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慶期間中國電影票房達成「雙百億」,貓眼新鏈路宣發如何抬升行業天花板?

2021-02-15 鏡像娛樂

8天,39.5億,近1億觀影人次……這是今年國慶檔交出的成績單。

貓眼數據顯示,國慶檔首日,大盤單日票房即達到7.4億以上,成為同檔期史上「第二高開局」。檔期內,《我和我的家鄉》單日票房連續7日破2億,國慶檔期間累計票房突破18億問鼎;《姜子牙》則以13.77億的票房位居第二,並刷新最快破10億的動畫電影紀錄。

 

截至10月8日,檔期內所有影片累計產出39.5億票房,中國電影票房大盤也在國慶檔期間達成了「雙百億成就」——10月3日,2020年度票房突破百億關口;10月8日,電影院復工81天票房達到100億。

目前來看,儘管今年國慶檔票房較去年同期的46.35億尚有一定差距,但在今年整體市場產值有限的特殊環境下,已是一個相當不錯的成績。更重要的是,經此一「戰」,電影市場的票房產出能力已經恢復到以往的80%-90%,國慶檔對電影大盤的驅動提振了整個行業的信心。

 

而在國慶檔持續走高的票房背後,除了可以媲美春節檔的影片陣容之外,宣發對票房產能的抬升亦不容忽視。

 

今年國慶檔,貓眼依託自身的智能宣發系統升級,通過底層數據釋出引導行業宣發決策,並在日漸成熟的內容傳播機制下助推影片熱度發酵,甚至拓寬直播渠道建立「宣發售一體化」新模板。不難發現,貓眼深度入局網際網路宣發所釋放出的「普惠性」價值,早已不再單一地指向某一部影片票房,而是通過對行業宣發基底的再構建,抬升整個行業產能的天花板。

 


以數據支撐決策

構建「普惠性」宣發基底

 

近年來,網際網路宣發之所以快速發展,一個重要的原因在於,平臺數位化的智能宣發體系給了行業布局更清晰的方向性指引。而在當下這個不確定因素更多的「後疫情」環境中,於行業的每一個參與者而言,高參考價值的數據都是其決策的重要依據。

 

自復工以來,貓眼便根據實時的數據記錄,及時發布復工首日戰報、暑期檔洞察,國慶檔前瞻等數據報告,在第一時間將市場變動以可視化的方式呈現在決策市場面前。這對復工初期的布局者而言,是更直接的信心來源。

 

具體而言,一方面,數據可視化能夠幫助片方快速定位核心人群,實現宣發策略的「精準打擊」。反映到執行層面上,由於《姜子牙》與《哪吒》強綁定,在女性受眾市場表現出絕對優勢。貓眼數據顯示,《姜子牙》的女性用戶佔比將近60%。影片再度定檔之後,與數據對應,可以看到片方更側重「萌系」宣發和情懷營銷,包括打造「神仙天團」、強化「猛男比心」的反差萌和「四不像」的可愛風,以及「一起將這個年補上」的定檔口號等,都更易於擊中女性市場。

另外,今年國慶檔在特殊環境下出現了較往常更集中的返鄉潮,貓眼數據顯示,《我和我的家鄉》《姜子牙》《急先鋒》三部影片的四線城市用戶佔比都達到41%以上,整體高於去年同檔期影片。參照來看,《我和我的家鄉》釋出的預告片和特輯大多以「土味營銷」為主要方向,《姜子牙》在後期也發布了「清倉甩賣」風的短片,兩者都以更接地氣的方式拉近與下沉市場的距離。

另一方面,片方通過量化的數據也能夠及時發現「短板」,以宣發傾斜做大增量空間。例如,《八佰》本身的題材更吸引男性用戶,但在電影市場「得女性者得天下」是更普遍的認知,《八佰》在早期的物料投放上也有意吸引女性觀眾,以擴充增量人群持續釋放長尾效應,進而實現票房破30億的超預期表現。

 

