潛水耳朵疼?十個耳壓平衡小技巧幫你解決~

2021-02-07 潛水圈內餐

出處:PADI


PADI


【導讀】

中耳平衡技巧是一個最基本的潛水員必備技能。掌握以下十個平衡耳壓的小技巧,能有效幫助你均衡鼻竇和中耳空間與外部環境之間的壓力。從此媽媽再也不用擔心你潛水的時候耳朵受傷啦~ 文章精選自潛水員警報網(DAN )。





No.1 「啪」的信號一響


在你登上潛水船之前,你可以嘗試反覆吞咽唾沫,直到你聽到兩耳傳來「啪」或「咯」的一聲響。這就是你雙耳的耳咽管打開的信號。




No.2  耳壓平衡要及早地做


事實上,在你即將進行潛水的數小時之前,你就可以開始每隔幾分鐘就做一次輕微的耳壓平衡了


歐內斯特博士 (Dr. Ernest S. Campbell)是「潛水醫學在線」 的網站管理人員,他認為在潛水之前及早地開始均衡耳壓,對整個潛水過程保持耳壓平衡有極大的幫助,並能有效地降低你在下潛初期遇到的耳朵堵塞的可能性。他還認為:「在兩次潛水的間隙,嚼口香糖也對平衡耳壓有一定幫助。」




No.3  在水面做耳壓平衡


你知道嗎?當你緩緩下潛,還在忙於為你的 BCD 排氣和清潔你的面具的時候,這些動作都極有可能已經使你的耳咽管充氣,讓它們變得比平常稍大一些了。預先在水面上進行中耳加壓,是幫助你順利地完成最初階段的下潛的關鍵


但需要注意的是,由於耳咽管的寬窄因人而異,預先水面加壓的技巧可能並不適用於所有人,如果你也想嘗試在水面進行預先中耳加壓,切記要輕柔緩慢地進行






No.4 下潛時請讓腳先行


你的耳咽管中的空氣一般趨於上升趨勢,同時,咽管內的粘液卻保持向下流的趨勢。科學研究表明,採取瓦爾薩爾瓦加壓法進行中耳加壓,當你處於一個頭朝下的姿勢時,相比起頭朝上的姿勢,你需要用150%的力量來完成中耳加壓動作




No.5 伸一伸脖子


來,請童鞋們暫時想像一下自己是長頸鹿,要吃高處的樹葉,把脖子儘可能伸長,伸長,再伸長一點。對了!就是這種感覺,在水下也要記得,儘可能地伸展你的脖子,這有助於打開你的耳咽管喔。




No.6 利用好繩子


潛水時注意利用好錨或是繩子更精確地控制好自己下潛的速度,避免因下潛太快而來不及做平壓。特別是對經驗較少的新晉潛水員而言,如果單憑個人感覺下降,速度有可能比你意識到的快很多。


當你在下潛時明顯感受到耳朵受壓的時候,你可以利用好繩子,迅速停止下降趨勢有效地降低雙耳受氣壓傷的可能。






No.7 注意保持


在潛水的時候,注意保持做耳壓平衡,更好的狀態是,試圖在中耳與外部環境之間保持一個輕微的正壓力




No.8 感到疼痛請立即停止


童鞋們請謹記不要試圖在耳朵疼的時候,用力加壓做耳壓平衡。你的耳咽管有可能已經因為與外界環境的壓力差而堵塞了,你強行用力加壓的後果只能是氣壓傷。


所以在潛水的時候,如果你的耳朵開始感到疼痛,你最先應該做的是緩緩上升幾英尺,然後再試一次平衡耳壓




No.9 耳壓平衡忌菸酒


抽菸和喝酒都是兩大黏膜刺激因素,能有效地促進你的耳咽管產生更多粘液,足以堵塞你的耳咽管。




No.10 保持面鏡的乾淨清潔

保持面鏡的乾淨,清潔,能有效地避免海水嗆進你的鼻子,從而防止這對你的黏膜產生刺激並產生更多的東西堵塞你的耳咽管。






【PADI 終極技巧 - 熟能生巧】


以上的十個平衡耳壓的小技巧分享,希望對各位潛友,特別是新晉的潛水學員有一定幫助。相信在剛接觸潛水,特別是在水下做耳壓平衡的時候,許多童鞋都覺得有一定難度。但是提醒大家,耳壓平衡技巧,可是你可以隨時隨地,想練就練的水肺潛水技巧喔。所以沒有藉口,建議大家在閒暇時可以站在鏡子前練習,方便你觀察自己的咽喉部肌肉運動。



