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江日報-長江網10月14日訊(記者孫笑天) 地鐵上禁止使用手機外放了,針對公交車會不會出臺類似規定?近日,多位網友在長江網武漢城市留言板留言諮詢。
市交通運輸局表示,因公交營運環境的特殊性,公交系統暫未出臺相關規定。
能否給公交車按下「靜音鍵」?
10月1日,武漢市新修訂的《武漢市軌道交通管理條例》正式施行,《條例》中明確規定,「禁止在車廂內使用電子設備外放聲音,違反且拒不改正的,最高處200元罰款」。
《條例》發布後,引發廣泛支持,網友伍先生就是支持者之一。他家住徐東,在中南路上班,上下班通勤經常乘坐地鐵和公交車。
伍先生說,公交車上手機外放聲雖然不多,但隔幾天能遇到一次。尤其是早上,剛起床不久,循環播放的短視頻音樂、嘈雜的遊戲背景音,讓人煩躁。
「用外放的人不一定是有意的,可能只是不在意這個事。」伍先生認為,如果公交有類似地鐵的規定,相信大家都會遵守。
網友楊女士很少乘坐公交車,但她也有與伍先生同樣的看法。9月30日中午,她從單位外出到漢口辦事。從三角湖路乘坐717路公交,上車後,車廂後面有一個空座,她便坐了下來,沒想到卻被吵了一路。
「我後方有個20多歲的小夥子,手機一直開著最大音量刷視頻。」楊女士告訴記者,該男子到百步亭花園路下車,一路上都沒停過。
記者探訪:確有人在公交車上使用手機外放
(圖為575路公交車上,乘客使用藍牙耳機看劇,手機屏幕亮度也調得很低。記者孫笑天 攝)
公交車上乘客使用手機外放情況如何?10月14日,記者從健身路市民之家公交站出發,先後乘坐575、801、79、621、364路公交進行了探訪。
上午10時35分,記者乘坐575路公交到達金橋大道綠色新都站,車廂中部一中年女士打開手機,看起跳舞視頻,視頻的背景音樂循環播放,引來周邊乘客側目。聲音斷斷續續,一直到唐家墩附近,該女子關閉了聲音。
上午11時30分許,記者在琴臺大道中央公園站換乘801路公交,車內一直無人使用手機外放。
下午1時許,記者從漢陽王家灣乘坐79路公交返回漢口,車行至華園路知音大道口附近,一位女士打開某短視頻軟體刷視頻。剛開時聲音很大,該女子立即調小了聲音,只有前後座位能聽清,約5分鐘後,車輛剛過月湖橋,其關閉了軟體。
下午2時,記者從青年路機場河登上621路公交車,前排座位上,一年輕男士在刷短視頻,聲音不大,在切換視頻時,遇到一個聲調高、聲音大的視頻,其迅速調低了音量。10餘分鐘後,車輛到達菱角湖萬達,男子關閉了視頻。
(圖為621路公交車上,一名男子使用手機外放看視頻。記者孫笑天 攝)
下午2時48分,記者從發展大道田園小區站乘坐364路公交,一年輕男子在使用某資訊類App看視頻,聲音開得很大,隔著數排座位仍能聽清,直到其下車時,視頻仍在播放,持續了近20分鐘。
探訪過程中,記者在5趟公交車上乘坐時間4個多小時,車上基本乘坐三分之二乘客,大多數乘客在看劇、播放視頻時使用耳機,4人使用手機外放。
(圖為滿座的公交車上,基本無人使用手機外放。記者孫笑天 攝)
因公交運行環境特殊性未出臺相關規定
探訪途中,針對公交車內使用手機外放情況,記者也詢問了幾位司機。他們均表示,公交車內使用電視設備時,外放聲音情況並不多。另外,相較地鐵,公交車運行噪聲較大,播放聲音不是很大時,難以傳播,在駕駛位基本聽不到車廂內有手機外放聲。
市公交辦相關負責人表示,因公交車營運環境的特殊性(車內環境並非全封閉),車輛內運行噪聲較大,乘客關於車輛內電子設備外放噪聲的反映也極少,所以公交系統暫未出臺相關規定。
針對網友建議,市公交集團回復表示:乘客遇到影響公共乘車秩序的現象可主動告知駕駛員,對此類乘客,駕駛員可加以勸阻。同時呼籲廣大乘客遵守公共秩序,共同營造良好的乘車環境。
【編輯:朱晨穎】
【來源:長江日報】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