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這個狗糧灑滿地而單身狗卻不敢出門、有人歡喜有人憂的大日子裡,剛上映的一部電影最是應景,它就是由徐崢監製、蘇倫執導、雷佳音和佟麗婭主演的《超時空同居》:
喪萌「大頭」雷佳音and女神佟麗婭,光是衝著這對CP,難道你不想為國產片票房貢獻一份力量?
影片上映三天,豆瓣評分7.4,碾壓一眾國產商業片:
直接證明了好的演員不僅能夠為影片帶來流量,更能帶來好評。
並且!!!
雷佳音本次在片中挑戰了一人分飾兩角。以往雷佳音也曾在大小銀幕前成功塑造了許多形象:《繡春刀2》中痞帥的裴綸、《白鹿原》中熱血正直的鹿兆鵬、《我的前半生》中一炮走紅的「前夫哥」、《和平飯店》中幽默果敢的王大頂……而這一次的兩個角色——25歲的犬系暖男和44歲的億萬土豪,也被雷佳音刻畫得十分到位,僅需幾個眼神和舉手投足見的動作氣質,我們就能感受到他在兩種角色之間的無縫轉換:
(圖:25歲的陸鳴)(圖:44歲的陸石屹)
無論是搞笑又蠢萌的小奶狗,還是腹黑算計的「成功人士」,他都詮釋得毫無違和感。可以說,無論戲裡對於角色的精準刻畫還是戲外「吹雪老男孩」「TF老boys」掩飾不住的逗比氣質,雷佳音都無疑是影片的一大亮點與賣點。(圖:紅毯「泥石流」雷佳音)
然而,《超時空同居》能夠收到廣泛好評,更要歸功於它對類型片的準確把握以及細節上的真誠與用心。
(以下內容涉及部分劇透,如果介意請繞行哦~)
或許是當今大多數商業愛情片要麼用力過猛矯情有餘,要麼粗製濫造毫無誠意,而今的商業喜劇片又總是搞笑不足,尷尬有餘,以致於我們對商業片總是存在偏見。而這種偏見所帶來的效應就是會直接拉低受眾對於商業片的觀影期待,以致於我們對商業+喜劇+愛情片的類型定義一直都很模糊,唯一的要求恐怕就是——別太尷尬就好。
所以當我們看到《超時空同居》這樣一部既不矯情又搞笑的類型片時,一定會感到驚喜:影片將男女主人公分別設定在1999年和2018年兩個時空,25歲的陸鳴是懷才不遇、業績不佳的建築設計師,31歲的谷小焦則是心懷舊事、生活不順的大齡待嫁女。影片開頭沒有作過多的鋪墊,而是交待了男女主背景後直接通過一系列平行蒙太奇讓他們陰差陽錯地「住」到了一起,一對歡喜冤家的序幕由此拉開。
知著君覺得,《超時空同居》之所以能夠獲得廣泛好評,很大一部分原因在於它對於類型片的把握得當,影片很好地將喜劇元素與愛情元素融合在超現實的背景設定中,尤其在喜劇性方面發揮出色:
首先,影片「穿越」的設定自帶戲劇性,男主陸鳴從1999穿越到2018年,對於手機定外賣、掃地機器人、VR等許多現代人生活方式的「適應無能」充滿笑點,而這一切也因為有了「大頭」雷佳音的加持而使喜感升級。
其次,深諳喜劇類型創作的徐崢作為監製,合理地控制了影片喜劇部分的節奏,平均三分鐘一個笑點(甚至更多),並且把握住了幾個笑點密集區,而徐崢此次友情客串的「撈海底」扯麵員也無疑貢獻了一次「小高潮」:
再次,影片對於愛情線的詮釋可謂清新自然,畢竟,沒有矯揉造作的臺詞和浮誇的演技,已經可以稱得上是當下愛情片中的一股清流了。但不得不提的是,影片從喜劇到愛情的過渡不免有些生硬,男女主一直處在歡喜冤家式的打打鬧鬧中,缺乏一個確立情感的契機,並且女主開始的人設是一個雖然不乏可愛卻有些貪慕虛榮的「拜金女」,這也使得影片後半部分當女主要在愛情與麵包間做出抉擇時,那種艱難與痛苦又缺乏了一絲合理性。
