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區柯克說過,讓人恐怖的從來不是恐怖本身,而是反差。
比如,鄰家蘿莉是只吸血鬼;比如,人畜無害的小正太是個變態殺人狂。
今天,我們講的就是後者——一個變態的天使。
《安全鄰域》
聖誕節,大雪紛飛。
13歲的富二代盧克情竇初開,迷戀輕熟女。
他堅信:人類在遭遇恐懼時,大腦會分泌多巴胺,而這種物質會刺激性興奮。
恐懼使人性奮。
小盧克的暗戀對象,就是自己的臨時小保姆——艾什莉。
因為有應酬,聖誕夜盧克的父母安排艾什莉幫忙照顧他們的兒子。
爹娘一走,小盧克就對自己的女神展開了行動,精心營造了:
滿地亂爬的蜘蛛+恐怖片+燭光和紅酒。
為了讓女神的大腦快速分泌出多巴胺從了自己,他甚至找來自己的好基友「小眼鏡」假扮入侵者恐嚇女神,給自己創造機會英雄救美。
影片進行至此,小盧克還僅僅是個喜歡惡作劇的熊孩子。
被嚇得夠嗆的艾什莉在識破盧克的詭計後,惱羞成怒:
女神不解風情,惡語相向,徹底給小盧克激到了。
小夥子開始逐步黑化。
導演圍繞著盧克身上兩個極大反差的特質講故事。
讓人啼笑皆非的腦洞(熊孩子),讓人寒毛卓豎的血腥(殺人狂)。
他先是和艾什莉大玩捆綁藝術,可把大美女綁結實之後即不S也不M,卻玩起了真心話大冒險。
制服了上門找茬的情敵裡奇,反覆戲謔之後又開始了拋物線物理實驗,別出心栽地用油漆桶砸碎了裡奇的腦袋。
開著除草小車吊死了女神的前男友炮灰男,卻又布置成完美的自殺現場,超強的犯罪智商堪比職業殺手。
隨後一轉身的功夫,卻又孩子氣發作甩槍崩死自己的好基友「小眼鏡」,最終女神艾什莉也——
小盧克連眉頭都沒皺一皺,一邊哼著聖誕小調大展舞技,一邊從容不迫地布置犯罪現場。
這一波操作可以用「超神」來形容。影片結尾,有一處小反轉。
到底是哪個幸運狗逃出了小盧克的魔掌,請各位自己擼片。
作為一部驚悚喜劇,很多人在看完影片後都在吐槽小盧克這個角色有bug:
一個10幾歲的少年,哪裡來的那麼嚴謹縝密的犯罪思維與殺人如遊戲的駭人心態。
「熊孩子+殺人狂」這樣的人物設定接受起來並非毫無抵抗,況且澳籍童星—萊維·米勒在鏡頭前的表現實在讓人恨不起來。
這個00後的超鮮體拿得出手的作品已經一大把了。
15年在《小飛俠》中飾演彼得·潘為觀眾所熟知,小小年紀就和狼叔休·傑克曼互飆演技。
兩年未見,小傢伙在《安全鄰域》中再次驚豔了一把。
一來小夥子個頭蹭蹭長,褪去不少稚氣的小帥哥贏得一大票阿姨粉。
二來作為一個年僅14歲的小演員,能高分詮釋出這麼一個複雜的人物。實在不容易。
影片不是一部簡單的無腦腹黑片,從一開始就不斷梳理盧克黑化的深層原因。
盧克成長在富人區,生活條件優渥。父母都接受過高等教育並且收入頗豐,孩子禮貌謙和思想上進。
這個看起來幸福的三口之家,背後也有暗藏的不幸。
盧克的母親是個控制欲極強的女人。
給盧克設定宵禁,並用鉛筆監控兒子是否離開臥室;認為老公是個基佬,出席宴會時連領帶都會選錯;還有強迫症,對於聖誕樹裝飾物,都有一套自己的嚴格標準。
盧克的父親是個疏於關心兒子的風騷美花男,給兒子訂的披薩上面還嵌有兒子最討厭的蘑菇。
有一幕,盧克像一個玩累的孩子靠在艾什莉的肩膀上,娓娓道來自己的心事:
小的時候媽媽嗎會替我蓋好被子
她讓我覺得很安全,這樣我才能安然入睡
可是後來她再也不那麼做了,我不知道為什麼
所以我再也睡不好覺了
不怕讓人失望,不怕被當做精神病,唯獨害怕被忽視。
這也是為什麼當艾什莉閉上眼睛不再回答盧克的問題後,徹底讓後者陷入了癲狂。
盧克外表是一個文質彬彬,思想有些天馬行空的小正太,可無公害的外表下卻藏著一個心狠手辣的惡童。
迷戀血腥殺戮,好奇男歡女愛。
天真孩童與兇殘惡魔交替出現卻又相互融合,這種激烈的性格矛盾讓這個角色看點很多。
聖誕血腥大戲並非激情殺人,而是預謀大片。
切斷電話線網線;讓「小眼鏡」假扮入侵者入室搶劫;上門找茬的裡奇和期待豔遇的炮灰男都是設計騙來一網打盡的。
除了殺人計劃,盧克甚至還制定了脫罪計劃。
用他自己的話說:
「在逃脫處罰方面我可是大師級別。」
他就設計好了每個人的死法,也定義好了每個人在死後扮演的角色。
他跳著探戈,輕鬆愉快地重置了犯罪現場,故事也即將變成另外一個版本:
炮灰男為情所困,在接連虐殺裡奇、小眼鏡和艾什莉之後,自己畏罪自殺並留下了自白遺書。
小正太在殺人越貨方面的天賦令人瞠目結舌。米勒也貢獻出了與年齡不相符的炸裂演技。
這麼小的鮮肉已經用這麼立體的角色磨鍊演技了,國內的筒子們卻凍齡在霸道總裁人設中拒絕長大。
真是有點替他們捉急。
最後的最後,中國有句俗話叫欺老不欺小,用這部電影的話來說:永遠不要低估熊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