相關閱讀

不教遊客耳壓平衡導致潛水耳朵痛,你們這群辣雞毀了多少人的潛水夢?

科普|潛水小白知道這些,第一次潛水才不會被坑

百科|近視影響潛水嗎?

收藏版出國學潛水行李清單


回復以下關鍵詞

👇

潛水行程|3000元4國80潛|泰國籤證|馬爾地夫|斯米蘭|紅海|臺灣|四王島|仙本那|帛琉|藍夢島|俄羅斯|達拉灣|票務|濤島|課程報名|火車|攻略|近視|法蘭佐|耳壓平衡|耳朵痛|下潛|北美|紐西蘭|澳大利亞|西班牙|加勒比海|自由潛

相關焦點

  • 乾貨 | 耳壓平衡那些事
    我非常喜歡潛水,可是每當我作耳壓平衡時,真是痛到不行!就好像在地獄一樣,有誰可以幫幫我?有什麼秘訣嗎?"我相信你絕對不是第一個在潛水時碰到這個問題的人,有很多的潛水員都曾經碰過這個麻煩。為了讓大伙兒在海洋裡暢遊,給大家歸納了十個方法跟十個技巧。
  • 【獨家】主頁君八招幫你搞定耳壓
    很多人都有類似的經歷:當我們乘坐飛機或者速度極快的電梯時,耳朵會感覺不適。這就是耳部壓力問題。每一名潛水員遇到的第一個難題就是耳壓平衡問題,想要輕鬆享受水下樂趣,先搞定你的耳朵吧。耳壓問題會導致哪些後果?耳朵對壓力的反應與中耳有關。人的外耳對外部環境是開放,因此隨著與周圍壓力處於平衡狀態。
  • 潛水注意事項 | 用潛水的方式打開海底世界!
    首先小編要解答的是一個大家都在問的一個問題。「我不會遊泳能體驗潛水嗎?」小編準確的告訴大家,對於體驗潛水目前世界上沒有一個潛水組織會要求考察參加體驗潛水者的遊泳能力。首先潛水不要佩戴隱形眼鏡,隱形眼鏡容易在做面鏡排水,遇到大流面鏡衝落的情況下脫落而造成恐慌不安。其次海水中顆粒物入眼,一直和鏡片摩擦眼球,容易引起發炎損傷視力。建議戴個有度數的面鏡就可以了。面鏡與地面上戴的眼鏡功能一樣,確保你水下正常的活動。「潛水時要注意些什麼?」
  • 這家潛水出事的潛店,3個月前就出過同樣的事?
    潛水教練會先在岸邊上教你理論課,學習使用潛水裝備的方法,包括呼吸調節器的用法、面鏡入水時如何處理、水底溝通的手勢,然後再在水面操作一次有關技巧,確保參加者能應用後,才會開始潛水。在水底中,一名教練可同時帶領兩人體驗潛水,潛水深度最多為12米,時間為30-40分鐘。
  • C羅潛入14米深海,阿湯哥無裝備360秒潛水,自由潛水的危險與浪漫!
    尤文圖斯在上個賽季並不算成功,球隊只是贏得了意甲的冠軍,但是在義大利杯以及義大利超級盃輸球,無緣兩項賽事的冠軍。在歐冠被淘汰後,尤文全隊也完成了上個賽季的全部比賽,就進入了休假期。C羅也開始了休假模式,為新賽季的到來調節狀態,養精蓄銳。在假期期間,C羅發布了一段自己不背氧氣罐深海自由潛水的視頻。
  • 潛水小課堂:如何安全地潛水?
    Part 1 潛水前01 學會評估自己的身體健康狀況每次潛水前,你必須要誠實地評估自己的身體狀態是否適合潛水。舉個慄子,當你感冒尤其是服用感冒藥後是不適合潛水的,因為感冒藥會讓人感到頭暈。潛水裝備是潛水員們上陣時的「武器」,所以,每一次潛水前務必檢查好你的裝備是否齊全,是否功能良好可以正常使用,潛水後也要認真清洗保養,儲存在乾淨、陰涼的環境中。另外,像現在疫情期間這種特殊時期,潛水裝備長時間用不到,也需要定期檢查,例如確認每條管子有沒有漏氣,尤其是二級頭這種部位。
