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綜藝市場的不斷繁榮和娛樂文化的蓬勃發展,網絡熱詞、熱梗、段子更是以迅雷不及掩耳,火遍大江南北,並廣為流傳,但神奇的是連對人的稱呼與形容也在這場「娛樂遊戲」中發生了變化:比起美女、帥哥的通稱,小哥哥、小姐姐、小可愛、小仙女、小狼狗、小奶狗等這類月籠輕紗的「美稱」讓人更加難受與肉麻,即使小字開頭的稱謂從某種程度上講可以被很多人理解成一種對「美」的詮釋。既然重點在小,那麼無論性別、年齡、打扮、腔調還是行為都應儘量表現出與角色期待不同,卻和「用小拳拳打你」相符或接近的樣子才配得上如此潮流的「名字」。
在如今始於顏值、終於才華的幸福時代裡,」黃瓜上刷綠漆-裝嫩」是一項「變美」的必備技能,只要相貌不凡,50歲的阿姨也可以成為眾星捧月的小姐姐,照樣嫁給低於自己年紀10歲的小哥哥,也許這就是不願將就的單身貴族羨慕的真愛吧。
在坤仔看來,喜歡使用並樂於接受這種甜到心間的稱呼的「同學們」,從審美上講,他們被對方的樣子吸引著,至少是自己喜歡、欣賞的類型。
從旋律上聽,是用嬌媚甜嗲的語氣羞媚而出,以表達崇拜之意、仰慕之情。
從心理上看,稱呼一方希望彼此能建立起某種聯繫,進而發展成某種親密關係。
當然,對於「小哥哥、小姐姐」這些稱謂本身,稀鬆平常,實在找不出什麼特別之處,但又在年輕群體中大行其道,略顯違和。後來,我驚奇的發現被叫「小哥哥」的男孩子有的出門畫眼影、有的拍照嘟嘴唇,有的說話愛撒嬌,簡直無法直視。一時間,仿佛除了成熟多金的「帥大叔」還佔有一席之地外,似乎自帶陰柔秀氣的「小哥哥」或「小奶狗」更受女性青睞。
誠然,在田園女權盛行和男女比例嚴重失調的雙重背景下,女性有了更多的選擇權與話語權,地位空前,並理所應當的享受著「人口紅利「帶來的優越感,遺憾的是,被當作」寶寶「一樣照顧、被視為「仙女」一樣對待好像已經成為了一種普遍的社會共識,男孩們樂此不疲的扮演著「小哥哥」的暖男角色,不為別的,只為「一騎紅塵妃子笑」。
網絡空間就像一口大染缸,能迅速而容易的改變人們的意識底色和行為方式,稍有不慎,便深陷其中,難以自拔。每個人都應準確找到自己的坐標和屬於自己的風格,不可人云亦云、迷茫無知,失去本真。未來,無論人口結構如何變化,都希望少一點香氣甜美的「小哥哥」,多一點成熟穩重的「大哥哥」、少一點霸氣蠻橫的「小姐姐」,多一點知性溫柔的「大姐姐」;讓我們一起為構建和睦相處的平權社會努力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