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孩大腦比男孩早成熟10年?男女學習竟如此不同

2020-11-28 澎湃新聞

原創 勇敢的特雷西 爸爸真棒

最近讀了一篇文章:《大部分寫育兒成功書的都是女孩家長》。光看題目,我就想說這簡直太有道理了!臭小子有什麼好寫的呢?《氣死老媽的一萬種方法》?

事實上,我有一個非常不乖的女兒,可她即便是小時候又挑食又嬌氣,卻也從來沒讓我擔心過學習。她上課自己整理書包,回家自己完成作業,考完試主動拿卷子給我籤字,還會和我聊一聊她在班上的排名和未來的計劃……

反觀我家的兩個(同樣爸媽生的)臭小子呢?青春期的那個,每天要我催十幾遍,才能勉強把作業給寫好;

中班那位,一邊上課,一邊(和他哥小時候一樣)在椅子上扭屁股跳舞;

每天晚上,在我女兒窩在沙發裡認真看書的時候,我家兩個足足相差了7歲的熊兒子,分別站在沙發兩側的靠背上,拿著用泡沫塑料摳出來的手槍「biubiu」對射……

可也正因如此,現在我只喜歡和男孩媽媽交朋友。

比如,如果我對另一個男孩媽媽說:「我家兒子總是不好好寫作業。」她就會說:「對啊對啊,我為了監督兒子,把他房間的門都給拆了。」

可如果我對一個女孩媽說:「我家兒子總是偷偷玩遊戲。」女孩媽媽往往會(瞎說大實話):「哦我女兒倒是對遊戲不感興趣的。」

我卒。

01 。

女孩大腦比男孩早成熟10年

後來看了一本書,倒是讓我對男孩和女孩的差別有了更深的理解,也學會了不少更加有效地教育男孩/女孩的好方法。

這本書叫做《男孩女孩學習大不同》,作者麥可·古裡安是全球最具影響力的性別科學領域教育家,也是男孩教育的權威。

40年來,古裡安一直從事大腦生物學和性別差異領域的研究。他的教育模式已經被全美超過2000所學校和數萬家長所採納。

那麼,男孩和女孩,他們的大腦究竟有哪些不同呢?

△《男孩女孩學習大不同》書籍封面和作者麥可·古裡安

女孩大腦比男孩早成熟10年

一般來說,女孩大腦在大多數功能的發育進程上會比男孩快得多。

以髓鞘的形成為例——大腦在發育到成年之前的最後幾步時,一束神經會圍繞著其他的神經纖維索反覆盤旋,最終像鍍膜一樣將其完全包裹住。這層「鍍膜」就叫髓鞘,它能使電脈衝沿著神經的傳輸更高效。

髓鞘在大腦中不斷發育,一直要到人的整個身體發育完善之後才會完全成熟。對女性來說,髓鞘的成熟要到20歲出頭;而對男性來說,則需要等到差不多30歲。

髓鞘發展速度的差別,在幼兒成長的最初階段就體現出來了。所以女孩掌握說話這一複雜能力的時間要比男孩早大概一年。幼兒園小女孩的識字進度比同齡的小男孩要快得多,詞彙量也大得多,對語法的把握也好得多。

女性大腦的其他結構也比男性發育更早更快。

比如胼胝體,也就是連接左右腦的那束神經纖維。女性的胼胝體要比男性的大,這意味著女性左右腦之間的相互交流更為頻繁。

女孩的前額葉和枕葉也比男孩發育得更完善,發育速度也更快。前額葉的功能是調節情緒,和做出高端決策;

枕葉的功能主要是接收並處理感官信息。因此女孩的聽覺與嗅覺都更加靈敏,指尖和皮膚的觸覺也更為敏感。

總體來說,女孩比男孩更容易克制衝動行為;而男孩天生就傾向於帶有攻擊性。

男孩的大腦更脆弱

在傳統的認知中,我們都覺得女孩遇到事情喜歡到處哭訴,容易崩潰,所以女孩很脆弱。

然而研究證明,男孩的大腦,其實更加脆弱。這是因為,男孩大腦中大多數化學物質的含量,和女孩非常不同。

比如,5-羥色胺(血清素),它是一種重要的神經遞質,能夠控制小動作,增強記憶能力,給人帶來快樂的感覺。

可是男孩大腦分泌血清素的效率比較低,容易讓他們在抑制小動作方面出現問題,偏向於多動。再加上男孩左腦不太活躍,因此他們的注意力也經常不夠集中。

另一方面,男孩大腦在「處理壓力」方面,也存在劣勢——

一般來說,女性大腦能把「情緒信息」,迅速地轉換為語言。這也是為什么女性在遭遇壓力的時候,傾向於對朋友、親人不斷傾訴,來釋放自己的壓力;

