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山仰止 景行行止
紀念華克之逝世二十周年
張磊
接到參加座談會的通知,才意識到華克之離開我們已經二十年了。可是我的感覺,華克之一直活在我心裡。
只要說到華克之,所有寶應人都會感到驕傲和自豪。寶應人驕傲自豪於華克之是我黨隱蔽戰線上的大英雄,寶應人還驕傲自豪於華克之具有崇高的精神品質和極強的人格魅力。寶應人提起華克之曾經策劃組織了震驚中外的「刺汪」行動,曾經為抗擊日寇侵略和打倒蔣家王朝出死入生、屢建奇功,曾經蒙冤受難卻忠貞不移,總是敬仰不已、讚嘆不已!
我是寶應人,我為寶應歷史上出了華克之這樣的大英雄而感到驕傲和自豪。此外,我還為我近六年來宣傳華克之而感到光榮。到目前為止,我宣講寶應地方黨史已超過100場,每次宣講必定有華克之的英雄事跡。
事情得從2011年拍攝的一部電視專題片說起。
2011年,我在縣委黨史辦工作。在迎接建黨90周年紀念日前夕,縣委組織部、縣電視臺和縣委黨史辦聯合攝製了反映中共寶應地方史的專題片《日出水鄉》,經在紀念大會上播放,反響強烈,獲得好評。一晃2012年建黨紀念日又來到了,縣委決定組織一次中共寶應地方史講座,作為縣委中心組學習的內容,以此來紀念黨的生日。縣委把落實講座主講人的任務交給黨史辦。得到指令,我想,是外聘專家還是眼睛向內?恐怕外地專家未必了解寶應的中共黨史。自己能不能承擔主講?這個念頭閃過就再也放不下了。我開始精心準備講稿,發現如果僅僅把中共寶應地方史按照土地革命戰爭、抗日戰爭、解放戰爭三個時期一一宣講,就會重複去年電視專題片的內容,而且看不出寶應革命鬥爭在中國革命中的地位和作用,而這部分內容應該是講座的重點。我開始深入研究,發現中共寶應地方史中只記錄了寶應境內黨組織、黨員及革命群眾的活動情況,對發生在境外的寶應籍革命者的活動幾乎沒有反映,少數有所涉獵也語焉不詳。我覺得,陳處泰、華克之兩位寶應籍大英雄在中國革命史上名垂千古,他們對中國革命的貢獻也應該是寶應對中國革命的貢獻。於是,我把陳處泰、華克之的生平事跡納入講稿內容,宣傳華克之從此開始。
為了宣傳好華克之,我不斷地走近華克之,韓厲觀、陳立平兩位老先生合著的《華克之傳奇》就是最好的路徑。我把這部紀實文學作品細細研讀了五遍,不僅熟悉華克之的驚天壯舉,還努力理解他的心路歷程。我認為,華克之具有以下崇高品德。
——信仰堅定。他從小立志救國救民,青年時期追隨孫中山的「三民主義」,在蔣介石代表帝國主義、官僚資本主義和封建地主階級利益背叛革命後,他定下「中國革命要成功、必須除掉蔣介石」之決心。策劃組織「刺蔣」演變成「刺汪」以後,他不僅自身頭懸通緝利劍,還不斷有戰友、朋友、親人慘遭屠戮的消息傳來。痛定思痛,他終於認識到「中國革命要成功、只有跟著共產黨幹」。我以為,華克之之所以信仰極其堅定,與他在革命道路上苦苦尋覓、最終投身共產主義陣營有極大的關係。沒有比較就沒有鑑別,而華克之比較的結論是用鮮血換來的,因此更加刻骨銘心。正是這刻骨銘心的信仰支撐著他戰勝了一切艱難險阻。
——大智大勇。從揭露蔣介石背叛中山先生,到智賺國民黨國防部軍用地圖,華克之一生完成了許多讓人難以想像的艱險任務。華克之是一直頂著懸賞通緝、稍有閃失、人頭落地的危險來從事共產黨的隱蔽工作的。他既要躲避國民黨特務的追捕,還要一次次深入虎穴。這種虎穴險境要在常人一定是唯恐避之而不及,他卻「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每接到上級的任務,他都是多方收集對手的情報,認真加以研判、分析,找出對手的軟肋,然後針對其軟肋,調動自身的知識儲備、閱歷儲備、人脈儲備等等,制定周密的行動方案。要麼不出手,出手則務必成功。每當他沉著、篤定地出現在對手面前時,我都要讚嘆其智謀和膽魄,那真是驚天地、泣鬼神。
