負債近百億無力償還 五洲國際停牌逾兩年後被強制退市

2020-12-23 企業觀察網

停牌超過兩年的五洲國際,最後還是沒能逃脫被港交所強迫退市的命運,七年上市生涯畫下句點。


12月7日晚間,五洲國際公告宣布,於11月25日收到上市覆核委員會通知,經進行聆訊及考慮所有事實及證據以及公司及上市科出示的所有提交文件後,決定維持除牌決定。五洲國際將自2020年12月8日上午九時起被取消上市地位。


上市覆核委員會就要求五洲國際退市給出了四個理由:第一,不論是在2020年3月2日前或於上市覆核委員會進行聆訊當日前,五洲國際均未達成所有復牌指引,亦無恢復買賣;第二,五洲國際重組及據此擬進行的相關交易仍存在眾多不確定因素;第三,五洲國際尋求延長的時限漫長,因而並非指引函件HKEX-GL95-18規定的短暫延長;第四,建議認購事項完成後,五洲國際現有公眾股東的股權受到重大攤薄,顯示五洲國際對公眾股東而言僅剩餘少許價值或實質價值。


對於這個決定,五洲國際頗感無奈。「公司董事會對上市覆核委員會的決定感到失望。」五洲國際解釋,公司為推進重組及達成復牌指引付出了巨大努力,董事會認為已履行2020年9月3日的季度更新公告所載的所有復牌指引。


「我已經沒管公司業務很久了,不清楚情況。」已辭任五洲國際董事長的舒策城拒絕回應退市一事,其向時代財經表示,現在有專門的團隊在負責公司業務。隨後,時代財經嘗試致電五洲國際投資者關係部,但電話一直未能接通。


2013年6月13日,頂著「江蘇省首家商業地產在港上市企業」的光環,五洲國際敲響了港交所的上市鐘聲,並藉助資本的力量實現了規模的迅速壯大,足跡遍及全國60個城市,開發、運營管理項目一度多達80個。


只可惜,輝煌沒能延續,曾經有多風光,現在就有多落魄。2018年開始,五洲國際開始一發不可收拾地墮入債務深淵,股價斷崖式下跌、債務違約、官司不斷、虧損賣項目、舒氏兄弟隱退……如今的五洲國際負面消息不斷,已經成為行業中的一個落魄者。


輝煌:木匠變億萬富翁


2004年,做過木匠、賣過玩具,起家於溫州、闖蕩過上海灘的舒策城最終落腳無錫,創辦了五洲國際,並籌劃了首個大型地產項目——無錫五洲國際工業博覽城,自此踏入房地產。


與眾多初涉房地產的開發商不一樣,舒策城一開始瞄準的就是商業地產,而不是傳統住宅。五洲國際旗下一共有兩大類商業地產項目,一類是以「五洲國際」命名的商貿物流產業園,另一類是以「五洲國際」和「哥倫布」為品牌的城市綜合體。


當年,商業地產還是港資開發商的天下,內地開發商大多還是門外漢,但舒策城似乎很快就摸清了門道。公司發展歷程顯示,早在2006年,五洲國際就成立了專門的商業管理公司,並獨創了「二三五」運營理論,即開發建設佔工作量的20%、30%是招商、50%是經營。


對於這一理論,舒策城頗為自豪。「真正來說,五洲國際是商業地產運營商。自公司成立以來我們就跟別人不一樣,很多企業在這一行沒做好,他們都很重開發,不重管理,後來我就定了一個『二三五』理論 。」舒策城表示。


借無錫五洲國際工業博覽城打響頭炮之後,五洲國際進入了快速增長期。當年的招股書顯示,2010年至2012年間,五洲國際收入、毛利及淨利潤的複合年增長率分別達到60.4%、75.5%及56.7%。截至2013年2月28日,五洲國際共持有11個專業批發市場及14個城市綜合體項目,規劃總建築面積約為730萬平方米。


根據第一太平戴維斯按已竣工、發展中及持作未來發展項目的合計數據分析,截至2012年12月31日,以總建築面積計算,五洲國際為中國前三大專業市場發展商及運營商;以項目總數計算,五洲國際為長三角地區前三大城市綜合體發展及運營商之一。


