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擊上方藍字↑關注我們→點擊右上角[…] →設為星標
01
雪莉深陷抑鬱,自殺身亡的消息想必大家都已經知道了。
很難相信這樣一個笑眼彎彎,被稱為「人間水蜜桃」的女孩以如此讓人難以接受的方式香消玉殞。
今天,警方在家中發現了崔雪莉生前寫有「痛苦」心境文字的記事本。
看完這封信,很多網友都淚目了。
她死後,無數人問,為什麼啊?
是啊,為什麼呢?
1994年出生的崔雪莉,是韓國最有名的女星之一,因為擁有天使一樣的面龐,11歲的她就被經紀公司SM像親女兒一樣重視,悉心培養。
此後作為童星,參與了多部影視作品的拍攝,從小就能穩定地展現角色,可愛溫暖又非常真實。
2009年加入女團f(x),隨即爆紅,當時f(x)組合成員,還有很多人都熟悉的宋茜、鄭秀晶等等。
照這樣下去,她原本可以順風順水,成為高階版的楊超越。
但是並沒有。
首先,是她的戀情。她和大自己14歲的歌手崔子戀愛了。
由於兩人年齡和長相都差距太大,連粉絲都不接受。
其次,是她性格的「改變」,由清純的鄰家妹妹,變得大膽而奔放。
不愛穿內衣;
不管她做什麼,都能被罵上熱搜,雪莉成了網上挨罵的常客。
搜索欄裡,關於她的,總是負面的。
她曾抵抗:
「請疼愛我一些吧,不要那樣寫,粉絲的辱罵讓我很痛苦。」
「感覺大家唯獨對我戴著有色眼鏡,所以還是很難過。」
可惜,沒多少人真的聽進去了,大多數人只批評她沒有藝人該有的樣子,太「破罐子破摔」了。
知乎網友或許懂得她的絕望:
「她不是放飛自我,她是站在懸崖邊上,精神混沌的求救……
仿佛不敢讓壞人知道她在求救一樣,開始發出一些奇怪的暗號,就像是在說,你還不明白嗎,我很痛苦,請救救我。」
據國外研究顯示,各國90%以上的自殺是由於罹患精神障礙造成。
罹患精神障礙的人群中,患有抑鬱症的人自殺率排第一位,在自殺前他們會以各種各樣的、讓人不解的方式,發出求救信號。
在雪莉生前這些時光裡,她一直在用很逆反、強烈誇張的行徑向外界求救:
這個樣子的我或許不是本來的我,我需要得到幫助!
但她沒有得到足夠多的關心和救治,反而被惡意的評論進一步推進了死亡的深淵。
02
這個世界上從來沒有真正的感同身受,人類的悲歡也都不相通。
很多抑鬱症患者得不到理解,他們看上去開朗樂觀,還能露出微笑,可內心卻像是抹了黃連一樣。
「連呼吸都困難,吐到沒胃口,一點力氣都沒有」;
「躺在床上哭泣,眼淚都流幹了,卻連一點點聲音都發不出來……」
那樣的感覺,真的無比窒息。
突然想起了喬任梁,9月16日,是喬任梁離世三周年的日子。
微博上不少人轉發陳喬恩、朱楨等人探望喬任梁父母的消息,還有更多的人,在感慨這個笑起來陽光燦爛的大男孩,離開這世界時,有多猝不及防。
螢屏上,他是暖心善良的鄰家大哥,是瀟灑風流的霸道公子,背後是巨大壓力、長期失眠、甚至身上有疑似自殘留下的傷口。
直到他去世,我們都不知道他經歷過怎樣的黑暗人生。
有些人平時看著什麼事情都沒有,實際上他們早就患上了微笑抑鬱症。
大張偉在節目裡痛苦的回憶:「我15歲就想過死亡,那為什麼我的歌聽起來都那麼歡快呢?因為我太痛苦了,所以必須寫快樂的歌來掩蓋。」
熱依扎也在微博自曝:
張國榮曾這樣在自傳裡形容自己的抑鬱症:「記得早幾年的我,每逢遇上一班朋友聊天敘舊,他們都會問我為什麼不開心,臉上總見不到歡顏。我想自己可能患上憂鬱症,至於病源則是對自己不滿,對別人不滿,對世界更加不滿。」
但很遺憾,沒有人理解他們。
《小歡喜》裡,劉靜知道丁一輕生時,嘆息著說了一句話:「正常人誰不怕死啊,那要是連死都不怕的話,可能是活著太痛苦了吧。」
《奇葩說》上,柏邦妮和馬東曾有這樣一段對話:
柏邦妮說:心裡很苦的人,需要多少甜才能夠被填滿啊。
馬東回答:其實心裡很多苦的人,只要一絲甜就能填滿了。
03
2018年,B站上,一個抑鬱症女生錄播生命倒計時90天。
她抱著自己最愛的小熊,平靜溫和地對著鏡頭前的陌生人訴說自己的不幸。
彈幕裡,滿屏都是苦苦哀求和暖心鼓勵:
「不要啊,寶貝活下去!」
「加油加油加油!」
「求你活下去!」
留言裡,都是網友開導和心切的呼喚,B站客服也第一時間發起關注,提供協助。
欣慰的是,博主最後終於將籤名換成了:
「希望所有急著赴死的人,都能給自己一點時間。」
網易雲音樂有這樣一條熱評:
終於懂得那些站在樓頂自殺的人為何要等人們發現才猶豫沒直接跳下去了。
他們不是不想自殺,也不是為了博眼球,他們在等……在等這個世界最後的溫柔。
如果圍觀的都是嘲笑聲和拍照的,他們會徹底絕望,然後毫不猶豫地跳下去。
沒有人能為崔雪莉的死負責,但還是止不住想,如果當初,每個人對她能多一些鼓勵,少一些嘲諷,結果是不是會不一樣。
早前,崔雪莉上綜藝,記者問她有什麼夢想,她說,「我希望有更多的人相信我,然後愛我」。
請不要在一個人死後,才想起去愛她。
也不要在一道光熄滅之時,才學會寬容。
答應我:不要輕易忽視他人的每一個呼救,雖然我們不是醫生,但可以給予他們更多的關心和理解,別不再讓類似的悲劇重演。
如果你發現自己有抑鬱症的徵兆,務必及時就醫,不要隨意對待。
推薦閱讀
《治癒者》
「萬物皆有裂痕,那是光進來的地方。」這是一條通往治癒的路。
進食障礙,創傷後應激障礙,抑鬱症,酒精成癮,焦慮症……
十位患者,十個故事,十個深深植根於心底的癥結,一點一點被解開。
或許這些掙扎和艱難,你也曾感同身受。夜裡輾轉難眠的苦痛,無人理解的委屈憤恨,難以自持的痛哭軟弱,幾乎想放棄一切的絕望。
每個人,都能在這本書裡,看到似曾相識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