渡江惟喜見夷吾,周紫芝把秦檜比作溫嶠,祝壽詩詞要這麼寫

2021-01-12 騰訊網

前言

昨天回答了一個問題,關於祝壽詩詞的寫法。老街用了南宋詩人周紫芝的例子,舉了他的幾首作品來看看祝壽詩詞的特點。

周紫芝是南宋的進士,但是及第時已經61歲了。他和嶽飛、李綱、胡銓、李光、趙鼎等人生活在同一個時代。不過周紫芝可沒有前幾位的氣骨,他卑躬屈膝的甘當秦檜門下走狗。

光是祝壽的詩詞,周紫芝就給秦氏父子寫了60多首,極盡諂媚之語。我們今天讀幾首絕句,看看他是怎麼拍馬屁的,從中也可以學一學祝壽題材的寫法。

一、誰解垂衣致太平 治世之能臣

周紫芝有《時宰生日詩三十絕》,這三十首絕句是寫給秦檜為其祝壽的。

時宰,就是當時的宰相秦檜,我們先從第三首讀起。

秦漢功由百戰成,廟堂何代不談兵。凌煙閣上從頭數,誰解垂衣致太平。

這個簡單些,不用太多解釋。

秦朝與漢朝的建立,都通過多次慘烈的戰爭而來。自古以來,哪個朝代沒有戰禍,哪個朝廷不討論戰爭呢?

前兩句,是為了北宋的滅亡開脫。下面開始拍馬屁。

周紫芝說,唐太宗「凌煙閣二十四功臣"一個個數過來,誰能比得上咱們秦檜丞相,誰能懂得如何幫助皇帝垂衣而治天下呢?

先不說長孫無忌、房玄齡們被比作秦檜開不開心,就是唐太宗知道自己被比作趙構估計也死不瞑目吧。

二、渡江惟喜見夷吾 擁立之功臣

這是《時宰生日詩三十絕》第一首:

從來建業是王都,天產皋夔為帝謨。可笑晉人無眼目,渡江惟喜見夷吾。

北宋滅亡,中原君臣們又一次衣冠南渡,周紫芝卻說建業(南京)是王都之地。這和徽欽二帝被俘北上卻被稱為北狩一樣,把失敗說得冠冕堂皇。

天產皋夔為帝謨,皋、夔,皋陶是虞舜的刑官, 夔是虞舜時樂官。表示秦檜是少見的賢臣。

見夷吾,用溫嶠的典故。

西晉滅亡後,司馬睿在建康(治今江蘇南京)建立東晉,但卻只稱晉王,不敢稱帝。因此周紫芝說東晉人沒有遠見:可笑晉人無眼目。

當時劉琨孤軍在北方堅守,他派溫嶠南渡勸司馬睿稱帝,這樣才對晉朝的延續和國家的安定起到最大作用。因此溫嶠有勸進之功,《晉書》 列傳第三十七中記載:

嶠既至,引見,具陳琨忠誠,志在效節,因說社稷無主,天人系望,辭旨慷慨。舉朝屬目,帝器而喜焉。王導、周顗、謝鯤、庾亮、桓彝等並與親善。於時江左草創,綱維未舉,嶠殊以為憂。及見王導共談,歡然曰;「江左自有管夷吾,吾復何慮!」

周紫芝把秦檜比作皋、夔一樣的賢臣,還把他比作「江左管夷吾(夷吾是管仲的名)」,有擁立南宋的大功。這個馬屁拍得山響。

東晉與南宋極其相似,都是被北方少數民族打敗,南渡以後建立了割據一方的政權。周紫芝這首詩用的典故非常高明。

三、萬騎邊聲久不聞 定邊之能臣

《時宰生日詩三十絕》之六寫道:

萬騎邊聲久不聞,蓬萊宮殿日長春。君王勤儉無行樂,閒作宸奎賜近臣。

《時宰生日詩三十絕》十三寫道:

