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日昭昭,給秦檜洗地,我不答應——評《秦檜大傳》

2021-02-07 食堂開講

有這麼一本書,熱情洋溢的歌頌一位結束戰亂、造福蒼生、功勳卓著的救時真宰。
作者讚揚的是誰?是鞠躬盡瘁,死而後已的諸葛亮還是力挽狂瀾、粉身碎骨渾不怕的于謙?
都不是,作者讚揚的居然是秦檜!就是那個跪在嶽飛面前的秦檜!



這本書叫《秦檜大傳》,確實很大,確實驚世駭俗。
開篇直言「謹以此書熱誠紀念為結束戰亂、造福蒼生做出卓越貢獻的南宋傑出政治家、思想家、戰略家、文學家、書法家、救時真宰秦檜誕辰九百三十周年。」
僅看書中目錄,赫然能看出秦檜是志存高遠、忠肝義膽、憂國憂民、良風懿範的大英雄;而嶽飛則是盡失仁義、妄自議儲、貽誤戰機、謀朝篡位、死罪多多的大奸臣。


書中後語還有作者一段話:「我通過四十多年查閱墮料深入研究秦檜,認為有人將秦檜鐵鑄跪像向嶽飛「謝罪」是古今中外最大的謬誤、最大的冤案;是法制的悲哀,正義的悲哀。因為嶽飛被高宗皇帝欽定「謀反」等三項「死罪」而賜死於大理寺,鐵案如山,不容否認……為了宣傳秦檜,伸張正義,我不慮個人得失……儘管有人笑話我費力花錢反而招罵,但我無怨無悔,為自己能為伸張正義即堅持並宣傳正義精神有所貢獻而感到自豪和暢爽。」


這本書的封底,還有一幅荒誕的書法作品——秦君輔宋以敷興,嘆推施卓著,造福於民,得高度褒揚,賞勳赫赫,不愧一朝聖相;
檜譽逢妖而毀敗,嗟責罰荒唐,指功為罪,遭極端凌辱,跪像悽悽,胡成萬古奇冤。


嗯,該書作者是一個深受國家多年教育、培養的前廳官。

作者顛倒黑白,倒打一耙,為秦檜出書立傳,把秦檜描寫的成一個勤政愛民、憂國憂民、忠肝義膽的大英雄,一連串噁心吹捧、肉麻至極的話語加在了秦檜頭,而千年來被人敬重的嶽飛在他嘴裡卻成了一個十惡不赦的犯人。


說實話,這本書我沒看過,以上所有內容都是網友發布出來的。僅憑這些,就足以斷定,這部作品不堪入目。
關於嶽飛含冤風波亭,史書早有論述;嶽飛謀反的莫須有罪名,歷史學家早有定論,天日昭昭,如此跳梁小丑根本無法也不會詆毀嶽飛盡忠報國之名,我實在沒有耐心為這位作者科普。


就簡單說說作者歌頌的秦檜究竟是一個什麼嘴臉。
作者說秦檜結束戰亂,造福蒼生,再造南宋,這指的是秦檜最大的「功績」——紹興和議,紹興十一年(1141年),在秦檜的大力推動下,宋金達成和約。和約三個內容,割地:南宋割讓唐、鄧兩州和商、秦兩州各一半,並劃定疆界,東以淮河中流為界,西以大散關(陝西寶雞西南)為界,以南屬宋,以北屬金;稱臣:宋向金稱臣,宋高宗成為金國皇帝侄子;納貢:南宋每年向金國上貢二十五萬兩白銀、絹二十五萬匹絹。


金國之所以會籤訂和約,正是由於嶽飛等抗金義士有力打擊了金國,讓金國任何到有嶽飛等人在,金國無法滅宋,這才是和約達成的基礎。
如果秦檜通過割地賠款,喪權辱國就能說是造福蒼生,請問作者有何面目應對抗金烈士的質問?
更諷刺的是,這個和議維持了不過區區二十年,金國皇帝完顏亮毀約南侵,此時「救時真宰」秦檜剛死了六年,這就是他的功。


作者說秦檜「遠離黨爭樹正氣」,可諸多史籍明確記載,秦檜睚眥必報、屢興大獄,株連無數,呂頤浩、趙鼎、張浚胡寅、張光等無數人被秦檜排擠。
作者說「秦檜遠離貪慾培清德」,實際上秦檜貪得無厭,賣官鬻爵、開門納賄,向各級府衙索要珍寶,秦檜家的府庫財富,超過了南宋朝廷的「左藏數倍」。當時凡是南宋宮廷所稀缺的物品,秦檜的相府都應有盡有,一人就富可敵國。《宋史》稱「開門受賂,富敵於國,外國珍寶,死猶及門。」