而男性大腦卻需要花掉好幾個小時才能處理掉同樣的信息量。

舉個例子,有一對小兄妹,一天早上,上學之前,他們的父母在家裡爆發了激烈的爭吵。之後,兩個孩子都去上學了。

如果科學家在這時候去測量兩個孩子大腦中的皮質醇含量,就會發現——哥哥大腦中的皮質醇含量居高不下,因為他把情緒壓力積壓在了腦中。結果就是:這天上午的課,他可能什麼都沒有學進去。

但妹妹卻很快地處理掉了情緒壓力,並且已經把最痛苦的感受用語言傾訴了出去。因此,同樣是一上午的課,妹妹卻能學得更好。

男孩大腦還有一個令人震驚的特點,就是面對情緒的時候,他的運作方向是「從上往下」的——

現代大腦監測設備讓我們看到,當滿載感情色彩的感官信息湧入大腦時,更多情況下,女性大腦會迅速把信息「向上傳遞」,送進大腦頂層的4個用於思考的腦葉中去;

而男性大腦的運作恰恰相反,會把信息迅速「向下傳輸」,送進邊緣系統的下端。

這使得女性處理痛苦的途徑更偏向於通過傾訴來獲取他人的幫助,因為她們腦中的活躍部位向上移動,到了可以通過語言表達及理性分析來處理危機的區域;

反之,男孩則容易整個人變得好鬥激進或是沉默畏縮,即「戰還是逃」。

無論是「戰」還是「逃」,男孩一旦情緒上頭,他們大腦中的「知識學習迴路」就會立刻短路。

所以女孩們一邊哭著一邊也能把作業給寫了,男孩生氣的時候卻是什麼都學不進去的。

青春期的男孩就更加可怕了。從青春前期,也就是大約10歲開始,小男孩每天可能會受到多達7到10次睪酮「峰值」或者「激增」的影響。這樣的波動,會使小男孩的情緒狀況反覆在好鬥激進和沉默畏縮之間起伏跌宕。

這樣的影響不但會導致他們在課堂上情緒波動,也會影響他們的學習成績。

男孩的空間感知力更強

儘管相比女孩,男孩在情感上會幼稚很多,處理壓力的能力也不太行,但他們的大腦有一項功能會發育得更好——空間感知力。

男孩右腦中負責空間感的一些區域往往更發達,因此他們在度量大小、機械設計、觀測地形以及看懂地圖等方面具有天生的優勢。

賓夕法尼亞大學的林恩·利本(Lynn S. Liben)統計了1999年「美國地理大賽」上男女參賽者的人數。這次大賽吸引了500萬參與者,而最終進入決賽的選手中,男性的數量是女性的45倍。

利本總結說:上述巨大的差異,源於男性大腦中更為強悍的空間認知能力。

02 。

「勇狠滋養」和「共情滋養」

正因為男孩的大腦如此獨特,所以在對男孩的教育上,我們要採取一些特殊的方式,來最大程度地緩解他們的壓力,釋放他們的潛力。

在《男孩女孩》一書中,古裡安提出了「勇狠滋養」和「共情滋養」的概念。

所謂「勇狠滋養」,是指攻擊性行為對孩子的滋養作用,這樣的行為包括對人動手動腳,玩競賽性遊戲,做威脅性的表情動作等。

男性大腦及其中的化學物質,會驅使男孩大多以肩膀的碰撞來代替目光的接觸,以「你沒事兒,趕緊爬起來」代替「你沒事兒吧」,以「你給我到一邊兒去」來代替「我們需要談一談」。

在過去的40年中,我們的教育一直有這麼一個假設,認為最應該為孩子做的事情之一,就是幫助男孩更多地與他人共情,減少一些打鬥。不過如今,我們需要以一個新的視角來看待男孩「攻擊性行為」的滋養價值。

