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疫情之下,那些中國援外物資上的寄語,堪稱「詩詞大匯」

2020-12-19 扒拉文史

每年的4月23日是世界讀書日,今年的世界讀書日,因為疫情的影響,而顯得格外的與眾不同。

有的國家傲慢,有的國家束手無策,有的國家則是萬眾一心,齊心。

而在中國疫情取得階段性勝利之後,在大國擔當和人類命運共同體的理念下,也向世界各國捐獻了一大批物資,而這其中的標語,也和之前日本捐贈給中國的「山川異域,風月同天」一樣,吸引了許多人的眼球。

我們在下文就來做一個盤點,分享這些標語之後的故事,也作為世界讀書日的一個引子。

日本:「青山一道,同擔風雨」

之前日本的「青山一道同雲雨,明月何曾是兩鄉」吸引了無數人的眼球,也在社會上引起了許多的爭論,以龍應臺女士的「中國人喪失文化了」這種論調最為出名。

所以我們這次寫的「青山一道,同擔風雨」算是打了這些人的臉面。

中華文化在我們這一代,包括我們的子子輩輩,都不應該被遺忘,也不會被遺忘。「青山一道,同擔風雨」,既是對之前日本援助標語的回應,也是充滿了濃濃的中國風,化用了唐代詩人,七絕聖手王昌齡的詩句,表達了中日兩國一起共對疫情的情誼。

眾所周知,唐代也是中日兩國友好交流的時代,我們有鑑真東渡,他們有遣唐使來唐,王昌齡,白居易的詩歌更是被當時的日本貴族所喜歡。

「青山一道,同擔風雨」和之前的「山川異域,風月同天」一樣,在中日兩國深厚的歷史交流傳統下,「共結來緣」一定是未來可期的。

德國:「山和山不相遇,人和人要相逢」

「山和山不相遇,人和人要相逢」是一句德國諺語。

有人認為不同文化之間是鴻溝,存在著迥異的價值觀,但是這句話,喜歡聽評書的都知道,前些年去世的評書大家單田芳老先生,就經常念叨著「倆山到不了一塊兒,兩個人倒是經常能遇著。」

山是「兩岸青山相對出」,對立陡峭,好像從亙古到現在都沒有絲毫緩和過,但是人不一樣,人和人之間總是充滿著奇妙的緣分,有些人即使相隔萬裡,卻也能遇著,然後開始一段故事。

我們是人類,人類命運共同體,在面對共同的危險的時候,更是應該守望互助,絕對不是搞什麼孤立主義,正如《三體》裡所說的一樣,「弱小和無知不是生存的障礙,傲慢才是」,在茫茫宇宙裡面,人和人要相逢,團結一心,不指責,不推卸,一起為我們生存的更好而好好努力。

再聯繫到前段時間德國搶瑞士的口罩物資等事件,這句德國諺語也在為他們提個醒,疫情終將會過去,到時候國家與國家也終將會相逢,德國那時候又將如何自處呢?

法國:「千裡同好,堅於金石」

在中國援助法國的物資上,寫的是「千裡同好,堅於金石」,相信很多人對這兩句話很陌生,其實這句話是由三國時代一個不怎麼出名的人譙周,在他的不怎麼出名的著作《譙子齊交》裡寫的,原話是這樣的:「交得其道,千裡同好,固於膠漆,堅於金石」

後來王勃寫的那兩句「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也估計靈感是從這句話迸發出來的。

而下面的那句法語「Unis nous vaincrons」則是法國文學家,《巴黎聖母院》的作者維克多·雨果的名言,意為「團結定能勝利」。雨果是一位具有著人道主義的同情心的作家,我們中國人除了《巴黎聖母院》之外,對他的大部分記憶都來自於他對於強盜們「火燒圓明園」的斥責,他當時說「兩個強盜進入了圓明園」,摧毀了人類文明的寶藏,對整個人類的包容關懷,跨國界,跨種族的博愛一直是雨果的核心觀點。這次援引的這句名言,在這個特殊的時期,也算是恰逢其會。