由此不難發現,數據正在成為片方優化內容布局和宣發決策的重要依據,而數據的可參考價值也因此顯得尤為重要。而距消費市場更近的貓眼,藉助微信、QQ、美團、大眾點評、貓眼、格瓦拉六大流量入口構建數據體系,平臺連接大規模、大範圍的用戶群體使之天然具備「普適性」,再加上貓眼的試映服務已經覆蓋到上百部影片,進一步完善用戶調研體系,提升數據參考價值。

 

在此基礎上,貓眼面向所有影片提供服務,重新構建行業宣發新基底,通過基礎賦能釋放普惠價值,提升行業整體的精準化運作能力,最終將匯聚成行業更大的產能空間。

 


從「鋪渠道」到「做內容」

宣發新鏈路釋放窗口價值

 

隨著網際網路宣發的深入發展,各大平臺依託自身的生態基因所構建的傳播渠道已經基本成型,而在「內容即營銷」的大勢之下,宣發平臺的發力方向也逐漸從拓寬渠道向內容輸出演變。

 

目前,貓眼已經構建起覆蓋微博、B站、抖音、快手及各大資訊平臺的媒體矩陣,包括@貓眼電影、@貓眼大明星、@百萬剪輯獅等,全網粉絲量累計突破1.9億。據了解,在貓眼媒體矩陣背後,平臺已經孵化出專門負責電影內容傳播的團隊,滲透到看點挖掘、短視頻等物料製作乃至傳播的整個過程。

 

今年國慶檔,@貓眼電影在抖音為多部影片開設短視頻合集。截至目前,《我和我的家鄉》《姜子牙》《急先鋒》相關物料播放量均突破億次關口,《我和我的家鄉》更是達到3.3億以上;更早一些的《八佰》上映前後,貓眼媒體矩陣發布的《八佰》相關宣傳物料在全渠道播放量達到4億以上,全網點讚量超過1500萬。

在這個過程中,貓眼以數據能力為指引,以內容能力為載體,以渠道能力為落點,藉助持續的物料釋出和話題引導佔據用戶心智,最終為影片票房發酵注入動能。通過強勢的媒體矩陣,貓眼與消費市場之間有了更豐富的對接點,平臺能夠更快速地捕捉市場動向和話題熱點,並及時作出反應。

 

不止如此,早在復工前一周,貓眼媒體矩陣內的影視剪輯帳號@百萬剪輯獅,發布了一支《電影院,好久不見》的視頻在全網刷屏,達成了2億+的曝光。後來又及時跟進《電影院:我們準備好了》,為大盤復甦預熱。

 

可以看到,貓眼整個媒體矩陣依據各平臺特點調整內容調性,並通過垂類方向劃分,切入物料投放、內容解析、明星訪談、行業解讀等不同的宣發視角,借勢多元化的內容輸出和影響力構建,已然形成一套成熟的內容傳播機制,以放大整體的共振效應。

 

如今,在《八佰》票房高起之後,《我和我的家鄉》《姜子牙》也在國慶檔各有斬獲。貓眼這個快速進入宣發領域的網際網路平臺,正不斷輸出「增值」內容推動消費市場「種草」,並借勢平臺能力溢出釋放行業附加價值,已然形成一條貫通數據、內容與渠道的宣發新鏈路。



引入直播購票

 

一直以來,電影宣發的最終指向都是消費轉化。自在線票務起家的貓眼本身具備票務基因,在數據引導和內容創作支撐下打通宣發新鏈路,也使平臺在行業發展環境的演變中開始探索更年輕態的購買力轉化方式。

 

今年8月,貓眼娛樂聯合央視電影頻道、抖音、真樂道共同發起「再一起,看電影」公益直播活動。作為獨家票務及宣發平臺,貓眼為此次直播提供了一分錢預付權益、超值觀影套餐、購票買贈、定製紅包四項宣發功能。當晚,整場直播累計曝光量突破1.1億次,帶動18部影片售票、3700餘家影院產生訂單。

這場直播實現高效率的票務轉化,一方面讓市場再度看到直播售票的潛能,另一方面,貓眼也藉此進一步實現四大宣發營銷工具的落地,將直播售票這種新票務模式深度地嵌入平臺宣發生態中,為後來的影片提供更便捷的一站式宣發服務。國慶檔之前,貓眼就與抖音再度開啟數場國慶檔預熱直播活動,驅動預售票房轉化。

