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統藝術、西方古典、當代藝術與影像藝術,全球範圍內,1月新開展覽種類豐富。臺灣故宮博物院三展齊開,不論是罕見的宋代花箋還是花燈節慶圖,都帶著濃濃的節慶氣氛;東京和京都的佛像、梵·高與浮世繪也絕對不能錯過。喜歡當代藝術?新加坡藝術科學博物館將舉辦東南亞迄今為止的最大規模街頭藝術展;美國東西海岸自不用說,倫敦也將呈現德國攝影藝術家安德烈亞斯·古爾斯基大型回顧展。此外,西方古典與現代藝術領域也將有多場優秀展覽呈現,魯本斯、凡·戴克、勃魯蓋爾、透納、中世紀手稿……去哪兒看他們?在這篇1月全球新開展覽精選中尋找答案。
「花箋」泛指經過裝飾的箋紙,「砑花」技法乃是利用雕版在紙上研壓出凹凸紋飾。此次特展共精選20組件書畫,旨在展示此前十分難以觀察到的宋代砑花箋紙上的精美紋飾,一探宋代典雅的文化與時代審美風尚。藏品中以宋人書信居多,臺北故宮博物院運用特殊的數字攝影與圖像後制,將許多肉眼看不到的砑花紋飾與原作一起展出,展品中不乏令人驚奇的圖案。
元宵節又名上元節、元夕節或燈節,為慶此佳節,臺北故宮博物院特別策劃了「年節年俗」、「花燈迎春」和「歲朝報喜」三個單元,展出館藏精品書畫,讓觀眾親臨其境地欣賞古代濃厚的年節歡慶興味。故宮南院的展覽「戊戌狗年‧喜迎上元-節慶主題特展」也將同期舉行。
虎在原始藝術以及後來的佛、道教藝術中被描繪成守護神,象徵著吉祥、德性與仁慈。韓國國立博物館聯合日本東京國立博物館與中國國家博物館合作舉辦特展「東亞藝術的老虎:韓國、日本與中國」,側重展現東亞藝術中虎形象的傳統和轉型。展覽將涵蓋來自韓國的40件作品,日本的30件作品,以及來自中國的35組作品,其中包括裝飾有虎紋的古代武器和十二生肖的兵馬俑。展覽旨在為觀眾提供了解三國文化的普遍性和獨特性的絕佳機會。
凡爾賽宮王后的珍藏:瑪麗·安託瓦內特的日本漆器
A Queen's Treasure from Versailles
1.23-2019.1.6
蓋蒂博物館呈現了法國王后瑪麗·安託瓦內特收藏的日本漆器精品。 她收集的小漆盒是目前在歐洲保存最好的日本漆器,更是王后最珍愛的財產之一。這些藏品展現了其高雅的品味,以及日本漆器藝術家在江戶時代中期非凡的創造力。
透納在一月 Turner in January
1.1-1.31
蘇格蘭國家美術館在新年呈現了一年一度的透納水彩畫展,展出的作品均來自亨利·沃恩(Henry Vaughan)收藏。作品跨越了特納整個創作生涯,囊括其早期地形水墨畫直至19世紀三四十年代的歐洲大陸素描。能夠讓全世界的公眾免費看到這些傑出的作品是沃恩先生的遺願,這一展覽傳統已經保持了一百餘年。
力量與意志:魯本斯、凡·戴克和約爾丹斯繪畫作品 Power and Grace
1.19-4.29
對彼得·保羅·魯本斯(Peter Paul Rubens),安東尼·凡·戴克(Anthony van Dyck)和雅各·約爾丹斯(Jacob Jordaens)這三位弗蘭德斯巴洛克藝術巨匠來說,繪畫在其藝術生涯中的作用不言而喻。本次展覽將呈現摩根圖書館與博物館館藏中這三位藝術家的作品,尤其突出了每位藝術家獨特的繪畫風格及三者間的相互影響。
勃魯蓋爾:150年的藝術世家
Brueghel: 150 Years of an Artistic Dynasty
1.23-4.1
自代表16世紀弗蘭德地區的畫家彼得·勃魯蓋爾(Pieter Bruegel)一世起,勃魯蓋爾(Bruegel)家族五代人在150年間就誕生了眾多傑出的畫家。本次展覽將回溯勃魯蓋爾家族的族譜,同時展出100幅出自各代勃魯蓋爾畫家們之手的風景畫、風俗畫、與花卉靜物畫等作品,以此聚焦弗蘭德繪畫的魅力。
託馬斯·科爾之旅:跨越大西洋
Thomas Cole's Journey
1.30-5.13
託馬斯·科爾(Thomas Cole)是美國傑出的風景畫家之一。1818年工業革命初期,他從英格蘭移民到美國,此次展覽時值科爾第一次穿越大西洋200周年。本展覽回顧了科爾1829年至1831年回到英國的旅程及隨後一年在義大利的旅行,揭示其創作發展進程。展覽還特別建立了19世紀中葉美國和歐洲藝術家之間的對話,把科爾的作品與他曾在「旅途」中研習過的包括透納與康斯特勃等人的作品並列呈現。
街頭藝術 Art From The Streets
1.13-6.3
此次展覽將是東南亞迄今為止舉行的最大規模街頭藝術展覽。新加坡藝術科學博物館將展出包括Banksy、Shepard Fairey(Obey)、Futura、Invader、JR 等在內的重量級街頭藝術家作品。展覽追溯了街頭藝術近40年的發展歷史,重點展示東南亞的都市藝術,並特別推出了一系列藝術家現場創作。
見者的書信:約瑟夫·博伊斯×白南準
1.20-5.13
昊美術館新展將同時呈現20世紀下半葉最具影響力的行為藝術家約瑟夫·博伊斯(Joseph Beuys)及全球新媒體裝置藝術的奠基者之一白南準(Nam June Paik)藝術生涯中的重要代表作品。展覽旨在探討兩位先鋒藝術家在20世紀藝術浪潮中的合作與密切關係。展覽名「見者的書信(Lettres du Voyant)」取自19世紀象徵主義詩歌代表人物阿爾蒂爾·蘭波(Arthur Rimbaud)的著作。
倫敦海沃德美術館在經過2年的休整後重開,首展即是德國攝影藝術家安德烈亞斯·古爾斯基(Andreas Gursky)的個展,此次展覽也將是藝術家在英國的首場大型回顧展。適逢海沃德美術館創立50周年,展覽將呈現藝術家近60幅攝影作品,其中不乏名作。
此次克利夫蘭藝術博物館呈現了40件布雷特·韋斯頓(Brett Weston)的攝影作品。布雷特在世界各地取景,無論是在加利福尼亞、夏威夷、墨西哥還是歐洲,他的攝影都在抽象與表現之間游離。他充滿探險性的自然攝影更是世界無數攝影愛好者和專業人士模仿的對象。
蝶夢百年:影后胡蝶私人珍藏照片展
1.21-3.18
近一個世紀前,上海見證了中國電影業的崛起,民國時期成名於此的傳奇女演員胡蝶就是憑藉實力和人氣為電影業做出巨大貢獻的女星之一。1920年代,她的出道標誌了女性有史以來第一次扮演熒幕中的主要女性角色。SCôP 此次展覽從諸多被收藏和保存的影像資料中遴選了近200張有關這位傳奇女星的珍貴照片,涵蓋其數十年演員生涯的美麗瞬間以及她私人生活和旅行中的精彩畫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