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青入川】兩岸學生技能切磋!把成都美食文化「打包」回家

2021-02-18 川越海峽

「鍾水餃和甜水麵很好吃,回去以後我想做給家人吃,也會教給沒來的同學。」在11月8日舉行的「蓉臺中職學生技能交流營」活動成果匯報展演現場,來自臺灣嘉義市南英商工職業學校的高思涵表示,自己對成都美食的愛一發不可收拾,也通過美食感受了成都的魅力。

像高思涵這樣收穫頗豐的臺灣小夥伴兒還有很多,他們來自臺灣嘉義市東吳高級工業家事職業學校和南英商工職業學校。在為期8天的時間裡,30多個臺灣小夥伴兒與成都市財貿職業高級中學校師生一道,通過川菜烹飪專業技能切磋,開展了以「麻辣天府·味道蓉城」為主題的第四屆「蓉臺中職學生技能交流營」活動。

主  旨:技能交流為紐帶·兩岸青年創未來

時  間:11.4-11.11

主辦方:成都市臺辦、成都市教育局

承辦方:成都金牛區教育局、成都市財貿職高

廚藝切磋

把成都美食文化「打包」回家

 

同學們展示果蔬雕作品

 

成果匯報展演現場,財貿職高學生代表和臺灣學生代表表達了活動感言。他們表示,大家在傳統小吃、經典川菜、烘焙糕點的製作以及果蔬雕、花式調酒等技藝各方面開展了不少技能切磋,還一起體驗製作了椒鹽餅乾、甜水麵、宮保雞丁、麻婆豆腐等川菜以及棺材板、筒仔糕等臺灣經典小吃,大家在同吃同學習同交流中結下深厚友情。

 

財貿職高專業老師王啟武表示:「除了提供專業課程的學習指導,整個活動更注重兩岸學子的交流。通過交流來推廣川菜文化,讓大家通過舌尖的感動,真正融入成都,了解四川。」

 

南英商工職業學校帶隊老師曾素湄也表示,臺灣同學享受到了最地道的四川口味,希望兩岸的飲食文化可以拉近兩岸學生心與心之間的距離。「這幾天他們彼此學習了很多東西,也很快建立起了友誼,很多都互加了微信。」

 

同學們展示甜品作品

 

正是這場讓空氣都充滿麻辣鮮香感的交流活動,讓這群漂洋過海的臺灣小夥伴兒通過廚藝切磋,將帶不走的成都美食文化,真正「打包」回了臺灣,也真正感受到了川菜文化的魅力。

 

成果匯報

不是結束,而是新的開始!

 

在成果匯報會上,同學們將幾日來的學習成果付諸實踐,長壺茶藝表演、現場雕刻、炸空心大麻球、花式調酒等烹飪技巧逐一展示。

 

《青春韶華》作為開場舞表演,兩岸學子盡情釋放才情與活力

《中華長壺茶藝》讓人親身感受到中華傳統技藝的優雅與休閒

 

《三式刀工》讓烹飪基本功變身特色韻律操

 

《拉麵技能表演》讓麵團有了靈巧身段,讓人拍案叫絕

 

《熊貓與糖畫》用萌萌噠熊貓文化為非物質文化遺產賦予鮮活生命力

 

《花式調酒》一展臺灣青年青春活力與嫻熟技能

 

節目逐一登場,兩岸小夥伴兒展示的不僅是烹飪技藝,更是對中華傳統飲食文化的傳承與弘揚。這場活力滿滿的成果匯報,也不是活動的結束,而是兩岸小夥伴兒友誼升華的開始。未來的日子,他們還會將情感延伸至網際網路平臺,餐桌上也會有經典川菜與臺灣小吃的混搭,他們也會在不經意的某個瞬間,回憶起這段美好難忘的成都時光,期待再重逢……

 

成都市政府副秘書長廖成珍致辭

 

