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林左旗:脫貧產業走進春天裡

2020-12-28 正北方網

陽春3月,天氣回暖,赤峰市巴林左旗隆昌鎮隆昌村農民初玉祝家的大棚春意盎然。齊腰高的茄子葉子翠綠,茄果黑紫,惹人喜愛。「疫情沒耽誤我種大棚,村裡給菜農們開通了賣菜的綠色通道,我這佔地10畝的大棚一年能收入近20萬元!」近日,自治區政府發布公告,巴林左旗與全區20個國家級貧困縣一起,退出貧困旗縣序列。巴林左旗脫貧摘帽,產業扶貧功不可沒。在疫情防控中,旗裡一手抓防疫,一手抓生產,以產業為紐帶,鞏固脫貧成果,讓脫貧產業在春天裡播下了振興鄉村的希望。

走進林東鎮新房身村笤帚加工扶貧車間,14名帶著口罩的農民正在綁紮笤帚。農家女高婷每天早7點到這裡上班,下午4點下班回家,以她的綁紮速度,一天能綁30多把成品笤帚。每把笤帚按人工費1.4

元計算,她一個月的收入就有1200多元,等她成了熟練工,月收入能達到3000元以上。今年,該旗鞏固特色笤帚苗種植面積35萬畝,探索以聯合社或聯合體的方式,提高笤帚苗子加工的區域生產能力和效率。從品種改良、原料儲存、技術培訓、產品研發、市場營銷等環節全面發力,為笤帚苗產業量身打造標準化技術規範。該旗還準備進一步提升「中國笤帚苗之鄉」的地位,挖掘文化內涵,加大產品研發、品牌創建和宣傳推廣力度,帶動全行業產值突破12億元。

在隆昌鎮姜家灣村,74歲的盧慶州正在棚圈給毛驢飲水。「沒有政府的資金支持,我的寶貝毛驢發展不了這麼多,圈裡這10頭驢就是我的一個小金庫!」老人算了一筆帳:明年如果這些驢能下7個驢駒兒,養到10個月大,一頭就能賣上4000元。盧慶州老人能發驢財,得益於巴林左旗肉驢產業的規模化發展。今年,該旗準備在肉驢產業擴群增量、延伸鏈條、品種改良上下功夫,建設完善驢改良站點35處,以烏頭驢為主導品種,完成驢改良5萬頭以上。力爭到2020年底驢存欄超過20萬頭,到2022年驢存欄發展到25萬頭,3年累計出欄24萬頭,肉驢產業增加值達到16.8億元。

「今年全旗的肉牛產業要在品種改良、舍飼育肥、市場推廣上做文章!」巴林左旗常務副旗長王永春介紹,今年旗裡除了做好笤帚苗種植、蔬菜種植、肉驢、肉羊養殖的同時,重點打造省際通道沿線肉牛產業高質量發展示範帶,發展5個肉牛集中繁育示範區。計劃總投資9.4億元,實施包括良欣農業3000頭肉牛養殖場、廣匯萬頭肉牛科技扶貧產業園、歐森納2000頭肉牛養殖場在內的15個肉牛養殖項目。計劃到2020年底,全旗肉牛存欄20萬頭,出欄12萬頭,飼養總量達到30萬頭。到2022年,全旗肉牛存欄30萬頭,飼養總量達到40萬頭,3年累計出欄36萬頭,肉牛產業增加值達到18億元。 (內蒙古日報社融媒體記者 徐永升 巴林左旗融媒體中心 邱靜)

[責任編輯:靳敏]

