降噪標杆:SONY/索尼 WI-1000X入耳式藍牙降噪耳機體驗測評

2022-01-01 趣聽耳機測評

包裝盒背部

包裝盒的正面依然是碩大的「SONY」LOGO,小金標當然也不能落下。不過這款耳機雖然是做為藍牙產品,但是依然標榜著音質,因此LDAC標準也這款產品中被應用。

與上一期索尼H500A包裝盒相似的是,WI-1000X的包裝盒內部也有一個獨立的翻蓋紙盒包裝,看上去頗為精緻,這比起索尼多年前一直在中高端耳機包裝盒上「摳門」的用料形成了鮮明的對比。

第二層翻蓋式紙盒包裝盒

打開翻蓋,耳機就躺在其中

打開這個翻蓋紙盒後,就可以看到耳機本體了。耳機被放置在了一個植絨的緩衝層中,確實要比之前H500A的塑料內層更上一個檔次(高端貨?)。拉起左邊露出的小紙條,就可以揭開這一層,下面就放置了密密麻麻的配件。


配件全家福

在配件方面,確實可以體現出索尼產品「一分價錢一分貨」的理念。其中包含了一堆沒什麼用的紙片,一個耳機收納袋,一共六副的備用耳塞套,飛機轉接頭以及音頻轉接線和USB充電線。

配件上確實能把你想到使用的,都附帶上了。一根Micro轉3.5mm的轉接線意味著這款耳機可以作為有線耳機使用。


備用的耳塞套

而備用的耳塞套其中還有三副索尼非常有特點的「多重舒適套」,這個耳塞套和之前索尼在哥套內部填充海綿的有些不同。「多重舒適套」是在外層噴塗了一層類似泡沫的材質,從而達到更舒適的佩戴,這也確實在舒適度上有著明顯的提升。

02.外觀及做工

索尼WI-1000X耳機本體

WI-1000X使用了非常低調的灰黑色設計,外觀中規中矩,符合大眾審美。不過這裡要說的是符合能接受頸掛式藍牙耳機的那部分用戶。


其實在藍牙耳機中,我們之前也簡單的科普過一些小的分類。有以AirPods為代表「真無線」,也有帶電池盒或不帶電池盒的運動藍牙耳機,也有今天這樣的頸掛式。

SONY大法好?

其實前兩種佩戴方式對於大多數用戶來說都很容易被接受,唯獨頸掛式的藍牙耳機會出現這種兩極分化的情況。因為這樣的「項圈」佩帶在脖子上在某種情況下並不一定是「美觀」的,至少有一部分用戶,是絕對難以接受的。

但是比起前兩種藍牙耳機來說,頸掛式的可以將電池放置在這個「頸圈」當中,並且可以給予更多的功能,理論上講可以避免耳機本體的體積過大,從而也可以讓耳機本身擁有更好的聲音素質。

頸圈內側的多功能控制按鈕

在做工和外觀設計方面,WI-1000X屬於走在前列的那一批。頸圈的外側使用了較為結實的金屬材質,內測使用了柔軟的人造皮面包裹,線控按鈕則使用了一整塊軟性橡膠覆蓋,一體性極強,做工也很優秀。

如果硬要挑毛病的話,可能這樣的按鈕設計比起獨立按鈕來說,不太容易操控。不過這種問題也只是發生在初次接觸的情況下,習慣以後會得心應手。

金屬材質的頸圈保證了強度

其實WI-1000X的頸圈還是有些稍長,並且這樣的設計並不適合運動時候佩戴。在跑步或者其它運動情況下,頸圈的顛簸會非常的明顯。當然如果你考慮睡覺時候佩戴,可以不用將頸圈佩戴在脖子上,也是可以使用的(只是非常難受)!

不過好在這條耳機的重量並不算大,整體只有71g,佩戴起來並沒有很明顯的負重感。並且WI1000X在頸圈上設計了一個用於放置線材的凹槽,在收納的時候可以直接將耳機線嵌進這個凹槽當中。

用於收納線材的凹槽

WI-1000X一共有兩種配色,本次收到的是黑色,還有另外一款香檳金的顏色,或許會受到女生的青睞。

耳機本體的設計相對來說就要顯得有些「臃腫」,其實體積並不算小。但是這條耳機腔體中卻被放置了一枚動鐵單元和一枚動圈單元以及一隻用來拾音的降噪麥克風。

腔體外層有一圈稍微有些泛藍色的金屬裝飾圈,讓這款耳機在外形上頗為穩重。後部的突起便是用來放置降噪麥克風的。我們手上也有一條同為雙單元圈鐵耳機的XBA-N1AP,我們將在音質部分進行簡單的結構方面的說明。