  • AIDA一星自由潛水介紹
    AIDA是一個非盈利性的組織,其所有收入都用於自由潛水的研究和推廣。AIDA也是舉辦和組織國際自由潛水比賽最多且最權威的自由潛水組織。AIDA體系的潛水員階段共分為4個級別,每個級別都對潛水員的閉氣時間、下潛深度等綜合潛水能力有不同的要求。當你拿到AIDA4星潛水員的證書之後,你就可以成為一名AIDA潛水課程的助教了!
  • 在深海潛水是什麼樣的感受?
    你這個深海潛水定義有點模糊啊如果是水肺潛水,到了差不多15-30米之間的話,我還是一點經驗的,因為我還是接觸過的。所謂水肺潛水(scuba diving),就是指入水時必須攜帶水下呼吸器材所進行的潛水活動。一般而言,休閒水肺潛水需要配備的全套器材包括:潛水服、面鏡、潛水蛙鞋、壓縮空氣瓶(並不是氧氣瓶)、呼吸管、浮力調整背心、深度計、指北針等等。
  • 【蜂首微訪談】原來,墾丁,也可以潛水!
    不考取證照或是沒有證照想潛水,是體驗潛水(Discover Scuba Diving,DSD)。是由教練帶領下海體驗潛水的活動。深度通常不會超過12米。 如果想去各個潛水點跟著導潛自由的潛水,而不是由教練手拉手帶領著下水,就必須要拿到潛水證照。潛水證照有不同的級別,包含著不同的知識與技巧。
  • 墾丁潛水 | 一起去內太空,解放自我吧!
    楊大哥在第一堂課上,操著標準的臺灣普通話,跟我們介紹了潛水最大的好處:可以治便秘。「便秘ho,很痛苦,那我們去潛水,潛完之後一上來,你就會覺得ho,那裡特別順暢,啊一瀉千裡。為什麼呢?于是之後就在遊泳池裡摸爬滾打了十個周,從背不起氧氣瓶的小白慢慢學會組裝裝備、在水裡保持中性浮力、和潛伴相互救生等等。在這個過程中,我也喜歡上了那種 整個世界只剩一片純純的藍色(除了偶爾亂飄的體毛和嘴裡吐出的氣泡)的美好感覺。
  • 戴口罩耳朵疼怎麼辦?分享2個小技巧,口罩戴一整天耳朵都不會疼
    天氣越來越冷,很多人對疫情的防控意識在增加,因此出門、工作的時候都會配戴上口罩,可是口罩戴上一整天不僅悶得慌,而且耳朵還會疼。除了工作生活給自己身體造成的壓力和疲憊之外,口罩同樣給我們造成了困擾。其實戴口罩的時候只要掌握一個小技巧就可以,不勒耳朵戴著很舒服。現在生活水平的提高,相信很多人家裡都會常備一些牛奶,而牛奶箱上都有塑料的牛奶提手。別小看了這個牛奶提手,把它留下來,可以讓我們戴口罩更加舒適。
  • 焦點|坐飛機耳朵疼是怎麼回事?該怎麼辦?看這一篇就夠了!
    很多乘客在坐飛機時,都會感覺到耳朵疼,並且在下飛機之後還可能會持續很久。今天大藍將詳細告訴你關於此現象的背景信息,以及預防的技巧和竅門。
  • 【馬來西亞專輯】不會遊泳能潛水嗎? 看我如何從旱鴨子蛻變為潛水員!!!