多年積澱之後,五洲國際開始接軌資本市場。2013年6月13日,帶著旗下25個商業項目,五洲國際成功登陸港交所,成為江蘇省首家商業地產在港上市企業,一時風光無兩。


據時代財經了解,五洲國際上市一共發行股票11.41億股,按上市首日1.26港元/股的收盤價計算,市值達14.38億港元,創始人舒策城也從曾經的木匠學徒搖身變成了億萬富翁。


上市為五洲國際的進一步擴張提供了基礎。2013年,五洲國際先後在南通、保山、溫州、鹽城、龍口、牡丹江、長春、洛陽、吉林等城市獲取10幅土地,並與紅星美凱龍建立戰略合作。上市首年,五洲國際合同銷售金額達到51.84億元,同比增長了87.8%,持有項目從上市前的25個增加至33個。


2014年,五洲國際旗下有21個項目開盤/開業,並全面開放合作,6月份與普洛斯中國訂立合作框架協議,發展物流倉儲業務;9月份獲得平安不動產和PAG策略性投資,此外,亦與杭州易斯通及青島海爾產業發展有限公司形成戰略合作。年內銷售金額繼續增長27.5%至66.12億元,持有項目增至36個。


彼時的舒策城自信且樂觀。「我對事物都抱有陽光、樂觀的態度,心裡也有全面、謹慎的分析,把風險守住,才不會倒下。」舒策城稱,做企業家要先樂觀、後悲觀才對。


樂觀的他為五洲國際制定了一個宏大的目標,就是要成為領先的綜合商貿物流平臺開發和運營商,為中國中小企業商戶提供有效的一站式綜合服務。


沒落:股價暴跌、欠債不還


張愛玲曾經說過,生命是一襲華麗的袍子,裡面爬滿了蚤子。上市之初,五洲國際春風得意,一路攻城略地,四方拉攏尋求強強聯合。只是,風光背後的五洲國際內部已經出現了危機。


2013-2014年,五洲國際銷售額雖在保持增長,但盈利能力卻直線下降,持有人應佔利潤及全面收益總額從2013年的10.2億元大幅下跌75.2%至2014年的2.53億元。


2015年,五洲國際銷售額也開始出現負增長,同比減少8.98%。2015-2019年銷售金額分別為60.18億元、40.68億元、44.42億元、27.78億元、7.61億元。2020年上半年為4.13億元。


也就是從2015年開始,五洲國際盈利能力基本喪失。2015年直接虧損4.82億元,2016年因為出售了哈爾濱一幅土地實現了1.01億元的盈利,但此後再無法擺脫虧損狀態。2017-2019年,該公司虧損金額分別為5.18億元、42.16億元、27.66億元。2020年上半年虧損6.41億元。


激進擴張的後遺症逐漸顯現。2013年,五洲國際的負債比率僅59.8%,至2020年上半年上升到131.2%。2013年計息銀行及其他借貸及優先票據總額共37.93億元,到2020年上半年計息銀行及其他借貸、優先及可換股票據及公司債券總額共91億元,但手上現金只剩5.14億元,其中2.65億元還是受限制現金。


為緩解發展危機,五洲國際也嘗試過自救。2016年五洲國際在出售土地的同時大量裁員,年內項目減少至37個,員工減少了1184名。2017年通過收購紹興嵊州檀山府首次發力純住宅業務,希望藉助住宅項目的高周轉改善現金流。


但這些「小動作」顯然無法拯救五洲國際於水深火熱當中。2018年,五洲國際的危機全面爆發。


首先遭殃的是股民。2018年5月25日,五洲國際開市後股價遭遇斷崖式下跌,跌幅高達84.89%,收報0.068港元/股,市值從20多億港元暴跌至3.39億港元。次日,信報文章直接指出五洲國際股價大跌是被強制平倉,同時因短期借貸及融資成本大幅增加而可能陷入財困,並無法支付2018年的利息開支。


五洲國際在2018年6月14日的公告中承認了信報文章所指的消息並復牌,復牌後,五洲國際股價繼續下滑,至2018年8月31日最後一個交易日,股價跌至0.04港元/股,市值為2億港元。如今被迫退市,五洲國際也將永遠定格在這個股價上。


