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嶺市首次野生動物鳥類資源調查有新發現

2020-11-20 中國台州網

溫嶺市首次系統性野生動物鳥類本底資源調查日前完成秋季調查。溫嶺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林業科負責人告訴筆者:「自8月5日在溫嶺市城南鎮梨頭咀海灘記錄到省內極為罕見的白頂玄燕鷗後(詳見本報8月31日第6版《溫嶺海灘驚現罕見的白頂玄燕鷗》)。10月份的秋季鳥類調查又有不少新發現,記錄到兩種中國特有鳥種、兩種台州市新記錄。」

野生動物資源的底數、多樣性特點、棲息地健康狀況、多年變化規律等,是評價生態系統保護成效的重要指標和內容。為全面查清溫嶺市野生動物資源種類、數量、分布及棲息地狀況,掌握市域內野生動物的保護狀況、受威脅主要因素、棲息地質量狀況,今年7月,溫嶺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啟動了市域野生動物夏季鳥類資源本底調查,10月份又開展了秋季鳥類調查。

調查範圍選取溫嶺全境242個1公裡×1公裡的調查樣區,及北港島、九洞門島部分島嶼。調查以樣線調查結合紅外相機為主,結合沿海觀測點直接計數,在野外調查的基礎上,形成調查報告、物種名錄、重點保護物種影像資料。

統計結果顯示,溫嶺市首次系統性野生動物鳥類本底資源調查共記錄到鳥類130種,其中國家二級保護鳥類小鴉鵑、黃嘴白鷺、白腹鷂等17種,浙江省重點鳥類黑尾鷗、黑枕燕鷗、褐翅燕鷗等10種。調查還記錄到了中國特有鳥種灰胸竹雞、烏鶇,台州市新記錄紅脅繡眼鳥和灰山椒鳥。

