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檜如果不投降,原本也是大力的主戰派

2020-12-23 一般明月

檜原本也可以進入英烈傳的。

秦檜,1090年即將過年前,出生在父親秦敏去往廣西古縣赴任縣令的途中,出生地就是後來蘇東坡寫赤壁賦的文赤壁(不是三國裡的赤壁)。

出生不久,秦檜父親就因病過世了,秦家頓時陷入了困境。秦檜母親帶著秦檜與秦檜哥哥投奔舅舅。秦檜舅舅也是官員,他安排了後來成為宰相的汪伯彥做了秦檜的私塾老師。

依靠舅舅的救濟,加上秦檜的聰慧,秦檜考進了當時的大學—太學。可是,秦檜實在太窮了,他是從安徽祁門走路去開封讀書的。太學裡都是官宦子弟,個個富貴逼人,秦檜窮,但愛幫人跑腿,於是同學們送他綽號「秦長腿」。

1115年,二十六歲的秦檜考中了進士。李清照舅舅,做過宰相的王珪,把自己的女兒也就是李清照的表妹王氏許給了秦檜。迎娶了白富美,秦檜終於翻開了人生的另一頁書。

接著在各地當小官。1126年,大宋悲慘命運來臨之前,秦檜做了御史中丞,正二品。

1126年正月,金兵壓到了黃河北岸,朝廷上一片惶恐不安。秦檜上了長長的一道奏疏,通篇是對金的強硬口氣。不久,秦檜升為職方員外郎。此時,朝廷裡到處是主和派。朝廷打算派遣秦檜跟從張邦昌去金營談判,秦檜一連三次拒絕出行。秦檜認為,派他去談判割地賠款是一種恥辱。

1127年,金兵攻陷開封,打算立張邦昌為傀儡皇帝,秦檜是為數不多的極力反對者。1127年三月,金軍把包括宋徽宗宋欽宗秦檜秦檜妻子在內的大批大宋高官、宗族、嬪妃,分七批押往金國,秦檜與妻子以及宋欽宗是最後一批,宋徽宗在第四批。

七月底,七批俘虜在燕山府(今天北京)會合,此時的宋徽宗已經宛如一個乞丐,秦檜一見即痛哭不已。

此後,宋徽宗宋欽宗等繼續北上,而秦檜被金太宗賜給了金國元帥左監軍完顏昌,成了完顏昌的隨軍參謀。

秦檜目睹了大宋的軟弱與金國的強悍,從此後,原來的秦檜死了,他對金人開始奴顏卑膝,開始言聽計從,開始成了完顏昌的心腹。完顏昌非常欣賞這個才華不錯的大宋奴僕,大肆給秦檜賞賜,並且指派了一個曾經的大宋御廚,當成秦檜夫婦的專用廚師。

1130年秋天,完顏昌奉命攻打楚州(今天的淮安),秦檜夫婦也隨軍而來,秦檜是糧草徵集與轉運的官員。

破城後的第三天,秦檜自己說,他殺了監視他的金兵,找了一艘船,渡江來到了南宋。許多人對秦相公這份言辭並不相信。

而宋高宗早已被金兵四處追擊,成了驚弓之鳥了,秦檜連同他的一套主和的策略成了宋高宗的救命稻草。秦檜要做的就是一心求和,對於主戰派的將領,當然竭盡全力地打壓。所以,嶽飛必須死。