WI-1000X的耳機單元本體


3.操作體驗及降噪效果(降噪效果具體好壞與所處環境和用戶自身主觀感受有關,以下內容僅代表趣測網觀點。如有可能,建議結合其他配體發布的內容一同參考。)

索尼WI-1000X頗具競爭力的核心就在於提供了一個功能非常豐富的軟體,並且支持IOS和Android兩個平臺。這對於耳機本身在操作便捷性和使用體驗上有著一定的加分效果。

WI-1000X的用戶可以下載一款名為「Headphones」的APP,連接耳機後,這款APP當中會顯示你的耳機型號,並且根據不同的耳機,提供不同的功能。

「Headphones」APP的軟體界面

在這其中有一個名為「自適應聲音控制」的功能,它可以根據你的環境來自動匹配需要使用的降噪模式,在啟用的時候需要有一定的時間。而「環境聲音控制」可以用來自定義你所處環境中需要的降噪程度,並且可以選擇是否對人聲進行降噪。這對於一部分降噪耳機來說,是一個先天性的優勢。

此外,WI-1000X在頸圈中內置了一枚震動馬達,可以提供來電時的震動提示,這部分功能非常方便。而「降噪優化器」則可以測量你當前所在區域的大氣壓,從而給出一個匹配的值,可以改善降噪效果的好壞。

WI-1000X支持NFC觸碰連接


如果你的手機搭載NFC功能,那麼可以直接將手機和耳機的NFC標誌部分觸碰即可連接,避免了每次開關藍牙的繁瑣步驟。當然第一次使用匹配也是可以的,這個過程幾乎不需要進行什麼額外操作。

不過要說的是,NFC連接在使用索尼XZ1時,耳機本體關機狀態下也可以進行識別,並且會將耳機激活開機。但是在小米5上,需要將耳機開機後再配對連接,而有的支持NFC手機甚至不識別這款耳機,在兼容性上還存在一些問題。

產地馬來西亞

與普通入耳式耳機不同的是,降噪功能是WI-1000X的核心賣點。降噪效果好與壞也關係到它本身的價值,我們根據戶外試聽、公交車試聽以及室內試聽三種情況下,總結一下WI-1000X的降噪水平到底如何。

戶外試聽:WI-1000X在使用「自適應聲音控制」模式下,處於正常的室外靠近馬路的位置上,可以很明顯的將大部分的持續性的背景噪音消除,但是面對突然的汽車鳴笛等情況,是無法有效消除的。並且在室外的情況下,壓耳的現象並不算明顯。

公交車試聽:佩戴降噪耳機在公交車上的情況下,WI-1000X對發動機的低頻聲音消除的很明顯。在不搭配降噪功能的耳機中,往往搭乘公交車的時候,低頻幾乎無法很好的感受到,而在WI-1000X上,幾乎每個頻段的聲音都可以很清晰的被回放。

不過在公交車上,噪音的種類更加繁雜。在這種情況下其實比較建議打開「關注人聲」,不然後果就是容易坐過站。(emmmm)

室內試聽:在室內,耳機會根據嘈雜情況來進行優化。一般來說,室內使用不開啟降噪也無妨。因為在某些情況下,WI-1000X雖然會消除一定的背景噪音,也會帶來很明顯的壓耳感。

WI-1000X本體

4.音質部分(耳機的聲音表現結論較為主觀,以下內容僅代表趣測網觀點。如果有可能,建議結合其它媒體發布的內容一同進行參考。)


WI-1000X在單元上使用了圈鐵單元,這與我們手中的XBA-N1AP在單元結構上極為相似,因此在音質評測部分,我們也拿這款耳機與WI-1000X對比一下。相信這也是很多用戶都比較願意看到的。

對比索尼XBA-N1AP外觀

雖然從外觀上來看,WI-1000X和XBA-N1AP並沒有什麼太高的相似度,但是從單元擺放的結構上來講,兩款耳機是有著一定聯繫的。我們之前曾經說過,XBA-N1AP的動鐵單元向下前置,動圈單元向上後置,讓這款耳機在外觀上頗有個性。

但是在WI-1000X當中,兩者的結構其實是一樣的,只不過是多出了拾音麥克風,因此體積上可能會顯得有些臃腫,不過佩戴上依然非常舒適。通過兩款耳機的後腔體部分就可以明顯的看出端倪。