    苦瓜臉過來幫我充氣,緊接著說:「你怎麼忘了出水充氣,都怪你不會遊泳,還極度恐水,你這樣很難學的……」然後指著前方的沙灘說,「往後躺著配合蹬腿,自己遊到淺水區」。早已六神無主的我如何能自己遊過去,最後被潛伴拖到了胸口深的海水區。剛站穩還來不及適應,教練就讓我們洩氣下沉到海底,跪在水底沙地裡面學習第一個技巧——二級頭的尋回和排水,儘管戰戰兢兢,我還是完成了。
  • 2020年AIDA自由潛水課程介紹及課程須知
    水肺潛水是去欣賞海底,而自由潛水是自觀內心。One.意潛俱樂部目前的自由潛水課程主要圍繞AIDA的教學體系展開。AIDA的分為四個級別,從AIDA一星至四星,每個級別對閉氣時長和下潛要求有所不同,同時越高級別的潛水員,對下潛過程中自身的身體變化了解的越透徹。       One.意潛的AIDA一星課程,是AIDA的入門課程,但相比同類俱樂部,One.意潛的一星課程,不是蜻蜓點水的科普,而是實實在在的理論框架,幫你打實基礎。
  • 自由潛水到底是不是極限運動
    在許多歐洲國家,自由潛水也被稱為閉氣潛水,非常好理解,因為你不背著氣瓶下水,就只能靠入水前憋著的氣在水中,這也導致自由潛在水中的時間是遠遠低於水肺潛水的,但勝在無拘無束的自由感,不用背著重重的氣瓶。自由潛水VS水肺潛水同樣是考潛水證,自由潛水的難度大大高於水肺,水肺潛水一般有90%的通過率,而自由潛水僅僅只有30%,為什麼自由潛水難度比水肺大這麼多呢?
  • 坐飛機為什麼會耳朵疼?
    我今天坐飛機來旅遊,發現自己坐飛機的時候耳朵好悶好疼像浸在水裡一樣,怎麼回事啊!那是因為您的外耳和中耳的氣壓不平衡造成的!具體快進入萌噠小課堂來學一學!   那麼為什麼在坐飛機的時候小美會出現耳朵悶、耳朵疼、耳朵像浸在水中一般的感覺呢?首先我們需要來了解一下人耳的整體結構。
  • 坐飛機耳朵疼怎麼辦 哪些人坐飛機易耳朵疼
    然而卻有一些人會在坐飛機的時候出現耳朵疼的症狀。那坐飛機耳朵疼的原因是什麼呢?坐飛機耳朵疼應該怎麼辦呢?今天小編就來為大家一一解答一下,同時還會告訴大家耳朵疼是怎麼回事。感興趣的朋友就來看一下吧。坐飛機耳朵疼的原因為什麼有許多人會在坐飛機的時候出現耳朵疼的情況呢?
  • 有人說,每一次潛水,都是經歷一次愛情
    開始在留意世界有什麼潛水勝地,在籌謀自己什麼時候可以擁有自己裝備。也在思考怎麼可以賺大錢。每一次潛,每一次突然跌入靜謐,都會覺得可以呼吸,就擁有了世界。每下潛一點,就越期待一些。我是一個平常就容易耳鳴的人,搭個地鐵,火車,飛機都可能耳鳴。所以每一次潛,都會覺得做耳壓很辛苦,前面幾次幾乎有痛出眼淚的感覺,所以都會拼命做耳壓。
  • 這篇文章教你輕鬆通過AIDA二星
    自由潛水是一項小眾運動,小眾卻也是不易,拿AIDA二星來說,通過率只有可憐的20%,你是否也想像魚兒一般徜徉在大海裡,同眾多的海洋生物們說聲"hi";你是否也想享受別人因看到你在水下拍攝的優雅姿態照片而投來的豔羨目光,那麼就來看看我是如何輕鬆通過AIDA二星的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