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幻作家劉慈欣的代表作——科幻小說《三體》相信很多人都讀過。劉慈欣憑藉這部作品,獲得了第73屆世界科幻大會頒發的雨果獎最佳長篇小說獎,是亞洲獲得這個獎項的第1人。
《三體》於2006年5月起在《科幻世界》這本雜誌上連載,後來結集出版。其情節跌宕起伏,想像力豐富,為我們打開了科幻的大門,令人大呼過癮。這部作品講述了如下內容:
劉慈欣
地球人類文明和三體文明的信息交流,生死搏殺,以及兩個文明在宇宙中的興衰歷程。
今天我們的主人公名字叫杜虹,就是《三體》這部作品在《科幻世界》連載時的終審編輯。也是中國第一個冷凍人,她計劃在2065年被復活。杜虹,1955生,祖籍是重慶。她的身份是作家,編輯,重慶是兒童文學作家。
杜虹和女兒
杜虹的母親在小學當老師,在媽媽的薰陶下,她非常熱愛文學。大學畢業後,杜虹也成了一名老師,並且非常勤懇的編織著自己的文學夢,她的作品也經常見諸報端。
後來杜虹辭職,在重慶出版社少兒讀物出版中心任副編審,從事文字編審,校對以及文學創作等活動。這段時間她也發表了很多作品,取得了一定的成績。
杜虹的很多作品如《春之神》《等客人》《中隊決議:不吃雪糕》等等收入了多種兒童文學選集和幼兒園、小學教材。
杜虹和女兒
後來,杜虹還經常去社區,圖書館等地辦一些公益講座,目的是帶動更多的家長和孩子重視閱讀的重要性。杜虹還為偏遠地區的孩子建立書屋,奉獻愛心。
杜虹就是這樣一位非常有才華,有愛心,有作為的作家,可以說前途無量,但是就在她事業的上升期,身體卻出了問題。
杜虹感覺身體不適,去醫院檢查,卻發現患上了胰腺癌晚期。以我們現在的醫療條件,對癌症這種不治之症可以說是束手無策的。
杜虹這位閱讀了無數科幻小說的作家,深知自己得的是不治之症,但是,或許是受到科幻小說的影響,她相信未來在科學發達到一定程度,人類一定可以攻克癌症,而且可以通過冷凍的方式,讓死去的人在那個時候條件成熟的時候可以復活。
杜虹
抱著這一線希望,杜虹向家人說出了自己的想法,她的老公和女兒都表示理解並支持。杜虹女兒開始查閱相關方面的資料,了解相關的知識。她了解到世界上首例冷凍人是肺癌老人詹姆斯·貝德福。
人體冷凍技術是一種試驗中的醫療科學技術,把人體或動物在極低溫(攝氏零下196度以下)的情況下冷藏保存,夢想未來能通過先進的醫療科技使他們解凍後復活及治療。人體冷凍技術主要前設是人類所有記憶、性格、身份、意識都是以細胞結構及化學形式(主要在腦部)儲存。
1967年,冷凍人之父羅伯特·埃延格出版科幻書籍《永生不死前景》,而讀者羅伯特·尼爾森對此非常著迷,通過自學成才,完成了世界上首例冷凍人一事。
為了做好這項工作,杜虹和家人了解到其花費不小,她們選擇美國的科學家來給杜虹做這項手術,為了湊手術費,杜虹的女兒賣掉了自己的房子,又借貸了數10萬元,才湊夠了大約70多萬元的費用,杜虹女兒對母親的孝心可見一斑。
杜虹
杜虹女兒聯繫到了一個專門從事人體冰凍研究的科研機構——美國阿爾科生命延續基金會——世界上最大的人體冷凍機構之一,杜虹被採取了大腦冷凍。
2015年5月30日17時40分,杜虹去世。她的家人聯繫的美國專家第一時間對杜虹的遺體做出一系列手術過程。
按照約定,杜虹的身體捐給了科研機構用於研究,而其頭部被保存在零下196的液氮環境中。
按照世界上第1例冷凍人詹姆斯與冷凍機構約定的50年的時間,本來在2017年,詹姆斯就應該被喚醒。但是由於現在還沒有攻克肺癌,而且技術還不成熟,直到如今還沒有被喚醒。據說今年實施這一冷凍技術的80歲的尼爾森將要參與復活詹姆斯,但是有的網友質疑,在零下196度的液氮環境中,人已經徹底死亡,根本不會復活,而且詹姆斯還被很多人狀告,事情變得更加複雜化。
而即使人復活之後,那麼能不能適應數十年之後的生活?如何與子孫後代和諧相處?人的精神會不會出現問題,在道德上符合不符合大眾的心理預期?
杜虹作為中國歷史上第一位冷凍人,如今已經過去了5年,到2065年,她能夠被喚醒嗎?其實這都是未知數,到時候科學技術能不能發達到那個程度誰也不知道。
不過作為一個科幻作家和相關方面的編審,杜虹有嘗試的精神,為科學做研究的做法,得到了有些人的贊同與認可,同時也遭到了質疑。
但是聰明的你又是怎麼看的呢?你覺得到那個時候杜虹能夠甦醒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