由於遭遇強制平倉,五洲國際股東持股比例出現變化,目前由舒策城和舒策丸控制的盛凱持股21.23%、融創中國董事長孫宏斌弟弟孫宏兵持股20.37%,按2018年5月24日股價暴跌前的收盤價0.46港元/股計算,對應市值為4.87億元、4.68億港元。


股價暴跌至0.04港元/股之後,該等股東持股對應市值分別為4246萬港元、4074萬港元,從億級暴跌至千萬級/百萬級,浮虧超過10倍。


緊接著遭殃的是債主。2018年7月4日,五洲國際第一次公開披露債務違約情況,五項關於債務的民事訴訟掀開了五洲國際債務違約的序幕,此後,銀行、信託公司、資產管理公司、自然人、施工單位等各方債主紛至沓來。


2020年半年報顯示,五洲國際有約26億元計息銀行及其他借貸須於一年內償還,約4.63億元須於二至五年內償還,優先票據及約33億公司債券須於一年內償還。這對於現時處於虧損且不受限制現金只有2.49億元的五洲國際來說,已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務。


無力償債的五洲國際自2019開始出售資產,但由於旗下項目均位於無錫、鹽城、淮安、南通、江陰、宜興、大理、保山、襄陽等三四線城市,而且都是資金沉澱大、回報周期長的商業項目,基本沒人願意接盤,能接盤的都是願意以資抵債的債主。


截至發稿日,五洲國際累計出售過九筆地產資產,除了盱眙五洲國際的出售以失敗告終,剩下的有兩筆錄得收益,其餘全部虧損。


曾經的掌舵者也選擇退隱。2019年6月19日,五洲國際創始人舒策城以個人健康為由,辭任了五洲國際董事會主席及執行董事等所有職務。一年後弟弟舒策丸也宣布隱退,留下一批職業經理人負責處理各種債務、訴訟、重組問題。


由於債務問題遲遲未能解決,五洲國際一直處於停牌狀態,今年3月13日,港交所已經發函表示由於五洲國際無法於2020年3月2日前履行復牌指引,決定取消其上市地位。


此後,由於五洲國際提交了覆核申請,希望保住上市地位。但12月7日公布的覆核結果顯示,五洲國際的申請以失敗告終,被迫退市。舒策城意欲打造的商貿物流旗艦變成一地雞毛,一眾股東在浮虧10倍之後亦失去了翻盤的機會。


(編輯:王星)


版權所有

本網站所收集的部分公開資料來源於網際網路,轉載的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及用於網絡分享,並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也不構成任何其他建議。本站部分作品是由網友自主投稿和發布、編輯整理上傳,對此類作品本站僅提供交流平臺,不為其版權負責。文中圖片除非有標註外,均來源於網絡。如若發現有侵犯您智慧財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繫,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郵箱:qygcbs@163.com


