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注我,立刻獲得性感有趣的大腦!
白雪公主和七個小矮人是世界上最著名的童話故事之一,1812年,格林兄弟出版了他們從古老的歐洲民間故事中收集的故事集。
1937年,迪斯尼的動畫電影《白雪公主》在全球範圍內讓這個故事變得家喻戶曉的。從那以後,它一直被認為只是一篇純粹的童話。
然而,越來越多的研究表明,這篇被世界上最多人口熟知的童話故事,可能並非僅僅出於虛構。
1994年,一位名叫Eckhard Sander的德國歷史學家出版了一本名為Schneewittchen:Marchen oder Wahrheit?(白雪公主:這是一個童話嗎?)的書籍。
在這本書中,他詳細地剖析了格裡童話中很多故事的歷史背景。
Sander的研究表明,白雪公主的角色靈感70%發源於Margarete von Waldeck(瑪格麗特·馮·瓦爾德克)的真實生活。
Margarete von Waldeck是1533年出生的德國菲利普伯爵的女兒,她的母親在她4歲時由於再次分娩而去世,在那之後,她的父親為她娶了一位名叫Katharina von Hatzfeld的繼母。
16歲時,Margarete被她的繼母強迫搬到了懷蒙頓。但在那裡,她邂逅了自己的終生摯愛。
「Margarete像每一位貴族的子女一樣,往返於上流人士的舞會之間。這位年輕美麗的姑娘很快引起了西班牙王子菲利普二世的注意。」
「像其他布魯塞爾單身漢一樣,王子開始對這位令人驚嘆的德國女孩朝思暮想。但讓王子的父親感到沮喪的是,他更希望自己的兒子迎娶一個帶有皇室血統的女人。 」
「Margarete的故鄉是一個採礦社區,幾乎沒有讀者知道,採礦在白雪公主的童話故事中起著多麼重要作用。」
瓦爾德克位於巴伐利亞州,數百年來,採礦業對經濟至關重要。
「雖然童話版的白雪公主中並沒有提及矮人採礦的情況,但這一地區已經開採出大量的金、銀、銅和煤礦。而且,我們有證據表明Margarete的家族擁有一座銅礦。 」
在當地的礦區中,僱用兒童作為奴隸和礦工幾乎是司空見慣的事情。
「畢竟,它們可以適應對於全尺寸成人來說太小的角落和縫隙。在食物不足和如此惡劣的條件下長時間工作,導致許多兒童發育遲緩,弓腰駝背和其他畸形 。」
於是,「可憐的矮人」成為了他們另外一個名字。
在童話故事裡,邪惡的繼母將自己偽裝成一個老婦人,遞給了白雪公一顆有毒的紅蘋果。
「而現實中,銅礦的工頭扮演者這個殘忍的角色。當他們發現在礦井裡工作的窮人,或者飢餓的孩子偷了他們的東西時,他們會在水果上塗滿毒藥,以此來懲罰小偷並確保盜竊停止。」
「在礦區裡,最小的隧道只能允許非常矮小的礦工進入,他們經常戴著反光的頭罩,這就是童話中矮人的原型。」
「玻璃棺材可能與該地區著名的玻璃廠有關,而有毒的蘋果可能與該地區豐富生長的致命茄屬毒物有關。
「在創世記中,夏娃吃掉了禁果。回到童話故事中,這整個場景類似於白雪公主因吃毒蘋果而在王子的幫助下復活的假死。」
「在北歐神話中,』蘋果樹'是重生和美麗的神聖象徵。當蘋果切成兩半時,看起來與松樹腺所在的大腦中心的洞穴狀結構相同。這個洞穴是心靈體驗不朽的地方。」
希臘英雄赫拉克勒斯被命令前往Hesperides花園尋找一個「不朽的金蘋果」。
在古印度,蘋果中的核部被稱為「婆羅門洞穴「。蘋果捆綁著不朽的經驗,或者被比喻「對仙境的渴望」。
「三個神話將蘋果與永生聯繫起來,並暗示著自我死亡的主題,通過自我發現的過程重生。」
在現實中,Margarete的父親和她繼母居住的城堡,現在已經變成了一座位於Spessart的博物館。
有趣的是,這裡的確有一面「會說話的鏡子」,這是一個嵌套了奏鳴時鐘的鏡子,會在整點發出聲響。
這面鏡子於1720年由位於Lohr的鏡子製造工廠製造而成,Margarete的繼母住在那裡的時候,鏡子就一直在房子裡。
「與Margarete的繼母相比,鏡子似乎才是那個反派。」
故事中的鏡子只不過是生活的「心理泡沫」。惡毒的王后一直沉迷在讓自己相信只有她才是地球上最美麗的女人的泡沫之中。
生活在精神泡沫中意味著拒絕嘗試新的事物,害怕未知,遠離殘酷的事實,做著周而復始的事情,過著同樣單調的生活。
當有人將我們的心裡泡沫捅時,我們就會開始體驗到憤怒,焦慮,恐懼,沮喪和抑鬱。
著名小說家和詩人Robert Anton Wilson曾經說過:
每一個神經系統都會一分一秒地創造出自己的現實。我們生活在一個神經抽象的「泡沫」中,我們認同它與現實。你可以把這個神經學事實變成有意識的經歷,由此,你就再也不會感到無聊或沮喪。
心理泡沫可以非常舒適,它也可以帶給我們瞬間的快樂和愉悅。
然而,每當我們依偎在裡面的時候,它會在我們周圍建造一堵牆。一堵將平庸與非凡分開的牆。
「這就是白雪公主的真相,真實存在礦區童工,和每個人心中的那面鏡子」。
點擊 閱讀原文 下載「抖狸」和大家交流一下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