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到港樂中的愛情三部曲,人們更容易想起耳熟能詳的由《耿耿於懷》、《念念不忘》及《羅生門》所組成的「麥浚龍三部曲」。
當年,在「填詞鬼才」黃偉文的筆下,「麥浚龍三部曲」著實是扎了不少在愛情裡痴情一方的心。
然而,「夕爺」林夕筆下的「衛蘭三部曲」,同樣能一針見血的道出現代人普遍而又真實的愛情故事。
衛蘭的愛情三部曲,由《我懷念的你》、《他不慣被愛》以及《街燈晚餐》三首單曲組成,收錄在衛蘭的粵語專輯《Imagine》。
這三首情歌,分別展現了愛情中三個不同的階段:
懵懂的年幼期,少男少女之間的怦然心動;半青春半成熟期,對另一半死心塌地的錯愛;談婚論嫁年紀時,對愛情與麵包的抉擇。
《我懷念的你》-衛蘭
現在的你,還會懷念懵懂時期,那個跟你一起「將爭吵當玩意」、「輕率講我願意」及「口吻未成熟」的他嗎?
還會懷念那時「憑著衝動什麼都講也不管我不信」,無所顧慮,誓要一輩子都要和你「一雙雙戲飛」的愛戀嗎?
可惜的是,年幼時對愛情所有的憧憬與嚮往,很少有人能夠將之進行到底。
「承諾在你口中請你記住輕重」、「承諾在你口中不要過分英勇」——至今,或許你仍記得他再三承諾時的誠懇模樣。
可最遺憾且最失落的,莫過於最後一句歌詞「當天的我在深愛中,不忍將這結局猜中」——原來,熱戀中的你早已猜中結局會不妙,只是當時還不願打破彼此相愛的美好願景罷了。
這懵懂時期的純真愛情,或許只能如歌名般成為你一生中懷念的,而當年率真的愛著你的他,卻只能靠回憶來追尋了。
《他不慣被愛》-衛蘭
你懷念以前那種無所顧慮,誓要生生世世都要在一起的愛。因此,在下一段戀情裡,你便認為以「虔誠奉獻,學會退讓,凡事亦替他來設想」的方式去愛對方,一定就會被他看上。
但沒成想最後一句歌詞「錯在你,這麼死心塌地到像奴才,認真正是要害」也最終成了你悲傷的結局。
首尾兩端歌詞,不但互相呼應,更是道出了整首歌的核心:
當你全心全意為他付出所有,並自認為能打動對方時,卻怎料落得個「平日太自愛,他不慣被愛」,甚至「誰願受你恩情去鼓掌」的下場。
這個時候,你會意識到自己一直奉信的「盲目奉獻」、「凡是替他來設想」愛情觀是那麼的悲觀又滑稽。同時,還會對整個戀情進行一遍又一遍的自我反思,最終明白「認真才是要害」的道理:
在愛情中,當你把熱情過於主動的放在一個天性愛自由的男孩子身上,只會令其變得更加冷淡,同時自己也會傷痕累累。
或許,世人只有靠被無情的傷害一遍,才能將世事看透吧。
《街燈晚餐》-衛蘭
當你經歷過被愛與愛的情傷後,大人們開始不斷地向你敲「愛情」與「麵包」孰輕孰重的警鐘。這時,你又會陷入怎樣的抉擇當中呢?
伴隨著父母口中一句又一句的「你該結婚啦!」,社會上一聲又一聲的「成為大齡剩女就嫁不出去啦!」以及朋友常勸的「你該找個愛你的人結婚」 ……
面對這些,或許你也一度陷入在自己的糾結中,甚至感到非常的痛苦。
到底要只牽自己喜歡的人的手「陪你到處吃街燈晚餐及歡喜」?還是總要徘徊在「未問現實會否容許這種天真繼續不放棄」中,最後與提供給自己「麵包」的人走在一生呢?
邊走邊困惑的你,後來發現《街燈晚餐》中的這句歌詞「難道是為了安置未來才愛你,誰要計算過安享晚福便一起」,倒也為自己作出了最終的選擇。
衛蘭唱歌雖說沒有楊千嬅的動情,但三首系列的愛情故事,在她那空靈的嗓音演繹下也是極深情,極觸動人心的。
相信聽完故事的你,也如《街燈晚餐》的結尾般,作出了屬於自己一生的愛情抉擇。
即使你還是眾人口中總長不大的孩子,但愛情這種事,不跟著自己的心走,好像又不是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