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紅樓夢》裡,關於元春的判詞因為版本的不同而出現了兩種情況。但在小白看來,還是認為第二種情況更可靠一些。
第一種情況:虎兔相逢大夢歸。
元春判詞中的這句話,本意是,人們遇到虎年、兔年時,會行大運,但隨後的「大夢歸」,又似乎是對這種意思的諷刺。
元春受皇帝寵愛,晉封賢德妃,賈府也因此有了堅強的政治依靠,但不曾想到的事,元春的貴妃之位並不長久,因為賈府子弟只圖享樂,胡作非為,而讓朝廷官員多次彈劾,新皇帝終於狠下了心要扳倒如賈府一樣的沿襲榮恩毫無功績的四王八公的舊勢力。
而皇帝要動賈府,第一個動的必定是元春這個賈府的靠山,這個靠山一旦倒了,賈府的希望也就沒有了。因此,才有了大夢歸的意思。
在《紅樓夢》裡,曹公最常用的寫作手法就是反語,比如賈寶玉同林黛玉所說的「是幾時孟光接了梁鴻案」,便是這種手法的典型表現。所以,虎兔相逢,在元春身上,並沒有帶來好運,而是徹徹底底的悲劇。
第二種情況:虎兕相逢大夢歸
如果元春的判詞是這樣的話,那她的死因就要另當別論了,「兕」,是一種上古神獸,虎,是百獸之王,從此處看,元春的死,是因其捲入了政治鬥爭,而最有可能的是她捲入皇帝與太上皇的政治鬥爭,如賈府這樣的四王八公的舊勢力,是屬於太上皇時期的功臣,所以他們的後代,都深受皇恩。
太上皇在位時,對他們這樣有功之臣自然是照顧有加;所以他們仗著皇帝的寵愛,而無法無天,目中無人,然而,隨著新皇帝的繼位,他們這些前朝的功臣並不見得就能受到新皇帝的重視,反而新皇帝上位之處,想做一些於國家有利的事,而這些對國家毫無貢獻,卻吃著朝廷俸祿的老臣們,成為他第一個想扳倒的勢力了。
這種說法可靠嗎?如果從下面這兩點來分析,也能說的通。
其一:修建省親別院,是太上皇的旨意
這一點,在《紅樓夢》原文中有明確的記載,這一道聖旨下來後,不僅賈貴妃家開始修建了,周貴妃、吳貴妃也修建了;但這裡面所消耗的錢財,卻是一筆巨款,他們的錢從何而來,皇帝不好奇嗎?
再者,這一道聖旨下來了,為何皇后的娘家沒有動工呢?難道皇后不想回去省親嗎?當然不是,也許是皇后看出了皇帝的不悅,所以不敢開這個口。
如此說來,太上皇的這一道聖旨,倒像是一個陰謀,針對就是這些有錢有勢的貪官汙吏。而賈府,不幸之中正中了這個陷阱。而從為皇帝清算的勢力之一。
其二:曹雪芹的境遇同此很相似
曹雪芹的曾祖母孫氏做過康熙帝的保母,祖父曹寅做過康熙帝的伴讀和御前侍衛,後任江寧織造,兼任兩淮巡鹽監察御史。在康熙、雍正兩朝,曹家祖孫三代四個人主政江寧織造達五十八年,家世顯赫,有權有勢,極富極貴,成為當時南京第一豪門,天下推為望族 。康熙六下江南,曹寅接駕四次。
因為曹家的四次接駕,所以虧損嚴重,康熙在位期間,皇帝深知曹家虧損的原因,所以沒有處置他;而雍正繼位後,對曹家並沒有這樣的感情,那就只有公事公辦了,於是下令讓曹家儘快彌補虧空,然而這麼一大筆錢,曹家又如何去填補呢?所以,曹家最終沒有逃脫皇帝的追責,而被抄家了。
因此,從這兩種情況來看,第二種情況而符合《紅樓夢》原文的本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