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雲大師:不當的朋友

2021-03-05 蓮和佛苑

  古人說:『獨學而無友,則孤陋而寡聞。』世間上,君子以道為友,小人以利為友;不管什麼時候,人總離不開朋友。

  儒家把『朋友』定為五倫之一,可見朋友的關係是有道德倫理可以規範的。朋友對人的一生非常重要,所謂『在家靠父母,出外靠朋友』;人生的前途事業,與交友得當與否,有密切的關係。

  《孛經》說:『友有四品:有友如花、有友如秤、有友如山、有友如地。』如花、如秤的朋友是不好的損友。因為,如花的朋友,在他有求於你的時候,視你如寶貝;當你沒有利用價值的時候,他就棄你如敝屣。如秤的朋友,當你有辦法的時候,他就卑躬屈膝的向你低頭;當你失勢的時候,他就昂起頭來看不起你了。因此,朋友要交『如山如地』的朋友,這才是可以共患難、同生死的益友。

  一般社會上說,朋友要俱備三個條件:一、友直;二、友諒;三、友多聞。其實,朋友有多種:有吃喝玩樂的朋友、有共同創業的朋友、有同甘共苦的朋友、有虛情假意的朋友。有的人因朋友而終身受益;有的人因為朋友而陷入不拔之地,所以交友不能不慎重。

  戰國時代,同在鬼谷先生門下受業的龐涓與孫臏,本是同學又兼好友,後來龐涓因為嫉妒孫臏的才華在他之上,於是設計陷害,使得孫臏險些喪命。因此,朋友之間要能互相成就,不要嫉妒障礙;能夠『成人之美』,才能做朋友。

  朋友之交,重要的是誠信、正直、互助、體諒。所謂『能容諫諍之友,勿交阿諛之人。』人的一生,如果能有幾個『莫逆之交』、『刎頸之交』、『金石之交』、『金蘭之交』、『杵臼之交』、『布衣之交』、『管鮑之交』的『患難諍友』,那是莫大的福報;否則寧可沒有,也千萬不作『市道之交』、『烏集之交』、『勢利之交』。

  古人對朋友的選擇,極重品德。管寧與華歆本是同席讀書的好友,有一天,門外車聲隆隆,人聲鼎沸;華歆禁不住好奇,一再向外探頭張望。管寧一見,認為華歆不是一個值得交往的朋友,因此與之『割席絕交』。

  儒家說:『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洪自誠說:『結交益友,如入芝蘭之室,久而不聞其香;結交惡友,如入鮑魚之肆,久而不聞其臭。』朋友之交,應以『規過勸善』為要,切莫『朋比為奸』。萬一交到不當的朋友,一生終將受害,豈可不慎!