 

此外,同在今年國慶檔,貓眼還與強社交平臺微信聯動,發力搜一搜和小程序直播,通過發放優惠券紅包、「拉好友答題」等高粘性玩法拓展增量。截至10月5日,貓眼微信小程序用戶規模已經達到3億以上,再加上百度、抖音等平臺,貓眼的小程序生態已經構建了起來,直播票務與多元玩法的嵌入,將進一步激活小程序生態活性,驅動更大範圍人群的消費轉化。

在這樣的發展態勢下,隨著貓眼建立並不斷完善以數據支撐+內容「種草」+購票轉化的「宣發售一體化」閉環,直播購票也有望成為常態化的電影票務模式,而貓眼無疑走在了行業前端。

 

整體來看,從為行業提供「普惠性」的決策依據,到平臺能力溢出構建宣發新鏈路,再到「宣發售一體化」模板形成,可以看到,貓眼在網際網路宣發上持續釋放的價值,並非單押爆款,而是以平臺能力做連接,致力於抬升整個行業的天花板。

 

顯然,這並不是一次針對某部影片的宣發升級,同樣,這也不是一次僅僅針對電影市場的宣發升級,它的未來指向是全文娛和全產業鏈。

 

不久前,在2020金雞百花電影節上,貓眼娛樂CEO鄭志昊曾談到:「貓眼作為全文娛網際網路服務平臺,會為電影、劇集等各個垂直領域的投、制、宣、發、放各個環節,提供數位化的服務。」如今的貓眼早已不僅僅是一家票務平臺,隨著其平臺勢能進一步延伸至產業鏈的更多環節中,貓眼的平臺價值和行業定位也值得被重新審視。

