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周銳
今年的國慶檔是2020年電影行業一場特殊「補時賽局」,所有人都期望這個國慶檔能夠迸發出最大的票房熱度,讓停擺大半年的行業獲取更多的動力。
國慶檔首日,票房市場熱度飆升。貓眼專業版數據顯示,國慶檔首日《姜子牙》、《我和我的家鄉》(以下簡稱《家鄉》)、《急先鋒》、《奪冠》等頭部大片掀起觀影熱潮,電影大盤達到7.39億,刷新2020年單日票房新高,大盤票房恢復到2019年國慶檔首日的近90%,一舉衝散9月的冷淡態勢,電影市場迅速升溫,進一步推動行業恢復正軌。
而頭部電影的票房走勢已經出現明顯的路徑,《姜子牙》開局完成票房領跑,市場討論度持續飆高,同人市場上孵化出一批自來水粉絲;緊隨其後《家鄉》口碑與輿論熱度持續發酵,貓眼預測其總票房達到24.86億;而《奪冠》《急先鋒》憑藉體育和動作的差異化題材內容佔據一定市場空間,檔期效應帶起一波紅利。
截至寫稿時間,國慶檔總票房累計超過了10億,檔期後半程《一點就到家》《再見吧!少年》等後發選手已經蓄勢待發。
而在這場補時賽局裡,網際網路宣發平臺發揮了日益重要的作用,旨在通過宣發服務,為今年國慶檔創造更多可能,提升行業天花板。貓眼作為國內最大的網際網路娛樂服務平臺,則成為了國慶檔票房爆發背後的重要推手,它不是站在票務平臺的角度思考幾單賣票生意,而是縱觀行業上下遊鏈條,為行業的整體繁榮探索更多可能。
對於電影行業而言,在後疫情時期的市場環境和影院上座率75%的限制下,目前國慶檔的票房態勢和觀眾熱情已經讓人分外驚喜。國慶檔首日,《姜子牙》《家鄉》兩分天下,頭部電影票房迅速爆發。
貓眼專業版數據顯示,《姜子牙》憑藉封神IP與《哪吒之魔童降世》(以下簡稱《哪吒》)賦予的動畫紅利,上映首映以36.3%的排片獲得3.59億票房,觀影人次達到858.1萬,截至寫稿時間,該片累計總票房超過6.5億。
而第一梯隊的另一部電影《家鄉》,作為《我和我的祖國》(以下簡稱《祖國》)姐妹篇,以5位導演和全明星陣容的集體創作模式獲得下沉市場認可,成為檔期內最具「獻禮氣質」的口碑電影。貓眼專業版數據顯示,電影首日排片佔比達到33.6%,票房達到2.72億,貓眼評分達到9.2分,豆瓣7.5分,有望跑出此前《祖國》的票房曲線。
而《急先鋒》與《奪冠》作為國慶檔提前「搶跑」選手,前者因差異化動作題材與成龍動作明星的票房號召力,上映第二天單日票房達到5641萬;後者則以中國女排這一全民性IP引起大眾集體回憶,國慶檔首日仍收割了4395萬票房。但是相比《姜子牙》與《家鄉》,《急先鋒》《奪冠》國慶檔內的票房發酵能力明顯下滑。
今天(10月2日)電影市場上《姜子牙》與《家鄉》依舊佔據核心地位,電影梯隊進一步分化。《姜子牙》排片佔比攀升至42.1%,單日票房超過1.67億,《家鄉》排片佔比與首日基本持平,票房上升趨勢明顯,單日票房超過1.27億。
而《奪冠》與《急先鋒》之間出現更迭,《急先鋒》口碑表現平平,排片與票房佔比出現下滑。《奪冠》依靠則釋放長尾價值,排片小幅上漲至10.7%,目前該片累計票房達到3.62億。
不久之後,國慶檔後半程也將開始,《一點就到家》《木蘭:橫空出世》《再見吧!少年》三部電影將陸續上映,「錯峰策略」也許將迅速改變電影市場現有格局。貓眼數據顯示,《一點就到家》目前預售票房為531萬,想看人數達到4.1萬。國慶檔戰局或許比想像中複雜,也比想像中熱烈。