實際上,男孩相互之間用撞擊、推搡等方式相處,很多時候是滋養性行為。他們會藉此增強自身的強壯程度,提升注意力和專注程度,以及用來了解等級排序等等。

這樣的行為在進入小學階段之後會越來越多,等到生理激素尤其是睪酮開始衝擊他們的大腦時,會越發強勁,在20歲前後的那幾年達到最高峰。

在未來的職場經歷中,男孩在「勇狠滋養」的過程中獲得的經驗,將有可能推動他們爬向更高的等級排位。

不過,人類社會畢竟不是「動物世界」,我們要允許男孩用「勇狠」來滋養自己,但同時也要設立界限,看重「共情滋養」,要持續地幫助男孩更多地運用語言,尤其是表達感受的語言,來化解矛盾。

比如,如果一個男孩被其他孩子打了,我們要教他學會用語言表達自己的憤怒和反抗:「我不喜歡你打我,請你住手。」

這種「動口不動手」的做法能夠很好地促進大腦神經元之間的連接。不論男孩和女孩,都能從中獲益——

男孩多說話,能讓他們各功能區域之間的連接增加;

女孩則會因為學校裡動粗行為的減少,而感到更加自在和安全。

作為家長和老師,一方面,我們要堅持「禁止暴力」;但另一方面,也應該允許攻擊性行為的存在。

我們要阻止真正的暴力行為,但可以允許男孩們幻想參加打鬥遊戲,合理碰撞,或者是對著影子演練空手道。

針對男孩的不當行為,要使用一些實用的技巧:

▷事情發生時,讓孩子立刻親眼看看他的不當行為造成的後果,比如他打出的淤青等;

▷引導孩子把憤怒發洩到沒有生命的物體上,比如,在房間的一角開闢出一個「出氣角」,給孩子準備一根泡沫做的棒球棍,一個軟枕包,讓他們在這裡可以用棍子打枕頭。這樣做可以讓孩子學到,生氣的時候,不可以朝有生命的對象擊打。

