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160年換裝12種制式手槍款款經典:美軍200餘年僅換裝四次手槍

2021-01-08 深度工場

美軍近期開始裝備新一代手槍,瑞士西格紹爾M17/18型手槍。美軍在200年歷史上一共裝備過4種手槍,第一種是在1775年,美軍制式手槍M-1775式燧發手槍,這種手槍在美軍服役超過80年,一直到1860年以後,美軍才有了第2種制式手槍,就是左輪手槍。

柯爾特M-1860式左輪手槍,隨後美軍又裝備了一系列柯爾特左輪手槍,美軍佩戴這種手槍參加了對印第安人,墨西哥人,西班牙的歷次戰役。這也是美國最著名的標誌性手槍,一提起左輪手槍,人們就會知道這是美國的標誌。

美軍一直到一戰時期才開始大規模裝備第3種手槍,就算白朗寧M-1911式手槍。這是一種大威力半自動手槍,跟隨美軍參加了第一次世界大戰,第二次世界大戰,越戰等等戰爭。到1985年以後,美軍開始配備第4種手槍義大利伯萊塔公司設計的92F型手槍。

一直到現在,美國開始訂購第5種手槍,瑞士西格紹爾公司出品出品的西格紹爾系列手槍。這支手槍採用模塊化設計,方便根據任務類型進行性能拓展,通過更換槍擊模塊,在三種口徑當中變化,使用非常靈活。

而我國200年以來裝備了多少制式手槍呢?我國裝備的第一種制式手槍是1860年以後,淮軍軍官開始裝備美國的柯爾特M-1860式左輪手槍,這也是我國第一種軍用制式手槍。隨後,清軍神機營,武衛軍,一直到後來的北洋新軍,制式手槍都是柯爾特左輪手槍。

中國第2種堪稱制式手槍的就是,1919年上海兵工廠仿製的白朗寧M-1900式手槍,全槍僅有20於個零組件,使用中等威力7.65×17毫米的彈藥。這種手槍主要是中高級軍官使用,士兵則更多是我國第3種軍用制式手槍駁殼槍。

駁殼槍很早就進入我國,在1911年清朝時期,我國就進口了第一批駁殼槍,200把德國半自動駁殼槍,每支手槍配備500發子彈。1924年,北洋政府《陸軍部關於購買美利洋行械合同彈稿》中,有購買「德造新式一號自來德手槍一千二百枝,每枝隨帶子彈五百粒」的字樣。也就是一般所說的「頭把盒子」開始的。

我國開始進入到了擼子的時代,這就是「一槍二馬三花口四蛇五狗六張嘴蹬」。一下子就有6種手槍,這些可以做算一個大類,一槍就算白朗寧手槍,二馬就是,柯爾特手槍,三花口是白朗寧M-1910式手槍,四蛇是,德國索爾袖珍牌手槍,五狗是西班牙的狗牌擼子,六是張嘴蹬,是德國M-1934式手槍。

很快,50年以後,我國就進入到第10種制式手槍也就是,51式手槍,但是很快就進入到第11種制式手槍54式手槍,現在則進入到第12種制式手槍就是我們都經常在網絡上看到的92式手槍。