鏡像娛樂(ID:jingxiangyule)原創文章

相關焦點

  • 強片抬升製作水準、貓眼賦能電影宣發,國慶檔為行業打開新局面
    導讀:這個國慶檔讓所有人看到了更高的行業天花板,關注於此,可能比單純地討論票房更有意義。文 | 坤同第一個100億終於來了——在國慶檔的助力下,2020年院線電影總票房在10月3日正式突破百億大關,這對國內電影市場而言無疑是一劑及時且有效的「強心針」。
  • 國慶首日票房7.39億,貓眼如何佔據「最佳輔助位」?
    貓眼專業版數據顯示,國慶檔首日《姜子牙》、《我和我的家鄉》(以下簡稱《家鄉》)、《急先鋒》、《奪冠》等頭部大片掀起觀影熱潮,電影大盤達到7.39億,刷新2020年單日票房新高,大盤票房恢復到2019年國慶檔首日的近90%,一舉衝散9月的冷淡態勢,電影市場迅速升溫,進一步推動行業恢復正軌。
  • 國慶檔8天攬近40億,貓眼數據解讀票房背後的秘密
    根據貓眼研究院、貓眼專業版、貓眼智多星和微博電影聯合發布的2020國慶檔數據洞察報告,在8天超長國慶假裡,國慶檔總票房達到了39.5億元,達成了國慶檔歷史第二高記錄,僅次於史上最強國慶檔(2019年10月1-7號)的43.8億元。
  • 國慶檔8天攬近40億,貓眼數據解讀票房背後的秘密
    根據貓眼研究院、貓眼專業版、貓眼智多星和微博電影聯合發布的2020國慶檔數據洞察報告,在8天超長國慶假裡,國慶檔總票房達到了39.5億元,達成了國慶檔歷史第二高記錄,僅次於史上最強國慶檔(2019年10月1-7號)的43.8億元。作為電影復工以來首個重大檔期,能取得這樣的成績實屬不易,既展現出中國電影市場的超強韌性,也激勵著電影從業者克服困難持續向前。
  • 一個帳號為預告片導流4.8億,智能宣發火力全開助推國慶檔
    顯然,貓眼已經不僅僅是個單純的「售票」平臺,通過對內容的深度挖掘,全渠道的傳播和大數據洞察,貓眼進化出了線上宣發能力,在後疫情時代,這樣的能力也提高著電影行業的天花板,助力著市場的加速恢復。同時,在流量日益強大的直播領域,貓眼更是攜手抖音,創新性的推出了直播營銷的新玩法。8.15日,貓眼娛樂在與電影頻道、抖音、真樂道聯合發起的公益直播活動中,一次性將四大宣發功能落地到了公益直播間內,共同助力行業復工。
  • 貓眼娛樂牽手百度,電影線上智能宣發新陣地成型
    事實上,這部被無數影迷寄予厚望的新片自立項後就話題不斷,無論是影片內容所體現的情懷還是在宣發時採用的創新手段均獲得了來自電影愛好者們的高度關注。值得注意的是在影片正式上映之前,負責電影宣發工作的貓眼娛樂就與國內知名「搜索+服務」領跑者——百度,達成了深度合作關係。通過將新片宣發觸角伸向搜索場景,貓眼的線上宣發新陣地成功增添了重要的一塊。
  • 貓眼娛樂牽手百度 電影線上智能宣發新陣地成型
    而這部被影迷寄予厚望的新片自立項後就話題不斷,無論是影片內容還是在宣發時採用的創新手段均獲得了來自電影愛好者們的關注。值得注意的是,在影片正式上映之前,負責電影宣發工作的貓眼娛樂就與國內知名「搜索+服務」領跑者百度達成了深度合作關係。通過將新片宣發觸角伸向搜索場景,貓眼的線上宣發新陣地增添了重要一塊。
  • 復工首周票房破億,提振電影宣發行業的信心
    這樣的結果表明,新片無疑具有強大的票房吸引力,而真正優秀符合觀眾觀影需求的電影,也能通過長線的放映源源不斷吸引觀眾走進影院。電影人的心依舊火熱正在如火如荼舉辦的第二十三屆上海國際電影節上,匯聚的眾多行業大拿們也對中國電影復甦的速度表達了欣慰。
  • 貓眼智能宣發助力,《汪汪隊立大功之超能救援》票房超預期
    近日,由《汪汪隊立大功》IP改編的低幼兒童電影《汪汪隊立大功之超能救援》上映首周末票房就已突破3600萬,截至11月23日22時,票房已達到6400萬,預估最終票房7000萬,遠超行業預期。為了吸引更多父母的關注並進一步推動轉化,貓眼還創新玩法,在電影上映期間,貓眼通過大量與微信親子社群合作,配合貓眼小程序紅包砍價等多樣化玩法,在給親子用戶帶來實惠的同時,還為《汪汪隊立大功之超能救援》電影宣發在促轉化的環節打開了新場景
  • 國慶檔超預期落下帷幕 國內電影市場加速全面復甦
    國內電影市場正在加速全面復甦。  國家電影專資辦日前發布的數據顯示,今年國慶檔我國電影票房取得了中國電影史上國慶檔票房第二的成績。受高票房影響,國慶檔剛剛結束,一批影片便宣布了上映計劃,近幾天已有多部電影定檔或確定引進。
  • 三部佳作入圍平遙,「貓眼出品」如何再上新臺階?