作者說秦檜「結束戰亂百民樂」,可秦檜及其黨羽為了媚事敵國和一己私慾,大肆收刮民脂民膏,還不斷增加名目繁多的苛捐雜稅,導致人民生活重困、餓殍遍野,朝廷財政陷入全面窘困,《文獻通考》稱:「自檜再相,密諭諸路暗增民稅七八;民力重困,餓死者眾,皆檜之為也」、「府庫無旬刀之儲」。

作者說秦檜「謙和容讓播清風」,可秦檜獨攬朝政後,堵塞言路,粉飾太平,對輿論控制更加嚴密,不斷興起文字獄。因一句話或一句詩詞而被治罪的屢見不鮮:太學生張伯麟曾題壁說:「夫差,你忘了越王殺你的父親嗎」,被杖脊刺配到吉陽軍;趙令衿讀秦檜的《家廟記》,順口說出「君子之澤,五世而斬」,被投入大牢;沈長卿賦詩「寧令漢社稷,變作莽乾坤」,被編置化州等等。
正是秦檜喪心病狂的控制言論,導致南宋初期的正史資料一片空白,給後人研究這段歷史帶來極大的困難。


作者說秦檜「疾惡好善彰明心」,可秦檜喜用貪宮汙吏,排擠廉潔之士;群臣為了媚事秦檜,便以刻剝百姓為急務,有因此貪贓枉法而被檢舉的,秦檜也都盡力保護。


如此種種,數不勝數,毫不誇張的說,秦檜罄竹難書。因此《宋史》評價秦檜道:「檜兩據相位者,凡十九年,劫制君父,包藏禍心,倡和誤國,忘仇斁倫。」、「檜立久任之說,士淹滯失職,有十年不解者。附己者立與擢用。自其獨相,至死之日,易執政二十八人,皆世無一譽。」、「檜陰險如崖阱,深阻竟叵測。」、「晚年殘忍尤甚,數興大獄,而又喜諛佞,不避形跡。」,直接將其送入《奸臣傳》。



公道自在人心,即便在秦檜父子黨羽最得勢時,民間對他的憎恨也是持久、執著和普遍的。韓世忠之面折質問秦檜,義士施全之捨身行刺,臨安市井小販「油炸膾」(油條)的流行。
這正是南宋不同階層所有民眾對秦檜的抨擊和怒斥。


這些時人的評價,又通過一代代小說家言、評書戲文的口耳相傳,傳誦千載,流傳至今。
元朝百姓在秦檜墓前便溺以快意,謂「遺臭冢」,有詩曰「太師墳上土,遺臭遍天涯。」
明朝百姓嶽飛墓前種檜樹,一劈為二,名曰「分屍檜」。
清朝時期,甚至有人因演秦檜太過逼真,被觀眾上臺刺死。


就連很多秦氏子孫也懂得潔身自好,和這位劣跡斑斑的祖先劃清界限,寫下「人從宋後少名檜,我到墳前愧姓秦」這樣傳頌千古的名聯。
上至正史,下至評書戲文,對秦檜的風評幾乎是眾口一詞,以至於千秋之後再也無人以檜為名,秦檜名聲之臭由此可見一斑。



可作者為何以自以為是,自覺正義,抱著「眾人皆醉我獨醒」的「大無畏」精神寫下這麼一本引起公憤,完全顛倒是非,違背歷史的大作呢?
因為作者曾說,「主和賣國」的極左言論,引導人們沽名釣譽,為了博取美名,一味主戰,哪怕由此導致國破家亡,也不敢提及和議,如果不是宋高宗和秦檜不避毀謗,力推和議,依主戰派意見硬與金國血戰到底,則南宋的前途與命運,不堪設想。


原來在作者看來,抨擊「主和賣國」是極左言論;原來無數主戰派是為了沽名釣譽,博取美名,會導致國破家亡;原來真正保家衛國的是「主和賣國」的投降派,而不是前線浴血奮戰的將士。


