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顧於藍一生,與癌症鬥爭41年,為藝術獻身成就經典

2020-08-29 易讀書吧

在中國電影這個事業裡,有一些演員可以說為它的發展貢獻良多,算得上是藝術家,在眾多眾所周知的藝術家裡,於藍是排得上名的。

於藍1949年出道,代表作品是《白衣戰士》,這個是她的首部電影。在這之後的70年裡,她在銀屏前貢獻了很多優秀的作品。而且這些電影作品的質量非常高,讓觀眾看得十分過癮。

像於藍這種表演藝術家,作品大於自己的所有,包括生活,是常態。

我們觀眾一般很難深入了解到他們的日常生活。但隨著於藍離世消息的宣布,她的生活事跡也漸漸被世人所發現,最讓網友們意想不到的是,她竟然堅持抗癌41年之久了。

於藍在自己57歲的時候被查出患有乳腺癌,醫生給出的治療方法是將進行手術將它切除。於藍接受了醫生的建議,將左側病變乳房切除,然而,沒過多久,右側乳房也因感染急需切除,所以為了自己的安全著想,於藍忍痛將右側乳房切除。

經歷過這兩次重大手術,於藍的身體素質直線下降。

但儘管如此,於藍沒有頹廢放棄反而樂觀面對,積極改善現狀,堅持每天運動,儘快讓自己的身體得到恢復。她的這種精神不禁讓人為她豎起大拇指。

然而在2020年6月28號,一個令人悲痛的消息傳來:「江姐」於藍宣布離世,享年到99歲。

7月5號上午,於藍家人為其遺體舉行告別儀式,地點定在北京八寶山。於藍家人在靈堂門口掛著:為於藍同志送行的字樣,沉重地悼念於藍。

在告別會裡面,追悼圖片是於藍的黑色照片。於藍的遺體被鮮花包圍著,靜靜地躺在禮堂的正中央,身上披著一面紅豔豔的黨旗,神情安然自若。

社會各界朋友敬獻的花圈花環等擺滿四周每一個角落,場面十分嚴肅莊嚴。

禮堂中的循環背景音樂是小兒子田壯壯作為導演所拍攝的記錄片《德拉姆》裡面的音樂,在悼念於藍的告別儀式上,很多老藝術家例如田華、葛優等都紛紛到場,這在娛樂圈裡是一個非常罕見的現象。

和於藍一樣,田華也塑造了很多經典的銀幕角色,《白毛女》中討喜的喜兒,《黨的女兒》中的倔強李玉梅,田華所塑造的這一系列角色,為中國電影事業的發展貢獻了自己的一分力量。

而田華和於藍的合作,則是在她生前的最後一部作品《一切如你》。

田華今年已經91歲,早已白髮蒼蒼,追悼會上她身穿著白色長褲搭配黑色襯衫,打扮樸素簡單,臉上佩戴著口罩,眼睛通紅。

到達於藍靈堂時,從照片可以看到田華雙手合十,雖戴著口罩但仍然可以看出她眉頭緊鎖、難掩好友離世的悲痛,表情十分沉重。

因為田華已經是91歲高齡了,所以走路難免有些不穩,需要有親友在旁邊攙扶才勉強能走。儘管如此,但田華在見到於藍兒子田壯壯時,還是選擇上前與他擁抱,給他鼓勵,同時低下頭來小聲地交流,安慰他不要太過傷心。

母親於藍的離世,確實是對田壯壯打擊最大的一件事情。他之前還在朋友圈發文告別母親,字裡行間就可以看出他的悲傷,田壯壯表示自己想獨自安靜兩天,平復好自己的心情。

如今再次出現在母親的靈堂上,在媒體的鏡頭中我們可以看出他十分憔悴,整個人無精打採的,雙眼無神,仿佛一夜白了頭。

在親屬裡面,除了兒子之外,圈內的知名老演員李雪健也在場,相關人員透露,李雪健是於藍侄子的女兒的丈夫,所以出現在親屬的行列也就不奇怪了。

很久沒在鏡頭上露面的葛優這時也出現在告別儀式上,只見他身穿黑色上衣,佩戴著黑色口罩,胸前的裝飾物是一朵小白花。他同樣面容悲痛,表情嚴肅地緬懷著這位老前輩。

於藍和葛優的交集可能很多人都不清楚,據葛優透露,於藍曾經指導過自己,算是自己的半個老師,那是他在準備演員考試的時候。

而且自己已經故去的父親和於藍也是好朋友,自己和於藍的兒子也比較熟悉,考慮這些種種,所以葛優覺得自己來送老人家最後一程。

除了葛優田華之外,娛樂圈的黃曉明、王雷李小萌夫婦、焦俊豔、雷佳音等比較年輕的演員,以及因有事沒能到達現場的倪萍、潘虹等老一輩的演員,都紛紛送上花圈,以表示自己的悼念之情。