▷需要的時候,讓孩子去冷靜一下,也鼓勵其他成年人在生氣的時候去冷靜一下。

▷在可能的情況下,給孩子與你商量的餘地,但通常只給兩個選擇。

▷以沒收某個玩具或者取消某項權益的方式作為對孩子的懲罰。

▷以正面言辭來表達對孩子的期望:「我希望你把這些植物都搬進屋裡去,你擔當了一項很重要的任務,真了不起。」

▷在可能的情況下,把任務變成遊戲:「我們來看看你能多快把外衣掛好,我要開始計時啦!」

小男孩的不當行為常常是為了爭奪關注,和權力。

有一個非常有效的解決方案,是讓他們爬臺階。鼓勵孩子爬到高處,爬得比別人更高,然後說:「看你爬得多高啊,你是站在高處的國王!」

古裡安說:「我們發現,孩子越是覺得自己有能耐,就越少惹是生非。」

原標題:《女孩大腦比男孩早成熟10年?男女學習竟如此不同》

閱讀原文

相關焦點

  • 6歲之前,男孩跟女孩的大腦有3大不同,養孩子要「男女有別」
    為什麼男孩女孩會有這些差異呢?這跟他們的大腦有千絲萬縷的關係。那麼男孩跟女孩的大腦的差異具體表現在哪些方面,怎麼做能更好開發男孩或女孩的潛能呢?順便提一下,空間可視化能力早在寶寶生後2個月左右就出現了,當媽媽衝寶寶笑時,女寶寶比男寶寶更容易作出回應,而男寶寶更容易感知床上的鈴鐺。養育貼士當男孩沉迷於某件事(物)時,大腦為了實現空間認知最大化,他暫時會關閉「語音識別」功能。
  • 6歲前男女大腦發育不同,父母「差別教育」才能精準培養好孩子
    自從國家開放二胎政策以來,家裡有一男一女兩個小孩的家庭就變得越來越常見了,家裡有兩個孩子的父母能夠很明顯地看出兩個孩子喜歡的東西和性格都是不同的,女孩更喜歡公主和粉色,男孩更喜歡英雄以及深色。女孩更喜歡塗塗畫畫,男孩更喜歡玩具遙控車。
  • 北大教授建議錯齡入學,男孩若比女孩晚入學,發展會更好
    每一個孩子都是父母的天使,但是天使也是有差異的,有的天使是男性寶寶,有的天使是女性寶寶,男孩和女孩無論是在生理上還是發育上還是有很大的區別,男孩一般比女孩說話都要晚一些,走路也是一樣。北大教授專門進行了相關研究,事實證明男孩子在某些方面的發育確實比女孩晚一點,強烈建議男孩和女孩錯齡入學,男孩如果比女孩入學晚,發展會更好。
  • 男孩?女孩?那些辨別胎兒男女的方法靠譜嗎?
    就是50%的準確率方法2、男寶上身早傳說中男寶上身早的意思是說如果懷的男孩,能夠比較早就用驗孕試紙測出來,比如同房後6、7天就能測出,可能是男寶。方法7、肚臍凸出是男孩,凹進或平的是女孩傳說中懷孕6、7個月之後,準媽媽的肚臍如果是凸出的,那懷的是男孩,反之則是女孩;靠譜指數:10%,這條在實際調查中跳出來反對的媽媽特別多,尤其是好幾個二胎兒女雙全的媽媽,都表示自己兩胎孕時肚臍狀態都是一樣的,但是兩胎性別不一樣。
  • 男孩、女孩智力發育的3個區別,竟然如此奇妙!
    關於智力問題,目前相對比較被認可的是學者理察·林恩(Richard·Lynn)的研究:他從 1994 年開始,用幾十年時間跟蹤同一批孩子的智力成長得出的結果發現,在孩子 11 歲之前,女孩的智商得分平均比男孩高差不多 1 分,而在 11 到 16 歲之間
  • 男孩女孩天生大不同!這些性別差異,你家娃中幾條?
    今天我們就來說說,男孩和女孩,到底有哪些普遍性的差異:語言能力■ 女孩大腦語言區域發育較早,所以女孩通常比男孩說話早,而且表達能力更好,能說出更長,更複雜的句子,而男孩相對較弱;女孩的閱讀能力也相對比男孩強,很多男孩的大腦天生不能很好地適應那些強調閱讀、寫作、複雜的組詞造句的教學方式。有研究表明,女孩在閱讀和寫作上平均比男孩超前1~1.5年。
  • 研究40年性別科學,他為男孩正名:「男孩危機」根本就是偽命題
    麥可·古裡安是全球最具影響力的性別科學領域專家,在長達40年的大腦生物學和性別差異研究中,他觀察到:在很長一段時間以來,我們的學校、教育都是在用統一的、標準的模式來培養孩子,不論男孩女孩。男孩的大腦決定其七大思維特質在研究男孩教育的這些年種,古裡安發現,男女大腦之間至少存在100種差異,這些差異導致了男孩女孩在能力上的不同,比如:男孩的血液中往往含有更多的多巴胺
  • 最強大腦顧嘉琪個人資料 有顏值更有才華!崇明女孩10萬人中勝出,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最強大腦顧嘉琪個人資料 有顏值更有才華!崇明女孩10萬人中勝出 在《最強大腦》舞臺上,厲害的人真的不少,顧嘉琪也是其中一位,《最強大腦》美女選手顧嘉琪個人資料起底,94年出生的學霸小仙女顧嘉琪自曝大二就已婚,清華本科、研究生畢業,顧嘉琪竟英年早婚了,顧嘉  原標題:最強大腦顧嘉琪個人資料 有顏值更有才華!
  • 你對男女生理差異根本一無所知,男女4大生理差別,你未必知道