溫嶺市首次系統性野生動物本底資源調查項目將歷時3年,目前第一輪夏季、秋季鳥類調查已完成,後續調查正有計劃、有步驟地持續推進。


責任編輯:餘彩虹

相關焦點

  • 2018年「長隆杯」發現野生動物之美攝影大賽正式啟動
    廣東省新發現38種動物 據廣東省林業廳介紹,近年來,廣東省全力推進新一輪綠化廣東大行動和珠三角森林城市群建設工作,新增森林公園588個、溼地公園132個。 野生動植物資源是人類生存環境不可缺少的重要組成部分,廣東地處南亞熱帶,野生動植物資源十分豐富,全省自然分布的陸生脊椎野生動物有774種,野生植物有6135種,其中有眾多珍稀特有和美麗的野生動植物物種。目前,廣東省林業廳正在組織專家對全省野生動物物種進行調查。據初步統計,2012-2018年間,廣東省共新發現38種動物,其中獸類7種,鳥類24 種,兩棲類2種,爬行類5種。
  • 天津市野生鳥類種類達到452種
    新華社天津11月19日電(記者黃江林)截至目前,天津市共觀測記錄野生鳥類452種,較2014年記錄種類增加了36種。天津市規劃和自然資源局一級巡視員路紅介紹,2014年發布的《天津市第二次陸生野生動物資源調查報告》顯示,天津市共記錄野生動物種類485種,其中鳥類416種。
  • 歷時9年,四川完成陸生野生動物「入戶調查」!246種野生動物,如何...
    近日,紅星新聞記者從承擔全國第二次陸生野生動物調查四川巴顏喀拉山南麓山地等6個地理單元的四川省林業科學研究院獲悉,四川已於近期完成了2011年開始的全國第二次陸生野生動物「人口普查入戶調查」。▲水鹿「我們業內稱之為外業調查,就是需要在野外完成的部分。」
  • 別讓野生鳥類成為囚鳥
    作者:揭昌亮(江西省社會科學院助理研究員)為了更好地保護野生鳥類,斬斷非法捕捉販賣野生鳥類的違法產業鏈,不久前,四川省成都市林業和園林管理局組織野生動植物保護處、市森林公安聯合開展專項行動:8月1日到9月1日,成都市禁止售賣畫眉、八哥、鷯哥三種鳥類。
  • 寧強首次發現珍稀鳥類翹鼻麻鴨
    原標題:寧強首次發現珍稀鳥類翹鼻麻鴨   本報訊 (記者 段承甫)近日,在寧強縣羌州公園旁的玉帶河中,一群憨態可掬的水鳥在水中嬉戲遊玩,經專業人士辨認,這是一群途經寧強暫時棲息於此的翹鼻麻鴨。
  • 鄂西北谷城首次發現國家二級保護野生動物斑頭鵂鶹
    野生斑頭鵂鶹(劉雲 攝) 人民網谷城8月8日電 8月7日,湖北穀城縣廟灘鎮攝影愛好者劉雲,向外公布了他從今年6月以來在該鎮新街村一帶拍到的國家二級保護野生動物斑頭鵂鶹。野生斑頭鵂鶹在這裡被發現並被拍到,這在谷城尚屬首次。 斑頭鵂鶹也叫小貓頭鷹,留鳥,是鴟鴞科、鵂鶹屬的鳥類。斑頭鵂鶹的形態特徵為小型鴞類,體長20-26cm,是鵂鶹中個體最大者,面盤不明顯,無耳羽簇。體羽褐色,頭和上下體羽均為細的白色橫斑;腹白色,下腹和肛周為寬闊的褐色縱紋,喉嚨處有一顯著的白色斑。
  • 東營市野生動物保護宣傳暨動物棲息地巡護調查志願服務活動啟動
    29日,東營市野生動物保護和森林防火主題宣傳在黃河三角洲動物園舉行,宣傳活動中,同時啟動了東營市動物棲息地巡護調查志願服務活動。在接下來的一年時間裡,志願者們將針對東營市境內除保護區以外的野生動物棲息地進行巡護調查。本次活動由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聯合市關工委、市教育局、自然保護區管理局、市文旅集團、東營市野生動物保護協會等部門單位社會組織共同發起。
  • 我市舉行「愛鳥護鳥·禁食野生動物」鳥類放飛主題活動 劉鳳庭張瑞...
    作為河北省保護野生動物宣傳月系列活動之一,11月23日,由省林業和草原局、市政府共同主辦的「愛鳥護鳥·禁食野生動物」鳥類放飛主題活動在北戴河鴿子窩公園舉行。省林業和草原局局長劉鳳庭講話並宣布活動開始,市長張瑞書出席並致辭。
  • 新發現野生脊椎動物39種!深圳生態環境好轉引瀕危野生動物頻繁現身
    靈貓、唐魚、赤麂、蟒蛇......隨著深圳市的生態環境日益好轉,一些曾經「消失」的瀕危野生動物又頻繁現身在大眾視野中。在深圳市生態環境局日前公布的陸域生態調查評估項目成果中顯示,深圳2018-2020年共記錄脊椎動物共有41目146科566種(其中外來物種38種),新發現野生脊椎動物39種(含野生鳥類33種)。
  • 最新記錄:四川野生鳥類有757種,23年新增135種
    你知道四川現在有記錄的野生鳥類有多少種嗎?答案是757種。3月27日,北大核心期刊《四川動物》刊發《四川省鳥類名錄的修訂與更新》,摸清了四川境內鳥類的「家底」。四川目前分布鳥類757種,相較於1997年的《四川鳥類鑑定手冊》記載的628種,新增135種。
  • 天津推進生態治理恢復強化野生動物資源保護