只是不知道,作者是否知道,秦檜死後66年後(1221年)他的孫子秦矩也曾在蘄州率眾抵抗金國,終因寡不敵眾,和兒子、女兒一起壯烈殉國。
只是不知道,作者是否還有意為「曲線救國」的汪精衛鳴不平,是否為無數籤訂賣國條約的奸臣賊子鳴不平。
只是不知道,當帝國主義再次入侵,作者是否會反對他所謂的「極左派」,是否會學習秦檜割地救國,主和安民。


這或許才是作者寫此書的目的,為秦檜洗地暴露的只是他反對抵抗,對敵人卑躬屈膝,畏敵如虎,害怕犧牲的真實目的。


我只想問問這位鄧先生,如果人人都如秦檜,人人都如此反對所謂的「極左」,我們的國家如何結束近代百年屈辱?我們的民族如何屹立世界民族之林?
我只想問問這位鄧先生,如果不是有無數甘願捨棄優越生活,拋頭顱,灑熱血,犧牲自己所有一切,奉獻自己所有的才智、血汗的烈士,我們的祖國如何會有今天的局面?

我只想問問這位鄧先生,如果讓秦檜這種賣國求榮,喪權辱國的奸臣賊子站起來,會有多少英雄在流淚,會有多少百姓又跪在敵人面前?
天日昭昭,想給秦檜洗地,嶽飛等抗金烈士不答應!任何一個有良心的中國人不答應!我食堂不答應!