不僅娛樂圈的一眾演員為於藍的離世在悲痛地悼念,CCTV4的節目組也在7月4日18:00,在《中國文藝·向經典致敬》這個欄目中,以播出「永遠的江姐」這個節目,向於藍致敬,緬懷於藍。

節目組在贈予於藍這位藝術家的輓聯給了很高的評價,對於藍飾演的各種角色作出了不同程度的讚美,最後以你是業界裡仰止的高山結束。

在節目裡,我們跟隨講解人的節奏,觀看了於藍這從影幾十年的點點滴滴的人生,真的非常令人感動落淚。於藍真的為電影事業貢獻良多,她是真的愛著電影。

在於藍的眾多角色中,無論是《烈火中永生》的大無畏的江姐,《龍鬚溝》裡的小人物但卻有大智慧的程娘子,還是《革命家庭》裡巾幗不讓鬚眉的周蓮,於藍都能信手拈來,憑藉自己高超的演技,成功在中國銀屏中塑造了一個個各有特色的女性角色,讓觀眾記憶深刻。

所以她的離世,不僅是中國電影圈的損失,很多圈內人也感到非常遺憾。

這位老藝術家最終還是離我們而去了,但她所拍攝的作品會永遠留在我們的心中,並且會跨越時代,讓更多的人可以看到。

最後祝於藍這位熱愛演戲的老藝術家能夠一路走好,在天堂裡繼續追逐自己所熱愛的東西,發展自己的電影事業。

——END——

原創文章,禁止準則,侵權必究

圖片來自網絡與圖文無關,如有侵權聯繫刪除

相關焦點

  • 丁亞平|藝術的煊麗與質樸——於藍和中國當代電影史及其意義
    1940年調到延安魯迅藝術學院實驗劇團成為正式演員,1946年調入東北電影製片廠,開始了電影表演藝術生涯。1950年3月,調入北京電影製片廠。於藍在《革命家庭》《龍鬚溝》《烈火中永生》等電影中奉獻了精湛的表演,尤其在《烈火中永生》中塑造的江姐形象,成為中國電影史上的經典。1981年,受命組建北京兒童電影製片廠(中國兒童電影製片廠前身),擔任首任廠長及藝術指導等職務。
  • 2020年6月27日,於藍逝世:抗癌半輩子的她,憑藉什麼活到了99歲
    中國藝術失去的是那些老藝術家的德和藝,所以對他們的離世感到萬分惋惜。這些老藝術家們為了中國的電影電視能更好的發展貢獻了自己一生的力量。而於藍老師就是這樣的一位老藝術家。沉浸在這份悲痛中,我們來看看於藍老師生平為中國的電影事業做出的貢獻。
  • 凌晨0:22分,為丈夫守寡46年,於藍逝世,原來李雪健是她的侄子
    年日軍進攻華北,華北淪陷後,於藍便輟學了。也就是這個角色,讓全國人民都非常親切的稱於藍為「江姐」,於藍一生只有一次婚姻,他的丈夫就是《英雄兒女於藍早在1978年的時候就被查出乳腺癌,但是當時的於藍並不害怕,直面的抗擊癌症。
  • 回顧2020年去世的10位老藝術家,於藍99歲,陳木勝才58
    此外,無論是綜藝節目還是為《動物世界》配音,趙忠祥同樣也是得心應手,為觀眾創造了無數經典之聲。尤其是那句熟悉的「春天來了,在非洲的大草原上」成為了幾代人的共同回憶。這位帶著諸多光環的老藝術家——於藍在今年永遠離開了我們。
  • 第15屆中國長春電影節 |「薪火相傳」於藍作品回顧展,尋找新中國電影最初的光火
    今年6月27日,著名電影表演藝術家於藍在北京去世,享年99歲。從影幾十載,於藍老師以其細膩又精湛的表演讓眾多其飾演的角色深入人心,為紀念於藍老師對於長春乃至華語電影作出的突出貢獻,第15屆中國長春電影節特別策劃了「薪火相傳」於藍作品回顧展,展映於藍老師參演的包括《龍鬚溝》《烈火中永生》等優秀作品,以尋找新中國電影最初的光火。
