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曦:嚴肅的學者,正經的「損友」 人物

2021-02-21 中大青年

張曦:嚴肅的學者,正經的「損友」

責任編輯:王佳敏 魏林俏

中青記者:梁天城 黃婉瑩

國慶時,張曦宣布:十月二號、三號他將在嗶哩嗶哩彈幕視頻網進行直播,接受「粉絲」的自由提問。這條消息在他的學生圈裡炸開了鍋。

直播那兩天,觀看直播的同學十分熱情地與老師互動並提問。「大師,伯林會認同保護消極自由的開明專制政體嗎?」「因為理智而虔信比迷信而誠信更高貴麼?」屏幕上划過各式各樣的提問。兩天時間,直播間的觀眾達兩百多人。

「風趣幽默」、「思維獨特」、「學術能力出眾」,學生們喜歡稱張曦為「大師」。

士大夫情結

張曦是中山大學哲學系的青年教師,但在中學至本科階段,他卻一直是一名理科生。本科學習物理,在獲得理學學士學位之後,他並沒有在物理學領域繼續前行,而是前往北京大學攻讀政治學理論,轉而邁向社科之路。

「我對知識的追求和探尋,是有些許中國傳統的士大夫情結的。我總是希望能夠學到一些知識,足以回答我們時代最深的問題。「張曦說道。發現物理學並不能解答心中困惑,張曦便開始嘗試在社科領域裡尋找答案。

在對知識的探索上,張曦認為自己是一個比較早熟的人,對他而言,求知的過程即是滿足精神需求的過程。凡是感興趣的知識,他便會主動去學習。他這樣表達自己對待知識的態度:「我學習知識是不滿足於停留在知識的表面的,我總想從中把握最本質的特徵。」

在北大修習政治學時,張曦意識到哲學基礎對於把握和理解事物的重要性,在興趣和求知慾的驅使下,他選擇繼續攻讀北大的哲學博士,並前往美國密西根大學深造。

「跨學科不是一件很了不得的事情,這是自然而然的過程,我並沒有特意去轉專業。」張曦如是說。

至今,張曦在研究哲學的同時,仍保持著對最新科學技術的關注,每個月都會有最新的《環球科學》、《nature》、《美國科學院院報》在他的辦公桌上出現。在他眼裡,讀書和思考是一個長期的興趣,不受任何學科限制,理工科的知識給予了他更宏觀的思維與更高明的分析能力,使他更容易把握到思想的本質。

在學術上的研究,張曦一刻都沒有停歇。至今,張曦已在多個專業學術期刊上發表論文20餘篇,獲得教育部「博士研究生學術新人獎」等多項學術榮譽。他研究道德哲學、政治哲學和法哲學,也探討馬克思主義與倫理學問題,因研究成果的「高產」令不少學生感到驚嘆與敬佩,也因出眾的學術能力得到許多教授的稱讚。

在美國留學期間,張曦看到了美國的哲學界、思想界對社會問題深刻的探討和影響,「相比之下,某種意義上來說,中華民族在當代似乎缺乏深刻思考能力。」張曦感嘆道,「培養一代有能力、有心力對國家命運作深入而長遠思考的精英,對於我們這一代人文學科學者來說,可能是一個非常緊迫的歷史任務。」

怎樣才能把哲學的獨特而深刻的思考方式帶給更多的學生,這是張曦一直在思考的問題。

哲學的傳教者

本學期,張曦在廣州校區東校園開了一門通識課:《<三體>中的政治與道德哲學》,頗得學生的歡迎與喜愛。

13級哲學系的孫斌遠從朋友圈得知這門課後,每周五便專門從南校趕到東校蹭課。「有時候過來晚了,就只能坐最後一排,因為前面根本沒有空位了。」孫斌遠說道。更令他意外的是,在這節課上,他竟然還遇到了來自廣東外語外貿大學和華南理工大學的同學。

