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成都商報(ID:cdsb86612222)
記者/攝影:江龍
你是外婆,還是奶奶呢?
曹復容已記不起,到底是第幾次回答這個問題。
「我是來接女兒的。」笑著答應完,她自己都覺得有些尷尬,「你說是孩子媽媽呢,感覺年紀好像又大了點。」問急了,她也會解釋,「國家二胎政策都放開了,所以又生了一個」。
幼兒園門口,4歲的小心雨(化名)趴在曹復容肩上撒嬌:「媽媽,我要親親。」在血緣關係上,曹復容其實是小心雨的外婆;但在稱呼上,小心雨已公開喊外婆為「媽媽」一年多。
12月18日下午,天空略顯陰沉,攀枝花實驗幼兒園門口,曹復容默默站在人群中,看起來比45歲的實際年齡要老一些。
放學時間到,幼兒園大門打開,4歲的小心雨一個箭步跑到曹復容跟前喊道:「媽媽,我要抱抱。」曹復容伸出雙臂,將小心雨抱在懷中。面對熟悉的小夥伴,小心雨也會向同學介紹:「這是我媽媽。」
從學校回家的路,只有10餘分鐘,要經過多個階梯。每到一個階梯處,小心雨總會撒嬌:「媽媽,你再抱抱我嘛,我腳都走軟了。」曹復容習慣、也享受這樣的撒嬌,她順手把孩子抱在肩上,聽小心雨說「謝謝」,然後回答「不客氣」。這些禮貌用語,是她教孩子的。
4歲的小心雨體重28斤,抱著她走數十步階梯,難免覺得累,但曹復容仍想多抱抱孩子。
「世界上最溫暖的是媽媽的懷抱,最柔軟的是媽媽的心。」
曹復容說,她已經失去一個心愛的女兒,不想再失去小心雨這個「女兒」,「想給孩子最好的母愛」。
在鄰居們眼裡,小心雨是他們羨慕的「別人家的孩子」:可愛、乖巧、懂事,對人很有禮貌,還有一個疼愛她的「媽媽」。但這個讓人喜歡的孩子,卻過早遭受了變故和磨難。
這原本是一個幸福的家庭。
曹復容是攀枝花鹽邊縣箐河傈僳族鄉人,與丈夫周昌品都是農民,婚後育有兩個女兒。2012年,大女兒周忠洋在攀枝花打工期間,與內江隆昌籍小夥劉光彬相愛結婚。
2013年底,周忠洋的女兒心雨出生,曹復容剛四十歲出頭就當上了外婆,「家裡經濟條件不好,但是一家人過得很幸福」。
2015年1月30日,還有不到二十天就是春節,周忠洋打算給1歲2個月的女兒心雨斷母乳,決定和朋友去不遠的會理縣玩幾天。殊不知,竟成永別。
一天後的深夜,睡熟的曹復容被電話驚醒,得知女兒周忠洋出車禍去世的消息,曹復容差點暈過去。原來,女兒和朋友乘坐一輛「黑車」,不幸撞上路邊的護欄,女兒和司機當場身亡,「那車沒買保險,司機家裡也窮,沒有賠付」。
22歲的女兒離世後,曹復容還未從悲傷的氣氛中走出,2016年,女婿劉光彬又查出身患肺癌。悲傷、絕望、無助的陰影籠罩著整個家庭。
2017年春節後,女婿在老家內江的醫院治療,病情惡化。劉光彬沒有見到女兒最後一面,便撒手人寰。
由於男方父母年事已高,體弱多病,女婿離世後,外婆曹復容和外公周昌品便成為小心雨的監護人。
女兒周忠洋初中都沒讀畢業,在世時,她經常在曹復容耳邊念叨:「要給孩子最好的教育,要上最好的學校。」為完成女兒的遺願,曹復容舉家從農村來到城裡。
今年9月,曹復容帶著外孫女來到攀枝花市實驗幼兒園,希望外孫女能在這裡入學。園方知道孩子的家庭情況後,開闢了綠色通道,讓小心雨順利就讀。
曹復容隨後在幼兒園附近租了一套兩室一廳的房子,方便外孫女讀書。「房子是一個朋友的,一個月房租500元,比同地段的房子便宜一半。」不過,這套房子光線不好,白天也需要開燈。
之前,小心雨一直叫曹復容外婆,第一次叫她媽媽,是去年9月。
當時,她帶著心雨出門耍,「兩個小女孩給心雨打招呼,指著旁邊坐著的人介紹,這就是她們的媽媽」。
小心雨隨後的舉動,讓曹復容很意外。孩子指著一旁的外婆,向同伴介紹:「我的媽媽在這兒。」
聽見外孫女這樣稱呼,曹復容奇怪、感動、悲傷齊齊湧上心來……她連忙轉過身去,不想讓外孫女看見臉上的淚水。