相關焦點

  • 秦檜如何從力主抗金的主戰派,變成割地議和的主和派?
    秦檜的前半生,簡直稱得上一名力主抗金的主戰派。 秦檜生於1090年,生於湖北黃州(今湖北省黃岡市黃州區),後來遷徙到江寧(今江蘇省南京市)。我查了一下,不管是黃州區還是南京市,都沒有將秦檜列為本地區的歷史名人,倒是南京市將秦檜的後人、清朝狀元秦大士列為本地區的歷史名人。秦檜的父親秦敏學做過縣令,算是官宦之家了。但是秦檜對自己的生活狀態不滿意,還寫下「若得水田三百畝,這番不做猢猻王」的詩句。
  • 有人為秦檜翻案,是歷史評價錯了,還是秦檜真的很壞?
    最近看到了很多網友的發文,方知有一本書在大力讚揚秦檜,把秦檜說成是南宋傑出政治家、思想家、戰略家、外交家、文學家、書法家、救時真宰。這話言過其實,有些誇張,傑出更是不切實際,誇誇其談,書法或許說得過去,能夠到秦檜這樣的官位,寫不出一個好字,也會成為滿朝文武的笑柄。救時就談不上。
  • 年僅36歲就成為御史臺的長官,秦檜升官為何如此之快呢?
    文/霧隱殘雲提到秦檜這個名字,我想沒有人陌生,他與一手造就的風波亭冤案一起"名垂青史",被人唾罵至今。但很少有人知道,在秦檜還是個年輕人的時候,他是不折不扣的主戰派,"精忠許國"這四個大字在嶽飛之前曾被用來讚美秦檜。
  • 嶽飛冤死獄中後,奸臣秦檜怎樣對待了嶽飛的妻子和子女?從輕發落
    嶽飛確實是被莫須有的罪名害死了,奸臣秦檜究竟是怎樣對待嶽飛的妻子和子女的呢?其實這一個問題有一個漏洞,那就是嶽飛在當時是以莫須有的罪名被害死了,什麼罪呢?通敵賣國,這個罪名的大帽子足夠扣在嶽飛的身上,並且滿門抄斬的,很多人認為這種罪名是莫須有的,但是在當時在趙構和秦檜的聯合之下,這個罪名在當時是實實在在的,一點也不虛假。
  • 嶽飛精忠報國,秦檜為何以莫須有罪名陷害嶽飛
    後期趙構見秦檜,隨身都要帶刀以防被秦檜謀害,這可是史書記載的。那為什麼趙構容得下這種隨時可以要他命的權相,卻容不下忠心耿耿的嶽飛呢。很簡單秦檜背後站著金國他不敢動,而金國要和談就要嶽飛的人頭。《兩宋風雲》:鑄豈區區為一嶽飛者,強敵未滅,無故戮一大將,失士卒心,非社稷之長計。
  • 狼狽為奸,秦檜和趙構的相愛相殺(上)
    趙構我們已經做過專題分享,最後的結論就是——趙構是金國人的臥底、走狗,是勾結金國人篡國登上皇位的賣國賊。趙構就不再介紹,那我們來介紹下遺臭萬年的秦檜生平,以及秦檜趙構之間的相愛相殺。為了方便大家理解,我先直接說我的結論:趙構-秦檜都是金國人的間諜走狗,他們狼狽為奸一起為主子服務。他們之間的關係很微妙,他們是一條戰線的戰友(賣國賊陣營),也是配合默契的閨蜜(一唱一和禍害國家),是相互爭寵的敵人(向金主諂媚爭寵),也是爭權奪利的政敵(爭奪南宋話語權)。
  • 天日昭昭,給秦檜洗地,我不答應——評《秦檜大傳》
    就簡單說說作者歌頌的秦檜究竟是一個什麼嘴臉。作者說秦檜結束戰亂,造福蒼生,再造南宋,這指的是秦檜最大的「功績」——紹興和議,紹興十一年(1141年),在秦檜的大力推動下,宋金達成和約。如果秦檜通過割地賠款,喪權辱國就能說是造福蒼生,請問作者有何面目應對抗金烈士的質問?更諷刺的是,這個和議維持了不過區區二十年,金國皇帝完顏亮毀約南侵,此時「救時真宰」秦檜剛死了六年,這就是他的功。
  • 南宋名將中戰功最大,力主抗金的韓世忠為什麼沒被秦檜殺害?
    其後,韓世忠以三萬的兵力在淮東戰區駐守了八年,金兵不敢進犯,為南宋的穩定做出了巨大的貢獻。 韓世忠一生「大戰數十,小戰數百,豐功盛烈,光照古今」。 力主抗金言行最激烈 韓世忠一直是力主抗金的主戰派,堅決反對宋金議和。
  • 你或許不知道的朱熹:大聲疾呼抗金的主戰派
    卻少有人知道朱熹在政治上卻是一個與嶽飛、辛棄疾、李綱、陸遊等人一樣的的主戰派,他曾慷慨激昂的大聲疾呼要內整朝綱、外攘夷狄、恢復中原。朱熹的抗金主張與他的成長環境息息相關。朱熹的父親朱松(1097一1143)就是一個地地道道的的主戰派。
  • 讀古 | 眾人皆罵秦檜禍國,為什麼趙構用他為相近二十年
