感,成為了萬科宣傳金域藍灣項目的首選素材。此刻看來,這些也許不算什麼,如此營銷的開發商不勝枚舉,但在13年前的2008年,這絕對是一個極度超前的理念。為了不破壞老建築的神韻,萬科的工程師們進行了諸多設計嘗試,據當年的宣傳「光調整建築角度的圖紙就丟棄了上萬份」,正是這種在營銷與實際行動上的雙重施力,最終造就了萬科金域藍灣的巨大成功。與此同時,以萬科為開端,關於無錫運河的文化底蘊,開始被此後眾多開發商反覆挖掘,並以此為契機,形成了無錫景觀房的一個單獨類別。
到了2011年,無錫房地產市場又一次發生了重大轉變。在2011年2月21日「錫十條」落地,無錫購房政策全面收緊。 限購、限價和限貸成為2011年無錫乃至中國地產的關鍵詞。這對於當時無錫所有在售項目,無疑都是一個沉重打擊,如何能在「三限」關中,完成銷售任務,渡過寒冬,成為了無錫一眾房企亟需解決的最關鍵性問題。此時,以萬科為首的一眾房企,開始將長期積累的口碑,轉變為「全民營銷」的基礎,此後數年,房產營銷,從內部員工全部參與營銷,到設立佣金提成制度,再到「一二手聯動」,最後到埠時代萬科萬享會、恆大恆房通、碧桂園鳳凰會等一系列APP的出現,
無錫房地產營銷,開始全面走向了多元化。2017年,萬科在各大公交廣告牌上,打出了碩大的「ciao梅村」字樣,在眾說紛紜之間,一下子讓梅村這個當年在無錫樓市中的「小透明」出了圈,加上後期一系列梅村美圖、文化的宣傳。
其後,萬科在梅村的項目萬科維園正式開售,高層報價9000元/㎡,並引發了梅村板塊在房地產發展上的劇變。短短幾個月後,梅村二手房均價全線看漲從6000元/㎡直逼萬元大關。同時,也正是由於萬科對於梅村歷史、文化價值的發掘,讓碧桂園、保利、路勁等一眾開發商關注到了梅村。尤其是路勁,在2018年連拿三幅地塊,並與梅村街道籤約攜手合作梅裡古鎮項目二期的開發建設。秉承著推動板塊發展的思路,在今年的梅裡古鎮開街中,路勁也充分利用了開街本身這個事件進行了營銷。讓梅村又一次打響了知名度,板塊地價持續攀升,成為一眾鄉鎮板塊中價值的佼佼者。如今,在闊別一段時間後,萬科重歸梅村,從萬科相關人員的朋友圈內,依然能看到萬科對於梅村板塊價值的持續宣傳,甚至還不乏許多對於梅裡古鎮的宣傳。
而從新項目萬科梅裡上城公開的項目示範區來看,無論是建築的整體設計,還是售樓處內的CO·lift體驗中心,亦或是春播生鮮超市的引進,在持續宣傳梅村本身這個板塊價值的同時,萬科也有著想要引領梅村下一個10年潮流的雄心。梅村無疑是萬科營銷中濃墨重彩的一筆,巧合的是萬科在無錫的另外一個經典營銷案例萬科金域藍灣,也有了新動向。就在去年11月,無錫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濱湖分局也公布了一則消息,那就是萬科金域藍灣所在的無錫工具機廠地塊,在2020年10月31日,終於順利與最後2戶拆遷戶籤訂拆遷補償協議,歷經14年長跑,該地塊終於完成了的全部拆遷工作。
這也意味著自2017年就無房源可售的萬科金域藍灣很可能在今年會推出全新的產品。站在2021年向後回望,無錫的房地產營銷中,萬科絕對是其中為出色的一員,在早期的宣傳上,就顯現出了一家成熟開發商的大氣,深諳只有板塊發展才有項目發展的道理。而現在,有越來越多的開發商,開始加入到了發掘城市內涵的大潮之中,並且在項目設計和宣傳上,將關注點更多放到了「生活」本身,這無疑是無錫市場所喜聞樂見的。
但不管營銷如何發展,最終,能夠不戰而勝的,依然只有產品品質。正如多年的春節檔,《你好,李煥英》《流浪地球》《紅海行動》它們都沒有強大的宣發,但最終,它們都憑藉著口碑,完成了在電影票房上的逆襲。
註:本文僅代表筆者個人觀點,與本公眾號無關。(本文圖片部分來源於網絡,版權屬於原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