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轉載自【微信公眾號:波頗麼嘞,ID:bopomelei】經微信公眾號授權轉載,如需轉載與原文作者聯繫
「爭取一下一周一會」
平常,我不管無聊快樂還是不開心,都會和身邊人述說我的心情。
有一次,我發了一條說說。大意是說,路上看到漂亮的小姐姐,那修長的腿,那白皙的皮膚。
過了些時候,我有兩個好朋友在底下發了評論。
事後細想,我覺得挺有意思的。
一。
因為平常太話嘮了,所以現在翻不到記錄。依稀記得,他們都是誇我——但說不定,你看到的小姐姐們,覺得你很酷呢?
我想我的朋友們可能誤會我的意思了。
彼時純粹提上一嘴的這麼一句話,可能被他們誤解成了「我很羨慕小姐姐的狀態」,緊跟著背後可能藏著一個不夠自信,自卑的我。
於是,他們向我發出了誠懇真切的讚揚和肯定。
當時,這份從話語裡傳達出來的在意和關心,讓我心頭一熱。
二。
這學期回到學校生活發生了很多變化,比如原先和大家提及的,過上了「正常的大學生活」。
其中,還有一個明顯做出的嘗試,那就是這麼些年以來,在經受不住湛江夏日的炎熱後,我終於嘗試穿上短褲出門。
一開始還是有些小心翼翼,但隨著長褲帶來的悶熱消散而盡,我如同來到一塊新大陸一般,自在敞然地呼吸著新鮮又清涼的空氣。
再過了一陣子,身邊不知情的同學問起雙腿上的痕跡時,我也開始嘗試著用簡短的句子來解釋它們的存在。
我在波頗麼嘞上寫過幾次以皮膚病為素材的文章內容,但要說到在現實生活裡真正去面對它,觸碰它,這學期還算是第一次。
而整個過程,也比文字言語修飾般來得要自然從容。
所以,面對好朋友們傳達出來的肯定後,除了心頭感受到的溫情,我也有在心裡認真問過:
是真的不在意嗎?還是在自我說服,不去在意?
等到我想到這學期自由自在穿上短褲的變化後,我想我清楚了答案。
嗯,我還是沒有變得自信,但,也沒有太大自卑感。
我慢慢地、一點點地、也比自己想像得要更坦然地,接受了這樣一個自己。
三
這學期被舍友罵了好多次,因為忘性太大,很常見的情況就是,出一趟宿舍門,回來一兩趟拿忘記帶上的東西。
昨晚臨睡前,又被舍友細數平日的種種罪行。
有如小時候被班主任點名回答問題一樣,心中充滿了不安和羞愧。
啊,我的記性真的是沒救了。
以至於現在每犯下一件迷糊小事,我都不由地生發一種感慨:這麼些年你到底是怎麼過來的?
什麼時候想通這件事情呢?
我在寫這篇文之前想通的。我絕對不是為了把文寫下去才這麼說的!
如果沒有身邊人的提醒,事實上,我也能接受這樣的自己。
但我們常常把別人誇自己的話,聽完後洋洋得意個一小會兒就忘個精光。
一旦牽扯起那些細數你的種種不妥,就一再地在心裡自我叩問:真的嗎真的嗎真的嗎?
於是,答案從真真假假遲疑不決,變成了真的真的就是真的。
我逐漸意識到身邊人關心帶來的負擔感。
四。
正如我上文所說的,有些事情沒有我們想像中那麼嚴重。
記性不好時,總會有想起來的時候。忘記帶全東西,那就多跑一趟宿舍咯。反正,不影響到別人,不給別人帶來麻煩,來來回回折騰的是自己。
可能你會想,那這樣能及時彌補忘記後的缺失嗎?
能彌補就彌補,不行就算咯。
記性不好是客觀存在,但一定不是一個「我怎麼又這樣啊,我能不能不要這樣子,我什麼時候能做得更好呢」的既定事實。
這些來自旁人的關心或提醒,如果讓你感到很難過,就把它們丟掉。
儘管這句話,真正做起來也遠比現在說起來,看上去要難得多。
因為它們需要你擁有足夠的「不在意」去摒棄旁人的目光和評述,擁有內心足夠的堅定去接納這個自己。
但我想通了這一點之後,也著實認為,記性不夠好的我,也沒有那麼不可愛,頂多就是生活裡的一個小迷糊。
那些重要的事情,我沒忘記。
五。
我一直覺得,自我悅納對我來說是個很困難的部分。
除了開心時忙碌時順利解決問題時的自己,還有那個生活裡有好多小毛病,容易因為一些事情而陷入自我否定的自己,遇事也容易急,情緒化到自己也很討厭。
這樣一個人,我要怎樣做,才能夠打從心裡全然接受她呢?
我只是知道,這樣徘徊不定的我們,需要多給自己一些時間。
暫時接受不了就不接受,不是所有事情要靠自我追問來解決。
起碼生活裡經歷的點滴,會讓你一點一點熟悉、接受這樣一個自己。如果幸運,我們再努力找到一個擁抱自己的姿態。
不著急要答案。
所以,我們不急著將目光投向身邊長得好看的小姐姐,但在路上遇到好看的小哥哥和小姐姐時,也不用猶豫著,要不要給出那一句驚嘆。
成為小姐姐或者小哥哥的人,也有他們的努力。
當然,不排除有些小姐姐或小哥哥是天生就很好看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