張曦表示開這門公選課並不是為了蹭《三體》的熱度。「如果你上過我的課或者看過這門課的課程記錄,你就會知道,在任何意義上,這都不是一門為了流行而開設的課。」張曦對記者說,「我是一個嚴肅的學者,對這門課的處理也很嚴肅。」

《三體》作為中國科幻文學界裡程碑式的作品,吸引並影響了當代無數青年。張曦在看完《三體》後,深深地感受到作者劉慈欣對這個社會的悲觀,一種很深的、根植於人性的悲觀。於是,他萌生了一個想法:將政治道德哲學與《三體》結合起來,讓學生在閱讀之餘,能夠對作品有更具深度的思考。

「在哲學倫理學的某些研究領域,我覺得我有一定的領先性。既然如此,我為什麼不把我的思想貢獻給更多的學生,讓他們真正感受到哲學——這一門充滿靈性的學科——所帶來的平靜的快樂呢?」張曦說。

 張曦一直有一個想法,即通過某種方式讓更多的人接觸且感受到政治哲學的魅力。從今年五月份開始醞釀,以《三體》課程為契機,公眾號「議見」誕生了。

能夠參與公眾號的運營,孫斌遠覺得非常幸運。作為哲學系的學生,他非常希望能有更多人了解哲學、熱愛哲學。「張曦老師在公眾號上推送的文章,既保留了政治哲學的深度,又不至於艱澀難懂,從而把哲學的思考推廣到了更大的平臺。」他評價道。

儘管事務繁忙,張曦仍在公眾號上付出了不少的心血。他面向全國高校招募編輯和評議委員,立志打造一個專業、高效的公眾號團體。每篇文章推送前,他都把宣傳海報發送到每一個課程群、「粉絲群」裡,推送發出後,他甚至還會呼籲他的「信眾」去「傳教」,順便檢驗「真愛粉」。

除了三體課的課程內容,「議見」還推出了「影視劇」專欄,將哲學的思考推廣到更多的領域。10月23日推送的《在<釜山行>中看見我們自己》,就從人性的考量上討論熱門電影《釜山行》。在不久的將來,張曦的盧梭課課程內容也將登上公眾號,在2015學年度第三學期的評教中,這門課在全校2667門參評課程中位列第一。

張曦一直在探索,如何把課堂從一周三節拓展到一周「7x24」小時。「動機優先」是他教育中非常重視的原則。直播教學,在他看來是一種能夠提升學生學習動機、拓展課堂的教育模式。

國慶期間的直播教學,有不少學生關注並參與互動,提出了疑問,這給了張曦很大的啟發。兩次直播結束後,他在微信朋友圈發表了心得體會:「直播教學是本科課程教學很好的延伸模式,可以答疑解惑,也可以展開上課時一帶而過的要點,還可以在異地實現準點教學。」把直播教學這樣具有互動性的新型教育模式與自己的教育理念相結合,是張曦在教學探索中的一個重要工作。十月底,他在三體課程群中表示,十一月或許會再次嘗試直播教學。

老司機,大朋友

不僅在直播間互動,張曦也很喜歡在微信群、朋友圈與同學們交流互動。

14級博雅學院的劉諾同學這學期剛上張曦的「政治哲學」課,對老師的第一印象就是「自戀」。上第一堂課之前,他加了老師的微信,老師給他發了這麼一句話:粉我要從現在做起,不迷戀過去不糾結將來,享受當下。張曦老師的自來熟令他印象深刻。

走進張曦的課堂後,劉諾同學十分驚嘆於老師對中國當代問題的思考深度。此外,平易近人的性格、對學生真切的關心,劉諾認為這也是張曦招學生喜愛的主要原因。「好好上盧梭,增長本領,早日脫單」,在和老師聊天時收到這樣一句話,他頓覺對話框裡的這人簡直就一「損友」。