相關焦點

  • 負債無力償還 五洲國際停牌逾兩年後被強制退市
    停牌超過兩年的五洲國際,最後還是沒能逃脫被港交所強迫退市的命運,七年上市生涯畫下句點。12月7日晚間,五洲國際公告宣布,於11月25日收到上市覆核委員會通知,經進行聆訊及考慮所有事實及證據以及公司及上市科出示的所有提交文件後,決定維持除牌決定。
  • 五洲國際:舒氏兄弟債務「潘多拉」
    經歷長達兩年的停牌與掙扎,五洲國際(01369. HK)最終沒能力挽狂瀾,退市成為它最後的歸宿。上周五(12月4日),五洲國際披露公告,港交所宣布,由2020年12月8日上午9時起,五洲國際的上市地位將根據《上市規則》第6.01A條予以取消。從2013年6月正式登陸港交所,到如今落寞被迫退市,五洲國際僅走過了短暫的七年。
  • 什麼壓垮了五洲國際?
    來源:斑馬消費停牌兩年,五洲國際終未能逃脫退市的噩運。2013年聯交所上市後,這個曾在中國低線城市叱吒風雲的商業地產商,瘋狂舉債、蒙眼狂奔,最終陷入債務的泥潭難以自拔。擴張埋雷舒策城兄弟可能做夢也沒想到,五洲國際上市7年,最終逃不過退市這場劫。12月8日,五洲國際(01369.HK)被取消在香港聯交所的上市地位。就在一天前,公司還在公告裡表示,對上市覆核委員會予以除牌的決定感到失望。
  • 又一家房企被迫退市 五洲國際持續虧損、深陷債務漩渦
    從2013年6月登陸資本市場到在2020年12月8日被迫退市,僅持續了7年的時間。七年倉皇退市五洲國際是自2018年中弘股份退市後,房地產領域又一家退市的企業。在2020年12月8日上午9時起,五洲國際正式被取消上市地位。
  • 天喔國際無力回天終退市,拳頭產品蜂蜜柚子茶風光不再
    天喔國際(01219.HK)沒能熬過「七年之癢」。11月13日,停牌長達兩年之久的天喔國際正式退出資本市場。 11月13日,時代周報記者致電、致函天喔國際,詢問退市後的具體計劃,截至發稿未獲回復。 引爆「暗雷」 兩年前,幾筆不尋常交易,引爆了天喔國際的「暗雷」。
  • *ST金鈺退市成定局,近6萬戶投資者怎麼辦
    原創 朱燈花 國際金融報退市新規徵求意見稿出臺後,A股績差股普遍下跌,出現分化現象。今日績差股仍呈現「冰火兩重天」。除了*ST金鈺,A股還有4隻股價低於1元的*ST股,今日均跌停。
  • 金亞、樂視雙雙退市:妖王落幕,股民唏噓
    2019年4月25日樂視網正式停牌前的最後一個交易日,在接連3個天量封單壓制的跌停板之後,原本不出意外的第4個跌停板卻在開盤後幾分鐘內被如同天降的巨額資金突然湧入給成功撬開,並引發無數散戶投資者瘋狂殺入,在經過這最後一天的多空廝殺後,樂視網最終股價收跌7.65%,報1.69元,成交額高達9.37億,市值從此固定在67.42億元。
  • 昔日大牛股剛泰退市在即,徐翔概念股金鈺同日遭清退
    截至今年6月末,*ST剛泰涉及各類訴訟案件121件,涉案金額超百億。徐翔概念股遭同日清退記者注意到,與*ST剛泰同日鎖定面值退市的還有*ST金鈺。目前公司流動負債總額為96.2億,非流動負債14.48億,合計超過110億。而截至2020年上半年,*ST金鈺存貨帳面價值高達84.65億,佔其總資產的79.1%。因公司負債無力償還,這些存貨資產均被拍賣。*ST金鈺創始人為趙興龍,其以翡翠業起家,一度被稱為「賭石大王」,也因此登頂雲南首富。
  • 「A股虧損王」天神娛樂被破產重整,已逾期負債近30億
    截至2019年末,天神娛樂已逾期但尚未償還的流動負債規模有28.5億元,包括短期借款1.95億元,其他流動負債26.23億元等。截至今年6月又新增了近億元金融機構借款利息。《小債看市》注意到,今年1月由於「17天神01」9.22億元回售款及未回售部分利息1124.4萬元無法支付,已經構成實質性違約,這也是天神娛樂首次出現債券違約。
  • 個人無力償還債務怎麼處理?
    現實生活中,常常因為有人借錢無力償還,讓債權人很是頭疼,但某些情況下確實是債務人缺乏還債能力,例如企業倒閉,因意外失去勞動力等,遇到個人無力償還債務該如何處理呢?我們來一起解讀一下最新政策:個人無力償還債務怎麼處理?最新政策《民法通則》第一百零八條規定:「債務應當清償。暫時無力償還的,經債權人同意或者人民法院裁決,可以由債務人分期償還。有能力償還拒不償還的,由人民法院判決強制償還。」
