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青年舞者的「回歸」:心有戚戚焉

2021-01-10 中國新聞網

  中新社福州10月19日電 題:香港青年舞者的「回歸」:心有戚戚焉

  作者 林春茵 鍾秋香

  從17歲那年的《梁祝》,到三十而立的《但願人長久》,從內地赴港的青年舞者陳俊在跳過30多場舞劇後,感覺自己「已經觸摸到用中國情感打動觀眾的一些門道」。

  19日,香港舞蹈團首席演員陳俊在福建泰寧開講「海峽兩岸舞蹈名家大講壇」第五講,評述中西視角下舞蹈作品如何體現中國情感。陳俊坦言,中國舞蹈的人文神韻,是能夠在中西合璧的香港城市文化中,吸引觀眾走進劇場的最終法寶。

  2001年,原籍江西九江的陳俊自北京舞蹈學院附中畢業,被香港演藝學院中國舞系主任劉友蘭相中,引薦給時任香港舞蹈團藝術總監蔣華軒。參演該團20周年團慶大型舞劇《梁祝》後,陳俊加入香港舞蹈團。

  對於17歲的陳俊來說,能夠跳舞劇屬於高起點和大肯定。「香港為我打開很大視野。」他告訴中新社記者,香港藝術氛圍活躍,尤其在華人世界獨佔鰲頭的香港電影,「擁有極具現代感的中國味道」。

  在香港舞臺上,陳俊跳過金庸武俠小說中的楊過、內地作家阿來《塵埃落定》的大少爺,還跳過香港漫畫家馬榮成筆下的華英雄。

  在國外舞臺上,他跳過《詩經·採薇》,跳過《梁祝》,到林肯大劇院演出《花木蘭》,在華盛頓藝術中心跳過《清明上河圖》。

  跳過的30多部舞劇的名稱串起來,就是一部「中國印象」。

  香港電影與舞蹈界的浸染融合,在香港舞蹈團的劇目中可見一斑。陳俊說,香港流行文化之所以取得燦爛成就,蓋因有一批胸懷寬廣的藝術家傳承中國傳統文化。他舉例說,馬榮成的《中華英雄》,交付舞團改編舞劇僅收取1港元的版權費,而玉成跨界合作。

  陳俊表示,雖然香港藝術氛圍良好,產業鏈完備,但如何吸引年輕觀眾走進劇場,接納中國傳統文化仍是難題。「並不是說中國東西人們不喜歡,而是舞者首先要找到精神上、思想上的對接。」

  近年轉型編導的陳俊認為,相較於其他藝術門類,中國舞的跨界融合併不夠顯著,而他的理想在於推動中西審美合璧。他既傾心於京昆「帽翎之微顫」,也嚮往將現代技巧和傳統美學交融。

  也因此,他嘗試用芭蕾演繹中國風,用西洋樂器成為中國舞作品中的銜接和點睛。在他的編舞作品《棋子·局》中,西洋曲風和「陰陽意象」的雙人舞共同營造出獨特美感。

  「舞蹈是流動的線條,欲左先右,欲上先下,中國舞和書法是一脈相因的。」當天,在開講時興之所至,陳俊現場示範了一段行雲流水的編舞技巧。

  他對學員們說,著名京劇名家梅玖葆曾表示,對父親梅蘭芳最好的悼念就是傳承,他亦心有戚戚焉。

  內地正在急速發育的演藝市場,備受香港舞蹈界關注。陳俊對此先知先覺,「以香港舞蹈團為例,一年排演5部舞劇,如此高產,如果打開內地市場,一定雙贏。」

  陳俊期待,用香港的視角「回望」「回歸」傳統藝術,「內地對香港舞者的吸引力毋庸置疑,內地一有市場,二是如果做的內容恰好是中國東西,為什麼不能回來?文化底蘊本來就在這裡。」(完)