相關焦點

  • 孟憲東在阿魯科爾沁旗和巴林左旗調研督導脫貧攻堅和復工復產工作
    3月12日至13日,市委書記孟憲東在阿魯科爾沁旗和巴林左旗調研督導脫貧攻堅和企業復工復產工作時強調,要切實提高政治站位,把思想和行動統一到黨中央和自治區黨委、市委的決策部署上來,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基礎上,全面推動企業復工復產,全面恢復正常生產、生活秩序,慎終如始,再鼓幹勁,堅決打好打贏全市脫貧攻堅收官戰
  • 投資興業沃土 蘊藏無限商機——了解一下巴林左旗
    如今,歷史上那個能徵善戰的契丹民族已經隱遁在時光深處,現在這片土地上的巴林左旗人,繼承了契丹人的開拓、創新、包容、合作的胸懷,在新的時代裡正在創造新的輝煌!巴林左旗巴林左旗新城區總規劃面積18平方公裡,城區綠化面積41萬平方米、硬化面積10.5萬平方米、景觀水體3.9萬平方米。
  • 內蒙古巴林左旗:土笤帚「掃」出新生活
    新華社呼和浩特9月28日電 題:內蒙古巴林左旗:土笤帚「掃」出新生活  新華社記者魏婧宇  秋日的陽光照在內蒙古巴林左旗的田野裡,一排排笤帚苗頭頂紅彤彤的穗子,在陽光下分外鮮豔。
  • 「脫貧攻堅·扶貧故事」東風村裡來「東風」——記巴林左旗十三...
    後來被村裡評上貧困戶,工作隊的天天來給我們出謀劃策,國東更是經常來給我們落實孩子上學和家裡發展產業的政策,我們村裡人都說是東風來了,這日子過得真是越來越有希望了。」荊福良口中的「東風」說的就是東風村的扶貧專幹劉國東。
  • 市統計局副局長左相龍到巴林右旗、巴林左旗和阿魯科爾沁旗督導...
    11月6日至9日,市統計局副局長左相龍帶隊到巴林右旗、巴林左旗和阿魯科爾沁旗督導調研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工作。巴林右旗、巴林左旗和阿魯科爾沁旗政府分管領導、統計局負責人、人普辦相關人員,市統計局黨支部有關人員參加了督導調研。【來源:黨支部】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 「通知」巴林左旗公安局慶祝首屆中國人民警察節文藝匯演即將盛大...
    為熱烈慶祝首屆中國人民警察節,進一步凝聚警心、激勵鬥志,增強公安民警職業榮譽感和歸屬感,激發職業責任感和自豪感,以更加有為的精神狀態開創公安工作新局面,巴林左旗公安局精心籌備了一場榮譽儀式,此次儀式將以網絡直播的方式面向廣大人民群眾展示,為首屆中國人民警察節獻禮!
  • 檢訊|巴林左旗檢察院組織觀看抗美援朝紀錄片
    為紀念中國人民志願軍抗美援朝出國作戰70周年,繼承和弘揚偉大的抗美援朝精神,10月23日,巴林左旗人民檢察院各支部組織黨員集中觀看了六集大型紀錄片
  • 市統計局副局長左相龍到阿魯科爾沁旗、巴林左旗和巴林右旗督導調研
    10月21日至23日,市統計局副局長左相龍帶隊先後到阿魯科爾沁旗、巴林左旗和巴林右旗督導調研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工作及統計基層基礎建設工作開展情況。
  • 「快訊」旗就業服務局為赤峰山金銀鉛有限公司、巴林左旗同路單採...
    經企業自主申報,旗就業服務局核實,市就業服務局審批,對符合條件的三家困難企業發放援企穩崗補貼432.32萬元(其中:赤峰山金銀鉛有限公司365.77萬元,巴林左旗同路單採血漿有限公司14.74萬元,巴林左旗自來水公司51.81萬元),惠及職工853人。此項政策的落實對支持企業穩崗擴崗,幫助困難企業渡過難關將會起到積極的促進作用。
  • 巴林左旗旗長孟和達來一行赴養老機構調研養老服務及疫情防控工作
    近日,巴林左旗旗長孟和達來、副旗長王豔波、民政局局長哈斯巴根一行赴養老機構調研養老服務及疫情防控工作。 孟和達來一行實地查看了巴林左旗特困人員供養服務中心、十三敖包鎮洞山敬老院建設進展情況,並看望慰問碧流臺鎮敬老院、隆昌鎮白音敖包敬老院等入住老人。 孟和達來強調,敬老院建設是一項惠民利民的民生工程,要嚴把質量關,加快項目工程掃尾進度,進一步完善硬體配套設施,為入住老年人們提供一個舒適的生活環境。