    南宋名臣張浚斥責:「近與(秦檜)共事,始知其暗。」面對如此大的爭議,秦檜仍能長期獨掌樞機,箇中緣由,耐人尋味。01議和,既是秦檜的政治主張,也是趙構的執政需要。靖康之難後,趙構在未得到父兄傳位旨意的情況下,由眾臣推舉匆匆登上皇位。得位不正,使趙構心理產生了自卑和恐慌,亟需從軍事鬥爭中脫身,騰出手來鞏固自身權力。
  • 秦檜在嶽飛墓前跪了幾百年,秦檜後代想取消跪姿,這個要求合理嗎
    由於南方局勢的變化,建炎四年(1130年),秦檜被金國放歸南宋。前兩任丞相秦檜(分別在紹興元年、紹興八年),前後執掌朝政十九年,深受高宗趙構的寵愛。去世時諡號「忠獻」。宋寧宗隨後取消了秦檜的王號,將其諡號改為「假醜」。在金兵向開封城下紮營的危急時刻,秦檜說:不能怕金人,不能妄想通過並議擺脫困境,更不能讓金兵知道我們的底細。從這個意義上可以看出,秦檜開始抗金。
  • 秦檜斷氣之前他妻子王氏幹了一件事,證明她還良心未泯
    據說秦檜把嶽飛捉拿入獄後,對於如何處置嶽飛拿不定主意,「曾於東窗下與妻王氏謀之」,王氏惡狠狠地說:「擒虎易,縱虎難」,秦檜最終才下定決心,對嶽飛下了毒手。 在他的授意下,刑部和大理寺羅織罪名捏造證據,對當時的一大批主戰派忠臣和曾經得罪秦檜的大臣張浚、趙鼎、胡寅等53人立案進行調查,準備把這53人全都定成謀大逆或者通敵的死罪,一網打盡斬草除根
  • 秦檜令「檜」字在中國人名中滅絕
    戲子說:「你坐太師(秦檜又稱秦太師)椅,為什麼把『二勝環』丟在腦後!」頓時秦檜的臉成了豬肝色。第二天戲子就在牢裡去世了。高宗之所以容忍秦檜,是因為他還有利用的價值。第二天,秦檜、秦熺、秦檜的孫子秦壎和秦堪被一起免官。秦檜得知這是高宗的旨意之後,當夜一命嗚呼。南宋時,人們聽到嶽飛被害的消息。「天下冤之,聞者流涕」。元朝時,人們在秦檜墓前撒尿,稱他的墳是「遺臭冢」。
  • 如果不是宋高宗秦檜阻撓,嶽飛真有收復失地、直搗黃龍的能力嗎?
    但如果沒有宋高宗、秦檜的阻撓,嶽飛的夢想有可能實現嗎?一、南宋初期的形勢在宋金戰爭前期,戰爭的主動權幾乎都掌握在了兵強馬壯的金軍手中。從靖康之變以後,金軍為消滅趙宋皇室,多次主動南下發動攻擊,史稱「虜人用兵不已。今日陷一城。
  • 日本最悲催的師團長,在日本投降的當天,被自己人打死了
    其實這要從日本投降說起。森赳其實一直以來日本國內對於戰爭的態度就分為兩派,一方是想無腦打下去的主戰派,另一方沉穩派則是抱著見好就收的態度。開始日本的侵略戰爭很順利,因此主戰派掌握了話語權,但隨著戰事焦灼,沉穩派慢慢又佔領了上風。隨著美軍參戰,局勢變得明朗,日本的最高統治者裕仁天皇決定投降。但這個投降的過程並不順利,主戰派仍不願放棄,叫囂著「一億玉碎」。
  • 南宋的主戰派和主和派有對錯之分嗎?
    朝廷內部形成兩大派別,一個是主戰派,一個是主和派。後世對這兩個派別褒貶不一,那麼,主戰派和主和派有對錯之分嗎?因為有了抗金名將嶽飛,有了陸遊、辛棄疾的愛國詩歌,人們就傾向於主戰派,說是當時如果傾全國之兵————其實只是南方的兵馬,未必不能戰勝大金。
  • 享盡榮華富貴的秦檜,為何在受封為異姓王的當夜氣得病發身亡?
    朝堂之上,主戰主和分為兩派,整日爭吵不休,桓宗也是並無主見。但是,秦檜抓住了年輕皇帝期望大展宏圖的心理,力主與金人決戰守護開封。這使得他在無休止的爭吵中由太學學正升遷為御史中丞。一些城府極深的人,在不觸碰到核心利益時,是絕不會撕下自己的麵皮,讓人看清楚自己究竟在想什麼。
  • 秦檜死前留下一封「遺書」,道出嶽飛死因真相,我們錯怪他了
    說到秦檜這個名字,相信大家都不陌生。他是我國歷史上有名的大奸臣,因為害死了抗金英雄嶽飛而被千古唾罵,秦檜的名字也遺臭萬年。可以說,他與嶽飛兩人之間的差別可謂是判若雲泥,一個受人敬仰膜拜,一個則受人唾罵遺棄。
  • 眾所周知,殺害嶽飛的禍首是秦檜夫婦與万俟卨,其實還有這個人
    他在馬不停蹄乘樓船逃往溫州前,「留俊於明州以拒敵」,並留下親筆信親打氣:「朕如果沒有您,就無人擁朕為帝;您如果離開朕,則前功盡棄!如果您一戰成功,朕一定封王封爵!」張俊被迫留在明州擋槍子,排兵布陣與金兵背水一戰。宋軍同仇敵愾,「大破之,殺數千人。」繼而「遣兵掩擊,殺傷大當。金人奔北,死於江者無數」,取得被南宋列為「十三處戰功」之首的「明州大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