陪伴是最長情的告白!內地青年致香港回歸一代的一封信

2021-02-13 青春虹口


你們也許知道九十年代的亞洲金融危機,卻不一定知道1998年3月19日,人民大會堂裡擲地有聲:「只要特區提出要求,中央將不惜一切代價維護香港的繁榮穩定,保護它的聯繫匯率制度!」

你們也許熟知家常粵菜的「蠔油菜心」,卻不一定知道這是500多個供港蔬菜基地的女工冒著烈日,按「供港菜心」的嚴格長度要求採摘的;


你們也許知道香港每4天才供水4小時的歷史,卻不一定知道,是內地1萬多人鑿山劈嶺,才讓東莞東江倒流80多公裡,開出了「香港人的生命線」——東深供水工程,五十年來供水從未中斷!

但是,我們從來沒有想到,有一天你們會用這樣的方式表達。

香港的同齡朋友們:

你們好!我們是來自內地的「80後、90後」。可能你們同樣在關注,今天,旺角暴亂的37名被告在九龍城裁判法院出庭受審。這37人中,最年輕的只有17歲。

我們正在歡度春節,為什麼會有香港的同齡人成為暴徒?網際網路如此發達,我們不是沒渠道相互了解、探討,卻為何要在社交網絡「unfriend」、「unfollow」?

這一次,有些話,我們想心平氣和、坦誠地對你們說:

我們是在改革開放的時代成長起來的,人們把我們稱為是「改革一代」。你們是在香港回歸前後、一國兩制下成長起來的,我們願意把你們稱為「回歸一代」。我們和你們一樣,都對自己的未來抱有夢想,對家園的發展抱有期待。

聽說,你們困惑於中西方身份之問,驕傲於「香港人」的自稱;你們不安於家鄉在世界的地位下滑,不滿於內地人的「入侵掠奪」;你們熱衷於校園裡的「民主」口號,不屑於「建制派」的觀點;你們自信於香港的文化傳承,輕蔑於內地的文字和教育……

儘管如此,家與國就那麼容易分開嗎?

走在香港街頭,我們會看到軒尼詩道、德輔道這些西化譯名,但也能路過洛陽街、湖北街、奉天道這樣濃濃中國味的路牌。基督教的盛行,並不妨礙關公、媽祖、土地廟遍布全島……

香港和內地青年,我們已經在網絡上爭論了太久,如果雙方永遠居高臨下、指責對方,將永遠也看不清彼此,更看不見歷史的真相:

指責香港「數典忘祖」的內地青年,我們也許知道電影《十月圍城》,卻不一定了解王學圻有真實的角色原型,他是一直傾力贊助革命的香港富商李煜堂(1851-1936);


我們也許知道抗美援朝,卻不一定知道是香港企業家霍英東,突破西方國家、港英當局「全面禁運」鐵幕運來大量物資;

我們也許看過紀錄片中的「大逃港」場面,卻不一定知道1962年5月的馬路上,數百名香港人以躺倒的肉身,阻擋住港警的車輪,高聲呼喚素不相識的大陸同胞:「快跳車!快跑!」

九七回歸,回歸的不僅僅是身份,更是文化血脈。從歷史到今天,正是香港和內地互相給予,彼此支撐,才讓中華血脈戰勝鴉片戰爭的炮聲,折斷野蠻日寇的尖刀,穿越十年文革的浩劫,推倒租界鐵網的阻隔而不可斷絕!

鬥轉星移,看到有香港同齡人在網際網路上留言「我願當港英餘孽」,有香港同齡人支持所謂的「佔中」和旺角暴亂時,我們感到驚詫。為什麼同為兄弟,年輕的我們之間卻有了這麼大的疏離和隔膜?