    16年春節檔拿下33.86億、打破當年票房紀錄的《美人魚》,17年由星爺與徐克聯手打造、累計16.52億票房的《西遊伏妖篇》,18年創下34小時破十億歷史、總票房收關22.37億元的《捉妖記2》...... 這連續幾年春節檔大熱電影的項目中,貓眼都是重要的出品成員。
  • 國慶檔電影回暖,貓眼娛樂的突圍戰仍沒有結束
    國慶第三天,院線電影票房就迎來了年度百億節點。而國慶檔票房大爆發,自然離不開國內網際網路娛樂服務平臺在宣發上的助力,其中貓眼經過創新升級的宣發,表現得尤其突出。 具體來說,貓眼用數據構建宣發基底,幫助電影行業提升效益。
  • 85次熱搜助推39億票房,國慶檔的「微博之力」
    其中,微博作為月活躍用戶數突破5億的社交平臺,更是電影宣發陣地的首選。毒眸注意到,在剛剛過去的、創下了多項紀錄的十一期間,微博平臺上國慶檔電影相關話題閱讀總量超過200億,相關內容登上熱搜85次,明星參與人數超600,全站發博條數超3200萬,大V參與人次超12萬,視頻播放量過60億。
  • 助力《我和我的家鄉》票房21億,抖音要做電影行業的「深度參與者」
    截止10月11日,《我和我的家鄉》票房達21億,淘票票9.3分,貓眼9.3分,豆瓣7.4分,全平臺口碑第一,喜提國慶檔票房口碑雙冠。抖音是如何創造短視頻宣發新玩法,並進一步深入電影項目,為電影行業復甦注入一針強心劑的?成為影市復甦「抱薪者」,深度參與《我和我的家鄉》的抖音如何推其出圈?對於電影行業而言,今年可以說是坎坷與挑戰並存的一年。
  • 貓眼娛樂CEO鄭志昊: 助力行業發展,講好中國故事
    貓眼娛樂作為中國電影票務與宣發行業的領軍企業,對未來中國電影的蓬勃發展既感到信心培增,又感到使命光榮、責任重大。「詩文隨世運,無日不趨新。」 黨的十八大以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中國電影發展也進入了快車道。以貓眼娛樂為代表的網際網路產業服務平臺,以不斷創新的技術、便利親民的用戶體驗和優質的服務,吸引了更多觀眾走進影院,助推了中國電影的騰飛。
  • 深度探索線上演出,貓眼如何實現娛樂消費體驗升級?
    貓眼演出與騰訊視頻雲首發的深度聯動,所嘗試的是優化線上娛樂消費場景,從品質化和商業化的維度,為行業抬升口碑及票房天花板打開更多想像空間。線上演出體驗升級當晚,貓眼演出聯合騰訊視頻雲首發,在「2020just18teen黃明昊新歌首唱會」現場啟用春晚級別的直播配置。
  • 600億票房背後,2018年電影市場必須關注的新信號
    根據國家電影局披露數據,截至2018年12月31日,中國電影票房總額609.8億,突破600億大關,2018年電影市場圓滿收尾。在年終總數據出爐前,其實業內也曾不斷有擔心和質疑的聲音,恐600億的票房目標無法達成;而更早在年初春節檔結束後,業內也曾有過狂喜之態表示「今年電影總票房或將衝擊700億!」百感交集背後亦是市場百態,2018年的電影市場究竟如何呢?
  • 來之不易的204億,電影行業的「2020抗寒啟示錄」
    2021年1月1日,貓眼發布了《2020中國電影數據洞察》(以下簡稱《洞察》),通過數據解讀電影行業的2020年。《洞察》顯示,2020年中國內地電影市場總票房累計達到204.17億,疫情得到有效控制之後,票房產量恢復到去年三成。而綜合全球票房市場的情況,中國內地電影票房已經超過北美市場,成為全球第一大電影市場。
  • 貓眼娛樂攜每經發布白皮書,2020電影市場有哪些新現象?
    這一方面意味著後來者面臨更多挑戰,另一方面也意味著優質的內容在中國電影市場還有很大的機會空間,天花板非常遠。 雖然《姜子牙》目前的16億票房,未能比肩《哪吒之魔童降世》,但仍然是一部好作品,多位專家在白皮書中認為,隨著中國電影市場容量的具備,國漫產業的天花板已經被撐起,而且隨著國漫自身的發展,也已經取得了不錯的進步,所以後續的發展空間很大,當前面臨的問題,只是如何更穩定地生產優質的作品。
  • 貓眼如何助《汪汪隊立大功之超能救援》成圈層爆款?
    這部根據《汪汪隊立大功》IP改編的電影,上映首周末票房突破3600萬,並帶動近期較為低迷的大盤再次破億,截止11月23日晚上十點票房已經達到6400萬,預估最終票房7000萬可期,遠超行業預期。《汪汪隊立大功之超能救援》可以取得如此亮眼的票房成績,背後自然有其自身IP和電影品質的加持,但也離不開來自貓眼的精準宣發助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