誰移蓬島在人寰,詔賜新居五百間。紫塞無兵清似洗,丹樓不動屹如山。

第十三首說皇帝賜給秦檜新居,如同蓬萊仙島一般。

其實這兩首詩意思差不多,主要讚揚了(還是拍馬屁)三處,一是邊關無事:萬騎邊聲久不聞、紫塞無兵清似洗,

二是國家安定、君臣無憂,不受外敵侵擾(籤了投降書了,宋金休戰當然太平):蓬萊宮殿日長春、丹樓不動屹如山。

三是秦檜的地位穩固,受到皇帝的信任: 君王勤儉無行樂,閒作宸奎賜近臣。宸奎,皇帝御筆。

大家知道,南宋的定邊之策很無恥。趙構君臣不願意迎回二帝,也不願意真正的抗金。因此秦檜主導與金國籤訂了《紹興和議》,並以莫須有的罪名害死嶽飛, 解除了韓世忠、張俊的兵權。

可是這些事實,卻被周紫芝一支筆粉飾的面目全非。看看川普如今的表現,可以看出宣傳的力量是多麼的強大,伶牙利嘴和生花妙筆的作用甚至可以曲解事實。

四、紫皇親賜玉壺新 皇帝之寵臣

《時宰生日詩三十絕》之十五寫道:

御府分香壽老人,紫皇親賜玉壺新。聖恩無極年無盡,恰似長生殿裡春。

從皇帝的府庫中,分香給老丞相,皇帝又親自賜給新玉壺。皇帝的恩典和好年光一樣,無窮無盡,就如同長生殿裡的春天長久存在。

這首詩很有韓翃《寒食》的意思:

春城無處不飛花,寒食東風御柳斜。日暮漢宮傳蠟燭,輕煙散入五侯家。

《時宰生日詩三十絕》之六也寫道:君王勤儉無行樂,閒作宸奎賜近臣。意思差不多,只不過第六首的內容更多一些。

寫的都是秦檜之尊貴,能夠受到皇帝賞識和特殊恩遇。

五、後堂賓客少彭宣 識人之賢相

《時宰生日詩三十絕》二十一 寫道:

知公清德自天然,猶復遊心到簡編。應笑向來張相國,後堂賓客少彭宣。

知道您秦檜丞相有高潔的品德,但您還是留心書籍堅持學習。看到您以後,我們應該笑話當年的西漢丞相張禹了,他的後堂的賓客裡,為什麼沒有彭宣呢?

張禹弟子中,有淮陽彭宣和沛郡戴崇。彭宣為人恭順儉樸,講究禮節法度。而戴崇性格活潑疏放,於是張禹常常戴崇帶入後堂飲酒,有音樂和美女相陪。

彭宣來拜訪老師的時候,張禹就正襟危坐,與這個弟子談論經義 ,從來不帶彭宣到後堂娛樂。兩個弟子都知道這些,但都很認可老師的做法。

這首詩裡,周紫芝有自比彭宣、將秦檜比作張禹之意。 周紫芝似乎在提醒秦檜,您還沒有把我當做自己人呀。哪一天我也能成為可以進入後堂的人呀。

六、時人未會新盟意 外交的能臣

《時宰生日詩三十絕》 十八寫道:

南北交歡萬國寧,不將黔首比金繒。時人未會新盟意,要與昭陵作中興。

南宋與北方金國籤了和議,於是國家安定下來,結束了戰爭狀態。

原因是我們(主和派)不吝嗇金銀財寶,而是珍惜百姓的性命。《紹興和議》中約定,南宋每年向金納貢銀25萬兩、絹25萬匹。這種花錢買平安的方式,周紫芝說成是為了愛惜百姓。

周紫芝繼續說,當時的人,哪裡能領悟宋金結盟的深刻意義呢?這是給南宋奠定中興的基礎呀。

第四句提到的昭陵是唐太宗的陵墓,也有版本是趙構的陵墓思陵,不過秦檜早早死在了趙構前面,詩中不應該是思陵。

617年,唐高祖李淵在太原起兵時,擔心突厥的偷襲,於是派遣劉文靜與突厥結盟,約定事成以後:「民眾土地入唐公,金玉繒帛歸突厥」。

李淵解決了後顧之憂,一舉平定天下,建立了唐朝。之後,唐朝與突厥進行了一系列戰爭,並於630年和657年徹底擊敗東、西突厥,俘虜東突厥頡利可汗和西突厥沙缽羅可汗。

周紫芝這個典故用得如何?