也許有人會說,我們香港年輕人要做「世界公民」,追求的是西式「民主自由平等」。但你們是否忘了,這些概念並非西方的獨創,更不是中西方文明分野的標誌。2400多年前,孔子暢想「天下為公,世界大同」;2200多年前,孟子喊出「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900多年前,範仲淹寫下「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300多年前,黃宗羲宣告「天下為主,君為客」……


追求「自由民主」沒有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同樣將「自由和民主」容納其中。我們可以充分想像「自由民主」,但不應忘記,沒有哪一種成功的民主模式是脫離自己的民族文化傳統、憑空移植的。

即便同源於西方文化,英國、美國、日本的民主模式也各有不同;同樣的西式民主,在伊拉克、在阿富汗、在利比亞,只是改變了制度,卻沒能解決仇恨、戰亂和貧窮。




我們知道,你們尋求改變,還因為讓人感覺逼仄、失望的香港社會現實。

站在歷史的節點,西式理念遭遇層層困惑,香港發展也面臨種種瓶頸。當你們把遭遇的現實問題歸咎於內地時,是否想過,你們以為的問題的根源,也許正是解決問題的鑰匙?是否想過,可以回過頭來擁抱一直背靠和依存,但卻被你們輕視、無視甚至敵視的這片大陸?回歸不是單向的,更意味著香港與內地的擁抱、融合和重新認識。

和你們一樣,我們也給「世界公民」這個概念點讚。香港最大的魅力,就是對中西方文明、對自由觀點和市場的巨大包容力。現在是我們摘下有色眼鏡,真正去了解彼此的時候了。如果說,前150多年,「香港奇蹟」的秘訣在於,你們打開了海洋文明的出口;未來的150年,再次創造「香港奇蹟」的關鍵,應當就在,你們回身真正擁抱綿亙幾千年的中華文明。

我們想告訴你們,對於香港青年,採納西方精華、回歸東方懷抱,並不是一個「非A即B」的選擇。站在東西方文明的交匯點上,香港之所以能吸引海洋文明的目光,是因為你身後有東方文化的璀璨光芒。

邱立本先生曾用金庸小說打比方,形容自己和內地學者的讀書進境:「實際上大家都是在練九陰真經,但彼此看對方的練法都像是『倒練』九陰真經,不過殊途同歸:到了21世紀,大家的武功都在同一個層次了。」在我們這一代,香港和內地的互讀,可能也將經歷同樣的歷程。



聽說街頭發生衝突的時候,不少香港同齡人傳唱過beyond《光輝歲月》裡面的一句:「風雨中抱緊自由」,我們想把這首歌的另一句送給你們:「願這土地裡,不分你我高低。繽紛色彩閃出的美麗,是因它沒有分開每種色彩。」

