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從時間上推算一下:
夏竦出生於985年,嫡長子出生於1008年,姑且推測夏竦最晚於1008年初娶了楊氏,已經23歲了。
不過宋代人大多晚婚,這個年紀能結婚已經算是不錯了。
竦娶楊氏,楊亦工筆札,有鉤距。及竦顯,多內寵,浸與楊不諧,楊悍妒,即與弟媦疏竦陰事,竊出訟之,又竦母與楊母相詬詈,偕訴開封府,府以事聞,下御史臺置劾,左遷職方員外郎、知黃州。
——宋史·列傳·卷四十二
劇中,楊氏因為夏竦與賈婆婆的緋聞鬧得人盡皆知,其妻悍妒將其暴打,仁宗出面判了貶官和離,且不可迎娶賈婆婆。呵呵,上梁不正下梁歪,寵妾滅妻這股歪風不就是宋仁宗帶的頭麼。
10年悲催的婚姻,楊氏早已不是當年那個吟詩作賦的文藝女青年了,她和弟弟收集了夏竦貪贓枉法的證據,一紙狀書實名舉報。這事兒就算放在今天,也不得不說一句,這女人可真帥啊!兩家母親為此大打出手,鬧得不可開交,開封府一看情況,直接把燙手山芋獻給真宗了。最後夏竦貶官外放,有沒有和離,史書上沒說。觀眾們被帝後一直扭捏的感情虐的體無完膚,這倆老年CP居然秀起了恩愛?劇中,夏竦在煙雨悽迷的早晨目送賈婆婆離開,一股相愛不能相守的遺憾瀰漫心頭,不禁感嘆世事弄人,倆人識於微時,因先帝賜婚分手,其妻悍妒,最終發展成地下情,夏竦為其寫了情真意切的《鷓鴣天》,唱的人幾欲落淚。
張貴妃,河南永安人也。祖穎,進士第,終建平令。父堯封,亦舉進士,為石州推官卒。時堯封史堯佐補蜀官,堯封妻錢氏求挈孤幼隨之官,堯佐不收恤,以道遠辭。妃幼無依,錢氏遂納於章惠皇后宮寢。長得幸,有盛寵。妃巧慧多智數,善承迎,勢動中外。慶曆元年,封清河郡君,歲中為才人,遷修媛。忽被疾,曰:"妾姿薄,不勝寵名,原為美人。"許之。皇祐初,進貴妃。後五年薨,年三十一。仁宗哀悼之,追冊為皇后,諡溫成。追封堯封清河郡王,諡景思。而堯佐因緣僥倖,致位通顯雲。
——宋史·卷二百四十二·列傳第一
劇中,賈婆婆為保張貴妃,自殺身亡,仁宗命張茂則將其棺木送與夏竦,此時的夏竦已是風燭殘年,他聽到仁宗對他的肯定,不禁感激涕淋,叩謝天恩,奉上了自己畢生心血《古文四聲韻》,為後世留下寶貴的文學財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