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爺拿玻璃「玉璧」鑑寶,專家卻說至少值6萬!玻璃也這麼值錢了?

2021-03-02 幸運寶石

在玉石文玩裡淘寶的時候,很多人都容易就會有「自己買對了、撿了個漏」的錯覺。

可今天這位大爺,卻恰恰相反。

他花錢買了一堆中意的古玩後,被贈了一個「搭頭」——玉璧。回家之後,卻覺得剛剛自己買虧了,這玉璧更是沒啥價值。

可朋友卻覺得這玉璧挺不錯,建議大爺參加個鑑寶節目看看。

專家們一看,給出的結果是:您這件寶貝不是玉,而是玻璃!

聽到這兒,是不是覺得這套路很平常,這是又被騙了吧?

可專家話鋒一轉:別看這只是玻璃,在古時候,玻璃的價值可不比玉低。

物以稀為貴,這麼大一塊完整的玻璃壁,雖有破損,但依舊還是很難得的,最後估價6萬元!

這對於大爺說,可謂是意外之喜,畢竟這是自己買其他古玩的附贈品,沒想到最後自己還撿了個漏!

「敲成玉磬穿林響 ,忽作玻璃碎地聲。」

越王勾踐劍上一面鑲嵌綠松 一面鑲嵌玻璃

玻璃,在中國也已經有兩千多年的歷史了,在很長的一段時間裡都是王公貴族的專用之物,對使用者還有極其嚴格的等級要求。

以「眼睛」闢邪

在這其中,現存最早、也是最知名的玻璃器物就是「戰國蜻蜓眼」了。

作為一種鑲嵌玻璃珠,雖然在戰國時期很流行,但它並不是本土所產,而是來自埃及與西亞地區,屬於鈉鈣玻璃的一種。

而後來,則流行過一陣子的鉛鋇玻璃,像今天提到的這位大爺的玻璃玉璧,就是其中的典型作品了。

鉛鋇玻璃的特點比較渾濁,顏色偏綠,和玉有點像,不耐高溫,易碎,容易出現熱脹冷縮導致破損。

這也就導致了它沒辦法作為盛食物的器皿,僅僅只能作為裝飾物存在。

因此它只在戰國存在了一段時間,後來則被新技術後的玻璃替代。

北魏 淺綠色玻璃碗

到了清代,由於聘用傳教士,引入了西方玻璃生產技術;玻璃技術更是進入了一個更高的層次。

故宮博物院藏  清代透明玻璃戧金蓋碗

我們熟悉的極其精美、藝術水準極高的各色琉璃作品,就多是這個時期的了。

清宮舊藏  琉璃瓶

尤其是清代乾隆時期的琉璃料器,可以說代表了中國古代玻璃製作最高水平,其中的精品早就成為了高端收藏家爭相追逐的對象。

清代琉璃鼻煙壺

清初的時候,皇家還認為「琉璃」一詞與「流離」同音,不吉利,於是又改稱「玻璃」。 

所以,它們實際上都是同一種物質,也就是熔化成液體狀態後又凝固的二氧化矽。

至於價值上,古代由於製作玻璃的難度很高,在當時來說確實非常珍貴。

但現在製作玻璃的技術早就極為發達,像日常的玻璃製品並不值錢,只能作為裝飾。

如果是有歷史價值的、或者工藝設計上極為精湛的精品,才存在收藏的價值。

冒充南紅的琉璃珠

而且有些商家甚至會將各種玻璃料器,仿冒翡翠、和田玉、南紅等市場價值高的玉石,大家可一定要小心。

景泰藍,它真正的學名叫做銅胎掐絲琺瑯,也會有人叫它「琺藍」、「嵌琺瑯」,多用於一些瓷器上面。

明朝景泰年間,這種工藝製品達到了當時的巔峰,非常的精美細緻,加上使用的琺瑯釉又多以藍色為主,所以才有了「景泰藍」的稱號。

明宣德 景泰藍纏枝蓮香爐

在古代,擁有景泰藍就是身份與權貴的象徵;更是有俗話道:「一件景泰藍,十件官窯器!」

然而,如今的景泰藍隨著現代工藝的進步,沒有以前製作上那麼困難了,更大眾化了,價格也並不再像之前的高不可攀。

如果只想買來作為裝飾玩一玩,適合的價位區間也非常多,當然工藝上肯定沒有傳統的那麼精細。

如果想作為收藏,一定要選擇真正精美、水準極高的才會有收藏價值。

所謂「螺鈿」,是指用螺殼與海貝磨製成人物、花鳥、幾何圖形或文字等薄片,根據畫面需要而鑲嵌在器物表面的裝飾工藝的總稱。

它的別稱還有很多,比如「螺甸」、「螺填」、「鈿嵌」、「陷蚌」、「坎螺」以及「羅鈿」。

經過螺鈿裝飾的器物,絢麗奇幻、光華可賞,來自天然產物的斑斕色彩,驚豔之餘還帶著一種低調的奢華感。

螺鈿的製作,在生產力條件都不甚完備的古代中國,是要花費大量的精力的。

螺鈿鑲嵌工藝

需要經歷煮貝、切割、打磨、鑲嵌、反覆上漆、反覆打磨後,才有一件成品,可見其珍貴。

可是放在現在,就不會有什麼稀奇了。

一方面,工藝水平大大進步;另一方面,螺鈿用的材料主要是螺殼與海貝,在貝類養殖技術成熟的今天,珍貴性上可能就有點不夠看了。

不過現在依然有很多用這類工藝製成的手工製品,精美程度也大大提高,價格也不算太貴。

螺鈿雕嵌鎏金扇

說到貴金屬,很多人想起的就是金銀、鉑金這種;而對鋁的印象,就兩字,便宜。

但事實上,在幾百年前,鋁甚至黃金還要貴幾十倍。

鋁製品餐具

當時鋁的提煉難度很大,每年能夠得到的產量遠遠少於黃金,可以說非常的稀少了。

再加上它的密度比較小,質量非常的輕盈,又不會銅、鐵那樣生鏽,在當時看來更是極為特別,極受貴族推崇。

在法國拿破崙的時期,只有皇帝才可以用鋁製品,當時大臣們就只能用金杯。

直到後來隨著氧化鋁和電解鋁技術的發展,鋁製品才成為日常用品;價格更是跌到了現在極為廉價的地步。

大家還知道哪些原本很珍貴,現在卻很少見的東西呢?