    今天,我們就從生理角度來說幾個男女之別,看完之後你會發現,或許你對女生有一個新的認識:身體冷知識,你不知道的男女生生理差異女生比男生更早熟:這點相信已經不再是什麼秘密了,科學證明,女孩比男孩更早進入青春期。
  • 6歲、14歲「男孩」被查出女兒身 4歲女孩同時擁有男女生殖器官
    6歲、14歲「男孩」被查出女兒身 4歲女孩同時擁有男女生殖器官 2019/05/14 00:08 來源:溫州晚報 編輯:楊凡 瀏覽:14614
  • 生男孩?生女孩?早知道的小妙招
    胎寶貝何時有男女之別? 在胎寶貝發育8周之前,體內就預先埋置了2套內生殖器。孕8周開始發育,逐步形成外生殖器和尿道。男胎寶貝一般發育較早,從妊娠6周開始原始性腺分化,9周開始睪丸發育,18周後外生殖器開始形成。
  • 為什麼男孩大多開竅晚?嬰兒時期,男寶的大腦發育就已落後於女孩
    曾經聽到過這樣的說法,說是女生的心理年齡一般都要比男生成熟,難道說,不僅僅是心理年齡,男生的智商發育也會比女生慢嗎?從某種程度上,這個猜測還真沒毛病,甚至還有科學依據支撐。是以,在學習上,他們表現出來的就是語言能力等落後於女生,比如在講話上欠缺條理。雖然男性的大腦發育落後於女生,但總體發育的時間卻更長。因此,到青春期之後,女生在邏輯腦上的發育就會逐漸顯露劣勢,從而被男生後來居上。
  • 女孩發育規律和男孩一樣嗎?初潮後做好這些事,起碼再長10公分
    如果想弄清楚這個問題,家長們就要先明白孩子在青春期生長和成熟的規律。一般來講,男孩和女孩的生長規律是不同的,大家發現了嗎?毛毛和樂樂是一對兒龍鳳胎,當初孩子媽懷上他倆以後,全家人都特別高興。孩子的媽媽是一位「85後辣媽」,她一直想把兩個孩子培養成人中龍鳳,無論是學業還是生活,都對孩子的要求很高。
  • 俗話說的「早生貴子」男孩早產,女孩懶月,真有科學依據嗎?
    二胎寶媽告知:俗話說的「早生貴子」男孩早產,女孩懶月,真有科學依據嗎? 俗話說的「早生貴子」,男孩早產女孩懶月,這並沒有科學依據哦。
  • 男孩說話比女孩晚?這科學嗎?
    也有很多人說男孩說話晚,女孩走路晚。真的如此嗎?男孩到底為什麼普遍比女孩說話晚呢?我們需要發現自己孩子最擅長的事物,鼓勵其進行深度學習。同時,也要適度鍛鍊不擅長的那部分大腦,進行進一步開發。那麼,對於大腦的解析,真的是男孩子普遍比女孩子說話晚嗎,為什麼呢?
  • 男女回答竟如此不同,太真實了
    然而當真愛來臨,到底應該怎麼抉擇內心的「吶喊」呢,對此我訪問過一對男女,是否介意對象有同居的經歷?沒想到答案竟如此不同,太真實了。27歲,車曉丹,女,無同居經歷:無論如何都很介意車曉丹性格屬於大大咧咧類型的女生,但是卻對愛情十分憧憬和嚮往,然而卻並沒有因此就隨便找一個去體驗愛情,而是更加慎重和謹慎,和外表的爽朗不同,內心卻十分保守,算是比較典型的傳統女性。
  • 為啥男孩數學成績與年齡成正比,女孩卻是反過來?家長要提前了解
    根據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的數據研究發現,全世界大約有30%的女性會選擇數學相關的高等教育,從這個數據可以看出,女孩子數學成績變差似乎是個共性,並不代表女性的智商要比男性低,而是由於兩者的大腦發育而引發的現象。為啥男孩數學成績與年齡成正比,女孩卻是反過來?
  • 「生男孩」比「生女孩」更痛苦?
    2011年中國出生人口的性別比達到118.06, 遠超過聯合國設定的103-107 的正常值;2009年,19歲以下全國人口的男女性別比例為118:100,25至29歲間的單身男女比例為192:100, 30至34歲間的單身男女比例則達到327:100。最重要的一點是,從現在開始到未來近20年的時間,適婚年齡的男女數量是已經決定好了的。
  • 肖巍:女性主義「神經倫理學」的興起——從全球男女大腦性別差異...
    她試圖總結關於大腦組織結 構「性別差異」研究的成果,並得出男女的一些思考 和行為差異緣於他們大腦結構不同的結論,強調女 性大腦如同「高速路」,男性大腦卻似「鄉間路」。無論 男孩還是成年男性,都不如女孩和成年女性「能說會 道」。女性平均每天要說2萬個單詞,比男性多出 1.3萬個,而且女性說話的語速也比男性快。大腦組 織結構的差異也使女性更為健談,而這種差異從胎 兒發育時期便開始了。
  • 北大教授忠告:男孩最佳入學年齡不是6歲,這個年齡入學會更好
    因為男孩發育相對女孩晚一些,在學習上會有更多的麻煩。談及男孩的入學年齡,北大教授吳必虎曾建議家長們,讓男孩7-8歲再進小學,對孩子的學習更有幫助。這是為什麼呢?同一年齡的男孩女孩,有很大差別從大腦發育的角度來說,剛出生的女孩大腦發育、智力發育從出生那刻起,就比男孩成熟了幾周。具體表現在女孩會微笑的時間更早,會利用大哭來表達需求的時間也更早,這種天生大腦發育產生的差距會一直持續到初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