正如成都市政府副秘書長廖成珍致辭所言:「加強青少年學生之間的交流,是進一步傳承和弘揚中華文化,增進兩岸傳統友誼的有效途徑,也是兩地青少年學生感受歷史、體驗文化、加深認同、增進友誼的重要形式。」她還表示,希望蓉臺兩地教育界開展更加緊密的交流合作,進一步傳承和弘揚教育理念、傳播中華文化,共同推進教育事業發展。希望同學們珍惜這一難得機會,感受中華文明之博大,體驗成都之美麗,感受成都學校之熱情,增進了解、相互學習,一起構建大家共同期待的美好未來。

 

當日,臺灣嘉義市東吳高級工業家事職業學校、南英商工職業學校還分別與成都市財貿職業高級中學籤訂了姊妹學校結對協議,三所中職學校未來將加深交流,聯合培養中職教育人才。


據了解,「蓉臺中職學生技能交流營」活動已連續舉辦四屆。活動以蓉臺中等職業學校專業技術交流、競技為重點,以兩地學生同吃同行、同學同遊、同場競技的方式,圍繞禮儀、建築、幼教、廚藝等專業領域開展互動交流,受到兩地職業教育領域高度評價,已成為成都對臺教育交流重要品牌活動。

相關焦點

  • 臺灣學生在滇學雜技 促兩岸文化藝術交流
    臺灣學生在滇學雜技 促兩岸文化藝術交流 圖為臺灣戲曲學院學生展示在滇學習的雜技技能李曉琳 攝圖為臺灣戲曲學院學生展示在滇學習的雜技技能。 李曉琳 攝   中新網昆明8月22日電(李曉琳)22日,2013臺灣戲曲學院赴雲南文化藝術職業學院雜技研修班結業典禮在昆明舉行,34名來自寶島臺灣的學生向老師和同學們展示了為期一個月的學習成果。
  • 兩岸高校文化與創意論壇開幕 百名臺青「首來族」開啟福建行
    7月16日,第九屆海峽兩岸高校文化與創意論壇暨百名臺灣青年「首來族」福建行活動開幕式在華僑大學舉行。 劉沛 攝中新網泉州7月16日電 (記者 孫虹 龍敏)第九屆海峽兩岸高校文化與創意論壇暨百名臺灣青年「首來族」福建行活動,16日在位於福建泉州的華僑大學舉行開幕式。
  • 川渝粵臺青年就業創業發展交流會在成都開幕
    我們將持續深化川渝臺青年的交流合作,搭建更好的平臺,提供更好的服務,幫助大家在參與四川經濟社會建設中找到發展方向,實現人生價值,在兩岸融合發展中迎來美好未來。」兩岸企業家峰會臺方理事會秘書長陳瑞隆在視頻致辭中,希望大家以交流會為契機,加大交流,共敘友情,進一步增進對川渝兩地經濟社會文化各領域發展以及相關政策和機遇的了解。
  • 成都臺青黃子軒:希望用音樂給受疫情影響的大陸同胞鼓勁加油!
    成都臺青黃子軒(左二)在音樂會現場。(圖片來源:四川省臺辦)「陪你等天明,武漢加油」慈善音樂會20日下午在臺北舉辦。一群年輕的臺灣音樂人和表演者,用音樂為兩岸抗擊新冠肺炎疫情加油、祈福。該曲目音樂總監、成都臺青黃子軒在音樂會現場表示。「我們希望用音樂撫慰心靈,給更多受疫情影響的大陸同胞鼓勁加油!」據黃子軒介紹,宋彤原創的這首歌曲得到了不少臺灣青年的支持和關注,談及歌曲創作過程和此次參加音樂會現場聽到宋彤演唱的感受,黃子軒表示,不管是看MV還是現場感受,我都覺得「越是濃烈的情緒,越需要最質樸的表達」。
  • 四川首位臺籍「勞模」李偉國:趕上創業最好時候 四川臺灣都是家
    這位說話有著軟糯臺灣口音的青年,之前專門去查了「勞模」的意思,他覺得相對於那些在崗位上奉獻幾十年的前輩,自己的資歷還太淺,但另一方面,這也是對在川打拼臺青的鼓勵。在參與並見證這些創業項目落地中,李偉國更真切感受到四川的快速發展變化,「來成都前,聽說『少不入川』,現在我逢人總說『少不了入川』, 四川臺灣都是家。」
