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宵篝火祖祖輩輩都在燒,但為了防住病毒,今年停了大家都是理解的,心裡的篝火不滅就行。」 龍元山村的一位老人說。位於甘南州東部的臨潭縣王旗鎮龍元山村住著216戶群眾,地處偏遠,但鄰裡親厚,村民間日常交流走動頻繁。
通訊員 吳亞飛 李笑穎
每年的正月十五十六兩天,村裡的男女老少都會穿上漂亮的民族服飾,聚集到一塊空地上,你端兩碟菜、我提兩瓶酒,擺起長條桌,支起小板凳,唱歌喝酒,划拳跳舞,好不熱鬧。到了晚上,人們圍著熾熱的篝火,甩開臂膀跳著獨特的撥浪鼓舞,用歌聲和舞姿祈求來年風調雨順、國泰民安。
「雖然早早地做好了篝火活動的準備,但疫情發生後,駐村幫扶工作隊和幫扶幹部挨家挨戶給我們講了病毒的危害,為了全村人的健康,我們自願放棄了今年的篝火活動。」村民說。
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後,駐村幫扶工作隊、包村幹部和村幹部第一時間進行排查,發現村裡有53名外省返鄉人員,其中1名是從武漢返鄉與家人團聚過年的。於是,迅速對從武漢打工返回人員採取24小時居家隔離,每天監測3次體溫。同時對其家屬、接觸人員實行居家隔離觀察,每天2次觀測健康狀況。
為了讓村民們對疫情徹底重視起來,築牢疫情防控的「群眾防線」,防疫工作隊充分利用微信群、手機簡訊、宣傳單、宣傳欄和鄉村「大喇叭」等方式,及時轉發發布疫情信息和防控知識,教育引導群眾不信謠、不傳謠,無特殊情況不外出、不串門、不集會,不開展任何形式的宴席、家庭聚會等活動。龍元山村組織全體村幹部、黨員到崗建立村級疫情防控網格開展疫情防控工作,村裡的退伍軍人、大學生和婦女組織也積極加入到防控隊伍中,建立起了5個村組網格,將每一戶都編入網格管理,建立微信群,群眾相互監督,每天早晚兩次觀測村民健康狀況,如有異常第一時間告知村級網格長,村級網格長及時報鎮網格。同時實行24小時輪流值班,在入村路口對外來人員車輛進行詳細登記,勸返走親串戶群眾,對全村不留死角定期消毒。
村裡的家禽養殖集中點、村社道路和外省返村人員庭院等重點場所需要每天進行消毒,但購買消毒用品成了大難題。就在村裡為購買消毒用品一籌莫展時,臨潭縣的幫扶單位省交通運輸廳和省公交建集團送來了4噸消毒液和15箱酒精,解了燃眉之急。幫扶工作隊員們也積極捐款,籌集4000餘元資金幫助村裡購買防疫物資。很多黨員群眾還自發捐款捐物,用來慰問我們的疫情防控人員。全村的4個合作社積極為武漢疫區捐款4100元。
「為了打贏這場防疫阻擊戰,每個人都在努力貢獻自己的力量。村裡今年的篝火活動沒能舉辦,但在共同戰『疫』中,我們和村民們的心更暖、情更近了。」省交通運輸廳派駐臨潭縣王旗鎮龍元山村第一書記、駐村幫扶工作隊隊長陳勇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