對比索尼XBA-N1AP後腔部分

在這款產品當中,索尼為其配置了一個名為「S-Master HX」的全數字耳放,畢竟藍牙耳機都是將數據傳輸到耳機內部再進行D/A轉換的,因此對於前端來說並沒有什麼太大的區別。

不過WI-1000X支持索尼的LDAC藍牙音頻技術,理論上講比起aptX或者AAC等技術,有著更好的聲音表現。本期音質評測部分主要基於索尼XZ1並且以LDAC方式連接得出。也使用索尼XBA-N1AP、飛利浦S2進行一些簡單的對比參考,試聽曲目參考《趣聽耳機評測試音集》。

WI-1000X背部的拾音麥克風

索尼Xperia XZ1智慧型手機


整體風格印象:WI-1000X的聲音風格依然脫離不開偏中下盤流行向調音的特點,但是相比起XBA-N1AP來說,又要清秀了許多。在WI-1000X上,低頻不再像前者那樣有著偏大的量感。中頻的也要相對緊緻一些,人聲的解析力要好於XBA-N1AP。人聲雖然相對偏薄一些,但是不再是那種聽起來霧蒙蒙的,有著被過量低頻所掩蓋的感覺。

WI-1000X的高頻雖然談不上優秀,但是在中高頻過渡方面有著非常不錯的聽感。高頻相對還是偏暗一些,但這也依然符合索尼在消費級耳機中一味的調音風格。高頻的瞬態表現一般,解析力相對XBA-N1AP稍差一些,但是差距不算很大。

可以確定的是,相對於以往索尼的藍牙耳機產品,WI-1000X的三頻依然要均衡許多,口味不是那麼的重。雖然低頻量感依然屬於相對較大一些的,但是下潛極好。你很難察覺到這是一款圈鐵耳塞,三頻之間的銜接做的非常流暢,這才是一款圈鐵耳機應有的表現。可以這麼認為,WI-1000X的聲音素質是在XBA-N1AP之上的。至於XBA-N3AP,我們暫時還沒有長時間接觸過,不敢妄言。

對比XBA-N1AP前腔體

總結:我們總是認為,像WI-1000X這樣功能豐富,相對全面一些的耳機產品,應該是介於音響產品和數碼產品之間的東西。因為你不能一味的去要求音質有多好,畢竟無線降噪耳機還是需要考慮到體驗的好壞,這和我們以往接觸到的有線耳機有著本質的區別。

WI-1000X目前實際成交價在1700元左右徘徊,暫時沒有發現假貨。這款產品在這個價位當中具有著一定的競爭力,如果單純的為了能拿到一款高音質的藍牙耳機,WI-1000X也算個不錯的選擇。但是頸掛式的設計,依然讓很多用戶難以接受,畢竟魚和熊掌不可兼得啊。

對於藍牙耳機產品,我們其實更加關注它的整體使用體驗方面到底如何,音質只要沒有什麼太大的問題,在它當前價格範圍內屬於合格的話,都應該值得被仔細考慮。因此,對於藍牙及降噪耳機,在音質部分不會相對於有線耳機那樣詳細說明。

至於是否給予推薦評級,也會根據產品特點來進行不同的說明。


優點:音質表現,做工,降噪效果,操作方便,功能全面;

缺點:頸掛式設計,不太便攜(相對有線藍牙耳機),運動佩戴不便;