  • 首屆津臺青年職業技能競賽落幕 逾百位津臺參賽選手獲獎
    中新網天津12月2日電 (記者 張道正)2020年「海河工匠杯」技能大賽——首屆津臺青年職業技能競賽,12月2日在津落下帷幕。當天舉行的頒獎典禮上,111位津臺參賽選手獲獎,其中68位既獲得了賽事榮譽證書,又獲得了高級工職業技能等級證書,有效拓展了臺灣多領域、高技能青年人才來津就業發展平臺。  津臺青年職業技能競賽是天津市市級一類競賽,今年是首次舉辦,由天津市海峽兩岸民間交流促進會和臺灣永續教育發展協會聯合主辦。
  • 科技創意大比拼 蘇臺青少年線上線下切磋技藝!
    據了解,第六屆蘇臺青少年科技創意創新活動由省臺辦指導,省科協、省文明辦、省科技廳主辦,省科學傳播中心等單位承辦。本屆蘇臺青少年科技創意創新活動採用線上線下相結合的創新模式,項目形式多樣、特色鮮明,希望參賽選手們在切磋技藝的同時互相學習,全方位展示出蘇臺兩地青少年學生的良好風採。
  • 「四川·臺灣鄉村暨社區文創演迪」活動在成都舉行
    來源:中國新聞網由四川省臺辦、省文旅廳共同主辦的「四川·臺灣鄉村暨社區文化創意演迪」活動7日下午在成都舉行。兩岸文旅文創行業內大咖、設計師、在川涉臺文旅文創企業人士、四川文創聯盟鄉村專委會部分會員單位以及鄉村社區代表等200餘人參加活動。
  • 兩岸青年吹響「青春集結號」
    華東師範大學大二學生羅京提議,可以在營地內打造兩岸青年的眾創空間、青年藝術產業園等。「在營地內有一個海峽青年創意中心,我們可以引進兩岸高校藝術教育、各類青年文化創意機構、青年藝術家工作室、畫廊等,將兩岸青年的創意設想與藝術企業直接對接,開發延伸產品和業務。」羅京說。
  • 搞聯歡、展才藝、開集市、賽技能、樂交流……異彩紛呈海青節兩岸青年齊點讚
    不論是實體建構大賽、辯論賽、漢字創意交流大賽等腦力激蕩的賽事,還是學生領袖聯歡、尋根之旅、創夢集市等特色主題活動,都吸引了兩岸青年們的熱情參與。今年36個項目進一步涵蓋了兩岸交流的方方面面,既各有側重,又亮點頻出,引得大家頻頻點讚。  10日,作為第六屆海峽青年節活動集中活動之一,「中建海峽杯」第五屆海峽兩岸大學生實體建構大賽總決賽在海峽青年交流營地舉行。
  • 文化搭臺 兩岸書法名家福建寧德揮毫潑墨促交流
    中新網寧德1月15日電 (林榕生)「兩岸的文化藝術同根同源,有著深厚的文化基礎。」福建寧德市臺港澳辦主任林巖峰15日表示。  當天晚上,以「兩岸一家親·藝術之光璀璨賽江」為主題的寧(德)臺(灣)經貿文化交流活動,在寧德福安市賽岐鎮舉辦。  「自己一直致力於為兩岸的交融與發展做些事。」
  • 兩岸文旅文創業界人士共話兩岸青年創意設計
    【解說】「四川·臺灣鄉村暨社區文化創意演迪」活動12月7日下午在成都舉行。兩岸文旅文創行業內大咖、設計師、涉臺文旅文創企業人士以及鄉村社區代表等200餘人參加活動。兩岸嘉賓亦聚焦文旅文創賦能鄉村和社區發展主題進行研討,共話兩岸青年創意設計。  臺灣大葉大學設計暨藝術學院教授黃柏鈴長期「紮根」成都幸福公社,是「少年老城」海峽兩岸青年創生活動主要發起人之一。
  • 成都十大美食都有哪些,從美食了解成都文化