這樣的人道關懷的精神內核,是所有文明的共性。生命的消逝和種族國籍無關,關於死亡這件事,並不是死去了兩萬人,而是一個人的死亡,發生了兩萬次。當一顆又一顆心臟停止跳動的時候,我們應該知道,這將是我們所有人的傷痛。

義大利:「消失吧黑夜!黎明時我們將獲勝」

在中國捐贈給義大利的抗疫物資上,寄語則和上面的富有中國文化的詩詞不大相同,是一句符合義大利人審美的歌詞:「消失吧,黑夜!黎明時我們將獲勝!」,並且還配上了一段曲譜。

很多細心人發現,這其實是義大利作曲家普契尼最著名的歌劇《圖蘭朵》中的一段詠嘆調的曲譜。很多喜歡歌劇的人,不會不知道《圖蘭朵》,並且巧的是這部劇的故事背景,就是和中國有關係。

在《圖蘭朵》裡,元朝公主圖蘭朵和當時流亡在中國的韃靼王子卡拉夫的愛情故事讓很多人感動不已,又新奇不已,滿含了西方人當時對中國的想像。

在歌劇裡,除了義大利的詠嘆調之外,劇作家還很有心的在故事裡加了許多中國的文化符號,比如中國的古典宮廷,比如中國元宵節時候的花燈,舞獅等許多民俗,並且音樂主線正是中國人耳熟能詳的江蘇民歌《茉莉花》,對於這首歌,每個人中國人都知道。

這正是這段寄語的用心之處。《圖蘭朵》在中國,義大利文化和中國文化的交流,再加上音樂這種人類的共同語言,在五線譜上,傳遞的是兩個國家長久以往的歷史淵源和美好的前景展望。

印度:「尼蓮正東流,西樹幾千秋」

最近印度的疫情形勢不容樂觀,在短短的不到一個月的時間裡面,確診人數每天都在以萬計的增加。世界上很多人不由的對印度的抗疫前景表示了擔憂,覺得印度如果大規模爆發,一定是一場國際災難。

在中國捐贈印度的物資上,則是這樣的一句詩歌「尼蓮正東流,西數幾千秋」,這句話相信很多中國人其實並不知道,但是它的作者,相信很多中國人是非常熟悉的,正是我們的玄奘。

玄奘法師當時一路西行,去當時佛教的中心印度追尋佛教的真諦,一路上的辛苦我們可想而知,後人在《西遊記》中還給他搞了三個徒弟,弄了一匹白龍馬,但是實際上,玄奘只有他自己,他用自己的經歷,譜寫了一曲中國印度文化交流的讚歌。

在取得真經之後,玄奘寫下了這樣的幾句詩「尼蓮河水正東流,曾浴金人體得柔。自此更誰登彼岸,西看佛樹幾千秋」來紀念這一段註定難忘的旅程。曾經的尼蓮東流,給我們帶來了印度的佛教,今天我們重新回頭,去給我們這位曾經的老鄰居一些我們的幫助。

韓國:「肝膽每相照,冰壺映寒月」

「肝膽每相照,冰壺映寒月」,看起來很像中國詩,其實不是,他是出自朝鮮人許筠之手,當時朝鮮文學界,一直以會說漢語,寫漢字作為有文化的象徵。

許筠按照時間來算,當時我們中國應該算是明代。

他生活在日本侵略韓國的時期,當時戰況一度十分慘烈,幾近亡國,只剩下一個李舜臣將軍還在苦苦支撐,幾百年之後被韓國人景仰。當時的中國,在自己財政也不寬裕的情況下,還是派出了大軍,發動了萬曆三大徵,像很多年之後的抗美援朝一樣,跨過了鴨綠江,幫我們的鄰居打跑了日本侵略者。

見證了這一幕幕可歌可泣的犧牲,詩人有感於中朝友誼,寫下了這麼兩句,兄弟之間肝膽相照,一片冰心在玉壺,既化用了中國的傳統典故,又賦予了不一樣的精神內涵。

在詩中還有這麼兩句「國有中外殊,人無夷夏別」作為點睛之筆,詩人覺得中韓兩國落地皆兄弟,又何必像春秋時的吳國越國一樣互為讎初呢?