結束語

雖然秦檜是歷史上的奸惡之相,但是我們從周紫芝的祝壽詩中,可以看出這類詩詞創作的一個方法,就是選擇合適的典故和用來比喻的人物非常重要。

要注意,一定符合對方的身份與經歷。

如果寫給一個普通的大臣,就不一定適合用皋、夔、溫嶠相比,普通臣子的地位遠遠承受不起。

至於奸相秦檜是不是承受得起,那就看讀者是誰了。比如趙構,可能就認為比喻恰當。而嶽飛、胡銓、張元幹,一定會嗤之以鼻。

作為後人的態度,去嶽廟看看跪在地上的鐵像就知道了。

@老街味道

觀宋填詞147|高觀國皆周秦之詞,其妙處周邦彥和秦少遊不及

相關焦點

  • 秦檜如果不投降,原本也是大力的主戰派
    秦檜,1090年即將過年前,出生在父親秦敏去往廣西古縣赴任縣令的途中,出生地就是後來蘇東坡寫赤壁賦的文赤壁(不是三國裡的赤壁)。出生不久,秦檜父親就因病過世了,秦家頓時陷入了困境。秦檜母親帶著秦檜與秦檜哥哥投奔舅舅。秦檜舅舅也是官員,他安排了後來成為宰相的汪伯彥做了秦檜的私塾老師。
  • 天日昭昭,給秦檜洗地,我不答應——評《秦檜大傳》
    有這麼一本書,熱情洋溢的歌頌一位結束戰亂、造福蒼生、功勳卓著的救時真宰。作者讚揚的是誰?
  • 穿越變成宋朝秦檜,他留給那個世界最後一句話:扯淡,再也不來了
    睜開眼睛的秦檜,聽到了詩詞唱和一個現代的靈魂,穿越到了公元1127年。此人剛一睜開眼睛,就聽到了詩詞唱和之聲。只聽一個蒼老但依然渾厚的聲音在吟唱:「玉京曾憶昔繁華,萬裡帝王家。瓊林玉殿,朝喧弦管,暮列笙琶。花城人去今蕭索,春夢繞胡沙。家山何處,忍聽羌管,吹徹梅花。」
  • 眾所周知,殺害嶽飛的禍首是秦檜夫婦與万俟卨,其實還有這個人
    一支叛軍密謀在半路劫持到寺廟為宋欽宗上香祝壽的趙構,作為叛投金國的見面禮。將領們聞報,如臨大敵,調兵遣將欲護送趙構平安往返。張俊卻另闢蹊徑建議:「元帥不出,奸謀自破。」他明修暗道令人沿途加強戒備,同時暗度陳倉護送趙構到另外一個寺廟上香祝壽。叛軍白白在路旁餵了一夜蚊子,黎明時分罵罵咧咧撤出伏擊圈。張俊立刻「勒兵追殺之」,將叛軍一網打盡。
  • 2017春節祝壽賀詞:給老人賀壽祝福語、四字成語、祝福詩詞
    2017年春節祝壽賀詞:賀壽祝福語、四字成語、祝福詩詞  新春佳節,免不了走親訪友,互送祝福。閩南網(http://www.mnw.cn/)小編為你整理祝壽賀詞~  祝老壽星福如東海、壽比南山;  祝老壽星日月昌明、松鶴長春;  祝老壽星笑口常開、天倫永享。
  • 有人為秦檜翻案,是歷史評價錯了,還是秦檜真的很壞?
    最近看到了很多網友的發文,方知有一本書在大力讚揚秦檜,把秦檜說成是南宋傑出政治家、思想家、戰略家、外交家、文學家、書法家、救時真宰。這話言過其實,有些誇張,傑出更是不切實際,誇誇其談,書法或許說得過去,能夠到秦檜這樣的官位,寫不出一個好字,也會成為滿朝文武的笑柄。救時就談不上。