對於WI-1000X音質以及降噪效果方面優先考慮,給予推薦評級。

對於接受不了頸掛式設計以及打算運動佩戴的,給予不推薦評級。


相關焦點

  • 索尼 WI-1000X 評測:無線入耳式降噪耳機,第一次不用妥協音質
    同類產品最好的主動降噪,沒有之一過去相當長一段時間裡,Bose 的 QC 系列一直代表了耳機主動降噪能力的最高水準,去年索尼推出的 MDR-1000X 頭戴式耳機打破了這一局面,在主動降噪這一點上,索尼終於是追上甚至部分超過了 Bose 同期的 QC35,今年的 WI-1000X 也是如此。
  • 索尼藍牙降噪耳機WH-1000XM4 當之無愧年度降噪耳機新標杆
    在頭戴式降噪耳機領域,索尼處於絕對的領先地位。大概是由於WH-1000XM3的表現太過出色,很多人甚至已經忘記了它是一款2018年推出的產品。在接下來的兩年裡,雖然我們也看到了不少優秀的頭戴降噪耳機被推向市場,但「標杆」這兩個字卻一直牢牢把在1000XM3手裡,直到今年WH-1000XM4出現。
  • 小米降噪項圈藍牙耳機測評.對比華為FreeLace藍牙耳機.
    但我之前的文章中多次強調感知平衡度的參考點並不是1kHz,不論是以200~300Hz作為參考還是入耳式耳機預測算法的500Hz作為參考基準,都更能從心理聲學的角度反映這一段相對突出。10kHz左右相對突出。如果以7kHz波谷為參考,10kHz相對大約突出了15dB。低頻不足。
  • 索尼WF-1000XM3測評:TWS入耳降噪新選擇
    不過,說到音質和降噪等耳機硬實力,小編依然覺得索尼WF-1000XM3才是TWS領域的最佳選擇。最近有幸上手了這款耳機,如果你也有購買TWS入耳式降噪耳機的打算,先別急著剁手AirPods Pro,不妨先看看這篇索尼WF-1000XM3的上手測評吧。
  • 為數不多的真無線降噪耳機 索尼真無線降噪藍牙耳機WF-1000XM3
    雖然近兩年真無線耳機已經全面爆發,但即便在今天,能夠同時具備主動降噪和真無線功能的耳機依舊是少數,可見這樣的產品確實考驗廠商的技術實力。其實,有很多人都在期待索尼能夠推出完美的真無線降噪耳機,就這樣索尼WF-1000XM3真的來了。
  • 入耳式無線降噪耳機排名,2020主動降噪藍牙耳機
    入耳式無線降噪耳機排名,2020主動降噪藍牙耳機 現在大家對真無線藍牙耳機的需求越來越高了,隨著AirPods Pro的熱賣,讓「降噪」這一功能型的真無線藍牙耳機大受關注。不過,AirPods Pro之所以賣這麼貴,並不是單純的因為「蘋果光環」。因為這是一款有「主動降噪」功能的無線耳機。
  • 降噪藍牙耳機排行榜10強 實用的降噪耳機品牌排行
    三、最新的主流降噪耳機推薦  我將根據我自己的使用經歷,針對不同的應用場景給出建議。  1、耳罩式降噪耳機  (1)索尼 WH-1000XM3  音質:Bose QC35 II在音質上也沒話說,畢竟跟索尼WH-1000XM3從初代就一直打到現在,不分伯仲,同樣是接近無損的音質,傳輸原理上感覺輸給了索尼WH-1000XM3,但我實際體驗感受不到什麼區別,只能說同樣優秀
  • 索尼藍牙降噪耳機WH-1000XM4 多設備切換使用輕鬆便捷
    索尼新品藍牙降噪耳機WH-1000XM4擁有比同類產品更高的連接穩定性,解決了易斷連、延遲大、左右耳飄音等痛點,只需一次藍牙配對,便自動開啟並始終保持連接,免去了手動配對的煩惱,內置的降噪系統,通話時自動消除環境噪音。
  • 實現音質和降噪並存 索尼真無線降噪藍牙耳機WF-1000XM3
    索尼的真無線降噪藍牙耳機WF-1000XM3擁有穩定的藍牙連接以及出色的降噪功能,這在真無線耳機系列中實屬少見。接下來就讓我們一起看一下這款耳機還有哪些精彩表現吧!   索尼真無線降噪藍牙耳機WF-1000XM3表面配置了前後雙反饋麥克風,可靈敏地捕捉周圍不同頻段的環境噪音,如飛機噪聲、城市交通噪聲,辦公室交談聲等。
  • 索尼的匠心誠意之作 索尼藍牙降噪耳機WH-1000XM4
    索尼今年已經發布了新款頭戴式無線降噪耳機WH-1000XM4。儘管它看上去與前代產品沒有太大不同,但WH-1000XM4以極高的佩戴舒適度、出色的降噪效果,依舊是2020年無線降噪耳機的最佳選擇。WH-1000XM4的耳墊非常柔軟,舒適,可以很好地包裹住耳朵,即使不打開開關也可以消除很多外界噪音。
  • 索尼降噪藍牙耳機WH-1000XM3 自動匹配場景實現智能降噪