  • 周總理誇她演了個好媽媽|於藍堅韌不拔的一生
    於藍是『最美奮鬥者』,是中國電影界的驕傲。於藍永生!」這麼一位德高望重、才藝雙馨的表演藝術家,用她的一生向我們展示了什麼叫做「堅韌不拔」。「於藍」這個名字,是她的同窗好友趙書鳳的母親給改的,寓意「希望你們走在萬裡無雲的藍天下」。1938年,17歲的於藍經過長途跋涉到達延安,參加抗日工作,先後在延安抗日軍政大學和女子大學學習。19歲,調入延安魯迅藝術文學院實驗劇團擔任演員,從此開啟了數十年的演藝生涯。
  • 於藍走了…
    6月28日凌晨,導演田壯壯在朋友圈發文稱:「媽媽走了……」著名電影表演藝術家於藍離世的消息一經發布,引發眾人悼念。
  • 觀眾心目中,永遠的「江姐」——於藍
    大學期間,於藍積極地參加學校的演藝活動,並因此愛上了表演。由於在河北成長的經歷,使得籍貫東北的於藍說得一口流利的普通話。所以早早入選了魯迅藝術文學院劇團,正式從事演繹工作,登臺表演話劇。而在踏上演藝道路之前,於藍的夢想,是成為一工程師。這個夢想與演員,可謂是相去十萬八千裡。
  • 於藍:歷經磨難,與丈夫相愛34年,寡居46年,如今兒子家喻戶曉
    2020年6月27日,著名電影表演藝術家於藍在北京去世,享年99歲。她曾經在電影《烈火中永生》中塑造了一位勇敢、堅強、富有民族大愛的江姐形象,影響了一代又一代中國觀眾。同樣,於藍的愛人田方也是一位優秀的電影演員,他們的愛情曾被作家霍達稱讚為「真情絕唱」。
  • 回顧2020年六位離世的名人:他們塑造了經典,卻窮了一輩子
    劉江的一生充滿了苦難,他當演員後也沒有享受過太多名和利,對他來說,人生的痛苦才能成就好的演員,沒有什麼比好好演一個角色更重要的事情了。04 於藍2020年6月28日,著名表演藝術家於藍去世。1921年,於藍出身於遼寧鞍山,而後被帶到黑龍江,之後幾經波折。1938年,17歲的於藍輾轉來到延安,日子過得很拮据。兩年後,為了生計,於藍才決定轉行做演員。
  • 於藍去世!持續抗癌42年,從影60年為何只留下十幾部電影?
    於藍是長影(東影時期)的著名電影演員、電影表演藝術家,曾出演過《龍鬚溝》《林家鋪子》《那些女人》等,其中《烈火中永生》江姐一角最為經典,曾榮獲第27屆中國電影金雞獎終身成就獎。《鴿子迷的奇遇》則榮獲了1987年印度第五屆兒童電影節最高金像獎。到後期,雖然於藍已經離開了自己的工作崗位,但還是不遺餘力地為兒童電影製片廠發光發熱,2009年兒童電影製片廠出品的《尋找成龍》,於藍也客串了問路甲的角色,只不過很多觀眾並不清楚於藍和這部電影的淵源。身居幕後,為中國兒童電影做貢獻,是於藍淡出銀幕的第二個原因。
  • 為藝術獻身?除了湯唯,範冰冰、林志玲也為藝術獻身?
    今天(2020年10月30日),在網上發現,有關女星湯唯的藝術寫真照片,其中有一張是她在經典電影《色戒》裡身穿旗袍的劇照。這張劇照,光彩照人,美輪美奐。讓人不忍移開眼光。以前,對於這樣的做法,還有一個非常正能量的詞,叫做「為藝術獻身」。湯唯「為藝術獻身」一次,在名聲鵲起的同時,也幾乎是身敗名裂。所以,演員值不值得為藝術獻身,也是仁者見仁、智者見智的事情。
  • 主編在線|於藍:忘了我這個演員,永遠記住江姐