我們在今天這個特殊時期,援引這兩句,不僅僅是為了懷念祖宗們建立起來的深厚情誼,也是對中韓兩國在共同抗擊疫情中展現的兄弟一家,肝膽相照情誼的感念。

結語:

這次疫情是一場考驗,這是毋庸置疑的。在我們中國疫情最嚴重的時候,我們很多網民因為看到日本救援物資上的「山川異域,風月同天」而感到溫暖,但是我們其實也知道,在當時,一句簡簡單單的「武漢加油」帶給我們的溫暖同樣是不遜色的。

之所以盤點這些,是因為文字的力量,文字是有溫度的,但是也是因為後面的人,才會如此的有溫度。幾個字,甚至是幾個平平無常的字,因為被文字後面的人情編織起來,才真正意義上成為了文學。

今天的盤點就到這裡啦,你們還知道哪些救援物資上的句子呢?歡迎留言回復哦。

文/扒拉文史

相關焦點

  • 堪稱「環球詩詞大會」 中國援外物資上的寄語暖人心
    來源:經濟日報「山川異域,風月同天」「豈曰無衣,與子同裳」……還記得一個多月前,日本援華物資上的這些詩詞麼?它們曾在疫情最艱難的時期,給我們帶來了深深的感動。「投我以木桃,報之以瓊瑤。」當全球面臨嚴峻的疫情考驗時,中國也責無旁貸地為各國抗疫提供力所能及的援助。
  • 有感而發 | 讀援外物資寄語
    當前,我國政府和民間紛紛行動,向疫情嚴重的國家和地區捐贈抗疫物資,並在這些援外物資上寫上真誠的寄語,給對方加油打氣。真誠的寄語,帶給異國朋友溫暖和感動。在馬雲公益基金會和阿里巴巴公益基金會捐贈給義大利的抗疫物資上,貼著一張帶有樂譜的寄語:「消失吧,黑夜!黎明時,我們將獲勝!」這是義大利作曲家普契尼的歌劇《圖蘭朵》中一段詠嘆調裡的話。這部西方歌劇把中國民歌《茉莉花》的旋律作為音樂主線,融入中國元素,是見證中國和義大利友誼的經典作品。真誠的寄語,見證了中外文化的交流。
  • 中國援外物資上的寄語真是用心了
    中國援外物資上的寄語真是用心了「山川異域,風月同天」「豈曰無衣,與子同裳」……還記得一個多月前日本援華物資上的這些古詩詞麼?它們曾在中國疫情最艱難的時期,給我們帶來了深深的感動。「投我以木桃,報之以瓊瑤。」當全球面臨嚴峻的疫情考驗時,我們自然要責無旁貸地站出來分享戰疫經驗、提供力所能及的援助。
  • 「相知無遠近」「冰壺映寒月」……中國援外物資上這些刷屏的名句...
    「山川異域,風月同天」「豈曰無衣,與子同裳」……還記得一個多月前,日本援華物資上的這些古詩詞嗎?這些名句曾在網友中引發熱議,在中國疫情最艱難的時期,給我們帶來了深深暖意。如今,當全球面臨嚴峻的疫情考驗,中國也向世界伸出了援手。
  • 中國在援助物資上寫了什麼?網友:看到世界詩詞大會
    中國在援助物資上寫了什麼?網友:看到世界詩詞大會 2020-03-24 20:26:00來源:新聞聯播
  • 中國援外抗疫物資上的寄語,用這種方式竟能書寫的如此絢麗
    疫情爆發以來,一群來自湖南花火劇團的焰火設計師在家中時刻關注著我國和世界各國的疫情發展。當中國捐贈的物資上貼滿了對援助國家的寄語時,他們深深感受到了「人類命運共同體」離我們是那麼近。
  • 人民日報評捐贈物資「寄語」:折射出人類文明之光