相關焦點

  • 【名人誦詩刊】金瑩:心有戚戚焉
    心有戚戚焉 天氣越來越冷,我們即將進入一場萬物枯竭的寒冬。草枯、葉落、枝頭禿。但我們不妨將萬物的衰敗當做潛藏蟄伏,待明年春暖花開,再能收穫一片新意盎然。但心有戚戚焉,然心戚戚矣!常常望而卻步不自知時,驚覺歲月匆匆山河已秋!待醒悟過來,我們已經走得太遠,以至於忘記了,為什麼而出發。所以適時放慢腳步,等一等身後的靈魂;點一盞心燈,讓它照亮前行的路。 因此你要學會偶爾捂著自己的耳朵,不去聽那些熙熙攘攘的埋怨愁苦,這個世上沒有不艱難的人生,但真正能治癒自己的,只有自己。點燃內在的光,才能在與黑暗不期而遇時,找到生活的出口。
  • 【北城表白牆】表白薛佳俊:心有戚戚(柒柒)焉,然心戚戚矣.
    反正應該會對我有印象吧❤表白7:既然某人感覺不到,也許是你的新鮮感過去了,也許你本沒有那個意思,那我就當普通朋友處理了❤表白8:表白薛佳俊:心有戚戚(柒柒)焉,然心戚戚矣。❤表白9:我喜歡徐若楠!每天看不見徐若楠我都睡不好覺,表白!!!希望徐若楠能看到
  • 伴君如伴虎,心有戚戚焉
  • 《唇齒之間 第二季》於我心有戚戚焉
    "於我心有戚戚焉~Tess和The Lworld裡的Alice很像,都是心地善良神經大條的可愛菇涼,只不過Tess似乎心思更細膩些,你的Miss Right就在前方不遠處了,靜候哈開始不太喜歡Sadie,越看越覺得她是個大神人,給跪了~
  • 二人對飲,於我心有戚戚焉...
    仔細品味,慢慢把玩,茶之「色」、「香」、「睬」、「韻」沁人心脾,耐人尋味。
  • 於我心有戚戚焉
    讀後相見恨晚,孫犁為人作文的很多做法想法,令人敬仰,並於我心有戚戚焉。在孫犁諸多的美德中,我最欽佩他的潔身自好。他直言:「我有潔癖,真正的惡人、壞人、小人,我還不願寫進我的作品。」「我唯怕惡人惡聲,每聽到見到,必掩耳而走,退避三舍。」
  • 與我心有戚戚焉
    這話觸動了我,我聯想到幾天前學到的一句話:與我心有戚戚焉。這是孟子的話,就是心有觸動的意思。     有了信心,就有了希望。   周三下午,種植園裡。胡老師手執鐵鍁將田畦平整成脊,我把土豆種切成小塊。孩子們來了,從未種過土豆的他們疑惑地瞅瞅那些「小塊塊」,瞅瞅我:「老師,它們真的能長成土豆嗎?」我朝著他們期待的小臉,肯定地回答:「會的,一定會的!
  • 那個被學生拍了九磚的黃濤老師走了,心有戚戚焉
  • 中國青年舞者 | 張翰
    張翰畢業於北京舞蹈學院就職於中國東方歌舞團湖南衛視《舞蹈風暴》人氣舞者
  • 中國青年舞者 | 李美靜
    >張婭姝 華宵一 肖富春 朱晗 孫科 駱文博 曾明 王圳冰朱潔靜 周航宇 高英凱 謝欣 張姝 依力凡 郭嬌 胡玉婷李響 高健  殷碩 苟嬋嬋 董黛兒 李禕然 劉迦中國青年舞者呂程亮 胡陽 郭海峰 餘瑜 羅天 孟慶暘 竇率方 李美靜朱鳳偉 龔興興
  • 香港聖誕冷冷清清悽悽戚戚...
    香港每年的聖誕節是非常熱鬧的,各個街頭都瀰漫著濃厚的聖誕氣息,然而今年的聖誕節受疫情影響,可謂冷冷清清,悽悽戚戚!
  • 《無名之輩》沒大製作卻逆襲票房 讓觀眾心有戚戚
    業內人士分析,接地氣的故事內容,充滿生動氣息的小人物群像,最終喚起了現實中「無名之輩」們的心有戚戚。  演員有實力  任素汐演出「生無可戀」感  影片在表演方面尤為突出,最令人感動的角色當屬任素汐飾演的馬嘉旗。因為哥哥當年的錯誤,馬嘉旗高位截癱,一輩子都只能用五官來感知世界。生命的不公也讓她充滿厭世的態度,往往說出來的話都極為尖酸刻薄。
  • 國運之戰:任正非、張一鳴心有戚戚焉
    任正非、張一鳴心有戚戚焉。(作者:錦緞古月)
  • 爆紅「出圈」後,這些優秀舞者為什麼選擇回歸舞臺
    近期, 《舞蹈風暴》 《舞者》《這!就是街舞》《起舞吧!齊舞》等舞蹈類綜藝爆款頻出,一批優秀的青年舞者「破圈」而紅,進入大眾視野。連帶著,「大部頭」舞劇市場也風生水起,上海出品的舞劇《永不消逝的電波》、芭蕾舞劇《茶花女》等全國巡演好評如潮,美輪美奐的舞臺呈現使慕名而來的觀眾感慨「不虛此行」。
  • 爆紅「出圈」後 郝若琦朱潔靜等這些優秀舞者選擇回歸舞臺
    近期, 《舞蹈風暴》 《舞者》《這!就是街舞》《起舞吧!齊舞》等舞蹈類綜藝爆款頻出,一批優秀的青年舞者「破圈」而紅,進入大眾視野。連帶著,「大部頭」舞劇市場也風生水起,上海出品的舞劇《永不消逝的電波》、芭蕾舞劇《茶花女》等全國巡演好評如潮,美輪美奐的舞臺呈現使慕名而來的觀眾感慨「不虛此行」。
  • 《真愛故事》心有戚戚
    有過婚姻經歷的觀眾可能都懂這種感覺,心有戚戚焉。而更妙的在於,幾個故事之間是互相有聯繫的,每個人都是自己故事的主心骨,也是他人故事裡的配角。幾個看似不相關的故事,又互相形成一種合力。英劇總是給人感覺很奢侈,很捨得花錢。無論是神探夏洛克、一戰往事還是唐頓莊園,各種古典建築和華服都美得眼花,值得一看再看。而這個劇,奢侈之處則在於捨得留白,大量的留白。
  • 內地青年致香港回歸一代的一封信
    你們是在香港回歸前後、一國兩制下成長起來的,我們願意把你們稱為「回歸一代」。我們和你們一樣,都對自己的未來抱有夢想,對家園的發展抱有期待。香港和內地青年,我們已經在網絡上爭論了太久,如果雙方永遠居高臨下、指責對方,將永遠也看不清彼此,更看不見歷史的真相:指責香港「數典忘祖」的內地青年
  • 我們與香港終於不告而別?追憶香港流行文化的黃金時代
    香港作為「東方好萊塢」曾締造了諸多文娛界的傳奇人物/資料圖片偶然讀到《我們與香港終於不告而別》,不禁心有戚戚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