相關焦點

  • 中國人的星雲大師
    一次,臺北師範學院(今臺灣師範大學)邀請星雲大師去開講座。「海報已張貼出去,我也從宜蘭到了臺北,但被告知,學校下令取消了講座。」此後很多年,臺灣當局不準佛教人士到學校講演。星雲大師想盡辦法,他邀請日本東京大學的佛學教授水野弘元到臺灣的大學講演。「雖然他是一名僧侶,但也是國際知名學者,臺灣的大學沒有辦法拒絕。」最棘手的是與警察捉迷藏。
  • 為何葉蘭慧者和星雲大師都自稱是貧僧?
    釋星雲在其新書《貧僧有話要說》的現場發表講演。  10月30日,89歲的釋星雲從輪椅上站了起來,雙手合十向來中國國家博物館參加其新書《貧僧有話要說》的讀者致意。  俗名李國深、法號悟徹的釋星雲,常被信徒稱為星雲大師。他是國際佛光會世界總會創會會長、佛光山開山大師,幾十年來一直倡導人間佛教,四處弘揚佛法。出家78年,寫了300多本書、2500萬字的釋星雲很少用這麼直接的書名——貧僧有話要說。  事實上,釋星雲非常不喜歡過去大陸出家人自謙的說法「貧僧」。他在書中透露,「出家人內心富有三千大千世界,為何自甘墮落要做貧僧呢?」。
  • 星雲大師智慧 澤潤僧俗眾生
    在美訪學期間,耳聞星雲大師的生動故事,卻無緣見面,留下了懸念。1992年,我到臺灣出席「海峽兩岸清史檔案學術研討會」,對於星雲大師,了解更多,傾心仰慕,時間短暫,未能謀面。2008年初,我接到星雲大師籤名贈送的《雲水三千》(精裝本)1部。不久,星雲大師來京,在大會堂受到全國政協賈慶林主席接見。事畢,星雲大師打電話給我,在國家大劇院邀見。
  • 韓國瑜:令人景仰的星雲大師
    編按:高齡九十三歲的星雲大師,因病經過二年休養,將出版病癒後新作《我不是「呷教」的和尚》(由佛光文化、天下文化共同出版),高雄市市長韓國瑜深受感動,並序文中揭露了未來經營高雄的格局與胸懷。 我所知道的佛光山,弘法遍及全世界,對於社會有著廣大的關懷心與化導力,是由大家所尊敬的星雲大師所開創領導。今年的二月十四日,因「七彩雲南」在佛光山舉辦第二屆的交流活動,我代表高雄市政府,到佛陀紀念館大覺堂致詞。
  • 海波隨筆|賞星雲大師的「一筆字」
    上周六(5月18日),我前往上海星雲文教館參加了《慈悲的力量——談星雲大師的一筆字》講座,很是感觸。回家後又再次翻看了星雲書法集《行願》和星雲大師的口述記錄書《貧僧有話說》。說起《貧僧有話要說》,這本書還是2016年得星雲大師親自相送的珍貴禮物。記得那年2月底,已經90歲高齡的星雲大師親自護送北齊天保年間的一尊釋迦牟尼佛首回到北京。
  • 星雲大師一筆字書法拍賣排行榜(前30)
    星雲法師,法名:釋星雲,俗名李國深,法號悟徹。星雲大師出生於1927年,如今已是93歲高齡。
  • 星雲大師經典語錄
     提示:點擊上方"tan"免費關注 公眾號ttsd168"談天說地"微雜誌-給您品味的圖文音樂雜誌 星雲大師(釋星雲1927年-),俗名李國深,農曆七月二十二日出生,原籍中國江蘇江都,其信徒常稱之為星雲大師,為臨濟正宗第四十八代傳人。
  • 地球上的星星,星雲大師和阿米爾汗
    少兒公益繪畫大賽,是星雲大師長久以來的心願,但因為大師年已九十一歲高齡,身體一直欠安,2016年十月底安排在北京鳥巢的頒獎典禮,大師早已委派宜興大覺寺住持妙士法師代他出席祝賀。宜興大覺寺是臺灣高雄佛光山的祖庭,是在星雲大師的親自關懷安排下修復重建的。
  • 星雲大師16句經典語錄,句句人生哲理!
    星雲大師,江蘇揚州人,1927年生,十二歲於南京禮志開上人出家。為臨濟宗第48代傳人。1.有舍,才有得。——星雲大師2.人生難得,人生一回太不容易了,不必想要改變世界,能把自己做好就很不容易了。——星雲大師3.「感情像眼睛,容不了一粒細砂。」
  • 劉長樂對話星雲大師:明知是空為何還要奮鬥?
    請問大師:明知人生是一個「空」的結局,我們為什麼還要奮鬥呢?  星雲大師:過去的雖然過去了,也還會再來。像春夏秋冬,冬天會過去,春天會再來;像人生,生老病死,老病死了,還會再生。就如時辰鍾「1、2、3、4、5、6、7、8、9、10、11、12」,轉了一圈,它又會再回來。