此致

敬禮

四位內地年輕人

2016年2月11日

信息來源:青春上海

相關焦點

  • 黃瀾:高質量的陪伴,才是最長情的告白
    都說世界上最浪漫的三個字不是「我愛你」,而是「在一起」,陪伴是最長情的告白。明晚《拼多多·非誠勿擾》,一位男嘉賓卻提出了質疑:「在過去的感情中,女生總覺得感受不到我的愛,不都說陪伴是最長情的告白嗎?我一直都在陪著她,我又沒出去打籃球、玩遊戲,這難道不是愛嗎?」對此,黃瀾表態:有質量的陪伴才叫陪伴,沒質量的陪伴甚至可以說是一種煎熬,高質量的陪伴,才是最長情的告白。
  • 《大雪冬至》:陪伴是最長情的告白
    對於長租其東廂房的小吳,魏大媽經常會多煮一份飯菜給他,讓他能夠在北漂的路上感受到一些溫暖,在冬至這天包的餃子也給他端了一碗。在小吳離家幾日未歸的時候會念叨他,在得知他父親過世,母親一人在家,需要他返鄉陪伴時,把房租悄悄還給了小吳,並且寫了一封信
  • 「陪伴是最長情的告白,而守護是最沉默的陪伴」 是什麼意思?
    「陪伴是最長情的告白,而守護是最沉默的陪伴」 是什麼意思?告白-陪伴-守護,愛情的鐵三角戴浩然 2020年12月10日陪伴和守護,更多體現在直播間戀情場景中,那些男大哥女大姐分別陪伴守護女主和小鮮肉,刷禮物,然後隔網相思單相思,過過乾癮,然後直到有一天見面死,或者刷拉了。
  • 陪伴是最長情的告白,多陪陪父母!
    俗話說,陪伴是最長情的告白。無論是親人還是戀人,他們最需要的永遠都是陪伴。海明威說:沒有誰能像一座孤島,在大海裡獨居。每個人都像一塊泥土,連接成整塊陸地沒有誰能像一座孤島,在大海裡獨居。每個人都像一塊泥土,連接成整塊陸地。
  • 新的一年,內地改革一代給香港回歸一代的信(節選)
    香港的同齡朋友們:       你們好!我們是來自內地的「80後、90後」。可能你們同樣在關注,旺角暴亂的37名被告在九龍城裁判法院出庭受審。這37人中,最年輕的只有17歲。我們正在歡度春節,為什麼會有一些香港的同齡人成為暴徒?
  • 陪伴是最長情的告白:陪伴,是感情的「保鮮劑」
    陪伴是最長情的告白,在青春記憶的相冊裡面,總會有那麼幾個人陪在你身邊,哪怕是一段時間。在愛情裡,一樣令人豔羨。在八月長安小說中,振華三部曲可謂是最具代表性的作品了。《你好舊時光》,《最好的我們》,以及《橘生淮南》。
  • 歡樂頌大結局陪伴是最長情的告白
    ●   ●   ●這部劇播出的第一天就被朋友推薦,很少看國產劇了 ,以為一定會中途棄劇,沒想到竟然成了每個深夜的固定陪伴。最後她聽到曲和趙複合的消息,坐在窗前給趙寫封信告白,「這個世界像個巨大的夾娃娃機,我隔著玻璃,只想要你。」劇中有句臺詞,「力量有很多種,心平氣和的那一種最堅定。」這也是關雎爾的動人之處吧,她像一株靜默生長的植物,哀矜不喜,鬥轉間葉茂參天。
  • 人間最真摯的愛:陪伴是最長情的告白
    互相陪伴,不離不棄看到這樣一個視頻截圖給大家重拾一下對愛情的信心,「老奶奶拿著好吃的給爺爺吃,爺爺吃了一口,然後說不要了,都你留著吃吧,然後老奶奶趴在爺爺的懷裡,爺爺拍了拍奶奶!」陪伴是最長情的告白!小區裡,奶奶坐在躺椅上曬著太陽,爺爺在旁邊小凳子上坐著為奶奶扇風!那姿勢一看就是當年沒少做,「你的習慣我都記得,寵你幾十年如一日,把自己最珍貴的一切都給你!」
  • 英國女王和菲利普的唯美愛情:深情不及陪伴,陪伴是最長情的告白
    英國女王和菲利普的唯美愛情:深情不及陪伴,陪伴是最長情的告白英國女王伊莉莎白二世和菲利普親王經歷過動蕩的歲月,風風雨雨無數,卻依舊攜手相伴。英國女王和菲利普親王的唯美愛情告訴我們:深情不及陪伴,陪伴是最長情的告白。英國女王伊莉莎白二世一生傳奇,她年輕時長得極美,五官明豔,氣質出眾,穿搭時尚,堪稱英國王室顏值擔當。正值青春年華的英國女王,在人生中最美好的年華遇見了菲利普親王,他們筆墨傳情不斷,最終於1947年步入婚姻的殿堂。
  • 重陽節|陪伴,才是最長情的告白