歡迎留言分享你的見聞~

相關焦點

  • 男子拿20萬拍的古董來鑑寶,專家:假的,但賺大了,值500萬美元
    男子拿20萬拍的古董來鑑寶,專家:假的,但你賺大了,值500萬美元近些年,人們的生活水平進步不少,一些殷實之人就想到了保藏,買一些古玩在家中既美觀能裝修,還有保存價值,最重要的是還值錢,保藏的時刻越久,價格越高。有時候,這些古玩的賣出的價格是收購價格的幾十上百倍還多。
  • 美女帶「玉螃蟹」鑑寶,稱最低值3000萬,專家:這麼值錢上交吧!
    美女帶「玉螃蟹」鑑寶,稱最低值3000萬,專家:這麼值錢上交吧!在中華上下五千年的歷史當中,產生了許多,珍貴的寶物,這些都是老祖輩們高超手工藝的見證,是他們的智慧結晶,很多寶物一直流傳至今對於我們後世也有著很深的影響。畢竟這些寶物都是見證了歷史發展進程,有著十分珍貴的價值。
  • 女子拿一幅畫去鑑寶,專家卻說是假的,女子:你們可知道我是誰?
    在我們大多數人的印象中,古董基本上都很值錢,如果是一些年代久遠的古董,其價值則更不用了。但其實這是一種誤解,古董之所以值錢,絕不僅僅只是因為它的年代而已,還有古董本身存在數量的多少和做工是否精細等。就拿古代流傳下來的銅錢來說,它們存在的數量非常之多,所以實際上它們並不值錢。還有一些做工粗糙的陶瓷等器皿,也同樣不值錢。
  • 老人拿著「壓菜石」去鑑寶,引觀眾嘲笑,專家:別笑,至少5個億
    許多人會去用現代的工藝品冒充以前的文物,而一些收藏的人,也不能夠很好地辨別出這是不是真的文物,到底值不值得買這個東西,它有什麼價值。於是在這個時候,鑑寶節目應運而生。一件引人發笑的古董在鑑寶節目上出現過許多的文物,有價值連城的真文物,有弄虛作假的假文物,而為了讓鑑寶節目的收視率更加高漲,鑑寶節目往往會設置一些鑑寶的懸念,這讓許多觀看鑑寶節目的觀眾,都為那些持有寶物的人捏一把汗。曾經有一位農民拿著石頭登上了鑑寶節目的舞臺。
  • 大爺帶「腰牌」鑑寶,專家勸其上交,大爺一句話讓專家尷尬萬分
    除了國家收藏的一些文物之外,很多文物也流落民間,流落在百姓家中,為了讓這些文物得到更好的保護,讓這些文物收歸國家所有,所以國家大力傳播文物知識,讓人們懂得這些文化的寶貴性,除此之外,很多電視臺也推出了鑑寶節目,讓大家進一步了解這些古董的知識,家裡有古董的人,就會帶著家裡收藏的寶貝來到節目現場,想要讓專家看一看自己的寶貝的來歷,以及這些寶貝的價值,在鑑寶過程中,也讓人們知道了很多關於古董的有趣的知識,
  • 女子帶「牙籤」鑑寶,自稱3000萬,專家鑑定後臉色大變
    要說到古代的日常生活用品還是非常多的,但是能留到現在可以說是非常難得的,今天我們就來講一個少女她帶著自己家祖傳的牙籤來參加鑑寶節目,還聲稱自己家的牙籤兒價值三千萬,專家聽了之後又趕忙鑑定臉色就大變,這是什麼?
  • 男子買玉璧送女同學做定情信物,不料專家燈光一打:你可要想清楚