貓眼專業版統計,2019年國慶檔在《祖國》《中國機長》等主旋律商業片的帶動下,總票房達到43.8億,同比大漲129%,創下歷年國慶檔票房新高。今年國慶檔作為影院復工後的首個票房大檔,行業也希望《姜子牙》《家鄉》等電影能夠讓檔期大盤迴到正常水平,國慶檔期才剛剛開始,更多變數,帶來更多的可能。
而在國慶檔的票房大戰中,貓眼扮演的一直都是「為眾抱薪者」的角色,從電影前期線上內容營銷、預售排片,到各片方宣發策略完成落地,後期電影口碑發酵等,對產業上下遊各環的精確洞察與宣發決策支持,為行業前進提供動力,推動國慶檔票房大盤持續攀升。
在影片宣發前期,貓眼對各部電影的亮點內容進行挖掘進行與放大,配合貓眼「貓眼娛樂」、「貓眼電影」、「貓眼大明星」等線上媒體矩陣,在微博、B站、抖音、快手及各大資訊平臺,通過圖文、直播、短視頻、話題等各種形式,以電影解說、幕後花絮等內容為電影預熱,大幅提高檔期熱度,吸引更多用戶認識更多優秀影片,從而進入影院。
如貓眼旗下「貓眼電影」帳號,國慶檔前便在抖音上輸出了《家鄉》《姜子牙》《急先鋒》等影片的相關短視頻內容,而這三部電影相關內容的播放量在檔期開始前便均實現破億,其中《家鄉》相關特輯中103期短視頻的播放量更是達到2.4億。這顯然對電影想看人數、輿論熱度、內容傳播覆蓋等起到了良性作用,讓電影內容觸達更多用戶。
此前的暑期檔,貓眼媒體矩陣在「帶熱度」上就有著突出的表現,以《八佰》為例,數據顯示,截至9月3日,貓眼媒體矩陣發布的《八佰》相關內容在微信、微博、抖音等全平臺的播放量已然突破4億,全網點讚量超過1500萬,這一從新媒體端挖掘內容亮點並觸達觀眾的做法具有極強的宣發屬性,在推助《八佰》票房繼續釋放長尾價值的過程中功不可沒。據數據顯示,目前《八佰》的票房已經突破30億,這也符合此前貓眼專業版對其進行的票房預估。
而在電影熱度完成發酵之後,貓眼進一步從購票埠提升票房轉化率。貓眼與抖音、微信生態的直播票務合作以及貓眼小程序成為貓眼拉升票房轉換率的兩大觸手。
一方面,貓眼四大宣發工具與抖音形成「組合拳」。貓眼聯合抖音創新直播賣票玩法,將一分錢預付權益、定製紅包、購票買贈超值觀影套餐等小工具搭載抖音短視頻、直播,有效實現用戶購票環節,用戶在抖音觀看直播或者短視頻的同時,就能實現一鍵購票,形成內容營銷互動與購票的轉化閉環。
數據顯示,8月貓眼與抖音、電影頻道、真樂道等平臺發起公益直播賣票,配合徐崢、張一白等電影人的首次直播,成功帶動了《家鄉》《我在時間盡頭等你》《八佰》《蕎麥瘋長》等18部電影售票,並促使超過3700家影院產生訂單。
9月底,貓眼更獨家為抖音的國慶檔預熱直播活動提供了票務支持,在電影KOL解說國慶檔大片的同時,將貓眼一分錢預付和定製紅包功能巧妙鑲嵌在直播過程裡,實現用戶興趣與購票之間的高效轉化。
同時,貓眼與微信共同發起了微信生態首次小程序影視直播活動,實現了貓眼在微信生態小程序直播內的一站式購票。微視的國慶檔影片宣傳助力直播活動也由貓眼獨家支持票務。通過KOL解說增加用戶觀影興趣,藉助直播宣發工具,貓眼了形成直播內購票閉環。
不僅僅是直播,貓眼還深入布局頭條、抖音、百度、手機QQ等平臺,迅速成為各個平臺頭部小程序。2019年8月,僅貓眼微信小程序便突破了2.5億用戶。貓眼小程序的發展重心從流量獲取、用戶增長轉向了提高留存、促進交易轉化。