    中秋節,我和爸媽從菜市場買菜回來,看見一位孤獨的媽媽坐在路邊,她的身旁沒有孩子陪伴。「工作忙就別回來了……。」打電話時,總聽父母這樣說,可是,你知道嗎?他們正在數著日子盼你回家。陪伴是最長情的告白,別再讓父母苦苦等待。我們總是忙著長大、工作,卻忘了父母在慢慢變老。我們能給父母的一切回報中,卻獨獨缺了陪伴。
  • 婚姻心理學:學會相處之道,陪伴是最長情的告白
    天涯蝴蝶浪子,在《陪伴是最長情的告白》之中寫到:「陪伴是最長情的告白, 相守是最溫暖的承諾。 思念是最溫情的等待。 忠情是最痴迷的等待。 默契是最無聲的情話。 離開是最無奈的釋懷。 守候是最永恆的承諾。」好的婚姻,需要的是好的陪伴。
  • 梅子茶:陪伴是最長情的告白
    都說陪伴是最長情的告白,然而有多少人會在相伴而行的路途中漸行漸遠,直至不見了呢?閒雲公子卻在遇到皇甫沄之後,用漫長的時間來尋找、等待一個只看過背影聽過聲音的姑娘,並在重逢之後包容她、愛護她,等她慢慢地放下心防,等她慢慢變成一個更好的人。也許,這才是最真的愛吧?陪伴,等待,期望她的長大,將她收納入自己的羽翼之下。
  • 哈利波特七夕特輯:陪伴是最長情的告白
    夥伴們大家好,這裡是你們的小魚哦~在前幾期小魚更新了霍格莫德有什麼打卡網紅店,又有什麼故事,今天正好是七夕節,作為炒得火熱的中國情人節,每過一個節日小魚就會介紹與當天節日有關的內容本期內容,包括母親節等,本期也不例外,本期內容小魚將介紹我們的哈利與金妮的愛情故事,兩人的陪伴應證了「
  • 鞠婧禕壁紙:陪伴是最長情的告白,守護著你也是我們的使命
    鞠婧禕壁紙第80期:陪伴是最長情的告白,守護著你也是我們的使命 陪伴是最長情的告白,守護著你也是我們的使命,我會一直守護著美麗的你,一切一切只為你鞠婧禕。 我喜歡鞠婧禕,她是個可敬努力的女孩。我喜歡鞠婧禕,是個大大咧咧的女孩。我喜歡鞠婧鞠婧禕,她是冬日裡讓人心曠神怡的暖陽,鞠婧禕是春季第一抹生機勃勃的鮮豔,鞠婧禕是酷暑蟬鳴中最靜謐的一處陰涼,鞠婧禕是頑疾之秋中唯一遺留下來的溫暖。
  • 《天氣好的話,我會去找你》陪伴是最長情的告白
    一直默默喜歡她,陪伴是最長情的告白,男主靠近她,關心她,陪伴她,卻只限於陪伴。中間很多插曲……最後的結局還是很美好的,特別溫暖!
  • 陪伴是最長情的告白,這句被大V們轉爛了的話到底是誰說的
    2015年9月,隨著陳奕迅新歌《陪你度過漫長歲月》的推出,越來越多的人開始在微博給《陪伴是最長情的告白》的作者馬叛發私信分享這首歌,因為歌曲裡最經典的那句「陪伴是最長情的告白」正是馬叛的書名,也正是這本書讓馬叛從小眾歷史作者
  • 震撼人心的79分鐘紀錄片《牛鈴之聲》:陪伴是最長情的告白
    他把老牛趕到地裡,拴到地頭上,自己卻拖著殘疾的腿在辛勤勞作,晚上回歸,還是拖著一捆柴禾,夕陽,老牛,清脆的叮咚聲,又是一幅完美的田園回歸圖。在老人的堅強的意志力下,他堅持每天都拖著老黃牛,證明自己和老黃牛對這個家還是有用的。老牛終於突破了獸醫的預言,又多活了三年,創造了奇蹟,生命不息,奮鬥不止。
  • 陪伴是最長情的告白——人寵情緣
    寵物可以給我們帶來歡樂,陪伴我們,治癒我們,傾聽我們的傾訴,但與此同時,養寵物也會帶來一些麻煩,例如衛生,噪音,金錢……所以,大家在決定養寵物之前,一定要先權衡利弊,不要三分鐘熱度,讓小動物遭受本可以避免的「災難」。
  • 現實版「你是我的眼」:陪伴才是愛情,最長情的告白
    陳奕迅在《陪你度過漫長歲月》中唱到:陪伴是最長情的告白;陪你把想念的酸擁抱成溫暖;陪你把彷徨寫出情節來;未來多漫長再漫長還有期待;陪伴你,一直到故事給說完……01近日,豆瓣9.2分紀錄片《人生第一次》,講述了這樣一個動人的故事:
  • 《愛情保衛戰》十年大事記,陪伴是最長情的告白
    近日,《愛情保衛戰》推出十周年海報,情感導師幫你保衛最純真的愛情。十年相伴,陪伴才是最長情的告白。---繪製「中國愛情地圖」《愛情保衛戰》向全國獨家繪製「中國愛情地圖」,深入全國各大城市,開闢城市愛情專場,勾畫不同城市的愛情,體現中國城市文化,反映當地人最真實的情感狀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