「小孩子都有自尊心,也很好面子,這樣說也是想證明,你有媽媽,我也有媽媽。」曹復容猜想。不過,她不願意問外孫女真實的原因,怕給孩子造成心理傷害。
今年4月,小心雨突然暈過去,曹復容嚇得不輕,連忙將孩子送到攀枝花中心醫院檢查,結果「醫生說孩子一切正常」。
回家後,小心雨突然對曹復容說:「外婆,我不叫你外婆了,我想叫你媽媽。爸爸媽媽都天上去了,我要喊你媽媽,喊外公要喊爸爸,可不可以?」曹復容一聽,眼裡泛起淚花,忙說可以,「寶貝兒,你喜歡怎麼喊,就怎麼喊」。
消息傳出,很多親戚朋友並不贊成,認為這樣「亂了輩分」。但在曹復容看來,就是一個稱呼,不用太在意別人的看法。從此,小心雨一直喊外婆外公「媽媽爸爸」,至今未改口。
時間一天天過去,曹復容明顯感到,「心雨把我當成了媽媽,我也把心雨當做自己的親生女兒」。
每天早上6點,曹復容就要早起給小心雨做早餐。小學沒畢業的她,專門買關於兒童早餐的書籍,每天換花樣做早餐:胡蘿蔔稀飯、南瓜稀飯、牛奶雞蛋……
將小心雨送到幼兒園後,曹復容就趕公交去僱主家帶孩子、做飯。下班後,曹復容又匆匆趕往幼兒園,將小心雨接回家,做飯、講故事、讀書。自從小心雨上幼兒園後,曹復容說起了普通話,現在學校教學都用普通話,「家長也應該說普通話」。不過,她又自嘲是「川普」,自己都覺得好笑。
曹復容的二女兒周麗在德陽讀職校,還未畢業。對於母親的做法,周麗也支持,只是覺得母親太辛苦了。為供養4歲的小心雨和18歲的周麗上學,曹復容做保姆,丈夫周昌品則在城裡做小工。
周昌品膚色黝黑、身材瘦小,這段時間,他在攀枝花一個工地幹活,一天有100餘元工資。交通不便,加之上班早、下班晚,他很少回家住。雖然與小心雨同在一座城,他也有半個月沒見到外孫女了。
幾天前,幼兒園老師打來電話,說元旦節要搞親子活動,徵求家長意見,是否要和孩子一起表演親子操。曹復容當即答應,「我要參加,孩子的事情我必須要參加」。
在幼兒園老師嚴老師眼裡,小心雨平時樂觀,語言表達能力、習慣行為都很好,而且繪畫有天賦。「起初,我們以為她們真的是母女關係,後來到班上之後,才知道她們是祖孫,大家都很感動。」
攀枝花市實驗幼兒園黨總支副書記馬國志介紹,考慮到小心雨家裡的特殊情況,12月5日國際志願者服務日,學校的教職工為她進行愛心募捐。與此同時,小心雨班上的家長也自願為她捐款。另外,學校針對困難學生,還有救助基金,小心雨每學期可以享受1000元。 曹復容老家所在的村,去年給小心雨申請了孤兒救助基金。現在小心雨每月都會領到民政部門800元的孤兒救助基金,發放到孩子18歲。
曹復容也很感激,但對於未來, 曹復容表示壓力有些大,雖然夫妻倆現在能掙三四千元工資,但每月一家人開銷不小。小心雨出生後,女兒女婿生前在攀枝花按揭了一套房子,現在曹復容一家每月要還1600元房貸。她也打算辦理相關手續,讓心雨繼承父母的房產。
最近一段時間,小心雨喜歡在家裡玩橡皮泥,用小手捏小丸。有一次,她捧起一顆顆小丸,對曹復容說:「我捏的都是藥丸,如果爸爸媽媽吃了,就不會死了。」孩子的話,又一次讓曹復容幾近落淚。小心雨趕緊拿起紙巾給「媽媽」擦拭。
「沒有刻意迴避死亡,其實孩子也知道父母已經離世。」但是,曹復容經常對孩子說,「爸爸媽媽都到天上去了,他們都很愛你,只是換了個地方愛你」。
「世上只有媽媽好,有媽的孩子像塊寶。」這首《世上只有媽媽好》是曹復容教的,很多小夥伴覺得已經有點過時了,但小心雨每天上學放學路上,都會唱幾遍。
一份沉甸甸的愛!
小女孩很堅強,外婆很偉大!
給她們點讚!
原標題《「外婆,爸爸媽媽都到天上去了, 我要喊你媽媽!」4歲女孩的一句話讓45歲的她哭了…》
編輯:樸麗娜
責編:劉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