  • 秦檜的妻子與金兀朮有染? 秦檜獻妻於金兀朮
    且不論秦檜賣國之罪,作為一個男人,怎麼可以容忍自己戴綠帽子呢?關於王氏偷情的事,在《宋史》中一點影子都沒有,但在民間,王氏和金兀朮之間的傳說還真不少,而且,還傳得有聲有色。清朝人寫的《說嶽全傳》其中描寫:金兀朮在一個樹林裡發現了正在洗衣服的王氏,一看就是南方人,長的還很騷。一時性起,也不和秦檜招呼一聲,直接就上了。秦檜知道後,也沒啥意見,囚犯一個,能說什麼呢?
  • 溫嶠是個優秀「間諜「,在王敦眼皮底下逃脫(長江岸邊說六朝111)
    在王敦的心腹錢鳳眼裡,溫嶠是一個心直口快、講義氣的鐵哥們。每天下班以後,兩個大男人坐到一起,幾杯酒下肚,指點江山,縱論天下大事。越談越投機,大有高山流水、相見恨晚的感覺。錢鳳經常聽王敦說:今天溫嶠又誇讚你了。
  • 周紫芝這首相思詞太傷感了:梧桐葉上三更雨,葉葉聲聲是別離
    《鷓鴣天·一點殘紅欲盡時》是南宋周紫芝的一首秋夜懷人詞。周紫芝喜歡晏幾道的詞,因此多有模仿,這首《鷓鴣天》不僅在手法和詞境上和晏幾道相近,就連題材也是晏幾道常用的「憶別歌女」主題。鷓鴣天·一點殘紅欲盡時宋代:周紫芝一點殘紅欲盡時。乍涼秋氣滿屏幃。
  • 激蕩四百年:溫嶠早逝劉胤作死郭默作亂,陶侃強勢出兵再添地盤
    本文是長篇系列文章《激蕩四百年》的第100篇鹹和四年(公元329年)四月二十三,鎮守豫章的溫嶠病逝,年僅四十一歲,隨後葬在豫章。在當時的東晉大臣中,溫嶠的實力和威望僅次於陶侃,對朝廷的忠誠卻更甚之,堪稱中流砥柱。他的英年早逝,絕對是東晉的一大損失。
  • 狼狽為奸,秦檜和趙構的相愛相殺(上)
    在面相學裡面,這種長相的人,是最歹毒的。秦檜的人生第一個轉折點是在安徽的徽州,秦檜拜了一個老師——汪伯彥,這個人後來成為了大名鼎鼎的奸相。秦檜自從加入了汪伯彥的門徒後,人生就開始開掛了。秦檜天生就是蛇蠍歹毒,後來又在奸人汪伯彥深造,向汪奸人學習縱橫韜略之術,秦檜的陰謀詭計能力大大提升,並在同學們之間進行了小試牛刀,效果不錯,把同學們整的哇哇叫,同學們都痛恨侵秦檜,給秦檜起了一個外號——「
  • 南宋名將中戰功最大,力主抗金的韓世忠為什麼沒被秦檜殺害?
    建炎四年(1130年)春,一路燒殺搶掠金軍,計劃從鎮江渡江,再沿運河北上。沒想到在這裡受到韓世忠的阻擊。 三月十五日,兩軍正式開戰。韓世忠披掛上陣,夫人梁紅玉擂鼓助威。宋軍雖然人少,但士氣高漲。金軍人馬多,但長途行軍,已十分疲憊,十幾個回合下來,終於抵擋不過韓世忠精兵的攻擊,敗下陣來,終於沒能在鎮江渡過長江。
  • 如何用詩詞,優雅的表達新春祝福?