相關焦點

  • 美軍200餘年僅換裝四次手槍,款款經典,平均服役半個世紀
    2017年1月19日,美國陸軍正式宣布,由瑞士西格紹爾公司製造的P320型手槍成為美軍新一代制式手槍,逐步替換目前現役的M9型手槍,至此美軍新型制式手槍的選型競標塵埃落定,而距離上一次美軍制式手槍的選型換裝已經長達
  • 服役至今長達109年!世界上最受歡迎的手槍——M1911究竟強在哪?
    當然這只是一個經典的影視鏡頭,因為最終打爆坦克的是美軍的P-51「野馬」,但是米勒上尉手中的這把M1911手槍也成為了整部電影的點睛之筆。1900年,美軍選中的廠商和手槍款式包括毛瑟的C96、曼利夏的M1894、DWM的魯格P08和柯爾特的M1900,最早被青睞的是柯爾特的M1900。
  • 格洛克、貝雷塔、沙漠之鷹等手槍:深度解析黑客帝國的經典手槍
    :深度解析黑客帝國的經典手槍貝雷塔92F手槍貝雷塔92F也是美國市面上,常見的手槍。它的軍用版本M9,就是美軍制式手槍。貝雷塔92F也是一款很好的自衛手槍,空槍重量不到1公斤。普通警匪槍戰都是在25米甚至15米內,不存在200米距離的槍戰。
  • 二戰時期最好的和最差的手槍分別都是哪一款?
    所以在中國,二戰最著名手槍,是毫無懸念,非駁殼槍莫屬。當然,二戰時性能勝過駁殼槍的手槍多了,例如,美國的M1911。這把槍是1911年起生產的.45 ACP口徑半自動手槍,一經推出就成為美軍的制式手槍並一直維持達74年。M1911曾經歷了一戰、二戰、韓戰、越戰以及波斯灣戰爭等多場戰役,是美軍在戰場上最常見的武器。
  • M1911 手槍
    正因為這是我第一次接觸槍械知識的原因,對它念念不忘,正巧不久後在一次老師提問1911年國際發生過什麼大事時,回答說:1911手槍!被罰到教室門口站崗了(正確答案是1911年中華民國成立)!德意志帝國的德意志武器彈藥製造公司(DWM)購買了1,000把發射7.65毫米魯格瓶頸式子彈的魯格P08半自動手槍作實戰測試以研究其制止力,其他國家的政府亦有作相關測試,結果DWM把7.65毫米魯格彈改進成直壁式無邊緣彈殼的9毫米帕拉貝倫彈(即現在的9 x 19毫米北約手槍子彈),其中50把在1903年被美國陸軍測試。
  • 二戰時期的幾款手槍
    毛瑟廠在1895年12月11日取得專利,隔年正式生產。由於其槍套是一個木盒,在中國也稱為匣子槍;如配備20發彈夾則被稱為大肚匣子。其槍身寬大,因此又被稱為大鏡面。有全自動功能的,又稱快慢機,毛瑟手槍是德國毛瑟兵工廠製造的一種手槍。是世界上最早出現的自動手槍之一。由德國費德勒兄弟研製,並以毛瑟命名。
  • 葡萄牙陸軍開始列裝格洛克17手槍 共分三種型號 取代沃爾特P38
    一支手槍,三個彈匣,四個替換握把背板,一個裝彈器,一個通條,一個毛刷,一包備件,一個裝彈器,一本用戶手冊。2019年10月11日格洛克公司宣布,葡萄牙陸軍採購格洛克17第五代FS手槍作為制式輔助武器。2019年7月,格洛克公司已經在北約後勤採購局(NSPA)籤署了這份採購合同。
  • 帶您解析二戰時期的手槍
    M1911(45手槍)是一種在1911年起生產的.45 ACP口徑半自動手槍,由美國人約翰·白朗寧設計,推出後立即成為美軍的制式手槍並一直維持達74年(1911年至1985年)。炮兵型P08手槍是DWM公司於1916年生產的,其射擊精度較高,可以100%命中200m處的人像靶。其準星為三角形斜坡準星,可調風偏。帶 V形缺口照門的弧形表尺,分劃為100m,最大表尺射程800m。6、瓦爾特P38手槍
  • 槍中貴族左輪手槍,第三種堪稱手槍界勞斯萊斯!
    左輪手槍的彈膛很獨特,能適應不同的射程和彈城,因為它的控火系統具有底火撞擊式槍機和螺旋線膛槍管。左輪手槍也是轉輪手槍,轉輪手槍的轉輪式彈倉被設計成向左推出,這樣裝填子彈更方便,槍機使用錐形彈頭的子彈,扣動一次扳機即可完成轉輪待擊發兩步動作,這也是它的核心所在。下面兵哥給大家介紹幾支經典的左輪手槍。
  • 長槍管、大容量,德國一戰前的炮兵型魯格手槍為啥沒市場
    話說魯格P08手槍到二戰時期都是美軍眼裡的搶手貨,經典的造型、獨特的肘節式閉鎖,關鍵是那獨一份的德棍味道到現代都是收藏家眼裡網紅級產品。這篇不談標準的魯格P08,而是和大家聊聊一戰時期德軍曾少量裝備過的一款長管魯格炮兵型。