今年國慶檔,貓眼微信小程序在砍價、福袋等社交裂變玩法之外,新推出了答題玩法,國慶期間用戶可以每天參與不同電影的答題,通關後即可獲得相應電影優惠券,答題過程中還可邀請好友進行幫助。小程序通過多樣化的互動營銷,在影片營銷過程中加深主流觀眾的社交參與感,實現內容的有效觸達,進一步激發目標觀眾的觀影興趣,並完成購票轉化。
貓眼一系列營銷曝光、購票玩法升級,無疑幫助電影上遊各方提高宣發效率、實現觀眾影響最大化,同時高效提高用戶轉化率,也推助了國慶檔影片熱度的整體上漲。
當貓眼幫助電影完成營銷互動、購票轉化之後,數據有了源頭,接下來需要處理的問題就是如何對電影市場全面實現數據監測洞察,並梳理總結,為片方發行與院線排片決策提供精確數據參考。
暑期檔時,貓眼公布了《暑期檔數據洞察報告》,有意圖對影院復工初期的重要數據進行全面盤點與分析,為行業全面復甦提供支持。
國慶檔接棒前,貓眼又迅速結合平臺數據對國慶檔進行了全面的洞察分析,發布了《2020國慶檔前瞻報告》,從檔期對比、競爭格局、預售曲線、受眾畫像等維度,對國慶檔進行全面分析,給各片方下一步行動提供數據參考,也讓行業有了洞察市場的渠道。
國慶檔開啟之後,貓眼實時進行各影片票房數據監測,一定程度上量化了國慶檔的市場容量,使各部影片票房走勢與輿論熱度可視化與實體化,上遊片方可以通過實時數據了解電影用戶觸達、票房轉化、熱度發酵等變化,靈活調整排期策略,這無疑為國慶檔後半程各片方宣發決策提供了數據指導。
實際上,今年伊始,貓眼就在持續升級自身服務能力,試圖在電影行業線下發行遭遇衝擊的情況下,融合各維度數據,實現信息可視化,減少宣發過程裡不必要的成本消耗,為行業良性發展提供保障。
上半年影院尚未復工之時,貓眼上線了網絡電影分帳票房排行榜單、抖音熱度榜等,為電影市場建立起了首個公開、全面的透明數據資料庫,有效提高影視內容宣發效率。7月,貓眼上線了騰訊音樂娛樂集團旗下「由你音樂榜」,行業有了迅速掌握音樂營銷熱度與效果的途徑。
而影院宣布復工後,貓眼也迅速進行了服務功能產品更新。電影院復工的消息剛剛公布,貓眼迅速上線了「安心影院」系列功能產品,同時及時發布復工首日戰報,推出全國影院復工地圖,在整個復工過程中為外界提供觀察復工進度的窗口。
貓眼的數據服務體系,在電影行業的作用日益突出。一方面,從用戶市場而言,越來越多新型娛樂方式在爭取觀眾的注意力和消費時間,電影票務、社交媒體、視頻網站、短視頻等平臺成為主要影片信息傳播渠道,內容的評測維度空前多樣,觀眾需要一份全面真實的數據了解市場情況,進行正確選擇。
另一方面,從電影行業而言,信息數據來源的多樣化,也讓行業上下遊各環迫切需要更全面的數據作為決策支撐,以有效化和權威性的數據為行業指明方向,實現用戶與票房市場的有效觸達,避免不必要的「彎路」。
今年國慶檔還在繼續發酵中,貓眼通過其優秀的數據能力和智能宣發體系,為國慶檔持續助力,不僅抬升行業網際網路宣發的天花板,更進一步抬升整個檔期的票房天花板。更重要的是,貓眼正在成為中國電影市場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它從上遊內容產生、宣發策劃到下遊發行售票,切身影響著電影行業的發展與方向,它以一個綜合性服務巨頭的姿態,迅速生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