    故事發生在某鑑寶現場上,有位男子帶著一塊玉璧來鑑寶,據稱這是他將要送給心儀姑娘的定情信物,這次來鑑寶的目的就是想請教專家看這塊玉璧是否夠檔次。男子表示這份禮物是2年前自己花了20萬買來的並且一直珍藏在家,打算將它拿來做禮物贈送主要是想向對方表達自己的決心。
  • 大叔拿十兩金錠鑑寶,說是1000元買的,專家:你站好我估價了
    大家都知道,不管是古代還是現代,金子都是很值錢的,而且一直都是最值錢的貨幣,那麼要是十兩的金錠會價值多少錢呢?
  • 女子拿祖傳玉佩鑑寶,專家不僅紛紛拍照,還說:格格吉祥!
    玉石翡翠無論是在現代社會還是在古代社會都是非常值錢的,也正是因為玉石翡翠的稀少,市場價值又高,所以玉石翡翠又被認為是富貴人家象徵身份的一個裝飾品。古代玉石翡翠大多數都是富貴人家的物品。古董一般都是古代時期留下來的物品,價值都比較高。所以,古代由玉石翡翠製成的物品就更加珍貴。
  • 女子拿自家供奉的菩薩去鑑寶,關燈之後,專家:不用鑑定了
    最近一些年,電視臺推出了很多鑑寶節目,大家都對這些節目特別關注,因為每次專家進行鑑定的時候,都會發生一些有趣的故事,曾經有一個女子她帶著自家供奉的菩薩前去鑑寶,專家拿到這個寶貝後,仔細看了看,關燈之後又拿著手電筒照了一下,沒過多久,專家就說不用鑑定了,這是怎麼回事呢?
  • 女子拿成吉思汗的鞭子去鑑寶,要價500萬,專家:價值3000
    專家們都被這個美女話嚇一大跳,不過事實卻打了她一巴掌。女子拿成吉思汗的鞭子去鑑寶,要價500萬,專家:價值3000 但自己並不確定是否為真的是,所以就來到鑑寶節目,希望專家們幫自己鑑定一下。當說完這件事情之後,觀眾們議論紛紛,大家各抒己見,發表自己看法。
  • 美女拿成吉思汗馬鞭參加鑑寶,還說值500萬,專家:你站穩我報價
    曾經就有一位美女戴著成吉思汗用過的馬鞭參加鑑寶,開口就說值500萬,最後鑑定的結果怎麼樣呢?很多百姓都帶著自家的老物件參加鑑寶,這些寶貝有真有假,每個背後都有著自己的小故事,各種各樣的文物也讓觀眾們看的目不暇接,極大的開闊了眼界。曾經有一位美女來參加鑑寶,她所帶來的寶貝是成吉思汗曾經用過的馬鞭,美女說這是自己在逛古玩市場的時候買到的,一聽是成吉思汗用過的,立即就花錢買了下來。但是回到家之後,越想越覺得不對勁兒,害怕買到假貨,於是就來參加了節目,想要請專家幫他看一下。
  • 小夥拿家裡的碗參加鑑寶,專家:能往裡倒水嗎?結果讓觀眾羨慕
    世界之大無奇不有,生活中有太多我們想不到或看不到的奇人異事,就像這位在鑑寶節目中出現的男子,前來鑑寶的他手捧一個「破碗」,而觀眾看到這個「破碗」後便開始哄堂大笑,但是鑑寶團的專家們看起來非常的鎮定,並沒有太大的反應,畢竟他們都是見過很多奇珍異寶的大師級人物。
  • 鑑寶專家用17萬「騙」一幅古畫,轉手便賣出了8736萬,最後怎樣了