    昨天,市政府新聞辦舉行保護野生動物和森林資源、建設生態宜居天津新聞發布會,記者從會上獲悉,「十三五」期間,本市推進生態治理恢復,強化野生動物資源保護,改善優化野生動物的生存棲息自然環境,使本市的野生動物資源得到有效保護,野生動物種群數量明顯增多,全市生態環境不斷好轉。截至目前,本市觀測記錄鳥類已達452種,每年春秋兩季經本市遷徙、停歇的鳥類數以百萬計。
  • 冠斑犀鳥現身木城 刷新保山龍陵鳥類品種新紀錄
    近日,雲南保山市龍陵小黑山保護區和木城鄉在該保護區周邊區的木城鄉澡塘山開展野生動植物調查時,首次拍到了犀鳥科斑犀鳥屬鳥類,經過西南林學院動物學專家鑑定,確定為冠斑犀鳥。冠斑犀鳥的發現填補了龍陵縣犀鳥的空白,刷新了全縣鳥種新紀錄。
  • 黑龍江:莽莽林海間的野生動物守護者
    林區生活著野生動物408種,有國家重點保護鳥類56種,如白頭鶴、丹頂鶴等;國家二級保護鳥類47種,如花尾榛雞和黑琴雞等;國家重點保護獸類15種,如國家一級保護野生動物東北虎、紫貂等,國家二級保護野生動物原麝、黑熊等。  豐富的野生動物資源引來不法之徒的覬覦,非法狩獵、販賣、運輸野生動物違法犯罪時有發生。
  • 湖南寧遠九嶷山首次拍攝到多種珍稀野生動物
    、白頸長尾雉等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九嶷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理局工程師肖有鐵7日告訴記者,工作人員整理數據時,發現拍攝到黃腹角雉和白頸長尾雉兩種國家一級保護野生動物,白鷳、紅腹錦雞、斑頭鵂鶹、斑林狸、藏酋猴等7種國家二級野生保護動物,以及小麂、黃腹鼬、野豬、紅嘴相思鳥等國家「三有(有重要生態、科學、社會價值)」保護野生動物。九嶷山拍攝到多種珍稀野生動物。
  • 臨沂一花卉市場公然叫賣野生鳥類 查獲上千隻
    今年初,新冠肺炎疫情爆發以來,多部門出臺措施禁止獵捕、交易、運輸、食用野生動物。有鳥類保護志願者提供線索稱,在臨沂市春園花卉市場南側有一條街,那裡形成了當地人賣鳥的集市,不少野生鳥類被公然出售。在市場南側有一條街,是當地人自發形成的專門賣鳥的地方。雲雀在這裡被公開叫賣。雲雀屬於鳴禽,體型及羽色和麻雀相似,屬於國家三有保護動物,也就是國家保護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經濟、科學研究價值的陸生野生動物。在這個市場裡,很多受國家保護的野生動物,正在被公然叫賣。
  • 在廈門能見到350多種鳥類 黃嘴白鷺在廈門首次被發現
    據介紹,在廈門能見到的350多種鳥類中,有許多市民並不熟知的珍稀鳥類,甚至還有曾在廈門首次被發現記錄的鳥——黃嘴白鷺。  【概況】  350多種鳥類  在廈門記錄到  據市觀鳥協會介紹,截至去年底,在廈門記錄到的鳥類有350多種,其中林鳥200多種,水鳥約130種,猛禽10多種。  所有的猛禽鳥類都屬於國家保護動物。
  • 天津優化生態環境效果顯現 野生動物種類數量大幅增加
    人民網天津11月18日電 (崔新耀)今天上午,天津市政府新聞辦召開新聞發布會,天津市規劃資源局黨委委員、一級巡視員路紅就天津市野生動物保護工作情況進行介紹。據介紹,「十三五」期間,天津市堅持生態優先、保護優先,推進生態治理恢復,強化野生動物資源保護,改善優化野生動物的生存棲息自然環境,使天津市的野生動物資源得到有效保護,野生動物種群數量明顯增多。
  • 江西:6人非法獵捕野生鳥類2萬隻 判賠生態資源損失費267萬元
    人民網南昌11月4日電 六男子抓捕收購野生鳥類2萬餘只,造成超過8900隻野生鳥類死亡。11月4日,江西省金谿縣人民法院對當地首例生態公益訴訟案件作出一審判決,六名被告被判決賠償生態資源損失費共計267萬元元,並在省級以上媒體公開賠禮道歉。
  • 關上野生動物非法貿易的潘多拉魔盒
    「野生動物攜帶大量未知的病原體,當其存在於野外環境未跨界傳播時,人類可以與之保持安全的距離。但野生動物貿易,尤其是非法的野生動物貿易,急劇加速動物攜帶的病原體傳播、重組,為滋生新的病原體提供溫床。野生動物貿易供應鏈和消費環節大大增加了從業者和消費者感染人畜共患病,尤其是新發傳染病的風險。」國際野生生物保護學會(WCS)全球健康項目主任克裡斯蒂安·沃爾澤(Christian Walzer)說。
  • 原標題:[記者調查]野生動物「肇事」村民很煩惱 呼籲:成立民間救助...
    &nbsp&nbsp&nbsp&nbsp然而,新煩惱也隨之產生:野生動物常常到村民地裡覓食,造成農作物被毀,給村民帶來了不小的經濟損失。由於經費缺乏,野生動物救助工作也成為當地林業部門面臨的難題。如何緩解野生動物帶來的「煩惱」,成了相關部門應儘快解決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