    柴門餐飲始創於2006年-成都,以傳承發揚博大精深的川菜文化為本,提煉發揚以成都為核心的巴蜀文化,打造「健康人文幸福川菜」為經營理念。 一首趙雷的《成都》,讓大家熟知了承載三千餘年歷史的成都,成都也是首批國家歷史文化名城」和「中國最佳旅遊城市。
  • 臺博會開幕啦!臺灣特色美食名優品等著你
    臺博會是穗臺兩地經貿交流與合作的重要平臺之一,從2016年起每年與廣州博覽會同期舉辦,主要展示臺灣名優產品、美食、風俗文化等,同時組織專業採購對接、臺灣青年創業項目路演等活動
  • 少不入川老不離蜀,讓成都的「懶」透露出萬般誘惑,勸你別去
    少不入川老不離蜀,讓成都的「懶」透露出萬般誘惑,勸你別去,四川省是一個美麗的省,自古以來就有「天府之國」的美稱,「國寶」熊貓的故鄉不僅風景非常美麗,也是「豐富」的美人之地, 山川秀美,美食美女很多,少年一入河,就享受蜀國,沉浸在快樂之中。
  • 綜藝《從長江的盡頭回家》打卡竹海,看「歸鄉人」劉儀偉竹文化體驗之旅
    江蘇衛視每周五晚21:10播出的公益文化紀實類真人秀節目《從長江的盡頭回家》,作為深入宣傳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偉大曆程和經驗的一大重點項目。昨晚更新的第三期,來到長江首城宜賓,打卡蜀南竹海景區,開啟集「探訪+公益+文化+紀實+帶貨」於一體的融媒體公益行動。
  • 美食為媒——兩岸舌尖上的味道匯聚臺灣花蓮
    面對同一道考題,來自四川成都的廚師周子鈴和臺灣廚師遊彥哲、許世炫和黎子誠等4支團隊同臺競技,須用主辦方提供的同一份「神秘」食材,在兩個半小時內製作出色香味俱全的前菜、主菜、湯或甜品等三道菜品。第九屆海峽兩岸美食文化高峰論壇暨首屆環太平洋國際廚藝大賽現場。
  • 兩岸創業 | 在廈臺青範姜鋒——創業經紀人是如何養成的?
    他就是↓↓↓範姜鋒(Barry)廈門啟達臺享創業服務有限公司總經理啟達·海峽雙創基地總經理2015年福建省首屆臺灣青年創業之星福建省工商聯(總商會)首位臺青創執行委員同時,他還是今年獲得福建五四青年獎章的首位臺灣青年!
  • 兩岸開放交流30年,這11個故事讓人淚目......廈門衛視《兩岸新新聞》 年終特別節目《回家》今晚開播
    >交流交往30周年從兩岸交流的大門開啟到今天兩岸的親情回歸漫漫回家路灑滿了多少骨肉至親的辛酸淚?兩岸開放返鄉探親圓了老兵的回家夢但做夢都想回家的還有一群人兩岸的分隔讓他們難回臺灣張桂珠7歲來廈門玩 再回家已是天人永隔53年的回家路
  • 老話說「男不入川、女不入藏、老不入廣」,到底是什麼意思
    老話說「男不入川、女不入藏、老不入廣」,到底是什麼意思相信很多人都聽說過這樣一句俗語,那就是男不入川、女不入藏、老不入廣。字面意思很好了解,就是男的不要去四川,女的不要去西藏,老人不要去廣州。先來看一下男不入川,四川生活節奏慢,尤其是成都,這一點大家有目共睹。上半年中國多地發生洪澇災害,洪水到了成都,成都大媽冒著雨,淡定的在洪水中打麻將,有說有笑,絲毫沒有被洪水大雨嚇跑。四川人較為散漫,沒事的時候喜歡研究研究吃喝,打打麻將,遛遛狗,小日子過得舒服似神仙,似乎永遠都不會發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