    日本富山縣捐贈遼寧省的物資上寫有「遼河雪融,富山花開;同氣連枝,共盼春來」,巧妙融入「遼河」和「富士山」的意象。在日本群馬縣太田市捐贈給上海嘉定的物資上,一句「志合者,不以山海為遠;願疫情平息,嘉太平安」,巧妙融入兩地地名,送來美好祝福。跋山涉水而來的援助物資,配以雋永詩文,患難時刻的共情與支持,深深打動中國人民。
  • 疫情之下的企業力量:匯點滴 成江河
    (抗擊新型肺炎)疫情之下的企業力量:匯點滴 成江河  中新網杭州1月28日電(記者 錢晨菲)馳援湖北,企業力量方顯擔當。時下,面對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加快蔓延的嚴重形勢,越來越多的企業自發加入「戰疫」,它們來自五湖四海,卻將點滴溫暖匯成大愛之江河。「抗擊新型冠狀病毒肺炎醫用物資信息發布平臺」。
  • 我市援外醫療隊員出徵!
    援外醫療隊員史斌、吳傑安、方煌、李水英、常嘉泰、劉穎群及市衛健委、市人民醫院、江西醫專第一附屬醫院、上饒市中醫院有關領導參加。市衛健委黨組書記、主任王金福寄語援外隊員,為他們送上關愛,也寄予希望。自去年12月起,我市在省衛健委統一部署和指導下,經過宣傳動員、自願報名、單位推薦、面試考察等程序,順利完成了本期援外醫療隊的組建任務。
  • 那些被救的生命永遠銘記你們——中國援外醫療隊派遣56周年綜述
    中國醫生從死亡線上又搶回來一條生命!  醫學源於人性的善良,醫生的初心是治病救人。每天,在不同的受援國,這種救死扶傷的動人場景都在上演,中國援外醫療隊先後為71個國家累計診治患者約2.8億人次,贏得了受援國政府和人民的高度評價。
  • 援外醫療五十載《閃耀的平凡》講述中國醫生艱辛援外事跡
    自1963年,中國向阿爾及利亞派出了第一支援外醫療隊,至今已經走過57個春秋,多年來先後向亞洲、非洲、拉丁美洲、歐洲和大洋洲的71個國家派遣過援外醫療隊,診治患者超2.8億人次。   在本期節目中,安東尼·莫爾斯將前往中國的廣西壯族自治區人民醫院和柬埔寨磅湛省,帶我們了解中國醫生援外的故事,感受他們的「醫者仁心」。
  • 中國援外抗疫物資詩句中的「史」與「情」
    目前,全球新冠f肺炎疫情的流行進入了新的階段,國際上的焦灼形勢已勝過國內。在疫情爆發之初,國際社會曾向我國伸出援手,現在則輪到我們投桃報李。中國在向其他國家捐贈物資時,也吸收了當初日本友人在物資上附錄詩句的經驗,讓一些富有中國文化特色的詩句飛往世界各地,這也可以說是復興中國歷史上本有且源遠流長的「詩賦外交」傳統。其中許多詩句都蘊含著中國與相關國家的交往歷史,也寓意著其中的深情厚誼歷久而彌新。
  • 恆大再度「出手」又捐1億 助力中國紅十字會開展國際「抗疫」援助
    中國紅十字會官網截圖中國紅十字會與恆大集團合作成立國際「抗疫」援助基金風雨同舟 「地球村」攜手「抗疫」新冠肺炎疫情不斷擴散,不再是單個國家所能解決的局部問題, 已演變成涉及全球的整體性問題,各國在疫情的預防和管理上必須加強協調,相互支持、相互幫助。
  • 高考作文輔導236:天一大聯考第七次作文「暖心詩文,守望相助」