    等到了晚上,劉巖便告訴朱云:「你們手上那幅作品,年代不假,可惜不是真跡,現在市面上也就值個3萬左右。」 兄弟二人對於劉巖也是感激不已,要不是他,自己也拿不到這麼多錢,雙方隨後一拍兩散。
  • 鑑寶專家劉巖:當初17萬「騙畫」,轉手賣出8700萬天價,後來怎樣
    因為許多收藏家們並沒有專業的知識,鑑寶節目就這樣應運而生。但並不是每一位鑑寶專家都有著職業道德,為收藏家們細心鑑寶。一些別有用心的鑑寶專家們,利用一些收藏家不懂的專業知識這一點,為自己謀利,鑑寶專家劉巖就是這樣一個人。鑑寶專家劉巖:當初以17萬「騙畫」,轉手賣出8700萬天價,後來怎樣。
  • 農民8700萬古畫,央視鑑寶專家做局17萬騙走,結局咋樣了?
    舍利子,是諸法空相,不生不滅,不垢不淨,不增不減(導讀:農民拿乾隆真跡古畫上節目鑑定,央視鑑寶專家劉巖以假畫名義騙走,後賣了8000萬!藏友發現竟然有南北兩個鑑寶專家劉巖。)...農民8700萬古畫,專家17萬騙走,結局咋樣了?...在2010年的保利秋拍上驚現了一幅乾隆御筆古畫,成交價逾8700萬刷新了乾隆作品的拍賣記錄。...而這件乾隆御筆畫作的背後,卻隱藏著一段極其「殘忍」的收藏故事。
  • 玻璃、玻璃、玻璃、玻璃 | 第一人稱
    這是玻璃的世界,也是我們的生活。玻璃、玻璃、玻璃、玻璃文:李婷婷一玻璃窗去年 6 月,我去深圳處理戶籍的事兒,12 日晚上,深圳大雨,飛機延誤,我到我哥家已是凌晨 4 點。第二天,就在我還昏睡的早上 9 點,一百米外的隔壁小區,一家水果店門口,一扇從天而降的玻璃窗砸中一個路過的 5 歲男孩。
  • 當年以17萬「騙畫」,轉手賣出8700萬的鑑寶大師劉巖,結局如何?
    劉巖出生於1957年,是一位著名的書法家、陶瓷鑑定專家。他曾經代表國家拍賣回了圓明園三獸首和乾隆粉彩六方套瓶,是一位很有名氣的鑑寶師。也正是因為如此,許多電視臺在做「鑑寶」的節目時,往往都會邀請他來做鑑寶師。CCTV 1的《尋寶》,CCTV 2的《一錘定音》、《鑑寶》,河南衛視的《華豫之門》都曾經邀請他去當專家。
  • 印尼小姐姐帶阿公遺物去鑑寶,初下南洋的工錢,專家:回家再找找
    初下南洋的百姓,常常會受到當地人的剝削和欺負,最常見的就是拖欠工錢,有時候更是拿破銅爛鐵來抵押工資。在某鑑寶節目現場,印尼小姐姐帶啊公遺物去鑑寶,阿公初下南洋的工錢,專家鑑定後表示:回家再找找看!小姐姐上臺後就介紹到,她來自印尼,今天帶來的這件青銅器是阿公的遺物。阿公去世後收拾雜物時發現的,聽奶奶說這件破銅,是阿公初下南洋時的工錢。
  • 大爺拿腰牌去鑑寶,專家建議趕緊上交,他的8個字讓專家無話可說
    如今有許多的鑑寶節目,得到眾人的關注。因為鑑寶是一種比較普遍的需求,許多老百姓面對古玩時一竅不通,如果能夠擁有一個專門介紹古玩的節目,確實能為大眾提供一定的幫助,讓他們更好的了解祖國的歷史和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