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街味道詩詞原創,觀唐絕句第36-40篇,用元結孟雲卿張繼郎士元韓翃詩作原韻。
觀唐絕句36-擬古欸乃曲(用元次山韻)@老街味道
秋心一棹與雲平,浪跡江湖載酒行。
今日銜杯說鱸膾,此生無趣是功名。
---
元結(719-772)字次山, 先祖本鮮卑拓拔氏,北魏時改姓為元。天寶十二載(753)進士。 曾編選《篋中集》行世。散文多涉及時政風格古樸有人把他看作韓柳古文運動的先驅。
公元771年,元結請求好友顏真卿不遠千裡書寫自己的《大唐中興頌》並刻於永州浯溪摩崖上。中興碑字以石絕、文絕、字絕「摩崖三絕」聞名於世。成為顏氏最成熟、生平最得意的唯一巨幅作品。
雜曲歌辭欸乃曲其二(唐·元結)湘江二月春水平,滿月和風宜夜行。唱橈欲過平陽戍,守吏相呼問姓名。
觀唐絕句37-丁酉寒食(用孟雲卿韻)@老街味道
寒食東風欠一枝,滿園春色獨成悲。
不與人間同煙火,唯有梅花和子推。
---
孟雲卿,725?—? 唐代宗永泰初登士及第,授校書郎。漂泊棲棲,一生仕途失意。 孟雲卿曾與元結、杜甫、薛據、韋應物等人交遊。 元結編《篋中集》,選入孟詩最多。高仲武《中興間氣集》評價:「祖述沈千運,漁獵陳拾遺。……當今古調,無出其右。」
寒食(唐·孟雲卿)二月江南花滿枝,他鄉寒食遠堪悲。貧居往往無煙火,不獨明朝為子推。
觀唐絕句38-寒山寺(用張繼楓橋韻)@老街味道
寒山寺外水如天,月到楓橋星滿船。
誰遣春風送愁去,禪鐘花雨助人眠。
---
張繼,生年年不詳,天寶十二載(753)登進士第。字懿孫,襄陽(今湖北襄樊)人, 雖然也是大曆時期的詩人,但是評價不高,不在大曆十才子之中,但是《楓橋夜泊》使 其名留千古,寒山寺也因此今古聞名。
七言絕句
楓橋夜泊(唐·張繼)月落烏啼霜滿天,江楓漁火對愁眠。姑蘇城外寒山寺,夜半鐘聲到客船。
觀唐絕句39-尋幽(用郎士元柏林寺韻)@老街味道
飛瀑風濤疑古鐘,杖藜微雨入深松。
盤旋一路無人問,數見雲中不語峰。
---
郎士元,?—780,也是「大曆十才子」之一,字君胄,中山(今河北定州)人。 天寶十五載(756)登進士第。郎士元與錢起齊名,時稱「前有沈、宋,後有錢、郎」。 據說達官貴人出遠門如果沒有這兩個人的詩祖餞,會被當時的人鄙視。
柏林寺南望(唐·郎士元)溪上遙聞精舍鍾,泊舟微徑度深松。青山霽後雲猶在,畫出東南四五峰。
觀唐絕句40-嶗峰觀海(用韓翃宿石邑山中韻)@老街味道
凌峰宮闕與雲齊,霧轉龍行神自迷。
回首風濤鋪海鏡,蓬洲疑在夕陽西。
---
韓翃,字君平,生卒年不詳,南陽(今屬河南)人。天寶十三載(754)進士及第。韓翊工詩,為「大曆十才子」之一。韓翃和柳氏悲歡離合的故事流傳甚廣,-韓翃詩云「章臺柳,章臺柳!昔日青青今在否?縱使長條似舊垂,也應攀折他人手。 柳氏贈答詩云:楊柳枝,芳菲節。所恨年年贈離別。一葉隨風忽報秋,縱使君來豈堪折!
韓翃另一個故事是關於他的寒食詩,據說唐德宗招募起草詔書的官員,特別批示用韓翃。因為當時有兩個韓翃,下面把兩人同時上報皇帝,皇帝說:"春城無處不飛花,寒食東風御柳斜。日暮漢宮傳蠟燭,輕煙散入五侯家。"這是韓翃另一首著名的絕句。
宿石邑山中 唐 韓翃浮雲不共此山齊,山靄蒼蒼望轉迷。曉月暫飛高樹裡,秋河隔在數峰西。
@老街味道
詩詞原創 觀唐絕句31-35 岑參、裴迪、景雲、劉方平、賈至
何必爭論 平水韻被新韻替代是杞人憂天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