    新冠肺炎疫情在中國肆虐之初,來自世界各地的抗疫物資先後運抵中國。而在中國疫情得到有效控制的同時,中國也捐贈物資給其他各國。在這些物資抵達的同時,也帶著暖心的詩文,洋溢著者守望相助的深情厚誼。中國《詩經》中《秦風·無衣》中的一句「豈曰無衣,與子同裳」,在抗疫危難時刻,出自日本對中國的援助物資上,讓中國人很暖心,也顯出日本人很有文化。
  • 疫情之下,安225表現卻如此搶眼,中國到底需不需要大飛機?
    自打新冠病毒疫情在全球範圍內開始爆發以來,很多國家都派出了各自的軍用運輸機前來我國批量採購防疫物資、醫療設備,而在這些頻繁來到我國的國外運輸機當中,有一款空中巨無霸卻是值得特別關注的,這邊是蘇聯時代建造的安225超重型戰略運輸機。
  • 2020,逆行出徵,大愛無疆——中國援外抗疫醫療專家組在行動
    2020年新冠病毒肆虐全球疫情不斷反覆中國積極投身國際抗疫合作為維護全球公共衛生安全貢獻中國力量盡己所能為國際社會提供援助向34個國家派出36個醫療專家組向150多個國家和國際組織提供抗疫援助以實際行動幫助挽救了全球成千上萬人的生命↓請點擊國家名稱製作轉發海報向中國援外抗疫醫療工作者致敬攝影/供圖:朱煒 王守寶 王雄 劉天 劉潺 周廣林 趙戈 毛鵬飛 張玉亮 梁樑 陳欣波 石中玉 塗一帆 馬意翀 張淼 魏培全 烏馬利 努巴尼 哈拉比薩斯 亞歷山大 內格爾 朱利葉斯 帕特拉索 達爾 中國駐伊朗大使館 中國駐吉布地大使館 中國駐亞塞拜然大使館
  • 日本「風月同天」,我們「同擔風雨」,這才是全球抗疫該有的樣子
    「山川異域,風月同天」「豈曰無衣,與子同裳」……還記得一個多月前,日本援華物資上的這些古詩詞麼?它們曾在中國疫情最艱難的時期,給我們帶來了深深的感動。「投我以木桃,報之以瓊瑤。」當全球面臨嚴峻的疫情考驗時,我們自然要責無旁貸地站出來分享戰疫經驗、提供力所能及的援助。
  • 全球60個國家進入緊急狀態!中國這次的舉動,讓日本人都流淚了……
    胡賽萌/文中國抗疫,初戰告捷;海外疫情,十萬火急。最新數據顯示,全球新冠肺炎確診病例超過46萬,目前已有60個國家宣布進入緊急狀態或「戰時狀態」。在全球一體化的今天,任何國家都無法在這次疫情中置身事外,大疫過後的中國,該如何應對境外輸入的風險?01三道防線海外疫情,持續蔓延。
  • ...堅定出徵 逆行援非——市衛生健康委召開「2020年援外醫療隊...
    2013年3月,習近平總書記在接見我市派出的第21批援剛果(布)醫療隊時,提出了「不畏艱苦,甘於奉獻,救死扶傷,大愛無疆」的中國援外醫療隊精神。今年4月,天津市積極響應黨中央和國務院號令,以中國政府名義向布吉納法索和象牙海岸派出抗疫醫療專家組,這也是全國首批支援非洲的抗疫醫療專家組,他們傾力開展國際支援,贏得了布吉納法索和象牙海岸各界人士的廣泛讚譽。
  • 雲遊湖北花為媒 學習強國等平臺 「雲遊湖北 賞花詩詞大匯」徵集...
    雲遊湖北花為媒 學習強國等平臺 「雲遊湖北 賞花詩詞大匯」徵集活動開啟 2020-03-15 14:51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