    說起降噪型耳機產品首先想到的便是索尼,索尼作為降噪技術的引領者,通過多年的不斷摸索和創新,實現了智能降噪。索尼降噪藍牙耳機WH-1000XM3作為索尼旗艦型產品搭載了索尼研發的降噪黑科技,可通過SENSE ENGINE傳感器檢測您的活動狀態並切換至預設的環境聲或降噪方案,實現智能聆聽。
  • 索尼WH-1000XM4與Bose 700無線智能降噪耳機對比測評
    在智能降噪耳機領域,索尼、BOSE等都是業內領先的老牌子了。當今,Bose 700頭戴式無線消噪耳機,以大膽新穎的工藝設計、先進的降噪技術和智能便捷的人機互動,堪稱業界無線智能降噪耳機的標杆。2年之後的今天,在繼承前代產品卓越性能的基礎上,索尼正式推出WH-1000XM4智能降噪頭戴耳機,並在智能降噪、藍牙5.0和人機互動等諸多方面進行了全新的優化與提升,不僅僅改善了連接性能和穩定性,而且進一步提升音質,能夠適應更加嚴苛的使用環境。
  • 「靜噪時代」最好的選擇 索尼藍牙降噪耳機WH-1000XM4
    因此,一款出色的降噪耳機必不可少。但降噪耳機的選擇,絕不僅僅在於它的降噪性能,也在於它的舒適度。索尼這款全新推出的WH-1000XM4耳機,不僅繼承了前作的強大降噪功能,更在舒適度和智能程度上有所革新,成為了我們必不可少的旅途好伴侶!
  • 德國專業媒體評測,十大頭戴降噪耳機和入耳式降噪耳機,索尼贏了
    ProTest 原創4月20日,德國專業媒體Chip通過和德國著名的HEAD acoustics(海德聲學)發布了2020年十大頭戴式降噪耳機和十大入耳式降噪耳機的評測報告,索尼的兩款產品雙雙獲得第一名。(兩類耳機的前五名排行榜篇尾附後)
  • 入耳式降噪耳機哪個牌子好,入耳式無線降噪耳機排名
    推薦理由:綜合實力最強的真無線降噪耳機總結體驗就是:香,真香,特別香。數一數二的降噪,穩定的連接,舒適的佩戴,簡潔的外觀設計,Airpods Pro 與之前公認最強的索尼WF-1000 XM3(也就是降噪豆)其實是拉不開差距的,人聲、高頻等降噪難點依然存在,雖然不存在「秒殺」、「完爆「WF-1000 XM3 的情況,但是總體降噪效果非常優秀了。除了降噪外,這款耳機音質也不錯,且能無縫銜接蘋果手機、手錶、電腦、平板等,畢竟都是自家的生態系統。
  • 索尼藍牙降噪耳機WH-1000XM4 在「好聽」之外也變得更「好用」
    前段時間,索尼正式發布了一款頭戴式降噪藍牙耳機——WH-1000XM4,相對於第三代,這次WH-1000XM4在外觀上沒有多大變化,只是作了一些細微之處的調整,但卻加入了多項智能交互技術,在「好聽」之外,也變得更「好用」。
  • 深度聆測SONY WH-1000XM3無線藍牙降噪耳機
    當然,由於我手機中的APP夠多的了,所以我實在懶得再下載這個控制軟體,在藍牙應用時便直接用了兒子的一部華為P30 PRO手機,因為他的那部華為P30 PRO的音頻部分採用了適用於藍牙高品質音頻傳輸的索尼LDAC編碼方案,他平時的聽音就是用那部P30 PRO與WH-1000XM3配合應用的,我用藍牙試聽時正好使用上,當然,我用耳機藍牙聽音樂的時間極其的少,這是後話,具體原因之後交待,所以平時,我更多的聽音是用我自已的一部不帶
  • 降噪藍牙耳機哪個好?性價比高的降噪藍牙耳機推薦
    其實也有不少藍牙耳機可以很好的緩解噪音幹擾,不過就需要選擇擁有降噪功能的藍牙耳機了,下面就給大家介紹幾款降噪效果出眾的藍牙耳機。Xisem西聖Ares再配合CVC 矽麥風降噪技術,可以消除大部分的環境噪音,實現近95%的環境降噪,能讓使用者在嘈雜環境下保持清晰通話。索尼WF-1000XM3索尼WF-1000XM3的耳機本體的形狀與市場中的常見耳機形態不太一樣,初入手時還有些不太習慣,看起來特別的大,不過佩戴之後,發現和耳朵貼合度很高,帶著也很舒適,所以形狀無所謂了,舒服就行。
  • 個性化設置帶您感受索尼黑科技 索尼藍牙降噪耳機WH-1000XM4
    首頁 > 傳媒 > 關鍵詞 > 索尼最新資訊 > 正文 個性化設置帶您感受索尼黑科技 索尼藍牙降噪耳機WH-1000XM4
  • AirPods的強勁對手 索尼真無線藍牙降噪耳機WF-1000XM3
    AirPods的強勁對手 索尼真無線藍牙降噪耳機WF-1000XM3 不可否認蘋果AirPods帶火了「真無線藍牙耳機」,憑藉著硬實力及軟體上的優勢,AirPo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