  • 星雲大師對話劉長樂:明知是空 為何還要奮鬥
    劉長樂先生:按照佛教的觀點,人生的所有一切,包括幸福、煩惱、快樂、悲傷、財富、貧窮,都會過去。在我們了解,人死亡的只是身體,物質的東西無常,但是心靈、生命不是,它等於木柴,這個木柴燒了,另外一個木柴又生長了,生命之火一直會延續。所以,為善事、做好人,不要灰心,不要以為死了什麼都沒有了,都落空了,所謂「一江春水向東流」。不管水流到哪裡去了,還會再流回來。
  • 澎恰恰、許效舜 皈依星雲大師
    人間社記者陳碧雲攝【人間社記者李生鳳、洪佩蓮大樹報導】 2015-09-20藝人澎恰恰和許效舜「鐵獅亮光樂團」,9月20日為佛光山舉辦的護智健走活動,展開「護智不失智、佛光守護你」的倡導短劇及歌唱表演。演出之前,因澎恰恰帶領的樂團請求皈依,佛光山開山星雲大師也現身會場,親自為澎恰恰、許效舜及現場醞釀皈依之情已久的民眾,舉辦皈依儀式,場面令人動容。
  • 星雲大師 善用時間
    文/星雲大師投身在繁忙的工商社會裡,有的人因為不擅於利用零碎時間,因此總覺得時間不夠用,譬如一坐上車子,不是閒聊,就是睡覺。──摘錄自星雲大師著作《星雲法語.善用時間》圖/取自網路
  • 星雲大師:佛家人緣好 與四任國家主席有交情
    (圖片來源:佛光山 攝影:廖攀)原標題:星雲大師和四任國家主席有交情「張主任是我的好朋友,他為人謙和,能力很強。」25日在臺灣《聯合報》撰文歡迎張志軍訪臺時,星雲大師透露說兩人相熟。實際上,星雲大師在大陸政界人緣頗好,與四任國家主席均有過交情。今年2月,星雲大師隨國民黨榮譽主席連戰一同訪問大陸。
  • 看點 蔡英文正式登記參選,朱立倫拜訪星雲大師
    國民黨2016參選人朱立倫,今天在高雄開啟宗教之旅,其中一站是拜訪高雄佛光山星雲大師。星雲大師贈送親筆墨寶"千江有水千江月""萬裡無雲萬裡天",朱立倫則自加橫批"撥雲見日"。星雲大師稱讚朱立倫年輕有為,對他抱有希望,並給予祝福。對於之前星雲法師曾說蔡英文是媽祖、洪秀柱是觀音,朱立倫則搶答自己是佛陀的子弟。
  • 《故鄉的雲》主題音樂會昨上演 星雲大師特地錄製祝福
    星雲大師,一位從揚州走出去的高僧大德,立志於在全世界推廣「人間佛教」,最近,90歲高齡的他回到家鄉,在揚州講壇開壇立說。昨晚,為了表達對星雲大師的崇敬,《故鄉的雲》主題音樂會在揚州大劇院上演,這場音樂會以星雲大師詩詞作品和故鄉揚州主題歌曲為主,再現星雲大師的感人情懷。儘管未到現場,星雲大師還是為現場觀眾們錄製了祝福視頻。
  • 「滴水之恩,湧泉相報」:星雲大師講述的報恩小故事,值得分享
    星雲大師現身說法,向世人分享了自己所經歷的3個報恩小故事,值得一讀。  第一個小故事,是星雲大師報答別人40年前的恩情的。  40年前,王如璋女士主動幫助星雲大師,為他挨家挨戶推銷不下1000份《人生雜誌》及《玉琳國師》。當年佛教處境艱難,還不發達,此舉十分難得。
  • 是她,把星雲大師的素菜館帶到CBD來
    藏身在廣州大劇院角樓裡的這家素食館,和其他家相比有些不同,她的存在,是要弘揚星雲大師「給人歡喜、給人信心、給人方便、給人希望」的精神。滴水坊,這一滴來自臺灣佛光山的水,落在CBD的繁華深處,泛起陣陣漣漪。把這滴水帶到廣州來的人,叫任海鷹。她是滴水坊素食餐廳負責人,也是《僑時代》雜誌社總編輯。
  • 星雲大師:吃素的真正意義
    臺灣佛光山星雲大師在大師您的看法如何?  星雲大師:吃素的真正意義!  大師:我吃素幾十年來,深刻覺得吃素的人比吃葷的好。吃素的人會慢慢減輕殺業,現今臺灣的殺業好重,我都覺得很憂心。現在的社幷會,猴腦蛇膽生吃活燒,如此殺生造業,社幷會風氣怎麼會善良美好呢?  李:對於不同的宗教背景、不同地域的人,就會產生不同的飲食文化。
  • 星雲大師:青年到底需要什麼樣的愛情觀?
    星雲大師既是臺灣佛光山開山法師,也是兩岸佛教文化使者和促進兩岸和平發展的得道高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