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9日,鍾南山院士在公開場合提出,新冠病毒出現「環境傳人」的新課題。鍾南山院士表示,近段時間,國內一些地方出現了零星本土病例,國內疫情防控面臨兩大風險:一是外部因素影響,即境外輸入;二是新冠病毒通過環境進行傳播。
吳尊友解讀新冠病毒「環境傳人」需同時滿足三個條件
那麼「環境傳人」指的是什麼?對防控形勢有何影響?流行病學專家吳尊友解釋道:環境傳人又叫物傳人,通常指物品受到病毒汙染,人接觸後造成感染。目前在我國一般由進口物品引起,需同時滿足三個條件:
①物品汙染較重;
②病毒在物體的表面存活時間較長,一般來說溫度越低,病毒存活的時間越長;
③接觸汙染物品時未採取適當防護措施。
如何應對「環境傳人」這一新挑戰?
吳尊友提示,只有同時滿足這三個條件才有可能造成感染。接觸到可能汙染的物品時戴口罩、注意手衛生,是可以防止感染的。
物傳人一般發生在疫情的早期,起到導火索的作用,但在疫情傳播擴散中的作用非常有限,人傳人才是新冠流行最主要的傳播方式。
溫馨提示:關注廣州本地寶(ID:bdbguangzhou)微信公眾號,回復【隔離】,即可獲取廣州去外地隔離政策、全國隔離政策查詢入口、入境廣州隔離規定、隔離費用等;回復 【風險】,可一鍵進入全國/廣州風險等級查詢系統;回復【成都】【北京】或【大連】,即可查看成都、北京、大連、黑龍江來穗返粵(隔離/核酸/健康碼獲取)等。
手機訪問 廣州本地寶首頁
本地寶鄭重聲明: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地寶無關。其原創性及文中陳述內容未經本站證實,本地寶對本文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不作任何保證和承諾,請網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