此外,影片對男主建築設計師這一角色的塑造過於表面化,我們能看到的只是一個宜室宜家、正直可愛的「暖男」形象,我們能看到他最終從名不見經傳的陸鳴變成了地產大亨陸石屹,而這只是一個結果,卻缺乏對他在事業上「常態」的描寫刻畫,也就淡化了為男主塑造建築設計師這一職業的必要性。或許影片只是想表達男主最後成為了成功人士,而在2018年哪個行業最能代表「成功」?無外乎是房地產。因此不得不說,捉襟見肘、不敢深究的簡單邏輯使得影片在人物、劇情方面有些經不起推敲,而這也恰恰是當下許多愛情輕喜劇的一大弊病。
如果從愛情這一主線來看,這只能算得上是一部中規中矩的愛情片,但卻因喜劇部分的出彩、演員演技的加持以及許多細節的精心設置,使得它在滿滿的套路之外,又有滿滿的驚喜。
首先是影片頗具創意的場景設置:所謂的「超時空同居」,便是將男女主的房間「強行」拼湊在一起,滿滿的生活氣息撲面而來,而這其中也必然會擦出不一樣的火花:
(圖:強行「拼湊」的房間)
其次是影片在展現1999和2018兩個年代時的符號化表達:分別採用一系列的轉場鏡頭乾淨利落地交待了兩個時空最具代表性和時代氣息的事物。除此之外,男女主「同居」的時空大挪移這一過程也被賦予了喜劇色彩,令人捧腹大笑的同時又充滿創意。(在此不作過多劇透)
最後,值得一提的是,本片雖然是加入了科幻元素的愛情輕喜劇,卻只是把科幻當做輔料而已,這是一種十分討巧的做法。影片的用心之處體現在許多瑣碎的細節裡,其中致敬經典影片《鐵達尼號》《斷背山》《甜蜜蜜》的橋段雖有些生搬硬套但也可謂誠意滿滿。也有人吐槽影片的最後,說到底還是在講愛情與麵包、正直與前途之間的抉擇,把它們包裹「超時空」這一充滿浪漫色彩的外衣下,糖分十足,卻也因此陷入了「自相矛盾」的境地:選擇正義即意味著改寫時空,看似浪漫暖心,卻在邏輯上忽略了「蝴蝶效應」。對此導演曾在路演交流會上作出過解釋——影片最後兩人在街角的相遇暗示的已是另一時空,也就是說,他們在另一時空再次相遇了。或許有人對這一解釋並不滿意,但知著君以為,這種充滿浪漫色彩的結局十分契合影片的基調,同時也是對影迷的一種心理安慰。
總體來看《超時空同居》:一方面,它的確是一部有槽點有bug的商業片;另一方面,它又是一部在情節、人物、笑點包袱上都可圈可點的誠意之作,並且是一部完成度較高的處女作。導演蘇倫曾坦言自己一直有一個非常明確的目標——做一名合格的商業片導演。知著君以為,或許商業和藝術本就該以一分為二的標準去看待,正如我們走進電影院看《超時空同居》,看《復聯3》和看《刺客聶隱娘》的審美期待必然是不同的。相信很多觀眾看《超時空同居》的目的只是為了獲得一次愉快的觀影體驗,甚至只是為了pick一下雷佳音而已。遺憾的是即便我們對商業片已經有著如此高的寬容度,如今許多國產商業片卻仍然達不到「劇情不狗血、邏輯漏洞少、演技不浮誇」這樣的初級標準,因此當豆瓣5分以下的影片幾乎被國產商業片承包時,《超時空同居》仿佛一股清流,逆流而上。
或許在許多專業影評人的眼中,這仍然是一部劇情邏輯漏洞較多的影片,但它一定是一部基礎標準之上還略帶小驚喜小創意、笑點密集且不尷尬的輕喜劇,至少,知著君是伴著影廳裡此起彼伏的笑聲看完的,而《房間》響起的那一瞬間,居然還有一絲小小的感動。
而且,在這個普天同慶日子裡,你真的不打算買張票去嘗一波甜齁齁的狗糧嘛?
(溫馨提示:片尾彩蛋高能預警!單身狗請在單身狗的陪同下觀看)
(本文圖片全部來源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