  • 碳哥的貝雷塔M9手槍及背後鮮為人知的故事
    大家都知道M9是美軍的制式手槍,其實美軍並不是第一個使用貝雷塔92作為制式手槍的國家。70年代初,92出來沒多久,就接到巴西軍方4萬把的訂單。70年代中,在義大利警方要求改變保險設計以後,92S出世了,不久就被義大利軍警所採用。再接著,又接到了印度尼西亞軍方的訂單。至此,貝雷塔92開始引起了世界各地軍警的注視。
  • 二戰美軍手槍彈盤點,口徑越大越受歡迎,紅脖子最愛的果然還是它
    二戰時期美軍使用的手槍彈主要有三種,第一種是9×19mm帕拉貝魯姆彈,原產地為德國。38是19世紀美軍手槍的標準口徑,當時主要是給軍用或警用轉輪手槍使用,而且因為技術水平的限制,彈頭還是純鉛的。
  • 看香港警隊幾十年的手槍武器巨變
    1980年香港警方少量引進了美產.38口徑史密斯威森M10輕型槍管轉輪手槍進行試用,並於1986年開始全面換裝該槍,同時淘汰了服役近四十餘年的WEBLEY MK5轉輪手槍和服役近二十年的柯爾特PP轉輪手槍。
  • 香港警隊「不斷進化的警用手槍」
    1980年香港警方少量引進了美產.38口徑史密斯威森M10輕型槍管轉輪手槍進行試用,並於1986年開始全面換裝該槍,同時淘汰了服役近四十餘年的WEBLEY MK5轉輪手槍和服役近二十年的柯爾特PP轉輪手槍。
  • 我國54式(託卡列夫)對抗M1911手槍,結局顯而易見,經典不一定可靠
    TT-30手槍一直生產到1936年,直到生產工藝和外形發生改變之後,該槍的槍管、阻鐵、扳機以及框架都進行了輕微的改進,之後就被命名為託卡列夫TT-33手槍,是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蘇軍的主要手槍
  • 口徑達到15.7毫米 手炮一樣的自衛武器 美國歷史上第一款制式手槍
    如果要說起美利堅的裝備的第一款制式手槍,還要追溯到1775年,美國的獨立戰爭時期,在脫離了大英帝國的統治成立大陸軍後,開始大批量成建制採購槍械武器,作為軍隊的制式裝備,其中這種M1775式燧發手槍就成為了美國歷史上第一款大規模裝備軍隊的制式手槍。
  • 手槍種類集合 - 百度經驗
    美國柯爾特M1917型左輪性能參數:  口徑:11.43 mm  全長:1140g  彈容:6發  該槍1917年生產,是M1909的改進型,採用半月形彈夾,無底緣手槍 彈,槍架與彈巢間間隙較大。第一次世界大戰後期,美軍曾大量裝備。
  • QSZ92式9毫米手槍為何後坐力這麼大?該給我國警察換把好手槍了
    2019年央視「國防軍事」《軍武零距離》欄目播放了一期關於國產92式手槍的節目,介紹了92手槍的改進型以及新增附件的測試結果。這裡,關於那個槍口制退器的效果,筆者認為效果還是很牽強的。我們先可以看看某大神轉錄的視頻,在視頻播放至2分鐘時,有一段關於92加裝槍口制退器組件前後的射擊對比。
  • 威震敵人的大黑星—國產54式手槍,我國生產和裝備量最大的手槍
    1951年,隨著中蘇條約的籤訂,我國根據蘇聯提供的全套生產圖紙和設備仿製了蘇聯的託卡列夫TT33手槍,命名為51式手槍。51式手槍剛裝備部隊就參加了韓戰,由於該槍基本只是對託卡列夫手槍的簡單仿製,因此在實戰中很快就暴露出了問題。比如,手槍的握把太大,不適合中國人較小的手型。戰後中國和蘇聯專家針對戰爭中51式手槍暴露出來的缺點,同時還結合了中國士兵的自身特點對51式手槍進行了改進。
  • 手槍中的「壽星」!66年過去了,54式手槍為何如此「長壽」?
    導語:手槍中的「壽星」!66年過去了,54式手槍為何如此「長壽」?在國產的眾多款式的手槍中,有一款堪稱手槍中的壽星,從1954年研製出來,到現在依然能看到這把槍的影子。這把長壽的槍械就是54式手槍,是我國生產數量最大裝備最多的手槍,如今依然裝備著警察和軍隊。那麼為什麼54式能如此長壽、如此受歡迎呢?我們知道,新中國成立後,因為缺乏技術、人才和資金,我們幾乎沒有擁有屬於自己國家制式的武器裝備,即使是最簡單實用的手槍也非常稀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