——重義重情。華克之早年走上反蔣道路,不是因為和蔣介石有什麼個人恩怨,恰恰相反,蔣介石還許以高官厚祿利誘他。但是華克之堅守革命大義,凜然揭露蔣介石大逆不道、背叛了孫中山的「三民主義」,使蔣介石惱羞成怒把他投入監獄。經國民黨左派朋友營救出獄後,華克之捍衛中山精神、堅決反蔣到底的決心矢志不渝。華克之固守革命大義堅如磐石,而對志同道合的戰友、朋友又是情深似海。他對因「刺汪」而意外罹難的共產黨領導人陳處泰、對因「刺汪」而英勇就義的槍手孫鳳鳴及其妻子崔正瑤,滿懷悲痛自悔、深沉厚重的情感。他在晚年寫下大量的紀念詩稿、為孫鳳鳴奔走立碑紀念等等,此類所有行動都表現出他的真性情。
——廉潔自律。華克之視金錢如糞土,一生中無數次面對金錢考驗都毫不為之所動,他知道肩上的責任重於泰山,眼前的區區小利不足掛齒。但是,他又是一個特別想掙錢、特別能掙錢、特別能掙到錢的好手。這是多麼奇特的矛盾統一呀!潛行於十裡洋場,他如魚得水、掙錢無數,曾經掙到的黃金累計起來有他人高,可謂「掙金等身」。然而,他掙錢不是為自己,他把每一筆收入、每一分錢都毫無保留地獻給了黨,作為組織的活動經費。因為工作需要,他經常化妝變換身份,但為了省錢,他從外面看是西裝筆挺,內裡卻捨不得買襯衫而用假領子代替;從外面看是皮鞋鋥亮,內裡卻捨不得買襪子而赤腳,甚至連吃一塊大餅都要算計。華克之的精神境界就是如此的崇高,他是一位用特殊材料製成的真正的共產黨員。
我以為,華克之智商極高,在中國革命大浪淘沙的歷史背景下,在錯綜複雜的敵、我、友關係中,在一次次極其艱險的任務面前,他總能尋找到正確的前進方向和戰勝敵人的突破口;華克之情商也極高,茫茫人海中他閱人無數,在什麼人面前該袒露心聲、傾訴衷腸,在什麼人面前該虛與委蛇、深藏不露,在什麼人面前該軟硬兼施、綿裡藏針,他都應付自如、不著痕跡。
我還以為,要宣講好華克之,首先要準確把握好華克之,既要反映出他的傳奇色彩和崇高品德,又不能神話他,而是要宣講出有血有肉、有七情六慾、有忠肝義膽、有獨特人格魅力的共產黨員華克之。
在縣委中心組學習會上做講座的那天,當我講到我們大寶應對中國革命的貢獻時,開始有人面露驚訝神情,等講完粟裕等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率領蘇中區黨委、蘇中行署、新四軍一師及其機構駐紮寶應一年多直至抗戰勝利,講完寶應老區人民毀家紓難、送郎參軍、支援革命,尤其是講完陳處泰、華克之兩位大英雄,大家顯得很激動,有領導和我互動起來。講座圓滿成功,獲得好評,縣委書記仲生當場布置任務:「按照這個版本,廣泛宣講。」從此,我應邀去機關、學校、社區、農村宣講中共寶應地方史,對象有黨政幹部、中小學生、新招錄公務員、大學生村官、社區居民等等。只要聽到華克之的英雄事跡,大家都很振奮,感到驕傲和自豪。
六年來,我還做了兩件事,和宣傳華克之有關。一是協助拍攝電視片《華克之》。2013年初夏,南京電視臺來寶應拍攝紅色間諜系列專題片,其中有《華克之》專集,我們熱情接待記者,聯繫採訪對象,提供相關資料和線索。系列專題片後來在南京電視臺和全國其他電視臺播出,擴大了宣傳華克之的受眾面。二是組織創作《陳處泰傳》。《陳處泰傳》的作者是曾經創作《華克之傳奇》的韓厲觀老師。他在寫華克之時,由於華克之和陳處泰是同學、兄弟、戰友,因此掌握了大量的陳處泰資料。要寫陳處泰的個人命運,繞不開華克之。我在為創作做好組織工作的同時,還協助校對、聯繫專家審稿和負責印刷發行。我以為,宣傳陳處泰是從另一個獨特的角度宣傳華克之。
華克之是狂飆突進時代裡無數真正共產黨員的傑出代表。宣傳華克之,也是宣傳那些真正的共產黨員。在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的今天,發揚光大華克之精神,應該是對華克之最好的紀念。
我曾有幸面見過華克之一次。那是上世紀九十年代初,他作為寶應縣中學的校友,來校為全體教師做報告。那時我在寶中任教。我記憶中,華老個子不高、溫文爾雅,一位普普通通的長者,看上去真的很難將那些驚天動地的大事件和他聯繫起來。華老逝世已經二十年了,他留在我心中的還是那年見到的形象。華克之永遠活在我心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