同樣受過張曦「特別關心」的,還有14級哲學系的黃勇輝。開學不久,黃勇輝長了水痘,回家休息了兩個星期。張曦特意做了一個表情給他,配文「黃勇輝,你的水痘好了嗎」。黃勇輝感動不已。黃勇輝曾轉發「議見」的一篇文章,不久張曦就在底下熱情評論:「輝輝是我的真愛粉」,黃勇輝回覆:「畢竟曦曦如此優秀」。評論區裡兩人一來一往,相談甚歡。

13級哲學系的王府井發朋友圈也時常被張曦留言評論。「我們不看書發朋友圈時,張曦老師經常就在下面評論,xxx,你還想畢業嗎?你畢業論文寫了嗎?於是我們就聽他的話去看書了。」王府井還發過一張自己抱著貓咪的照片,張曦就打趣道,「你看你現在,一副土匪抱壓寨夫人的樣子。」這令王府井哭笑不得。

張曦對他的學生,還會有一些獨特的關心方式。上學期的政治哲學課考核,張曦選擇以辯論的方式進行。為了緩解學生的緊張情緒,他特意在課前準備了兩箱薯片,讓學生在辯論中不說話的時候嚼一嚼,舒緩情緒。

水群、鬥圖、甚至「膜蛤」,在名為「愛就一起摸張男神」的三體課程微信群裡,張曦與同學無拘無束地交流。他擁有豐富的團學經驗,和本科生交流起來,就像是與學弟學妹們打交道。在群裡,張曦時常分享一些有趣的文章,或拋出一些熱點話題,又或探討男女關係。微信群裡,整天上百條消息,同學們自由地討論,和老師一起「開車」。

對於張曦而言,與學生交流就是一件非常快樂的事,「如果說有的同學比較喜歡我,我覺得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就是真誠。」張曦自評道。

除了嚴肅學者、教育人,張曦特別期待自己能夠是一個有趣的人。「在這個很無聊的時代,如果能成為一個很有趣的人,那是一件很有智慧的事情。」張曦如是說。

(應採訪者要求,王府井、劉諾為化名)

