巡迴法庭開庭為瓊中「控輟保學」法治護航,一名學生重返校園

2020-12-24 瓊中發布

不送孩子上學,

不再是關起門來的家務事,

家長還要吃「官司」!

「讓適齡兒童接受九年義務教育,否則將會受到法律的處罰。」12月17日上午,屯昌縣人民法院「巡迴法庭」在瓊中黎族苗族自治縣紅毛鎮政府舉行「控輟保學」審查聽證會。縣委、縣政府相關部門負責人,紅毛鎮和什運鄉未到校或就學不穩定學生及學生家長到場旁聽。

自2020年9月15日,紅毛鎮羅解村的王某柔產生了厭學傾向後離開學校未繼續讀書。得知情況後,紅毛鎮政府認為,現年12歲的王某柔屬適齡少年,應依法在校接受義務教育,卻輟學回家。多次勸返無果後,紅毛鎮政府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義務教育法》第五條第二項、《中華人民共和國未成年人保護法》第十三條以及《教育行政處罰暫行實施辦法》第九條、第十一條之規定,向王某勝發出行政處罰決定書,處以罰款人民幣壹仟元整,同時責令其改正違法行為,送被監護人王某柔到校繼續接受並完成義務教育。然而王某勝仍未履行處罰決定,紅毛鎮政府遂向屯昌縣人民法院提出強制執行申請。

據悉,被執行人王某勝深刻反省到錯誤,也將其女王某柔送回校園繼續讀書,督促孩子接受義務教育。經過法庭調查、舉證、質證、陳述後,紅毛鎮政府撤回對王某勝行政處罰一案的執行申請。

「以前老一代沒有文化和知識,所以就業很困難。為了下一代,一定必須送子女上學,今天的巡迴法庭讓我很受教育,為了擺脫貧困一定會認真重視子女上學的問題。」旁聽的學生家長說,這次聽證會不僅有法律震懾,還有普法教育。

據了解,此次舉辦聽證會,主要通過典型案例推動依法控輟保學工作,達到「審理一案、教育一片」的作用,宣傳《義務教育法》和《未成年人保護法》及教育惠民政策,充分運用訴訟方式助力教育和警示輟學學生以及家長,積極引領家長作為子女的法定第一監護人,提高認識,重視教育,依法送子女入學,保障未成年孩子義務教育順利完成。