    這是宋代陸遊寫的一首詩《雜感》。意思就是,天氣晴朗的時候,雲彩會舒展開來,萬裡無雲,天陰的時候,又時常陰雲密布。院子裡的風去了一定會再來,所以人生應該保持一顆平常心,沒有什麼事會妨礙我們開心快樂。這是宋代趙長卿寫的一首詩詞《探春令.笙歌間錯華筵啟》,這首詩的大概意思就是,家裡的男女老少一起吃年夜飯,新迎新春,姑娘的纖纖玉手,端來了盤子,盤子裡的菜有青有細,大家都把新年的裝飾品戴上,到處都是一片祥和的景象。希望你在新的一年,做每件事都能夠順順利利,沒有太多的坎坷。
  • 朱元璋留下200首詩詞,3首他早年寫的詩詞,展現了他的雄偉志向
    現在,後人能夠看到朱元璋的詩詞有兩百多首,我們今天來說說朱元璋早年的三首古詩,這三首古詩,也能夠看出朱元璋的雄偉志向。雄豪恣肆、霸氣凜凜的三首古詩朱元璋早年,生活在戰火紛紛的環境之中,所以這時候朱元璋所寫的古詩,都是和戰爭有關係的。這些詩詞的風格,體現的是雄豪、壯闊,充滿了霸氣。
  • 渡江戰役:將革命進行到底
    渡江戰役五前委雕塑,左起:粟裕、鄧小平、劉伯承、陳毅、譚震林。渡江勝利紀念館提供人民解放軍佔領南京總統府。新華社原記者鄒建東攝(渡江勝利紀念管提供)寒盡春生,站在長江和秦淮河交匯的三汊河口,眼前有一片醒目的紅。那是南京的渡江勝利紀念館主廣場上「千帆競渡」的群雕,靜中有動,立於歷史的江河之上。
  • 文能安天下武能定乾坤的辛棄疾,寫哄老婆的詩詞意識相當霸氣
    序言表明寫詞原因:昨晚,我去葛園喝酒,喝得酩酊大醉,家人痛斥我一頓,要求我一定戒酒,因而,我將這首詞寫在牆壁上。詞的上闕寫了我醉酒後的情形:昨晚上,我喝醉了,別人用車子把我給拉回來。孩子們看到我醉醺醺的樣子應該樂壞了吧。早上醒來,搖搖頭,還沒清醒。不要問,魂魄還在葛家溪呢。
  • 秦檜令「檜」字在中國人名中滅絕
    沈長卿曾經與李光反對議和,又與芮燁一塊寫了一首《牡丹詩》,後因為其中有「寧令漢社稷,變作莽乾坤」的句子,成了被告,上訴無效後遭到了貶謫。秦檜堅持「逆我者亡」的原則,他人因為他嘆口氣也會被治罪。有一次,秦檜看戲,一個扮小官的戲子頭髮上的大環掉在地上。
  • 一部奇書想為秦檜洗白?先看看宋金議和時秦檜的所作所為
    所以在這裡,只能通過自己的一些淺學,討論一下我對秦檜的看法。嶽飛墓前的五位奸賊銅像秦檜功過到底如何評述要評價一個人的所作所為,到底是功是過,最簡單的方法就是看此人的行為結果對自己所代表的集團是否有利,或者說,是對己方更有利還是對敵方更有利。那麼我們來看看秦檜的最主要事跡:促成紹興和議。對他的功過評述,幾乎全部是圍繞紹興和議來的。
  • 宋體字是秦檜創造的嗎?
    近年來,時不時地冒出「秦檜創造宋體字」的怪論,有人還煞有介事地杜撰了這樣一個故事:秦檜任太學學正期間,他看到全國各地刻印的書籍因字體不一而不便閱讀,就深入研究了宋徽宗瘦金體書法,並把瘦金體和歷代楷書大家的書法融合,獨創新字體呈獻給皇帝。宋徽宗看後龍顏大悅,下令全國依照秦檜字體刻印書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