  • 「印象契丹」奇山古韻的召喚——巴林左旗七鍋山國家地質公園巡影
    奇山古韻的召喚——巴林左旗七鍋山國家地質公園巡影孫國全 邱靜沿著內蒙古省際通道即二廣高速大—查段走進巴林左旗中心地帶,你會發現:這裡景觀 奇特,群山如聚,峰濤如怒,角峰刃脊,裸巖怪石,撲面而來。下面我們將帶您走進遠古秘境。七鍋山國家地質公園 30 平方公裡,核心景觀有號稱北五臺的昭廟及其南山七鍋山、似金字塔模樣的別楞山、天龍山、雙峰山、將軍山、聖象山、天蓬山、鼓山、點將臺、桃石等等。
  • 全市10個貧困旗縣區全部脫貧摘帽
    摘掉窮帽子 過上好日子日前,經旗縣申請、盟市初審、自治區專項核查評估等程序,自治區政府同意我市阿魯科爾沁旗、巴林左旗、翁牛特旗、敖漢旗4個國家級貧困旗縣退出貧困旗縣序列至此,全市8個國家級貧困旗縣區、2個自治區級貧困旗縣全部實現脫貧摘帽。我市是內蒙古重點貧困地區之一,全市12個旗縣區中有8個國貧縣、2個區貧縣。多年來,我市持續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於扶貧開發工作的重要論述,全面落實中央、自治區脫貧攻堅方針政策,以前所未有的工作力度、投入強度,推動脫貧攻堅取得重大突破。
  • 「脫貧攻堅」一花獨放滿園春——記內蒙古富承祥牧業科技發展有限...
    這個奇蹟,就發生在巴林左旗十三敖包鎮敖包後村。創造奇蹟的是內蒙古富承祥牧業科技發展有限公司,奇蹟受益人是十三敖包鎮及其周邊地區的農民群眾。時逢歲尾,寒氣襲人。然而,巴林左旗十三敖包鎮敖包後村卻貴客盈門,熱流湧動。由內蒙古民族大學主辦,巴林左旗農牧業局、內蒙古富承祥牧業科技發展有限公司東北地區肉羊用青貯飼料推廣示範現場培訓交流會在這裡舉行。
  • 在脫貧攻堅一線打一場首善標準的硬仗——北京東西部扶貧協作紀實
    如今,在中國脫貧攻堅的主戰場,來自北京的幫扶助力這裡的人們實現擺脫貧困的夢想。數百億元幫扶資金持續投入;上千名幹部遠赴千裡扎身脫貧攻堅一線;數千個脫貧幫扶項目落地生根,帶動上百萬貧困人口擺脫貧困……黨的十八大以來,在創造世界減貧史上中國奇蹟的脫貧攻堅戰中,北京以首善標準在脫貧攻堅一線打了一場硬仗。
  • 橫店影視產業正走進蓬勃發展的春天裡
    3月28日,橫店影視城明清宮苑、秦王宮等五大景區開園迎客,這個全國劇組接待量多年排位第一的影視城正走進蓬勃發展的春天裡。  為幫劇組渡過難關,近日,橫店影視文化產業實驗區管委會、東陽市財政局、東陽市政府金融工作辦公室聯合發布十條既「硬核」又「暖心」的幫扶措施,推出1000萬元消費券。這些政策的實施,將進一步加快橫店影視產業復甦。
  • 伊利探索實踐精準扶貧模式用產業帶動「伊起小康」
    6月17日,「伊起小康」脫貧攻堅項目在內蒙古呼和浩特市土默特左旗進行了籤約,並同步啟動了敕勒川30萬頭奶牛生態牧場示範項目暨國家奶牛核心育種基地,未來伊利將通過「產業基地精準扶貧」模式打造土默特左旗脫貧樣板,全面助力內蒙古脫貧攻堅和農牧業高質量發展。
  • 秉承潘剛扶貧「十六字」方針 伊利積極助力國家打贏脫貧攻堅戰
    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目標實現之年,是全面打贏脫貧攻堅戰的收官之年。作為乳業龍頭企業,伊利集團勇擔重任,積極探索實踐「產業基地精準扶貧模式」,持續落實董事長潘剛提出的「十六字方針」,助力國家打贏脫貧攻堅戰。
  • 鄖陽綠色產業成脫貧強勁支撐
    (通訊員 曹忠宏 攝)湖北日報全媒記者 戴文輝 通訊員 姬廷順閱讀提要十堰市鄖陽區是秦巴山片區脫貧攻堅主戰場和南水北調中線工程核心水源區。曾經,因為窮,生態資源只能被動式保護或低層次開發,小工業、小作坊遍地開花,造成局部環境汙染。近年來,該區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大力發展有機農業,推動鄉村旅遊,蹚出一條「生態、產業、民生」三轉型的綠色發展新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