<END>

本文系中山大學中大青年傳媒原創作品

版權歸中大青年微信公眾號所有

如需轉載,請聯繫後臺

未經允許,謝絕轉載

微信編輯:老王

相關焦點

  • 央視的主持人表面嚴肅,私下這麼「不正經」,觀眾:真沒想到!
    央視的主持人表面嚴肅,私下這麼「不正經」,觀眾:真沒想到!央視的主持人表面嚴肅,私下這麼「不正經」,觀眾:真沒想到!而私下的朱廣權也沒有電視上那麼的嚴肅,和粉絲們互動也是很多的。央視的主持人表面嚴肅,私下這麼「不正經」,觀眾:真沒想到!
  • 張曦謊話連篇輸掉官司,高雲翔卻沒辦法以誹謗罪起訴她
    只不過張曦的這次提告對於高雲翔和王晶來說可謂是損失巨大,光是律師費就高達上千萬,而且時間還持續了2年之久,高雲翔的演藝事業徹底玩完,現在終於洗清了冤屈,不少網友和粉絲也都在網上建議他
  • 高雲翔事件中,張曦真的是受害人,她用意何在?
    相信大家聽到高雲翔這個名字的時候,你們能想到的就是高雲翔性侵事件,可以說,通過這件事情,讓本來毫無名氣的張曦出盡了名氣,吸引到了足夠的熱度與關注,但由於事件的逐漸明朗,很多謎團也就浮現出來了。在高雲翔案件中,張曦雖然在我們看來是受害者,是迫於高雲翔一幫人的勢力才低下了頭,但是隨著事情的了解程度的加深。
  • 張曦:我從沒把自己當成一個攝影師丨導師訪談
    但張曦,卻選擇了堅持,並將曦烽社,變成了和自己一樣霸氣而又不羈的「江湖」。「攝影跟我,半毛錢關係都沒有!」張曦的工作室,在北京798。二層則是張曦的辦公室,高挑寬敞。你站在二層,就能俯瞰整座攝影棚。坐在這個擺滿了胡軍、吳彥祖、張震、韓庚等一線大牌攝影作品的辦公室裡,張曦接受了我們的採訪。張曦用了「極其排斥」四個字來形容小時候對於攝影的感受。「我爸熱愛拍照,他是慢性子,我是急性子。那會兒給我拍照,老式的美倫達,光對焦就得幾分鐘。
  • 央視的主持人表面嚴肅,私下這麼「不正經」,觀眾:真沒想到
    在新聞聯播中我們看到的主持人不苟言笑、一本正經,可謂是非常嚴肅。以前,央視給我們的感受是距離很遠,現在,隨著網絡的發展以及央視政策的改變,我們漸漸也能看到與鏡頭前不一樣的央視主持人了,這也讓央視收穫了一大波粉絲。
  • 大河財立方總經理張曦:傳統媒體轉型進入「下半場」
    作為本次活動的邀請嘉賓,大河財立方傳媒控股有限公司總經理張曦給予齊魯壹點9.0版本以高度評價,對未來齊魯晚報新媒體融合發展方面也給予了新的期待。媒體轉型道路進入「深水區」齊魯晚報向前邁進了一大步「齊魯晚報是全國都市報的一線品牌,在媒體轉型方面,我通過9.0版本的齊魯壹點也看出了齊魯晚報在媒體轉型方面也是一馬當先的。」
  • 「損友」多洛霍夫
    朋友之間應該互相尊重、互助互愛,如果總是坑朋友,那這個人是不是該稱為「損友」呢? 名著《戰爭與和平》中就有這樣一個人物——多洛霍夫。
  • 高雲翔案女主張曦被曝清明節回國,因不想放棄澳洲綠卡未能成行
    只不過高雲翔總算是熬出了頭,打官司失利的張曦就沒什麼好運了。賭上了自己的身家和女人的清白,張曦到頭來竹籃打水一場空,估計是她自己沒有想到的,否則早知道會有這樣的結果,打死她也不會去起訴高雲翔的。當然,張曦的後果還不止這些,由於這兩年時間所有的精力都放在了和高雲翔的官司當中,她自己的公司沒有接到任何項目,而且也不會有什麼項目再找張曦了。
  • 高雲翔王晶性侵罪不成立,張曦境況急轉直下,她面臨的問題更嚴峻
    然而,當初的「女被害人」張曦面臨的境況便沒這麼好了!輸掉了官司,意味著變相的說明張曦當晚所做的一切都是自願的,拿著這個結果她是無論如何也無法和自己的丈夫、孩子交代的,而且,由於自己指控的罪名都沒有成立,這還需變相地承擔「誣告」的風險!
  • 火星情報局:薛之謙再現神經病式搞笑,張曦予自曝被丈夫「軍訓」