相關焦點

  • 「天日昭昭,天日昭昭」宋高宗為何以「莫須有」之罪殺嶽飛?
    高宗本來答應將劉光世率領的淮西兵馬交予嶽飛指揮,嶽飛信以為真,以為這將使自己兵力大增,興奮之餘,馬上提出要領兵十萬,出師北伐,不料這恰好犯了高宗的大忌。高宗臨時反悔,拒絕將淮西兵馬撥給嶽飛。嶽飛對高宗出爾反爾的舉動極為不滿,在沒有得到皇帝批准下,嶽飛就已解除軍職,攜家帶眷,護送母親靈柩,準備前往廬山將母親安葬了,而把軍隊交給王貴和張憲指揮。
  • 嶽飛墓前跪著五個人,除了秦檜還有誰?網友:一個比一個壞!
    哪怕是嚴刑逼供,嶽飛也沒有「屈打成招」,在最後的供狀上只寫有八字絕筆「天日昭昭,天日昭昭」!當時和嶽飛一起抗戰已經賦閒在家的韓世忠聽聞嶽飛冤死之事,質問秦檜。秦檜答道:「飛子云與張憲書雖不明,其事體莫須有。」
  • 享盡榮華富貴的秦檜,為何在受封為異姓王的當夜氣得病發身亡?
    他撐著滿是傷痕的手臂,在問斬的供狀上寫下了八個大字:天日昭昭,天日昭昭!他就是那個曾寫下"壯志飢餐胡虜肉,笑談渴飲匈奴血。"抗金名將,他就是影響中華兒女近千年民族氣節的名將嶽飛。這一天,他慘死在了奸相秦檜的"莫須有"的陽謀中。秦檜,是個極其複雜的人。動亂的靖康年間,使他練就了一身的求生本領。
  • 一部奇書想為秦檜洗白?先看看宋金議和時秦檜的所作所為
    近日聽說了一部奇書,名字叫《秦檜大傳》,作者咱們不說了,但是其觀點特別鮮明。書中從始至終都貫穿著,對人民印象中賣國賊秦檜的歌功頌德。比如本書的開頭便寫道:「謹以此書紀念南宋傑出政治家、思想家、戰略家、外交家、文學家、書法家、救時真宰相秦檜誕辰九百三十周年!」可以說,這種說法是足夠雷人的。鄙人才疏學淺,意志極為不堅定,不想看這種書給自己的知識體系添亂。
  • 秦檜的妻子與金兀朮有染? 秦檜獻妻於金兀朮
    且不論秦檜賣國之罪,作為一個男人,怎麼可以容忍自己戴綠帽子呢?關於王氏偷情的事,在《宋史》中一點影子都沒有,但在民間,王氏和金兀朮之間的傳說還真不少,而且,還傳得有聲有色。清朝人寫的《說嶽全傳》其中描寫:金兀朮在一個樹林裡發現了正在洗衣服的王氏,一看就是南方人,長的還很騷。一時性起,也不和秦檜招呼一聲,直接就上了。秦檜知道後,也沒啥意見,囚犯一個,能說什麼呢?
  • 洗白秦檜李鴻章,撤銷嶽飛「民族英雄」稱號,是誰吹起這股妖風
    嶽飛殺身成仁感動千年歷史,不僅是英雄主義更是儒將風採  39歲的嶽飛在臨行前寫下八個大字「天日昭昭,天日昭昭,」《因話錄》奇冤之下的民族英雄就此以悲壯的嘆息走進了歷史。
  • 眾所周知,殺害嶽飛的禍首是秦檜夫婦與万俟卨,其實還有這個人
    張憲、嶽雲並依軍法施行.」遍體鱗傷的嶽飛強抑滿腹悲憤,提筆寫下「天日昭昭,天日昭昭!」 八個大字後,坦然承受「拉脅(猛擊胸脅)」之刑,與兒子和愛將死於大理寺獄中。世人皆知秦檜夫婦與爪牙万俟卨是殺害嶽飛的罪魁禍首,甚至清楚宋高宗才是真正的劊子手。殊不知,為宋高宗和秦檜提供「莫須有」證據者,正是嶽飛的老上司、軍中大老虎張俊。換言之,張俊正是主動參與陷害並殺害嶽飛的幕後推手。
  • 宋體字是秦檜創造的嗎?
    近年來,時不時地冒出「秦檜創造宋體字」的怪論,有人還煞有介事地杜撰了這樣一個故事:秦檜任太學學正期間,他看到全國各地刻印的書籍因字體不一而不便閱讀,就深入研究了宋徽宗瘦金體書法,並把瘦金體和歷代楷書大家的書法融合,獨創新字體呈獻給皇帝。宋徽宗看後龍顏大悅,下令全國依照秦檜字體刻印書籍。
  • 秦檜在嶽飛墓前跪了幾百年,秦檜後代想取消跪姿,這個要求合理嗎
    在是否臣服金人的廷議中,多數朝臣贊成割地議和,只有秦檜等少數朝臣主張全力抗金,反對割地求和。但在從金國神秘地回到南宋朝廷之後,秦檜卻毫不留情地奉行了「割地,稱臣,納貢」的綏靖政策,旗幟鮮明地提倡和談。特別是第二次拜謁時,他用一系列非常手段誣陷、打擊主張抗金的文臣武將,極力反對恢復大宋王朝。
  • 秦檜如果不投降,原本也是大力的主戰派
    檜原本也可以進入英烈傳的。秦檜,1090年即將過年前,出生在父親秦敏去往廣西古縣赴任縣令的途中,出生地就是後來蘇東坡寫赤壁賦的文赤壁(不是三國裡的赤壁)。1127年三月,金軍把包括宋徽宗宋欽宗秦檜秦檜妻子在內的大批大宋高官、宗族、嬪妃,分七批押往金國,秦檜與妻子以及宋欽宗是最後一批,宋徽宗在第四批。七月底,七批俘虜在燕山府(今天北京)會合,此時的宋徽宗已經宛如一個乞丐,秦檜一見即痛哭不已。