  • 美國前財長稱負債27萬億無力償還,或重蹈蘇聯覆轍
    疫情的衝擊讓美國的很多弊病都暴露在各國面前,這個經濟大國不過是一個負債大國,甚至已經淪落到無力償還的境地。即使如此,美國依舊沒有學會低調,甚至還在假裝堅強。
  • 退市新規發威!ST板塊集體重挫 近30隻個股跌停
    14日晚間,滬深交易所發布了改革後的退市制度徵求意見稿,完善財務、交易、規範、違法四大類強制退市指標,並對退市流程有所調整。12月15日,不少ST股以及績差股迅速大跌。
  • 遭遇百億詐騙,發公開信求同情,這家上市公司4次掙扎難逃退市結局
    公告顯示,2019年10月16日-11月12日,公司股票通過上海證券交易所交易系統連續20個交易日的每日收盤價均低於股票面值(1元),符合退市的相關規定。此前*ST華業已於11月13日起停牌,目前*ST華業的市值為12億元。圖片來源:Wind值得一提的是,*ST華業此前面臨3次面值退市但都順利度過危機。
  • 信用卡逾期後無力償還,被起訴後法院會怎麼強制執行?
    信用卡逾期絕大多數人都是無力償還才會走到逾期,被銀行起訴的地步,那麼在無力償還的情況下,被起訴後在涉及法院強制執行時,會怎麼執行呢?下面來了解一下; 如果欠款人只有工資,每個月有固定收入,工資本身就是可供執行財產的一種,是可以進行強制執行的。
  • 雲南首富為什麼囤了近百億「石頭」?
    12月23日,「中國翡翠第一股」*ST金鈺開始停牌,因其股價連續20個交易日低於股票面值,觸及終止上市條件,提前鎖定退市結局。回顧*ST金鈺深陷泥潭的這幾年,從「徐翔概念股」、財務造假、債臺高築、到擬轉讓股權給知名造假者中國藍田失敗、經營停擺,每一步都環環相扣,讓投資者失望透頂。
  • 2019年巨虧112億,進入退市倒計時
    2019年巨虧逾112億,樂視網進入退市倒計時。圖片來源 / 圖蟲創意賈躍亭破產重組尚未有結果,而曾經的「創業板一哥」樂視網(300104.SZ),或已交出其登陸A股以來的最後一份年報答卷。根據創業板股票上市規則,樂視網觸及多項終止上市條款,退市幾乎已成定局。2019年,樂視網實現營收4.86億元,同比下降68.83%;淨利潤虧損112.79億元,同比下降175.39%。此前2017年、2018年已連續兩年虧損,歸母淨利潤分別為-138.78億元、-40.96億元。此外,公司2019年度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資產約為-143.29億元。
  • 金亞科技復牌一字跌停 深交所啟動強制退市機制
    根據《深圳證券交易所創業板股票上市規則》(以下簡稱《創業板股票上市規則》)有關規定,本所已正式啟動對金亞科技的強制退市機制,公司股票存在被暫停及終止上市的風險。  2、公司被啟動強制退市機制後,可能會經歷哪些階段?  答:金亞科技因涉嫌欺詐發行等犯罪問題被中國證監會移送公安機關,本所對公司啟動強制退市機制。
  • 剛上市一年 就被美國強制退市
    閃電上市一年後,就接到退市通知!自從4月20日公司自曝20億巨額財務造假之後一個月,美國納斯達克交易所下了通牒——瑞幸咖啡必須除牌,大概就是強制退市的意思。截至最新數據,瑞幸咖啡停牌前仍有11億美元的市值,差不多相當於人民幣近80億。而在出事之前,瑞幸的市值曾高達400多億人民幣,這下徹底涼了!
  • 停牌三年終退市,一代「鞋王」也敗走!鞋子的生意,咋就這麼難?
    來源:中國經營報富貴鳥曾經是國內知名的老牌鞋業品牌,然而,自2013年在港交所上市之後,富貴鳥卻連續虧損,並在2016年宣布停牌。在傾力自救後,富貴鳥依然難逃退市的命運,昨天(25日),富貴鳥正式從港交所退市。
  • 退市新規震懾效應出現了?ST股大面積跌停
    其中,*ST剛泰已連續16個交易日收盤價低於1元,即使在未來每天都漲停,也不能在規定的時間內令股價重上1元,基本是鐵定退市;*ST金鈺連續15個交易日收盤價低於1元;*ST宜生則時隔近7個月後再度跌破1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