瓊中融媒體中心|記者:陳澤汝 攝像:邢偉峰

相關焦點

  • 幫助2.56萬青少年重返校園!甘肅省多措並舉控輟保學已實現動態清零
    12 月 7 日,記者從甘肅省教育廳獲悉,甘肅省在脫貧攻堅中,聚焦 " 兩不愁、三保障 " 突出問題,通過開展控輟保學行動,累計幫助 2.56 萬餘名青少年重返校園,全省控輟保學已實現動態清零。(網絡圖片)據了解,為了確保實現 " 義務教育有保障 " 目標,省教育、公安、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等部門協調配合,構建控輟保學工作協調聯動機制,先後開展勸返復學、規範脫貧攻堅戶籍登記管理、違法用工清理整頓等專項行動,依法保障每一位青少年都能接受公平而有質量的義務教育。
  • 控輟保學夯基礎 扶智扶志拔窮根
    省教育廳研究設計了義務教育控輟工作、篩查工作、保學工作流程圖,以《控輟保學工作手冊》的形式分發至各地,幫助基層工作人員進一步規範工作流程、提高工作效率質量。同時,甘肅省還建立起了社會監督機制,組織各地遴選聘任1568名義務教育控輟保學社會監督員,通過提供信息、宣傳政策、參與督查、提出意見建議等方式開展社會監督;組織開展義務教育有保障「挑刺」行動,面向全省群眾廣泛徵集意見建議。
  • 雲南楊萬邊境派出所「模擬法庭」進校園 法治教育零距離
    「模擬法庭」進校園。供圖雲南網訊(記者 夏方海 通訊員 肖鳳菊 鄭代爽)為大力弘揚憲法精神,進一步加強青少年社會主義法治觀念。近日,雲南省麻慄坡邊境管理大隊楊萬邊境派出所與楊萬中學聯合開展青少年「模擬法庭」進校園活動,200餘名師生到場旁聽庭審實況。「模擬法庭」進校園。供圖「現在開庭!」在一聲法槌敲擊聲後,現場瞬間安靜下來。此次模擬法庭劇本以「與未成年人結婚」案例為藍本,模擬審判的10幾個角色全部由學生扮演。
  • ​讓法治之花在校園裡燦爛綻放 | 模擬法庭進校園
    法庭調查的舉證、質證,法庭辯論的唇槍舌戰以及當庭宣判的肅穆莊嚴,讓學生們親身體驗了一把「法官癮」,也給臺下旁聽的學生們上了一堂生動的「法治課」。希望同學們通過今天的「模擬法庭」,同學們能夠以「看得到、聽得見」的方式零距離感受法律無時無刻不在我們身邊,時刻謹記「莫以善小而不為,莫以惡小而為之」,讓法律意識永駐心中,用法律知識規範我們的言行,為營造「安全、文明、和諧」的校園而努力。」
  • 永康打通控輟保學「最後一公裡」
    永康打通控輟保學
  • 滾石上山 逆水行舟 齊心協力鞏固控輟保學工作成果
    11月24日,州委常委、宣傳部部長、州總工會主席曾令舉同志帶領檢查組一行到西昌市、冕寧縣、喜德縣慰問彝族年期間控輟保學防控檢查點工作人員。檢查組一行先後到西昌和禮州高速公路入口、冕寧彝海安檢站、冕寧彝海和瀘沽高速公路入口、冕寧與石棉邊界、喜德冕山鎮新橋村牌坊等檢查點慰問彝族年控輟保學一線防控工作人員,詳細詢問檢查點工作情況、物資儲備情況和工作人員生活情況,並對我州彝族年期間控輟保學防控工作做出重要指示。
  • 控輟保學一個也不落,開福區118名教師免費送教上門
    控輟保學一個也不落,開福區118名教師免費送教上門 2020-12-24 20:1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安阜法庭:憲法宣傳進校園 普法護航青少年
    安阜法庭:憲法宣傳進校園 普法護航青少年 2020-12-03 19:12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巡迴法庭進社區 法治宣傳貼民心
    12月23日成都市新都區人民法院泰興法庭到區石板灘街道清水塘社區開庭審理一起土地租賃合同糾紛案件,社區幹部群眾二十餘人參與旁聽。該案系集體經濟組織打包出租土地,因租金發放產生異議導致糾紛。因涉及人數眾多,且關係群眾切身利益,承辦法官決定走進社區巡迴審理該案,在審理案件的同時,做好釋法工作,為該批次案件妥善解決形成良好示範效應,做到案結事了,實現法律效果和社會效果相統一。庭審結束後,旁聽幹部群眾表示通過庭審了解了相關法律,受益匪淺。
  • 「小小法庭」正式「開庭」:山西太原小學生的普法新體驗
    崔莉霞 攝   中新網太原9月26日電 (楊傑英 楊潤德 崔莉霞)近日,山西省太原市晉源區人民檢察院「小小法庭」上,晉源區實驗小學的同學們展開了一場別開生面的的「審判」。晉源區實驗小學的同學們展開了一場別開生面的的「審判」。 崔莉霞 攝  「李某某搶劫案正式開庭!」隨著開庭法槌的敲響,「審判」拉開帷幕。
  • 未檢普法進校園 護航學生成長路
    未檢普法進校園 護航學生成長路 2020-12-23 20:18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模擬法庭」讓青少年零距離學法
    「現在開庭!」「審判長」鄭重敲響法槌「旁聽席」鴉雀無聲……近日,文山邊境管理支隊麻慄坡邊境管理大隊楊萬邊境派出所與楊萬中學聯合開展青少年「模擬法庭」進校園活動,200餘名師生到場旁聽庭審實況。此次模擬法庭劇本以「與未成年人結婚」案例為藍本,模擬審判的十幾個角色全部由學生扮演。審判員、書記員、公訴人、辯護人、法定代理人、被告人和法警等角色的扮演者圍繞案情、引用法規、講述法理、在庭審過程中展開了激烈的交鋒。
  • 暖心護航 法治同行 磐石法院「公眾開放日」邀請45名學生參觀法院
    暖心護航 法治同行 磐石法院「公眾開放日」邀請45名學生參觀法院 2020-11-17 17:26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寧蒗縣法治宣傳教育示範基地創新開展普法宣法——讓法治的種子...
    這是寧蒗縣首例因孩子輟學引發的「官告民」案件,當天巡迴法庭公開庭審吸引了寧蒗縣部分人大代表、政協委員,各鄉鎮相關負責人和學校師生、群眾200多人到現場旁聽案件審理。寧蒗縣人民法院還將庭審過程在中國庭審直播公開網上全程直播,部分學校師生同步觀看了庭審直播。
  • 背著國徽去開庭!雲南祿勸法院用司法護航民族團結進步事業
    為減輕群眾訴累,老一輩祿法人創造了一種獨特的庭審方式——將法庭搬到鄉村空地、農家小院、田間地頭等老百姓家門口,攜卷下鄉、就地辦案。雲南祿勸法院用司法護航民族團結進步事業。祿勸縣法院供圖為確保巡迴審判的莊嚴與規範,1980年初,祿勸法院委託縣美術館一名教師,以全手工的方式手繪並製作了4塊鐵皮國徽,成為「背著國徽去開庭」最早的物質載體。同年,幹警們將國徽背到庭審現場。一枚國徽、一條橫幅,從老鄉家借來的兩張桌子、幾個板凳,就組成了一個露天法庭。
  • 法潤校園 青春護航 ▏陵水縣法院開展法制副校長進校園法制教育講座
    為充分發揮兼職法制副校長的法治宣傳教育作用,切實增強學生法律意識,有效預防未成年人違法犯罪。
  • 青少年變身「小法官」 模擬法庭情景劇讓學生學法
    模擬法庭現場。江門日報訊 (文/圖 記者/郭永樂 通訊員/陳美仙) 近日,江門市協群社工中心在江門一中景賢學校開展為期6節的模擬法庭430小組,20多名學生通過模擬法庭情景劇,深入學習了相關法律知識,增強了法律觀念。第一次接觸法庭情景劇,大家都一知半解。
  • 江西湖口:「開庭」啦!少年模擬法庭進校園
    央廣網湖口12月25日消息(記者胡斐 通訊員鄭飛華)「經本院依法不公開審理,合議庭評判,根據控辨雙方提供的事實,吳求展(化名)同學因違法校規校紀行為,不愛護公共財物行為,應該處以義務勞動處罰……」近日,在湖口縣青少年法治教育基地湖口縣金砂灣學校的少年模擬法庭,正進行著一場特別的「庭審
  • 巡迴法庭「開」到百姓家門口
    為了切實解決邊遠地區農牧民的訴累,2016年5月,自治區高級人民法院為全區各級法院配備了84輛巡迴審判車,所有車輛具有在車內開庭、庭審現場錄製、製作法律文書、遠程籤章等辦公設施,每一輛審判車就是一輛功能齊全、技術先進的移動巡迴審判法庭。4年來,一輛輛巡迴審判車盤旋在山腰、穿梭在草地、跨越過泥沼,在北疆大地上寫下了一個個關於公平正義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