    「九·一八」事變發生後,於藍一家逃難到關內,幾經輾轉勉強立足於北平。當時她經常見到日本的裝甲車在城裡橫行無忌,感覺車輪就像碾過自己的胸口一樣,「那時唯一的願望就是參加抗日。」1938年,懷著對革命的無限憧憬,年僅17歲的於藍穿越封鎖線來到革命聖地延安,先後在延安抗日軍政大學、延安女子大學學習。1940年,於藍被調到延安魯迅藝術學院實驗劇團,成為了正式演員,開始了長達70多年的革命文藝生涯。
  • 著名演員於藍去世:曾兩度患癌,與李雪健還有一層關係
    近日,又一名老藝術家去世,她是《烈火中永生》的&34;,是著名的導演田壯壯的母親,也是著名的演員於藍。她的一生塑造了很多經典的角色,但是最讓人印象深刻的就是&34;了,於藍憑藉這一角色獲得了人們的關注,成為了當時非常有名的演員,隨後,她還獲得了很多的獎項。
  • 再見了「江姐」再見了於藍
    17歲的於藍就來到革命聖地延安進行學習。1940年,她到延安魯迅藝術學院實驗劇團學習工作,自此將她的一生都奉獻給了所熱愛的演藝事業,成為一名優秀的文藝戰士。電影《烈火中永生》劇照作為老一輩的電影人,於藍老師為我們留下了許多經典的熒幕作品
  • 著名表演藝術家於藍辭世
    從青春到白頭,一生都奉獻給電影藝術事業,雖歷盡磨難,卻始終無怨無悔。也是這次深入的採訪讓於藍發現她和江姐有著類似的人生經歷。於藍在1939年加入中國共產黨,江姐可能是1940年入黨。江姐是地下黨,於藍在根據地。於藍曾經和江姐一樣有著被捕並與敵人周旋的經歷,不同的是,於藍在戰友的營救下活了下來。
  • 送別於藍 | 別了,永遠的「江姐」
    1938年10月,年僅17歲的於藍穿越封鎖線從北平來到革命聖地延安,先後在延安抗日軍政大學、延安女子大學學習。1940年,於藍調到延安魯迅藝術學院實驗劇團。1946年,於藍調入東北電影製片廠。1948年冬,她主演了影片《白衣戰士》。1950年3月,於藍調入北京電影製片廠。
  • 永遠的「江姐」於藍去世,享年99歲
    她也是中國兒童電影製片廠的第一任廠長,退居幕後,一直為兒童電影事業奔波,她的一生親歷和見證了新中國電影的發展歷程。從延安開始的藝術之路於藍原名叫做於佩文,1921年出生於遼寧岫巖。學業之外,於藍也經常參加各種業餘的戲劇演出。1940年春天,於藍進入魯迅藝術學院,成為一名正式的演員,從此走上了藝術之路。 抗戰勝利前,於藍演過很多舞臺劇,新中國成立後,於藍開始接觸電影。
  • 永遠的「江姐」—懷念華鼎獎中國電影終身成就大獎獲得者於藍
    曾經在電影《烈火中永生》扮演經典角色「江姐」的著名電影表演藝術家於藍老師昨晚(6月27日)在北京去世,享年99歲。於藍,原名於佩文,1921年6月3日出生於遼寧省鞍山市岫巖滿族自治縣。1961年,於藍被國家文化部評選為新中國「22大電影明星」之一。
  • 湯唯為藝術獻身背負罵名,在韓國找到真愛,她41年人生太精彩了
    畢竟湯唯在2014年與金泰勇結婚之後,演藝中心仍然放在了國內,很少出演韓國的電影。此次,也是她時隔8年再次出演韓國的電影,因此備受眾人的關注。如今41歲的湯唯,這些年來在演藝圈中的經歷實在是太精彩了。特別是她在電影當中為藝術獻身的片段,雖然在國內頗受爭議,卻讓她獲得了當年金馬獎最佳的新人獎。湯唯也成功通過那部作品被觀眾熟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