  • 有人為秦檜翻案,是歷史評價錯了,還是秦檜真的很壞?
    最近看到了很多網友的發文,方知有一本書在大力讚揚秦檜,把秦檜說成是南宋傑出政治家、思想家、戰略家、外交家、文學家、書法家、救時真宰。這話言過其實,有些誇張,傑出更是不切實際,誇誇其談,書法或許說得過去,能夠到秦檜這樣的官位,寫不出一個好字,也會成為滿朝文武的笑柄。救時就談不上。
  • 解密嶽飛遇害整個過程,「風波亭」一場震驚世人大陰謀
    嶽飛的冤獄,震動了朝野。韓世忠雖已罷去樞密使官職,仍前往質問秦檜:「要定嶽飛罪,究竟有何證據?」秦檜含糊其辭地回答說:「嶽飛給張憲的書常,內容雖不清楚,但這樣的事情,莫須有!」韓世忠氣憤地對秦檜說:「相公,你這『莫須有』三字,怎麼能使天下人心服呢!」1141年,宋朝終於和金籤訂了辱國喪權的「盟書」。嶽飛的案子,由於朝野的反對,一直拖延未決。
  • 秦檜後人再也忍不住了!「秦檜夫婦」下跪百年,看遊客都幹了什麼
    秦檜(1090-1155年),字會之,生於黃州,籍貫江寧(今江蘇南京)。南宋初年宰相、奸臣,主和派的代表人物。政和五年(1115年),秦檜進士及第,中詞學兼茂科,任太學學正。宋欽宗時,歷任左司諫、御史中丞。
  • 秦檜、司馬懿等大奸臣,為何如今卻受追捧?專家:不能讓英雄蒙塵
    奸臣,是做出了違背禮節,違背道德,違背底線之事的人的統稱,在歷史中,總有那麼些不顧廉恥,不顧道德的人,去為了一己私利而做有損國家利益的事情,他們的做法被指責了千年,遺臭了萬年,而如今卻有很多人為他們洗白,為他們的「苦衷」苦苦地辯解,那麼是不是有所謂的「苦衷」就可以得到原諒呢?
  • 大奸臣秦檜作的兩句詩,至今廣泛流傳,竟然成了老師們的口頭禪
    一句「青山有幸埋忠骨,白鐵無辜鑄佞臣」更是讓秦檜深受世人唾罵。可以說秦檜專權期間肆無忌憚地殘害忠良排除異己,獨居宰相之位居然長達十七年之久,權傾朝野為所欲為,造成宋高宗一朝最黑暗的時期。後來儒學集大成者朱熹更是痛批其「秦檜之罪所以上通於天,萬死而不足以贖買。」然而就是這歷史上有名的大奸臣秦檜,早年卻作的兩句詩至今廣泛流傳,如今竟然成了老師們的口頭禪!
  • 渡江惟喜見夷吾,周紫芝把秦檜比作溫嶠,祝壽詩詞要這麼寫
    北宋滅亡,中原君臣們又一次衣冠南渡,周紫芝卻說建業(南京)是王都之地。這和徽欽二帝被俘北上卻被稱為北狩一樣,把失敗說得冠冕堂皇。 天產皋夔為帝謨,皋、夔,皋陶是虞舜的刑官, 夔是虞舜時樂官。表示秦檜是少見的賢臣。 見夷吾,用溫嶠的典故。
  • 穿越變成宋朝秦檜,他留給那個世界最後一句話:扯淡,再也不來了
    緊接著一個很有磁性的中年男聲用同樣的曲調拍板應和:「宸傳四百舊京華,仁孝自名家。一旦奸邪,傾天折地,忍聽搊琶。如今塞外多離索,迤邐遠胡沙。家邦萬裡,伶仃父子,向曉霜花。」穿越者掏掏耳朵揉揉眼睛,發現自己穿著紫色圓領大袖長袍,腰扎皮帶腳蹬皮靴,這是三品以上大員的服飾呀!
  • 秦檜家族墓暗藏寶圖,到底靠不靠譜,專家說:這事估計是以訛傳訛
    根據史書記載來看,這位「宋故燕國太夫人曹氏」,應該就是北宋大忠臣、大將軍曹彬的後代。由此進一步可以推斷,此女子應該就是秦檜的兒媳婦,秦熺的夫人。藏寶圖所繪的位置,正是當年秦檜搜刮民財所得贓款的埋藏地,如果誰能找到這批財寶,就會一輩子不愁吃穿,享盡榮華富貴。 傳說雖然講得有鼻子有眼,甚至村民們當年還自發尋找過寶藏,但是考古專家們卻一直對此持懷疑態度。專家們經過研究,提出了三種可能性:
  • 敢出書為秦檜「翻案」,塑造金身,這位前廳官堪稱千古第一人
    能為著名奸臣秦檜翻案,並把他重新塑造為曠世聖賢形象,吹捧者要麼無知,要麼無畏。《秦檜大傳》的作者是曾擔任海南省社會保險事業局局長,能在仕途升到廳官,而且能寫出一本書,可見此人絕對不是無知之輩,應該有較高的人格、文化修養。那麼只剩下一種可能—無畏。
  • 秦檜令「檜」字在中國人名中滅絕
    秦檜堅持「逆我者亡」的原則,他人因為他嘆口氣也會被治罪。有一次,秦檜看戲,一個扮小官的戲子頭髮上的大環掉在地上。戲子問:「這是什麼環?」秦檜病重的時候,高宗親臨探望下屬,病榻旁的秦熺迫不及待地問:「到時宰相誰來做?」高宗冷冷地答道:「這件事不是你應該問的!」明確地拒絕了秦熺繼承相位的要求,秦檜父子的如意算盤落了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