    同時,張曦予也作為飛行嘉賓來到了節目中張曦予自曝何捷健身鍛鍊的時候,有時候會讓她來嘗試一下。張曦予抱著試試的態度,嘗試了丈夫何捷的健身動作,但何捷卻非常認真,要求張曦予動作做標準。張曦予看見何捷像軍訓一樣嚴格認真
  • 新聞女生張曦獲評人民優選「優秀巾幗」特約推薦官
    經江蘇婦聯推薦,揚州廣電新聞女生張曦受邀參加活動,被評為人民優選「優秀巾幗」特約推薦官。本次活動由人民網·人民優選等單位主辦,「優秀巾幗」特約推薦官共選出24人。活動上,來自全國各省的優秀第一書記代表和優秀巾幗代表,分享了他們在"脫貧攻堅"路上的故事。
  • 易聯眾:實際控制人張曦延期購回約6960萬股
    每經AI快訊,易聯眾(SZ 300096,收盤價:8.19元)12月21日晚間發布公告稱,公司於2020年12月21日接到公司控股股東、實際控制人、董事長張曦先生函告,張曦近日將所持約6960萬股質押股份延期購回,佔其所持股份的80.88%。
  • 張曦:避免人性災難,全球新冠疫苗分配的「公平」與「團結」
    澎湃新聞記者就此採訪了廈門大學人文學院教授、倫理學跨學科研究中心主任張曦。張曦教授認為,「在全球尺度上分配稀缺資源,人類不是第一次嘗試做這種事情,但新冠疫苗分配的緊迫程度遠超過以往任何一次全球性資源分配,因此也格外考驗目前的全球公共衛生合作和資源分配機制。」
  • 十大娛樂圈身材最好的女明星排行榜,張曦予堪稱性感尤物
    十大娛樂圈身材最好的女明星排行榜1、張曦予,2、潘霜霜,3、鞏新亮,4、周秀娜,5、柳巖1、張曦予>不管你喜不喜歡張曦予,一個網紅能夠有今天國際地方的張曦予,不得不佩服她那魔女般的容貌和魔鬼的身材,可以說張曦予是中國身材最好的女明星了。
  • 朋友易得,損友難交:陳奕迅《最佳損友》
    楊千嬅帶著哭花的臉,從臺上降落,最佳損友換換奏起,卻沒人像你讓我眼淚背著流,嚴重似情侶講分手。這就是最佳損友。後來你成了我的禁忌突然聽懂了最佳損友,並不是件值得高興的事。等你發現對損友說的話變得客套了,你才知道什麼叫最佳損友。就像上學時一個人一直都是叫你的綽號,而有天就突然喊了你名字。
  • 新面孔 郭家豪---從暖男到「損友」只有一劇之遙
    恰逢1.11小光棍節,都市愛情喜劇《新婚公寓》火熱開播,劇中郭家豪飾演歐陽晨笛一角,這也是他首次拋開以往的帥氣暖男形象,去演繹一個另類無釐頭喜劇角色,不僅造型搞怪多變,而且「損招」也是層出不窮,不折不扣的演繹出了一個「逗比損友」,
  • 最佳損友
    最佳損友 畢竟難得,有過你們這群最佳損友。
  • 馬雲這大人物也需要親自看電影啊?這個搞笑問題也可以嚴肅回答
    但有一位網友的關注點就十分獨特了,他評論說:這大人物還親自去看電影啊。有人故作正經地說:難道在家看盜版?還有人順著說:派助理去看然後回來講給他聽。氣氛可以說十分歡樂了。馬雲這種大佬也需要親自去看電影嗎?各位可能覺得這個問題就是來搞笑的,調侃一下就完了,但其實也可以嚴肅地回答。馬雲看電影當然是需要親自看的,就像吃飯需要親自吃一樣。
  • 周末觀影 |《守護解放西》,火就火在「不正經」
    這部火爆全網的《守護解放西》是由嗶哩嗶哩和中廣天擇聯合出品的全國首檔警務紀實節目,作為一檔觀察類真人秀,通過觀察記錄式的拍攝手法,以湖南省長沙市坡子街派出所民警為人物核心,值得一提的是,人民日報、人民公安報刊文《刻畫平凡生活中的英雄》《警察故事原來可以這樣講》為之點讚,微信公眾號「中央政法委長安劍」推文《這麼不正經的公安紀錄片,還是頭一次見……》閱讀量10萬+。
  • 朱仝:遠離損友保平安
    並不是朋友越多越好,交友也要仔細甄別、挑選,應該交一些良師益友,而那些濫竽充數,只會損耗你的損友則一定要遠離。倘若不具備這種甄別、挑選的能力,誤把那些只會損耗你的損友當作良師益友,那麼,很遺憾地告訴你,你早晚會被這些損友給拖進麻煩甚至是災禍的泥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