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嶽飛,是宋朝鐵骨錚錚的大忠臣和大英雄,千百年來一直受到人們尊崇敬仰。不過,很多人對嶽飛事跡的了解,大都源於《精忠嶽傳》《嶽飛傳》等演義小說,但這些書畢竟是文學作品而不是正史,與歷史真相存在一定差異。
人們印象中,在嶽飛被冤殺一案中,有一個女子起到了重要作用,此人就是秦檜之妻王氏。據說秦檜把嶽飛捉拿入獄後,對於如何處置嶽飛拿不定主意,「曾於東窗下與妻王氏謀之」,王氏惡狠狠地說:「擒虎易,縱虎難」,秦檜最終才下定決心,對嶽飛下了毒手。
秦檜死後,王氏為他做法事超度亡魂,一個參與法事的方士,恍惚間來到「酆都地府」,看見秦檜「俱荷鐵枷,備受諸苦」,還讓他向王氏捎句話:「可煩傳語夫人,東窗事發矣!」並由此留下「東窗事發」的成語。王氏由此也被視為謀害嶽飛的元兇之一。
實際上,這段事由並非正史記載,最早出自明朝文人田汝成的野史筆記《西湖遊覽志餘》,從離奇而頗有神話色彩的情節就可以看出,這段記載屬於傳說虛構。在《宋史》《三朝北盟會編》《建炎以來系年要錄》三大宋朝權威史籍中,都找不到王氏參與陷害嶽飛的記載。
令人意外的是,在《建炎以來系年要錄》第一百六十九卷中,還記載了王氏幹過的一件善事。紹興二十五年(1155年)二月,六十五歲的奸賊秦檜,身患重病臥床不起,眼看就要一命嗚呼。然而即使在苟延殘喘之際,這個奸賊仍然想著害人。
在他的授意下,刑部和大理寺羅織罪名捏造證據,對當時的一大批主戰派忠臣和曾經得罪秦檜的大臣張浚、趙鼎、胡寅等53人立案進行調查,準備把這53人全都定成謀大逆或者通敵的死罪,一網打盡斬草除根,「一時賢士五十三人,檜所惡者皆與獄」,全都被關入大牢,等待走完程序就全部處死。
由於涉案人數眾多,直到紹興二十五年十月,刑部和大理寺才把全部人犯完成審理和定罪程序,然後把公文案卷和囚犯名單送到秦府,交由秦檜籤字批覆後即可行刑。眼看這一批忠臣義士就要遭受飛來橫禍,就在這時,秦檜之妻王氏站了出來。
刑部和大理寺的人每次登門求見秦檜,都會被王氏擋駕,王氏說:「太師病勢如此,且休將這般文字來激惱他」,並且「如是者再三」,反反覆覆阻止了好幾次,結果秦檜一直到斷氣也沒能在案卷上簽字。
等到秦檜一死,此事就這樣一拖再拖擱置下來,最終不了了之沒了下文,「張浚等五十三家命懸頃刻,僅而獲免,端賴此耳」。幾年後宋孝宗登基,這五十三個忠臣義士和他們的家人,也陸續被釋放或者重新任命為官,得以躲過秦檜的毒手,也為南宋保全了一批忠誠才幹之士。
無論王氏是否參與過謀害嶽飛,但她在秦檜斷氣前幹的這一件事,倒不能說有什麼錯,證明她還有一絲良心未曾泯滅。揆之當時的情況,王氏這麼幹也無非是這兩種動機:一是不忍心看這麼多無辜者含冤被害,二是秦檜的兒子秦熺還在朝廷為官,王氏也不願樹敵過多,想為兒子留後路而已。
參考資料:《建炎以來系年要錄》《宋史》